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加讀後感優秀7篇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大家對書上人物的理解,多寫讀後感對於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讀書筆記加讀後感優秀7篇,感謝您的參閱。

讀書筆記加讀後感優秀7篇

讀書筆記加讀後感篇1

初讀《朝花夕拾》不覺得這像一本名著,反而覺得像是一個朋友在與你閒聊家常,原來這才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

我正在讀無常這一篇章時,也正好是全書的一半,這無常與之前五猖會上的塘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等,一定是魯迅愛看的,不然怎麼會寫得這樣細呢!從此看來魯迅小時一定也很貪玩,不過這裡主要還是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的一面。

再往前看《二十四孝圖》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是覺得這篇文章一定還有深層含意,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滲透一下,才能得出結論。

說起《狗、貓、鼠》和《阿長與〈山海經〉》可是我在這半本書最感興趣的文章了。

一開始,看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就像是在聽故事一樣。文中的魯迅可是把他仇貓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說實在的我也挺討厭貓的,也是因為它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我最愛的紅燒魚。不過,如果當時的我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的話,就能和魯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題目就叫做《我·貓·老鼠》。雖然我平時不太喜歡老鼠,但看了這篇文章,突然覺得其實有隻隱鼠也不錯啊!可當我看到阿長踩死隱鼠的那一段時,感覺真有點氣憤,同時也為魯迅失去隱鼠而感到惋惜。更感覺阿長真壞,不僅踩死了可愛的隱鼠,還把罪禍強加在了貓的身上,使魯迅錯怪了貓。

從看了《阿長與》開始,如今我已不記恨她了。在《阿長與》中的她,雖然多嘴,禮節多,但是她爽直、淳樸、又能幫魯迅買《山海經》,人品也是不錯的。

?朝花夕拾》的內容簡短但不缺乏經典,看來我想讀透這前半本書,還得好好體會、體會!

讀書筆記加讀後感篇2

前幾天閱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主人公魯濱遜堅強頑強的精神和經歷,給了我深深的震撼和感嘆。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風,船翻了,他漂流到一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在這嚴峻的環境下,魯濱遜卻戰勝了重重困難,在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終獲救,回到了自己思念已久的家鄉。

他之所以能孤身一人在荒島生活了二十多年,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活下來的堅定信念靠的是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

在這樣的環境下,他能夠理智的面對現實,從絕望中重燃希望的火花,從而得到內心的籍慰,獲得堅強的勇氣和信心。

魯濱遜那種不畏困難,正視現實,樂觀向上的精神,對於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置身於孤島,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我們能頑強的生存下去嗎?不!不能!因為我沒有那個勇氣,因為我缺乏自信。

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只會對父母言聽計從,沒有主見,離開了父母,就像一隻斷了翅的鳥兒一樣,根本沒用咀嚼過生活中苦澀的我,長大後又有什麼用呢?讀了魯濱遜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人要獨自生存下去,是多麼的艱難,然而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幸福的環境裡,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奮鬥呢?

讀書筆記加讀後感篇3

若要追溯《春秋》一書的起因、內容以及對於後世的影響,我認為有必要了解此書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是我國第一個統一而強盛的帝國。在西漢統治的近四百年的歷史中,通過執行漢高祖劉邦所制定的“與民休息”的政策方針以及一系列政治經濟的改革,減輕人民賦稅,使國力強盛、人民安樂,漢王朝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史學家稱這一階段為“文景之治”。而至漢朝第7位皇帝——漢武帝劉徹繼位後,他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他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成為封建正統地位鋪平了道路。漢武帝在宣揚儒學的同時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現實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法為主以儒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幸福來約束大臣。

?春秋決獄》——是西漢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來的,是一種審判案件的推理判斷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儒家思想)來對犯罪事實進行分析、定罪。春秋決獄主要是根據案件的事實,追究犯罪之人的動機來進行斷案。如果犯罪之人的動機是出於善意,則可從輕處理,甚至免罪;反之,如果犯罪之人的動機是出於惡意,那麼即使結果無傷大雅,也將受到嚴厲的懲罰,犯罪未遂也要按照已遂處置。

儒家思想——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學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如果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個人認為儒學存在的弊端正是由於其過分講究以維護宗法等級製為核心的思想。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和教育人,“知榮辱而無奸邪之心”真可稱之為由內而外的教化方式,的確不得不承認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方法,斷非法律制裁的強制約束力所能辦到。然,人人心中對於“道德是非”的這桿秤又有所不同,孰是?孰非?何謂善?何謂惡?“父子相隱”則謂之“善”?“以功覆過”則謂之“是”?

