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1000子範文

徐霞客的遊歷大致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徐霞客遊記》讀後感1000子範文。歡迎參考查閱。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1000子範文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1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柳宗元的一句話與我看見徐霞客雕像時的思緒形成某種諳合。江邊的雕像刻畫了一個身背行囊,手拿草帽,衣著飄逸,目光炯炯的徐霞客。站在他身旁,向前望,尋找他兩眼的聚焦點,目光竟穿越到了另一個新的空間:“風翳淨盡,澄碧入流。”
  
  翻開《徐霞客遊記》,為了尋覓那青衫博帶下的仙風道骨。60多萬字的遊記,記錄了他從眉宇清雋的少年到風燭殘年的老人的所見所思。
  
  步步都是險境,步步都是犯難,千山萬水行來,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溫泉的獵奇:從動物,植物生態品種的比較到礦業,手工業,物種的記錄。他的足跡遍佈奇山險壑,他無懼窮山惡水,因為他是大自然的朝聖者,他懂得朝聖路上必經磨難,所以他的腳步是那麼氣定神閒。
  
  熱愛地理的信念使他到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不避風雨,不怕虎狼,與長風為伍,與雲霽為伴,以野果充飢,以清泉解渴,幾次遇到生命危險。當他俯觀山河壯麗,仰嘆星河遼闊,在殘垣老樹之下點起油燈,燃起篝火,記錄星宿位移,在我心中他對理的信念幻化為對美的信念。
  
  當他用毛筆記下“程愈迫,則流愈急。”中國的探索腳步踏入一片新的天地。遊記所儲存的關於我國西南地區石灰岩地貌的廣泛,深入的考察記述,比起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來,徐霞客遠遠走在了前面,他是歷史的創造者。
  
  徐霞客出生書香門第,年幼受父親影響喜歡讀歷史,地理之類的書籍。立志要遍遊名山大川。在父母的鼓勵下,肩挑簡單的行李,離開了家。他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
  
  從小種在徐霞客心中的幼芽漸漸成長,他感到心裡有什麼要崩裂要揮揚的東西正在奪門欲出,於是他出發了。出門時定是“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吧。
  
  當他攀上衝天的山巒,周圍雲霧縈繞,是不是有吐納天地的萬丈豪情?穿著一襲青衣,衣袂在風中舞動,這時遠處山頭的一片雲瀰漫飄散過來,把他包裹在內,一同迴歸山嵐,他是否更強烈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與自然融合,決定一生與其共舞?
  
  正是這份痴愛,讓兼具童稚般不泯滅的好奇和聖人般老道練達的思維。我彷彿看見,他一手拿著枯樹葉製成火炬,一手撫摸著崎嶇的巖壁,走進巖洞。耳邊叮咚的滴水聲,潺潺的流水聲,組成一支小夜曲。他久久地蹲著,把手放入溪流中,感受那清涼的仙露愛撫的從自己的手指間穿過,他仔細觀察溪底溪岸,經長時間沖刷已溫潤如玉,那乳白色中鑲嵌著古老的黃褐,他有敲下一塊帶走的衝動,最終還是作罷。火炬的光芒漸漸微弱,他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2
  
  歷代輿地沿革也是古代高士們的主要話題之一。但徐霞客卻發現:“昔人志星官輿地,多以承襲附會。”“山川面目,多為圖經志籍所蒙。”
  
  徐霞客不迷信前人舊說,善於獨立思考,注重考察實證,勇於探索求真。不論對於山脈河流,還是奇洞怪穴,甚至聚落村居、逸聞傳說,總要細細觀察,思考分析。遇有奇異疑問,必窮究不捨。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其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說《徐霞客遊記》,“讀起來並不像是十七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紀的學者所寫的考察記錄”。
  
  他對於桂林七星巖的考察就是典型事例,他先後考察了兩次,對巖洞的位置、方向、大小、深淺以及洞內形態結構和洞外情況等,都作了詳細的記錄和生動的描寫,這些記錄和描寫竟與用現代科學手段勘測的結果基本吻合。他關於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和描述,比歐洲人要早。
  
  另外,他似乎很精於堪輿學,《徐霞客遊記》中經常使用龍砂、虎砂、朝山、案山等堪輿術語來分析山形水勢,在旅途中遇到一些危難困惑,常求神問卜。由此可知,他讀書博雜,見識多,不適合功名科舉。散人按其使用的堪輿術語推斷,徐霞客學習的可能是堪輿學的楊公風水派。楊公風水其實效性立竿見影。從大唐至今。
  
  《徐霞客遊記》是古代高水準的輿地遊記,涉及山形地貌、懸崖巖洞、江河水文、地熱泉流、物產風俗、政區地理、道路交通、宗教民族、史蹟文物等等方面的考察研究及其豐碩成果和科學價值。
  
  《徐霞客遊記》還是一部遊記文學名著。雖然作者的本意,並非專在從事文學創作,因此從科學考察的需要,但是他對神州山川的極其熱愛之情、高雅的審美情趣和卓越的文學才華,卻自然而然地在這“流水賬”中十分鮮明地體現出來。
  
  本散人很敬重徐霞客這種孤往獨行之人
  
《徐霞客遊記》讀後感3
  
  《徐霞客遊記》是以日記的形式進行記錄的,作者是徐弘祖。他經過34年旅行而寫出的,寫有天台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著作。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他遊歷過的喀斯特地區的洞穴超過270多個,並指可以根據所見、所感、所思、所想得出喀斯特洞穴的特徵,型別及成因,有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錄。難怪現代科學家李約瑟說:“《徐霞客遊記》讀來並不像是十七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紀的野外勘測家所寫的考察記錄。世界上最早一部記載石灰岩地貌的著作,是中國明代地理學家徐弘祖的《徐霞客遊記》。他比歐洲最早對石灰地貌進行考察和描述的愛士倍爾早一百年,比歐洲最早對石灰進行系統分類瑙曼早兩百多年。
  
  他將喀斯特洞穴的特徵,成因及其型別,詳細地描述了出來,並指出一些巖洞是水的機械侵蝕造成,鐘乳石是含鈣質的水滴蒸發後逐漸凝聚而成等。他在遊歷黃山時,記錄道:初五日雲氣甚惡,餘強臥至午起。揮印言慈光寺頗近,令其徒引。過湯地,仰見一崖,中懸鳥道,兩旁綠瀉如練。餘即從此攀躋上,泉光雲氣,繚繞衣裾。已轉而右,則茅庵上下,馨韻香菸,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舊名珠砂庵。比丘為餘言:”山頂諸靜至,經為雪封者兩月。今早遣人送糧,山羊學雪沒腰而返。“餘興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臥。
  
  這裡不僅記錄了當時的天氣狀況,地勢地貌以及地理位置都很明顯。說出了慈光寺周圍環境狀況,在茅庵附近有很多人在那裡祭拜,因此香菸繚繞,從石縫中穿出。那裡原本叫珠砂庵,在下雪時,受雪封路2個多月,有個早晨讓人送糧食進來供人食用,走到半山腰,人都快被雪淹沒了,不得已回去了。
  
  徐弘祖讓人欽佩的不僅是他的遠見,對地理獨特的見解,更是因為他的堅持不放棄,才使得我們今日可以看見這麼多巨集偉的著作,我覺得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他的堅定不移的優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