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蛙》讀後感2000字最新5篇

讀後感是對作品中的主題和意義的思考和總結,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發現作品中的人物關係和情感交流,從而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情節發展,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蛙》讀後感2000字最新5篇,供大家參考。

《蛙》讀後感2000字最新5篇

《蛙》讀後感2000字篇1

讀完李鎮西老師所著的《愛心與教育》,我被他的愛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實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為他所教的學生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讓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我自己是非常贊同這話的。假如沒有愛學生的心又何來的教育好學生呢?假如沒有愛心和童心,又何來與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說愛心和童心是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再恰當不過了!

李鎮西老師對愛的執著深深打動了我。李老師毫不掩飾自己對學生的愛,他也收穫著學生的愛。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許多老師都做過。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工作越來越沒勁?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執著,對愛的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我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職業。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老師對待萬同同學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李老師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很難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麼好的教育!"是啊,愛是我們的語言,和學生相處,只有愛是開啟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只有愛才能換來學生的真心和信任,成為真正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作為老師,你將你內心深處的愛心傳遞給你的學生了嗎?自省過後,我發現自己做得的確不夠。身為一名英語老師,由於帶多個班,周課時也多,所以平均與每班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多,常常是這節課進這班教室,下一節又要到另一個班級上課。很少有時間和學生交流、談心,所以學生對我也並不是特別親近和了解,其實我是很愛他們的,我由衷地為他們的進步而高興,為他們的失敗而難過。但作為老師,我總是在潛意識裡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物件,可能太過追求在學生面前的威嚴了。其實,"師生在人格上應是絕對平等的,教師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從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擁有一顆愛心,真心付出,孩子們也同樣對你真心喜歡。愛心還表現於對學生的讚美與寬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成績,不要吝嗇讚美,你會發現他們臉腮甜甜的微笑讓人陶醉,這種無名的愛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們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犯了過錯,要細心教導,讓他們感受老師是因為愛他們才教導他們的,這種愛不需要言語來表達,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的一顆愛心,於是,他們就會注意下次類似的錯誤。因為有了愛心,讓孩子努力爭取,改錯,會發現,這樣的教育更有意義,也讓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有顆愛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顆智慧的愛心!

李鎮西老師對待學生的平等態度,是我們教育者永遠值得學習的榜樣!他既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是學生的"哥兒們"!學生曾有肺腑之言:"鎮西兄———血脈雖不相連,心靈卻永遠相通!"可見師生間的情感有多深!由於他贏得了學生的心,也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他實實在在地把自己一顆火紅的心投入到這個美好的事業中,實在可喜可賀!記得我在學生時代,非常討厭老師偏心,不能一視同仁。我在平時工作中也非常注意不要偏心,但對每一位學生都平等地愛這一點卻沒做到。學生時代哪一位老師談吐幽默,學識淵博,真誠地關心愛護學生,就會對他產生好感,進而喜愛其所教的學科,自然學習上也學得輕鬆愉快,成績很好。這在我們當今,教育也要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學生才能敞開心扉接受你的教育,這是非常提倡、可行的。

但是,教育僅有愛心也是不夠的。這一點,李鎮西老師多年以前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值得思考,然而正是這些問題,反襯出了李鎮西老師的偉大,反襯出了李鎮西老師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在想,其實這本書裡面記載的許多案例,都有它具體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時代背景,而現在的社會又發生了許多的變化,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式的閱讀或許並不聰明,重要的是這本書裡所體現出來的教育者的愛心,教育者對教育這一份深沉的思考,教育者對大寫的人的張揚,應該成為我們從事教育的這個群體的出發點。

是的,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李鎮西老師出發,傳送這份珍貴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

《蛙》讀後感2000字篇2

今天終於把《堂吉訶德》看完,這是一本外國的長篇古典小說,也是我第一次把整本的古典小說讀完。以前看此類小說,總是沒有足夠的耐心,半途放棄了。《紅樓夢》就是一例。以後,想找機會拿起來再重新看一看。或許,會得到一些不同的感受和想法。這個現在暫且不提。其實,雖說是把整本《堂吉訶德》看完了。然而,看書的過程是斷斷續續的,不是一以貫之。這裡面的原因總概起來有兩個。其一,如前所述,我不是一個十分持之以恆的人。其二,這本書,也是足夠長的。分為上下兩部,我看的這個版本總的頁數有816頁。在看完第一部之後,便放了一段時間.轉而去看魯迅先生的雜文了。之後,再重新拿起來續讀。這樣,看完整本書。大抵花去我三個多月時間。以致,許多書裡的細節我大約忘卻了。但是,故事的大概我還是記得的。所以,便想寫一篇讀書筆記。一則,這是個新養成的習慣。二則,可以把看書時的思路和思考整理一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時間永是流逝,世事永是螺旋的變化。世界上沒有多少新鮮事。我們現在所經歷的種種事情。大部分,歷史上早已發生過了。