綜上所述,應當說西漢的繁榮昌盛為當時的法治建設提供了充分的條件,政治與經濟的不斷髮展推動了法治的不斷完善,畢竟治國之道離不開“法”,古語有云正所謂“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想必就是這個道理。漢初的一些法律條文大都繼承了秦代的殘酷法律,許多規定與當時的社會狀況不符,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董仲舒在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成功復興了被扼殺達百餘年之久的儒家文化,並且融會貫通了中國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他們整合為一個嶄新的思想體系,他促使這種思想對以後封建時代官吏在審判案件的過程中起到了指導作用,尤其是針對民事案件,《春秋決獄》將儒家經義與法律制度相結合,無疑彌補了這一缺憾。

“原心定罪”、“親親得相首匿”是《春秋決獄》的兩大基本原則,其中“原心定罪”可謂??

為重要的一項內容。董仲舒曾曰:“春秋之聽獄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論青。”在《太平預覽》裡有這樣的兩個判例,體現了“原心定罪”這一基本原則。判例一:子誤傷父。“甲父乙與丙爭言相鬥,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仗擊丙,誤傷乙,甲當何論?或曰:毆父也,當梟首。論曰:臣愚以為,父子至親也,聞其鬥,莫不有怵惕之心,扶仗而救之,非所以欲詬父也。《春秋》之義,許止父病,進藥於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誅。甲非律所謂毆父,不當坐。”判例二:夫死再嫁。“甲夫乙將船,會海盛風,船沒溺流,死亡,不得葬。四月,甲母丙即嫁甲。欲皆何論?或曰:甲夫死未葬,法無許嫁。以私為人妻,當棄市。議曰:臣愚以為,《春秋》之義,言夫人歸於齊,言夫死無男,有更嫁之道也。婦人無專制擅恣之行,聽從為順,嫁之者歸也。甲又尊者所嫁,無淫之心,非私為人妻也。明於決事,皆無罪名,不當坐。”

“原心定罪”看重主觀動機,這較之結果責任原則實乃一大進步,但是由於“儒家經典文意深奧,內容籠統,甚至前後矛盾”,因此,以《春秋》斷案,在實際上是以司法官吏的主管臆斷為轉移。如果單說“原心定罪”,根據董仲舒所言“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就可以拿殺人來打個比方,有點類似於現代的分類:蓄意殺人、過失殺人、正當防衛、防衛過當、衝動殺人等等,不先強調殺人這一事實,而是評判殺人的動機。

“漢宣帝地節四年,宣帝詔曰: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禍患,尤蒙死而存之。誠愛結於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毋罪。其父母匿子,妻匿夫,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親親相匿是指近親屬之間可以隱匿其犯罪行為,不受法律懲罰或減輕刑罰。但是觸及到封建統治穩定的謀反,大匿罪及其他某些重罪直接侵犯皇權,或嚴重破壞封建統治秩序,親屬之間還是有揭發的義務。《論語?子路》中記載了孔子這樣一句話:“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董仲舒就根據這一言論斷了一個經典的案例:父為子隱。“甲無子,拾道旁兒乙,養為己子。及長大,有罪殺人,以狀語甲,甲藏匿乙。甲當何論?斷曰:甲無子,振活養乙。雖非所生,誰與易之。《詩》雲:螟蛉有子,蜾贏負之。相較於法家思想的嚴格的規則,不講人情,結果責任原則,“親親相匿”體現了對人性的關愛。在儒家看來,親情是人性的首要之義,親人之間的愛是人間最樸素的情感,基於這種愛的而為的行為應該得到法律的寬容和鼓勵。儒家的這種思想對於剛剛建立的漢代封建統治王朝的統治者來說 ,這無疑是一個安撫在秦代受盡酷刑的民眾的強有力的工具。只有建立在人性基礎上的法律,才能獲得本質上的合理,使公眾激起對“法”的信仰。

?春秋決獄》在我國古代,有效的平衡了國法與人心、人情,使得“斷獄”能夠做到“合法、合情、合理”從而實現三者的統一,使得法律與民心、民情相互協調,從而塑造了純樸的法律意識,這既有利於法律知識的普及,同時也培養和鞏固了一個重視道德、倫理尤其是人情的社會。雖然《春秋決獄》嚴格來說只是法律以外的一種判案依據,但因其有著巨大的社會認同感和感召力,可以作為一種替補性的手段適用,以彌補法律的漏洞和不足。

?春秋決獄》在歷史上正式開啟了禮法融合的過程,其重大價值表現為:

