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清明節文化傳統心得體會6篇

心得體會是需要我們經過自己的大腦仔細思考之後的產物,心得體會貴在抒發自己的內心的觀點,我們接觸到心得體會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清明節文化傳統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清明節文化傳統心得體會6篇

清明節文化傳統心得體會篇1

今天是清明節,是祭祀祖先的節日。在我印象中,淅淅瀝瀝的小雨是清明節必不可少的專案,當然今年也不例外。

每當這個時候,全社會都在做著有關祭祖的活動,各大媒體也毫無例外,只要我們開啟電視機,就一定會看到有關緬懷先祖的報道,“我們要感謝他們,是他們的不懈努力,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然而,有沒有人想過,我們如此興師動眾地紀念祖先的目的何在?

當我們懷著無比悲痛和感激之情來懷念祖先時,你可否曾想過,當我們入土之後,會不會得到子孫們相同的禮遇呢?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將來能不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呢?我想這也是我們在此刻應該考慮的問題吧。

不可否認的是,有好多人在祭奠祖先時,懷著無比虔誠的態度向祖先們祈禱神靈保佑,卻在祭奠過後,照常做著斷子絕孫之事。難道他們就不曾擔心過死後被子孫們唾棄嗎!

自古以來,名垂青史很難,但只要本本分分,忠厚老實,不做傷天害理之事,得到後輩們的認可也不是難事。然而卻總有些人違背歷史規律,挺而走險,做出傷天害理之事,最終導致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歷史上這樣的教訓比比皆是,我們千萬要引以為鑑。

最後,奉勸各位老老實實做人,本本分分做事,以免在若干年後的清明節被子孫們唾棄。

清明節文化傳統心得體會篇2

不知不覺中,冬天的寒冷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迎接我們的是暖和的春日。小草鑽出了地面,柳樹長出了芽孢,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何不去踏青?

踏青的好時候一般在清明節前後,俗話說“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雨”,在清明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就是要祭祀,緬懷逝去的先人。

——是誰為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打下了上奠基?你一定會想起英烈們。是啊,多少革命烈士的鮮血——才染紅了五星紅旗!多少革命先烈魁梧的身軀——才築成了中華民族的今天!

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在敵人的槍口下,堅貞不屈,譜寫了一曲女英雄的讚歌。

邱少雲——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視死如歸,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整場戰鬥的勝力。

趙一曼——抗日巾幗英雄,在與日寇殊死搏鬥中為國捐軀。

······

如今,仍有不少人時常回顧歷史,不忘為國捐軀的英烈們。

我們的先烈,經過多少磨難,就只為見到祖國的復興——而今天,祖國能立足於世界之林,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我們首先應該學習先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時常遇到小困難:複雜的數學題、艱難的一個任務、老師的批評——遇到這些困難時,想一想我們有沒有退縮呢?又有什麼理由退縮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不了絆腳石和攔路虎,但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的原因就是能否勇於戰勝它,誇過它,其實與困難作鬥爭,成功後的喜悅是更珍貴的。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還應該學會珍惜。珍惜分分秒秒,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天。現在‘浪費’現象並不少見,在革命先烈生活的那個年代,糧食是多麼寶貴啊!所以我們要杜絕浪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生活的一點一滴,才能發現生活中小事的‘美’之處。

我們的緬懷,緬懷的是先烈,是先烈的千古絕唱,是先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清明節,讓我們在緬懷的同時,反思自己,多加學習:學習先烈的愛國精神、為人民服務。

讓我們走近先烈,回顧歷史,傾聽英烈譜寫的復興之歌;讓我們走向美好生活,發現美麗,續寫新時代的美好願望!

清明節文化傳統心得體會篇3

當今,主流社會倡導的是“厚養薄葬”,主張在生前給足尊嚴,善待處之,使之生活幸福;提倡在死後喪事從簡,生態入葬,留下環保風範。這是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賴以生存地球的高度負責,沒有哪一個人可以逃離生生死死的規律,更沒有哪一個人能夠改變“赤條條地來,空蕩蕩地去”的現實。生態,才是維繫人類生存的重要密碼,對待逝者,需要用生態的觀念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在公眾吐槽大氣汙染時,很多人習慣性地把矛頭指向各大涉染企業的煙囪、馬路上汽車尾氣的排放,甚者來自西北區域的沙塵暴,這些都是公認的公共生態環保責任,唯獨沒有想到與己相關的應擔責任。在一些地方,親人離世還保留著土葬的做法,佔用大量農地耕地;運靈車一路拋撒冥幣,既不雅觀又給環衛工人添累;高高的墳頭前,燒化的是祭奠用品更是新的汙染源……特別是清明節期間,各種汽車開進山野,你追我趕,喇叭聲此起彼伏,打破山村的安祥與靜謐,活脫脫地演繹成一場車展秀。這與生態祭掃先人的要求相差甚遠,離傳統的清明祭掃愈行愈遠,繁華落盡是空虛,心靈的哀思何以寄託?