寫作是對生活的反抗,這不僅僅對一個職業作家來說是這樣的。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同樣也是如此。以上算是我這個讀書筆記的第一部分。

《堂吉訶德》的故事大體如下

16世紀的西班牙有一位鄉紳名叫堂吉訶德,他酷愛騎士小說,不分晝夜的看。以致中毒太深信以為真,著火入魔。有一天, 他突發奇想要模仿小說裡面的騎士,信奉騎士道,當一個遊俠騎士,闖蕩世界,鋤強扶弱,濟世為民。他一共出行過三次,還招了一位樸實忠誠的農民做侍從。但是,在遊歷的過程中,堂吉訶德時不時處於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他把客棧看做城堡,風車當成巨人,羊群看做軍隊,並常常與想象中的敵人作戰。因此,經常弄得狼狽不堪,遍體鱗傷。大部分的看客也把他看做是滑稽可笑的瘋子,貴族的夫婦更是喜歡暗地裡設局捉弄他們主僕二人,為自己平淡無聊的生活增加一點歡樂的氣氛。然而,面對嘲笑,困難,挫折。堂吉訶德總是百折不饒,越挫越勇。他認為自己遇到的一切的磨難都是有一個魔法師搗的鬼。直到有一次在比武中他被另一外鄰居假扮的騎士打敗,遵守諾言回鄉在家呆一年。自此信心受到打擊,漸漸變得失魂落魄,一蹶不振,最後,鬱鬱而終。他在臨死之前幡然醒悟,認清了騎士小說對人的毒害思想,痛恨自己以前的荒唐行為。

堂吉訶德是一個矛盾複雜的人物。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第一他信奉古時騎士道,對愛情忠貞,希望能自己主持正義,救助弱寡。他憎恨現在這個時代,認為這是一個“黑鐵時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他要用騎士道恢復古時的“黃金時代”而且,當堂吉訶德處於理智時。他看某些問題往往一針見血,見識高明。又深諳人情世故,懂得法律行政。

綜上所述,如是觀,堂吉訶德是一個有崇高理想,有才華,並親身付諸於實踐的“英雄”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他又是一個患有極度幻想症的“瘋子”相信騎士小說裡面的種種內容。並把它嫁接到現實生活中,他時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裡衝鋒拼殺。當幻想與現實發生衝突之時,他又有點盲目的樂觀和自大,在這裡似乎有些阿q精神勝利法的味道了。堂吉訶德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看上去如此可不理解。最淺的一層解讀是這主要原因是他痴迷騎士小說,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所以,瘋瘋癲癲,行為古怪。這也是塞萬提斯創作的主要目的------反當時流行的騎士小說。然而,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有多層的闡釋空間。很多時候,作者未必有此意,但是讀者可以做此想。那就是在整部小說裡,我們可以看到另外一個問題---理想與現實。主人公的理想很高大上。但是他實現理想的方式方法與現實世界的行為規則相沖突。以致屢戰屢敗。言而總之就是舊思想難行於新世界。堂吉訶德最後是鬱鬱而終的。我們可以善意的理解這何嘗不是一種夢醒之後無路可走的悲哀呢。理想與信仰的毀滅有時候對一個人的打擊是致命的。

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古今中外大抵都會有像堂吉訶德似的人物,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代表了理想主義者。

理想主義者有時候看上去有些迂闊或者不可理喻。他們的有些思想或者超前於這個時代或者滯後這個時代。就因為這樣,他們在現實世介面前極有可能碰到頭破血流,從而註定失敗。即使是這樣,我覺得我們廣大的看客如果碰到此類人,應該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因為善良和勇敢是一份可貴的品格。

《蛙》讀後感2000字篇3

一位老人獨自在海上捕魚,一連84天都沒有收穫,到了第85天,一條巨大的旗魚上鉤了。這條魚和老人整整纏鬥了兩天兩夜,最終老人用魚槍把它刺死了,但是命運似乎與老人開了個玩笑,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鯊魚的襲擊,缺乏幫手和工具的老人雖然殺死了幾條鯊魚,但魚肉卻還是被鯊魚吃光,等他進港時,旗魚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也許命運就是這樣,在你認為已經成功的時候,再給你一個沉痛的打擊。雖然老人失敗了,但是他那種永不言輸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把我深深地震撼了!