一是將禮的精神滲透於司法實踐中,以禮率刑、以禮指導法律的運作,禮因而成了法的生命和靈魂;

二是將禮的內容逐漸轉變為法的條文,規定在法典、法律中。不僅如此,《春秋決獄》還塑造著整個傳統法律的基本性格——“倫理法”特質。

由此可見,《春秋決獄》在儒家思想影響整個傳統法制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古代中國奉行成文法,但是成文法也有其不足之處,在司法審判中難免出現法律“盲區”。為了解決“盲區”問題,適度的創制、運用“判例法”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措施。在中國古代創制和運用判例法方面,漢代“春秋決獄”不愧為一次成功的典範。“判例法”創制一般有幾種形式:“因義而生例”、“因例而生例”、“因律而生例”和“因俗而生例”等。“春秋決獄”屬一種典型的“因義生例”的形式。董仲舒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以儒家的法律意識和原則為依據產生判例,即以《春秋》之“微言大義”創制判例,如“原心論罪”、“父子相隱”、“君親無將”、“以功覆過”、“王者無外”、“惡惡止其身”、“子不復禮非子”等等。這種因義而創制的判例在當時比較好地符合了統治階級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政策,因此較為廣泛地適用於司法審判領域。

它的進步作用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彌補了法制改革時法律規範的不足,作為一種比較適用的輔助性法律規範判決案件,特別在判決疑難案件時,具有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二是一定程度地抑制了酷吏濫施刑殺、任意“出入人罪”的行為。

兩漢時期酷吏利用法律體系的不完善、法律內容的不齊備,矯制害法、殘酷用刑的現象相當普遍,往往判決一案而“轉引相連”者數十成百,一人犯罪十家奔亡,州里驚駭。正如《鹽鐵論》所揭露的那樣:“今以子誅父,以弟誅兄,親戚相坐,什伍相連,若引根本之及華葉,傷小指之累四體也。如此,則以有罪反誅無罪,無罪者寡矣。”由於儒家思想被肯定為法律指導思想後,其崇尚司法寬平、提倡德主刑輔的思想深刻地影響著法律的實施,從而使得以《春秋》之大義創制的判例對酷吏的`惡法行為起了一定的約束和抑制作用。

?春秋決獄》對後世的影響除了有積極的一面,也存在消極的一面。

其一,首次在歷史上以例代律、以例壞律,破壞成文法的嚴肅性。當我們認為在成文法不完善時,適度創制、運用判例,不失為一種值得肯定的立法和司法方法,自有其積極作用和肯定的價值。但正如真理再向前越過一步便為謬誤一樣,“春秋決獄”如果過了頭,就會走向其反面,歷史事實也正是如此。如董仲舒提出的審判案件“必本其事而原其志”的主觀和客觀相兼顧的論罪方法,本是很具價值的思想主張,不失為當時先進的法律思想和法律策略。但在審判實踐中,當司法官把它推至僅憑“志惡”和“志善”而決定罪之大小、刑之輕重時,一個好的原則便變成了一項惡的主張,勢必將司法審判引向歧途,最後滑向“主觀歸罪”之深淵。如果司法官在審判案件時只看動機不重事實,那實際上是司法官在置法律而不顧(特別在決

斷疑獄時),從而破壞了成文法典和法律的權威性。因此,“春秋決獄”在歷史上首開以例破律之先河,其歷史的消極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其二,為酷吏舞文弄墨,任意“出入人罪”開了方便之門。“春秋決獄”之風盛行,可能連董仲舒也未曾預料的是,本有抑制酷吏濫施刑罰之意的“春秋決獄”在實踐中往往又演變為酷吏恣意妄行、肆殺無辜的武器。由於集禮義之大全的《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加上後人各自的註釋,使一部《春秋》更是“大義”難窺。當依據《春秋》決獄時,司法官每每可以從中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經義根據,在難以找到準確的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司法官在審判時,勢必斷章取義,高下隨意,這就便於他們(特別是酷吏)“出入人罪”,殘害無辜;造成司法擅斷、司法腐敗和法律虛無主義。

讀書筆記加讀後感篇4

假期裡,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我發現小故事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這本書是古希臘作者伊索寫的,他是一名黑奴,卻很有智慧。這些故事經過後人的修改,編成了《伊索寓言》。每個故事,都教育了我:《龜兔賽跑》讓我懂得不能驕傲;《狼來了》告訴我做人要誠實,不能說謊;《農夫與蛇》讓我知道了對於惡人,決不能憐憫。

