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魯迅先生《阿Q正傳》讀後感

在平時,大家一定都讀過不少好書,那麼有哪本書在讀後對你有很大的印象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讀魯迅先生《阿Q正傳》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讀魯迅先生《阿Q正傳》讀後感

讀魯迅先生《阿Q正傳》讀後感

平衡的現象很常見,平衡的圖畫、平衡的文字、平衡的建築……天平是平衡的,世界唯有平衡才能穩定,平衡是不可缺少的。事物需要平衡,心理也需要平衡,看見的東西需要平衡,看不見的更缺不了平衡。但是,這種平衡一旦被扭曲,就不再是原來的平衡了。

我看過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對主人公阿Q卻留有很深的印象。阿Q的“一精一神勝利法”,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種阿Q一精一神就是一種心理平衡的扭曲形態。

阿Q經常到處惹麻煩,總被別人打,但他並不傷心沮喪,並沒有感受到失敗的痛苦。被打之後,總是笑著說:“兒子打老子”,然後很快地將這件事忘記。一般來說,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到酒店去喝幾口酒,下次還不改,仍是被打。有一次他又招惹上了一個人,那人叫王胡,王胡打了他之後說:“這不是兒子是打老子,是人打畜牲。”阿Q連連答應,可是王胡一走,他又說兒子打老子了。這種一精一神勝利法倒也好處不少,整天笑口常開。但是他的處理方法不對,不應該將事忘記,而是應該記住,不去再做類似的事了,這樣,偶爾用用這種方法,也其樂無窮。

阿Q被比他厲害的人打過之後,不服氣。這時候,若過來的比他弱小的人,那就倒黴了,那個人就要被阿Q好好欺負一番了。那次被那個假洋鬼子打了一下,不快活。正好一個小尼姑過來了,阿Q就將她打了一頓解氣。那個小尼姑氣憤地跑了,罵他,他反倒哈哈大笑。這樣阿Q就獲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嚐到了勝利的喜悅。

像阿Q這樣的人,現在也有,特別是欺負弱者這一行為,在學生中是常見的。但是,阿Q這樣與那時候的背景有很大的關係,是時代創造了阿Q,是時代造就了“一精一神勝利法”,是時代扭曲了人的心理。

魯迅的這本書,真實的反應了那個時代人民的生活,阿Q的悲劇想必是千千萬萬人的結局吧。難怪魯迅先生要“棄醫學文”來矯正國人“扭曲的平衡”。

讀魯迅先生《阿Q正傳》讀後感

《阿Q正傳》讀完了,《阿Q正傳》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正傳》是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一無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儘管他“真能做”,但社會的沉重壓迫和剝削,使他時時處於生命危機,受盡欺凌。他用“一精一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渾渾噩噩,苟且偷生。被別人打時,他自我安慰說:“是兒子打老子。”他的“一精一神勝利法”可謂天下第一。阿Q是悲哀的。他並不懶惰,他是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的;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家,享有名聲、有地位——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的。現在,我們已經遠離阿Q那個時代了,但他那種“一精一神勝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個膽小的人受到別人的欺辱,嘴上雖然不敢說,但心中一定是憤憤不平,在背後說那人的壞話,將那人罵得體無完膚了。

一位機關幹部受到上級領導的批評,心中一定想:“總有一天,你“下”了,我“上”了,你就會栽到我手裡……”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傳至今。

一個孩子看到父親吸菸,而自己卻受到了父親的管制不準吸菸,便覺得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

可笑卻又頑固的阿Q一精一神依然存在,存在於所有人心中……

讀魯迅先生《阿Q正傳》讀後感

今年寒假,我讀完了《吶喊》這本書,全書15篇小說中記憶最深刻得一篇小說是《阿Q正傳》。

《阿Q正傳》主要講了阿Q由於自身的缺點與生活並不寬裕,經常被別人欺負。他吃了虧後並不難過,自言自語來安慰自己“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經自己一安慰,阿Q就像贏家一樣高興地走了,繼續過他那快樂的生活去了……生活中,人總有力所不能及的時候,總有無奈的時候,關鍵是有沒有樂觀地面對無奈和及時安慰自己,這就是阿Q一精一神所提倡的。不要為無法改變的無奈而難受持久,否則會誤了今後成功的喜悅。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吃葡萄》這個故事,大家都笑話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有多少人能哈哈一笑後反思狐狸這種樂觀的心態?如果它不是這樣安慰自己,非要吃到葡萄不可,相信第二天人們會在葡萄園外會看到一隻力竭而亡的狐狸的。就說我吧,別看我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土裡長的、水裡遊得能吃都吃,卻因為過敏體質而對羊肉敬而遠之。每當與別人一起去吃火鍋時,看別人把羊肉串吃的吧嗒吧嗒響時,我眼巴巴看著別人手中的羊肉串,心裡很羨慕,口水都要滴到碗裡了,那無奈感覺就像強大的獅子被蚊子叮死了一樣。

看完這本書後,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也會用阿Q一精一神安慰自己“羊肉串有什麼好吃的?還吃上火,白送我也不要”讓我們不妨學學阿Q,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無奈,相信你會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