清明節,是中國人們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央文明辦力推的“我們的節日”。國家文明需要社會文明來詮釋,社會文明需要公民文明來體現。作為新時代的國人,身上理當充裕著時代文明的風範,能否讓清明節成為展示文明的一扇視窗,從這個視窗望去,滿眼的生態文明應當成為一景。如果說,一堆紙錢化作升騰的青煙,能夠寄託後人的哀思,那麼,一束鮮花清新高潔敬獻先人,不也能代表晚輩的追思嗎?在祭奠先人的問題上,與佔地土葬及烏煙瘴氣地亂燒一通相比,海葬、河葬、樹葬等充滿環保理念的生態殯葬,則更加順應潮流,倍受推崇。

生態殯葬靠公民的自覺,更要靠法律法規等硬約束增強執行力。教育只能起到宣傳引導的作用,但不是根治意識形態領域問題的萬能藥,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法規作後盾。在推進生態殯葬管理方面,僅僅依靠沒有約束力的說教和制度是遠遠不夠的,應當讓公民知道破壞生態殯葬的嚴重後果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生態文明不是軟綿綿的說教,而是需要國家、社會、公民各個層面實實在在地落實各自的責任,把擔當的精神寫在盡職盡責中。

生態祭掃,是緬懷先人的最好方式,也是改善子孫後代生存環境的最佳選擇。故人離去,留下的是精神財富,激勵後人以科學的精神繼續創造劃時代的輝煌。作為後人,理應接住優秀傳統文化的接力棒,把先人的創新創業、勤儉節約等精神發揚光大。由此,方能告慰先人,昭彰後人,不負做人。

清明節文化傳統心得體會篇4

春天裡,絲絲細雨中飄來了我入學的第一個清明節。這一天,我也在網上體會、瞭解了掃墓的經過和含義。

據資料介紹,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另外還有很多以“清明”為題的詩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七絕《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說起清明節掃墓,因為我的知識匱乏,給了四歲的弟弟 一個錯誤的解答。這天早上,電視新聞裡播報各地清明掃墓的新聞。還沒有起床的弟弟問我:“姐姐,什麼是掃墓”我認真地思考了一番後告訴弟弟:“掃,就是一個人拿著掃帚掃,掃墓就是用掃帚掃木頭。”聽到我們對話的姨夫給我們作了解答,我才知道自己的解釋完全是錯誤的。後來,為了叫我更加明白,下班後的媽媽開啟電腦,分別登陸了《中華文明網》《濮陽文明網》叫我親自體驗了掃墓的經過,並查閱有關的清明節資料,才叫我真正明白了此掃墓不是彼掃木。在此,我感謝網路,因為有了網路讓我瞭解無知的知識,讓我有機會向無數為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鮮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獻花、鞠躬,表達緬懷和崇敬之情。

關上電腦,問起媽媽小時候也是這樣在網上掃墓嗎?媽媽說她們小時候沒有電腦,掃墓是親自拿著掃帚去烈士陵園掃墓、獻花的,媽媽曾經去過陝西吳旗的陵園和山東東明武勝的陵園,這次和我一起網上掃墓也是第一次。

清明節文化傳統心得體會篇5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是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中國繁榮的今天,是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遍地的桃花。我們怎能忘記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我們怎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鮮活的面容?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託在這鮮花和話語中……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讓我們通過學習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積極參與道德行為規範的行為養成訓練,努力爭當“五小行動”的好少年。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心他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小幫手”;在社會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在學校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於合作的“小夥伴”;在社群和公共場所做個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小衛士”;在獨處時做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立、勇於創新的“小主人”,以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

同學們讓我們深切緬懷先烈,牢記歷史,明晰黨史,雙肩擔使命,心頭記責任,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把握現在,為新世紀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節文化傳統心得體會篇6