堅持不懈就好比是成功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了前方的路;堅持不懈就彷彿是一把鑰匙能把成功之門開啟;堅持不懈就像是一本書指引你到達成功的彼岸。

成功的背後都會有汗水,讓我們一起來回望歷史——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他靠的是什麼?正是鍥而不捨這一精神!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憑著她堅持不懈的意志從一個讓人同情的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了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

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期間不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的實驗,終於成功的發明了蓄電池,被人們授予“發明大王”的美稱……

看看我呢?有一次,在網上我喜歡上了一款拼裝效果超好,但組裝過程極其複雜的玩具——雲霄飛車。光是軌道就有九百米長,零件近千個。看著網上叫人驚歎不絕的成果圖,我的心開始愈發蠢蠢欲動。在我的不斷勸說下,媽媽終於抱著遲疑的態度幫我付了款。我就開始了盼星星、盼月亮、盼我的玩具到來。五天過去,我的玩具才總算到了我的手上。迫不及待地把包裝盒拆開,裡面大大小小的零件實在是讓我驚歎,媽媽見了半信半疑地問我:“你真的可以完成嗎?”我信誓旦旦地對媽媽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完成!“

於是在我堅定的目光中,我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架勢開始拼裝起來。首先認真地看說明書,按照指示圖紙一步一步地進行著,雖然難度還可以,但零件太多組裝起來麻煩極了!並且我是三分鐘熱血,第一天最來勁,做個沒完沒了。第二天興奮勁有些淡了,進行了二個小時;第三天也還也可,做了將近一個小時;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最後我乾脆停工了。現在那個雲霄飛車正胡亂堆放在沙發的一角,極其狼狽不堪!真應了那句話”表示驚訝,只需要一分鐘;要做出驚人的成果,卻需要很長時間!“

如今,我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見證了華羅庚、海倫·凱勒和愛迪生的成功之路,領悟了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成功的道理,於是,我又重新拾起散落一地的零件,整理好行裝,踏上了新的征程,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堅持下去,終有一天將會看到夢想和現實交匯處的燦爛光芒!

青春就像一場馬拉松賽跑,而青春的路則是通向未來的跑道。每個人都努力跑在前面。然而,當大家都筋疲力盡的時候,當大家都想放棄的時候,只有那些擁有永不言輸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精神的人們,才能在終點脫穎而出!在青春的路上,讓我們一起永不言輸!

大海過大,在微波中吞噬了偉跡,掩藏了駭浪。可英雄雖暮,壯心未竭,願不顧一切,與其爭鬥,如雄獅般,不知疲憊,一生冒險,不曾停息。

老人一生與海為伴,以漁為業,年輕力壯時,想必也是滿載收穫、放聲高歌的漁夫,暮年卻因近百天未捕到魚被人嘲弄,與大馬林魚進行了長達兩天兩夜鬥智鬥勇的拉鋸戰,雙手早已傷痕累累,卻被刻意忽略,大馬林魚終於被捕,卻不料正不逢時,鯊群來襲,拼盡全力,仍無力驅逐,在大海的怒號聲中,竭盡所能,極力咆哮著,決心與其奉陪到底,殊死一搏,奈何身已衰老,英雄的決心與拼搏沒有如傳說中般:絕地反擊,險得一勝。破釜沉舟,只目睹了鯊群分食他費盡心力拼鬥了兩天兩夜的大馬林魚,即便鯊群在他驅殺中離去,大馬林魚也終成累累白骨。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心空有百千執念,身空有百千漁技,竟無法抵禦年歲已深。船無言,魚叉無跡,僅剩的魚骨,是沒有生機、沒有靈魂、任人擺弄、空洞的軀殼,既標誌著傲人的輝煌,又代表著無言的失敗,更顯荒涼,雙手終為徒增傷痕嗎?

可當人認知到自身的缺點,卻不屈從,更不自欺欺人,自發去挑戰、超越人類的限度,結果與否,已頓時失去它本應有的普遍的價值,人生本就應為一個充滿自信的從不間斷、無止境的尋求迸發的過程,而“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因此,英雄未有敗績,依舊凱旋而歸。

眾人對於巨型骸骨紛紛表示極度愕然,老人在驚歎聲中拖著滿身疲憊,爬到床上酣睡,男孩滿心愧疚地守望在老人床前,他已決心不聽家人的勸阻,以後與老人一同出海。老人夢迴年少之時,夢醒時分,仍是年歲已深,想必也是悵惘不已。

