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彷徨》讀後感熱門精選示例範文三篇

《彷徨》這本書有很多刺痛我們的地方,你有沒有被深陷其中呢?非常值得多閱讀幾遍哦,你還在發愁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最新《彷徨》讀後感熱門精選示例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最新《彷徨》讀後感熱門精選示例範文三篇
《彷徨》讀後感1

《彷徨》是我國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的作品。魯迅爺爺寫小說多用辛辣筆調諷刺當時的反動派。這部小說集有十個小故事,每個故事都蘊含深刻的意義,都讓我歎為觀止。因為本人水平有限,不宜篇篇俱到,所以挑選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故事來談點自己的感受。

故事名叫《祝福》,主人公為四十多歲的女長工祥林嫂。故事起初階段,祥林嫂在魯鎮還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人,後遭不幸——丈夫得瘟疫死了,兒子也被狼叼走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毀了。於是她被魯鎮的人視為喪門神,沒有人願意接近她,更沒有人同情她。她無依無靠,對人世間沒有了半點念想,最後自殺了。

為什麼祥林嫂在遭遇不幸後不僅得不到應有的同情反而會不受歡迎呢?為什麼祥林嫂要自殺呢?這便是我要探究的問題了。

祥林嫂是不幸的,因為她是在沒有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就被剝奪了勞動的權利。況且她是個品行端正的人。她本可以得到人們的同情,再找個夫家繼續她做長工的工作活下去的。況且它是弱勢群體的一員,不應該受到關懷嗎?

但是,故事中的魯四老爺可不這樣想——祥林嫂喪了家室是不吉祥的,有些事是不能讓她做的,祭祀是一項神聖的作業,再看祥林嫂笨手笨腳,萬一打破用具可不得了。既然這個祥林嫂礙手礙腳幹不了什麼事,還得白吃我的糧食,不如重新找個幹活的好手。

祥林嫂不明白自己怎麼就被魯四老爺這正人君子厭惡了。封建禮教使她相信自己是骯髒的。於是糊里糊塗去捐門檻,想要贖回一個清白的名份。孰不知被寺廟裡一群貪財好利的小人,榨乾了所有的積蓄,名聲還是臭的。

當祥林嫂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寺廟走向她的“家”——魯四老爺的宅院時,這個家的大門已經被魯四老爺嚴嚴實實地關上了。

終究,祥林嫂被魯鎮上她以性命相托付的、唯一的“親人”——魯四老爺拋棄了!

自殺的念頭是在“渾渾噩噩”好幾年,實在是孤苦無依才冒出來的。臨死前,她極認真地,極莊重地問讀書人魯迅:“你說人死了之後到了陰曹地府,能與家人見面嗎?”魯迅驚愕了:好端端的人怎麼會問這樣的問題呢?是啊!好端端的人為什麼會想死?

活人對這個問題實在很難理解,魯迅在祥林嫂強大的眼神力量逼視下,慌張地搪塞道:“應該可以吧。”就急匆匆地離開了。

對祥林嫂而言,活著已經沒有任何念想了,死就是一種解脫。死後是怎樣的生活無從考證。讀到此處時,我由衷祝福祥林嫂在九泉之下能與家人團聚。

祥林嫂的悲劇是整個封建社會的悲劇,祥林嫂是封建等級制度、封建禮教的犧牲品。站在今天的角度看過去,好像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那樣。

讀了《祝福》這篇故事,我覺得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很幸運也很幸福。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的姿態,來珍惜當下這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幸福生活。

《彷徨》讀後感2

在書城的那一夜,我徹夜未眠,卻不再彷徨。吃完晚飯後,我和媽媽吵了一架,兩人唾沫橫飛,互不相讓。吵了許久,我口乾舌燥,摔門而去。口袋裡還有一點錢,我去了24小時書城。我找了個靠窗的好位置坐了下來。這裡可以看見月光,古樸的桌子上,還擺著一本魯迅先生的《彷徨》。