那麼多故事,令我最難忘的還是《愛虛榮的烏鴉》。這篇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宇宙之王宙斯打算挑選出一個百鳥之王,決定召開一個群鳥大會,選出最美麗的鳥兒。知道這個訊息後,所有的鳥兒都精心準備起來,烏鴉也不例外。可是,她自己也知道,這醜陋的模樣是不可能當選的。於是她找遍了森林和曠野,把從其他鳥兒身上掉落的漂亮羽毛全部收集了起來。大會那一天,烏鴉插著漂亮羽毛趕來了,她的美麗令所有鳥兒都黯然失色。正當宙斯宣佈烏鴉為百鳥之王時,所有的鳥兒都憤怒地一擁而上,拔下原本屬於自己的羽毛,烏鴉恢復了原樣,還是黑乎乎的烏鴉。

看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篇文章《落花生》,花生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但是卻為別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烏鴉本來就沒有漂亮的羽毛,為他人做出的貢獻也少得可憐,這樣,只用虛假的手段去追求榮譽和體面,一定會遭到別人的唾棄。

這些小小的故事中,卻有著令我受益匪淺、終身難忘的大道理!

讀書筆記加讀後感篇5

讀罷紅樓,心裡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裡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裡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

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

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裡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裡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讀書筆記加讀後感篇6

如果有人問:世界上最甜美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愛和關懷是世界上最甜美的!讀了squo;綠山牆的安妮squo;這篇文章之後,我更加深刻懂得了關愛能讓別人無比幸福,同時也能帶給自己無限快樂,所以我認為愛和關懷是世界上最甜美的!

squo;綠山牆的安妮squo;講述了馬修一家收養了活潑可愛,純真而又愛幻想的安妮,她不斷地闖禍,又不斷地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下快樂地成長,走向人生幸福的道路。安妮是一個長著紅髮的小女孩兒,她因此而自卑,但當她感受到身邊的親人們給他的溫暖時,她已經是個快樂的孩子了。她因為個性比較鮮明而不斷地被批評,但文中每次描寫她犯錯誤時,馬修、瑪瑞拉、戴安娜這些她的親朋好友都會安慰她,鼓勵她,給她以關愛,教會他如何面對和糾正自己的錯誤。正是因為她生活在這樣有愛、有關懷的溫馨氛圍中,她才不會覺得孤單和寂寞,最後走上人生的正軌。

愛和關懷是甜美的。無論是接受愛還是給予愛,你都會感到無比幸福和快樂。回想學過的文章,squo;唯一的聽眾squo;中老人的關懷讓作者成為音樂天才;squo;窮人squo;中桑娜樂於助人保住了西蒙孩子的性命;squo;別餓壞了那匹馬squo;中殘疾青年對作者的關心,讓作者安心讀書;squo;用心靈去傾聽squo;中蘇珊和湯米是同樣的快樂,無論是給予還是接受。

我們何嘗不是生活在愛與關懷的世界裡。同學間的互幫互助,老師的耐心指導,父母的細微關心,鄰里之間的相互謙讓……這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讓世界充滿了愛!

愛與關懷是世界上最甜美的!愛與關懷是人與人之間良好溝通的橋樑,愛與關懷讓人間萬分溫暖,愛與關懷讓人們生活在幸福的世界中!

讀書筆記加讀後感篇7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過而改,善莫大焉。”《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述了小豆豆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主人公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用心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讀了《窗邊的小豆豆》,我受到很大的啟發。

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小軍,原來是一個經常和同學打架、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人,成績很差。老師對他很無奈,同學也漸漸疏遠他。後來學校來了一位新老師,姓林。她聽說我們班的小軍貪玩不愛學習,就想借一次談話來開導小軍。

一天,林老師把小軍叫到辦公室。林老師看著小軍親切地對小軍說:“小軍,你好!我是新來的老師,姓林,你叫我林老師就行了。”小俊見老師這麼親切,就放下了戒備心,愉快地同老師交談。聊著,聊著,林老師問:“你的爸爸媽媽呢?”“他們......去外地打工了......”小軍說著,開始小聲抽泣,“要很久才回家一次。”林老師意識到,原來小軍是因為缺少愛啊。林老師用溫柔的語氣對小軍說:“小軍,你並不孤單,你還有老師和同學們,你其實還有很多朋友呢。”小軍停止了抽泣,問道:“是真的嗎?”林老師點點頭。小軍破涕為笑,走出了辦公室。在老師用心愛護和引導下,在同學熱情的幫助下,小軍成績提高了。

從《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領悟到了:愛是偉大的,是無限的。愛,可以讓一個人從壞變成好,可以讓難過變成開心。只要我們珍惜現在的愛,就能創造出無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