英雄暮年,夕陽西下,容顏易改,心胸難變。心中雄獅仍在狂吼,英雄一生,刻畫了勇敢與堅韌,冒險未止,永不將息。

《蛙》讀後感2000字篇4

狼吞虎嚥的讀完了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從前只知道最為大家所記起的是錢鍾書先生寫到的,“婚姻就像是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當我真正拿到書的時候,看到錢鍾書先生做的序,先生實誠而且是秀恩愛高手,裡面提到了對楊絳女士的感謝,提到或許要說要將書獻給誰誰誰,但實際上說作品還是自己的,很為錢老先生的實誠感動。

而看到正文的時候,更是令我驚奇,錢老的文字不禁描寫力極強,要是拿到高中那會兒,必然也是必須背誦全文的部分,要麼就是模範散文的節選,現在就帶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開篇即是:

“紅海早過了,船在印度洋麵上開駛著,但是太陽依然不饒人地遲落早起,侵佔去大部分的夜。夜彷彿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著酡紅。到紅消醉醒,船艙裡的睡人也一身膩汗地醒來,洗了澡趕到甲板上吹海風,又是一天開始。”

我默默驚歎,恨不得摘抄下來,貼在便籤紙上時時刻刻都能夠溫習。繼續往下看,我才發現,如果真的如我所想,那錢老先生的整本《圍城》大概我都要摘抄一遍。

下面這一段是我在讀到時候,情不自禁的想要停下來,將這段文字打在我的手機便籤裡。

“狗為著追求水裡肉骨頭的影子,喪失了到嘴的肉骨頭,跟愛人如願以償結了婚,恐怕那時候肉骨頭下肚,倒要對水悵惜這不可再見的影子了。”

忽然想起傳說中張愛玲說,每一個男人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好似大致也是這種體驗,而錢老把人說成了狗,或許,人和狗都相差無幾吧。

偶爾盲目的固執,當認定某一件事,便不管任何阻攔,任何相左的意見,不管挫折,不撞南牆不回頭,似乎偶爾當出現這樣的自己的時候,我會問自己,這樣的堅持或是固執是否值得,我是那個銜著一根骨頭棒子看見井裡的那個骨頭棒子的自己好像更加滿足,便不顧一切跳進井裡的狗嗎?好像固執和強迫症好像就不那麼明顯了,而同樣的,我也在懷疑自己是否是不夠堅定,好像一下子冒出了一個雙子座人格。

實在抱歉,一說起大道理就剎不住,彷彿自己是一個博學多才的能人在發表著救贖人類的講演。下面請繼續欣賞。

“這雨愈下愈老成,水點貫串作絲,河面上像出了痘,無數麻瘢似的水渦,隨生隨滅,息息不停,到雨線更密,又彷彿光滑的水面上在長毛。”

書的最後,楊絳先生給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寫了附錄,《記錢鍾書與t;圍城>》裡面講到錢鍾書先生從小是一個在大人看來比較“痴”的小孩,動作慢慢悠悠,反應也不算敏捷,而看到這裡時候,我發現這樣的描寫讓平時看到的雨好像來到了面前,而且多了不好生機。或許觀察本就需要如此用心,才發現在那樣的動之下,還有另外一種靈動。

以下一段同樣寫得生機勃勃,好似天空鬧哄哄的,而在這鬧哄哄的環境下,五個落魄的書生任由兩個車伕拉著在風雨裡狂奔,很多無奈,還有幾分有趣。

“天彷彿聽見了這句話,半空裡轟隆隆一聲回答,像天宮的地板上滾著幾十面銅鼓。從早晨起,空氣悶塞得像障礙著呼吸,忽然這時候天不知哪裡漏了個洞,天外的爽氣一陣陣衝進來,半黃落的草木也自昏沉裡一時清醒,普遍地微微嘆息,瑟瑟顫動,大地像蒸籠揭去了蓋。雨跟著來了,清涼暢快,不比上午的雨只彷彿天空鬱熱出來的汗。雨愈下愈大,宛如水點要搶著下地,等不及排行分列,我擠了你,你拚上我,合成整塊的冷水,沒頭沒腦澆下來。車伕們跑幾步把淋溼的衣襟拖臉上的水,跑路所生的熱度抵不過雨力,彼此打寒噤說,等會兒要好好喝點燒酒,又請乘客拾身子好從車座下拿衣服出來穿。坐車的縮作一團,只恨手邊沒衣服可添,李先生又向孫小姐借傘。這雨濃染著夜,水裡帶了昏黑下來,天色也陪著一刻暗似一刻。一行人眾像在個機械畫所用的墨水瓶裡趕路。夜黑得太周密了,真是伸手不見五指!在這種夜裡,鬼都得要碰鼻子拐彎,貓會自恨它嘴好鬍子當不了昆蟲的觸鬚。車伕全有火柴,可是隻有兩輛車有燈。”