我很快的平復了剛才激動的心情,點了杯咖啡,翻開扉頁,魯迅先生的肖像在凝視著我。翻開正文,細細的品讀起來。混亂的時代,戰火和硝煙,黑暗和死亡,矇蔽了當時人們的雙眼。魯迅先生筆下“彷徨”的人們,有的無知愚昧,迷信無能;有的欺壓百姓,魚肉鄉鄰;還有的消極無求,彷徨一生。《彷徨》和《吶喊》,都是魯迅早期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無知無能的人們生活在黑暗社會的現實。而正是這部經典,能啟迪後人,使人不再彷徨。

夜深了,我合上書,凝視窗外,月光靜靜的如牛奶般灑在桌上,安靜祥和,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看著窗外的行人,彷徨的走進書城,又充實,充滿知識智慧的走出。又翻翻書籍:一個彷徨的黑暗時代,被偉人們的火光照亮,無知的人們不再彷徨,走向光明美好的新時代。再看看自己:一個彷徨的我,與母親吵架,在大街上閒逛,對學習漫不經心……

我決定了:不再彷徨!輕輕地把書放回書架,靜靜地品完剩下的咖啡,再真誠地向母親道歉。不能再彷徨了。

一縷月光,一本好書,一個啟示,使我尋回真我,不再彷徨。

《彷徨》讀後感3

彷徨是苦悶的,彷徨是迷茫的,彷徨是無處宣洩的,彷徨就像遊走在荒原上的孤魂,不知該何去何從,不光是身體的無處歸依,更是靈魂的無法寄託。前方在哪裡,有前方嗎?真的有前方嗎?那又在哪裡?二十年代的中國,黑暗、混亂、動盪不安,滿目瘡痍,熱血的青年奮起反抗,期望毀滅這個千瘡百孔的舊世界。於是有了“五四”運動,魯迅先生寫下了《吶喊》,向腐朽的封建社會發出了沉重的宣戰。“五四”運動後是新文化陣營的分化時期,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從,“有的退隱,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象布不成陣的遊勇那樣“孤獨”和“彷徨”。曾經,他滿懷希望,然而這希望,最終是破滅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總是在未來,而不是在現在,於是他彷徨了,《彷徨》表現了他在這一時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後來在《題<彷徨>》一詩中說:‘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這便是題名《彷徨》的來由。他在《彷徨》書扉頁上引用《離騷》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又證明了魯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堅強的鬥士,雖然彷徨,雖然苦悶,但仍然求索,不輕言放棄。仍然在鍥而不捨地抨擊著封建社會,表現了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他的人生是一個圓,有彷徨,有苦悶,但沒有放棄。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壓下,總是會有那麼一點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壓力來源於責任、和期盼,承受,是我們面對壓力的唯一方法,我們承受著親人與故人對自己寄予的熱望和要求,我們承受著來自世俗的各種惡意和善待,我們承受人生變故中的各種打擊和煎熬。

古老的中華民族同樣承受得太多太多了,原始部落的茹毛飲血,奴隸制的非人壓迫,欲掙脫鐵鏈的那一聲聲嘆息,封建社會的精神枷鎖,外來列強的欺凌,八年的抗戰,年的內戰,終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華夏五千年,社會的每一次前進,是用無數的血與淚、無數的生命鑄就成的。

我們永遠無法掙脫的東西,叫生活。魯迅冷冷道來,鋪開了生活絕望的巨網。網中的人可以選擇掙扎或不掙扎,而結果都是一樣的。灰暗陰冷的調子挾裹著溼冷的風席捲而來,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生活的泥沼中淪陷,無論他或她以何種姿態與生活對話,無論他們是逆來順受地妥協麻木不仁地順逐還是孤獨地守望心靈月亮。而魯迅站在高處,熱腸掛住,冷眼看穿,如一個造世主看著他的子民們匆匆奔赴命運既定的悲劇走向。

讀著《彷徨》,我感到一陣陣的痛苦,為那時悽慘的現狀而痛苦,為那時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這痛苦之中,我又為有先生這樣清醒的人們而感絲絲安慰。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鐵肩擔道義”的勇者,獨立潮頭,振臂呼喊,這樣,時代才有希望,歷史的車輪才能向前推進!

生活在一個相對民主,相對自由的世界的我們,承受著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承受。有悲傷,有淚水,但作為人,最高階的動物,我們應該挺起胸膛,伸直腰桿,呼一口新鮮的空氣,像我們的祖祖輩輩那樣勇敢地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