山清水明,天清地明。大抵以清明來形容的,似乎都給人以恬靜舒適的感覺。

刀耕火種,四季勤勞。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曆法來確定何時播種,又何時去收成。斯時,清明便成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然,清明又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清明節就與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一同列為“八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看來,清明節自古就是很有分量的節日。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似乎多了一重特定的內涵。這在24節氣裡可謂特點鮮明。我佩服先人們對傳統節日,以及節氣的定位。能這樣讓人們擁有紀念、慶典、祭祀、以及憧憬融為一體,不可不說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龍江的清明節,其實還是有自己的習慣的。從鬆嫩平原到北國興安,此時色彩雖然不夠豔麗,卻也呈現出一派生機,多了些許希望。踏青習俗,大概就是源於此了。大地返青,春色正濃。故鄉把踏青叫做春遊,其實也和當地的習俗有關。小時候,每到這個時候,學校都組織學生們去八里外黃土山進行春遊,準備了好多寫有鉛筆、橡皮或者本子類的紙條,藏在山上,讓大家去尋找。找到後,就去老師那裡換得指定的禮物。那時,清明節不僅是我們放飛身心、投入自然的春遊,更是我們的尋寶節。每每想起,都感慨不已。其實,無論是節氣還是節日,給我們懷念的,不就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嗎?

放風箏是龍江清明期間的一大習俗。我童年裡的清明,除了知道大人們要去給已故的親人上墳燒紙外,自己也知道用風箏同天空說話了。大平原的風箏其實在春節後就開始了。但清明節前後,放得相對多了一些,這也是事實。這個時候,天空與大地不僅是風箏,更是人們的心情了。所以,我說天空也過節,就是指這個時候的風箏給我們帶來的感受。大平原的風箏始終飛得很高,獨清明時,卻顯得有一些惆悵。可小時候,自己卻感受不到這一點,只顧與風箏的影子一同逍遙罷了。

春陽照臨,春雨飛灑。清明時節,植樹也是清明節時的傳統。至於這個傳統多久了,不重要。我想,這時節的植樹似乎與“插柳”習俗有關。流傳來流傳去,流傳至今,也就有了植樹這一習慣了。卻有一點不可否認,清明時節,真是龍江大地植樹的好時節。從我記事開始,就知道家鄉有清明植樹的好習慣。想必,這就是為何有人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的原因了。當然,這和每年的3月12日的法定植樹節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從省城哈爾濱,到北部的大興安嶺,地域大,沿線長,氣候的差異還是較為明顯的。偏北地區,即使到了清明,也還是不能植樹。因為,這個時候天氣還是乍暖還寒時。較之現在去搞一些形式上的植樹,我還是懷念童年時的植樹,那不是一種形式、一種應付。那是一種希冀、一種祝福,也是人類對大自然的一種禮拜。

清明是一個節日,一個比較傷感的節日。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掃墓和迷信無關,和信仰無關。細細想來,叫清明節,其實,又不如叫掃墓節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小時候,讀古詩時,就隱隱約約地感到這個節日氣氛有點沉重。我最早知道的清明,源於祖父在世時額頭上那一抹淡淡的愁緒,以及一卷黃紙。按說春天是希望的季節,可卻偏偏點綴出一些淒涼和傷感來。祖父在世時說過,清明節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為祭奠早年幫助過他逃亡的介之推而發明的。發展來發展去,就有了今天的清明節。逐漸演變和延續看來,這個掃墓習俗真的很早了。

掃墓掃的是一種哀思,一種心情,一種寄託。細細品來,清明節倒也是一種久遠的傷情所至。我不敢懷疑古人,他們對掃墓一定是由衷的吧。而今,掃墓掃來掃去,卻感覺到是形式重於了內容。變味的不是內涵,卻是從形式開始的。地方越大、人群越稠密的地方,形式越突出。去公墓地的路途上,不再是古人的一把雨傘、一個提籃和幾張煙紙了,卻是浩浩蕩蕩的車隊。私家車有之,而公車私用則比比皆是。這樣的掃墓,除了讓人疑惑、迷茫、不滿外,更冠冕堂皇地變相助長了一些不正之風。我想,假如已故者真有亡靈的話,也不會滿意這種現象的。寫到這裡,自己心情沉重起來。母親去世近一年,自己也該回200多公里外的地方去為母親掃墓了。我的清明節,和古人一樣沉重。

好的習俗,就是一種文化。好的文化,就該是全民族的。國家正式確立每年的4月4日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與我們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