“機器是沒有脾氣癖性的,而這輛車倚老賣老,修煉成桀驁不馴、怪僻難測的性格,有時標勁像大官僚,有時彆扭像小女郎,汽車伕那些粗人休想駕馭瞭解。”

很多文字在這裡我也就不一一列舉了,我要去抄書啦。

對於一個喜歡用隱喻手法來表達情感的我,還想要推薦給你以下一段話,從前,我們以為這是些大道理,但慢慢的經歷著,我們發現別人經歷的人生,我們也同樣在經歷,隔著時代,隔著生與死,我依舊能體會到您寫作時候,給自己逗笑,也把自己感動流淚的場景。

“事實上,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

對於伴侶,對於仰慕的人,我們常常在起初想象著他所有的美好,似乎他並沒有確定,而對於我們自己在與別人的相處過程中,同樣有意無意的想要隱藏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們在吹牛的時候總是避開在我們的人生經歷中讓自己都恥於提起的事,或是害怕別人知道,會對自己嗤之以鼻。或許是聽多了男人在一起吹牛,特喜歡說自己何時何地如何的驚天動地,而女人聽了便會覺得這樣的吹牛方式好像是拍照時候開的美顏和濾鏡,把自己在迷茫時候的窘迫和不安全都像女人臉上雀斑和細紋一樣通過美顏都化解了,留下一個讓大家覺得很完美的樣子。

我們很多時候必須活得精緻,就好像《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那樣,生了兩個孩子,依舊保持著姣好的面容和精緻的身材,等丈夫睡去才會卸妝敷面膜,第二天在丈夫醒來之前打理好頭髮,噴上香水,好像自己不管何時何地都是這般。而當我看到楊絳先生說到自己不善做家務,為了生火,給自己弄得滿臉煤灰,我無法在現場,卻因為在農村長大,能夠體會到被煙燻到眼淚直掉,臉上帶著煤灰的這樣一個書香氣息但又有著人間煙火氣的人事多麼的可愛。

在這裡不僅推薦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同樣也推薦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雖然不一樣的風格,但通過楊絳先生,更加了解了《圍城》的作者錢鍾書先生,雖然先生說:“如果你覺得一直雞蛋很完美,但你卻不一定要去了解下這隻蛋的母雞會是什麼樣子。”

於我而言,《圍城》值得去深讀,而作者錢鍾書先生及其夫人的一生也同樣值得深讀,瞭解那一時代,寫到這裡,我才發現我的敬佩之情相比錢老的文字已經害羞到無法繼續,只能說十分極其之敬佩了。

《蛙》讀後感2000字篇5

初讀圍城,還是國小五年級的那個暑假。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在大人的書櫃上亂翻,翻到一本名字看上去酷酷的、像是武俠小說的書,便拿到屋中偷偷翻讀。時間過去這麼久,當時便一知半解的內容已經全然忘記,甚至連主人公的名字都記不清了,但是有一句話一直銘刻於心:“生離死別好過百年重逢,因為它能使人不老;不僅鬼魂不會老,連記憶中的老友都是曾經鮮活的樣子。”

的確如此啊!再讀圍城時,當年小小的我趴在大木桌上一邊查字典一邊皺著眉頭硬啃的滑稽模樣,和曾經的舊時光,就這樣一點一點在記憶中復甦,變得鮮活了起來。

時至今日,我也沒有從《圍城》中提煉出什麼中心思想,而我讀書也不是很喜歡上綱上線。在真理尚未顯現出來之前,我們都在鏡子上觀察和猜想。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和智者大家的思想共鳴,那不如在書中讀懂自己。我更喜歡和書中的驚喜與感動不經意地偶遇。也許只是一詞一句,便足以打動我,點醒我,震撼我。

能夠感覺到錢鍾書先生真的是非常西化且開放的人了,行文風格很具有歐美作者的特點,主線劇情非常簡單,但其中摻雜著大量甚至和主題毫不相關的描寫記敘。而比喻句又是那麼的精巧和恰到好處,不禁讓人感嘆這如同蝴蝶翅膀上的花紋一般渾然天成的才華。

說到主人公方鴻漸,我總是會想到另外兩個“無辜的墮落者”,一個是《人間失格》中的葉藏,另一個是《德米安》中的辛克萊。只是辛克萊幸得指點迷途知返,而葉藏和方鴻漸則一步一步走向深淵。他們都不是十惡不赦之人,但卻都做了令人不齒之事,而且無一例外的都還在一片迷茫中胡亂奔走掙扎。也曾想過奮進,但沒有目標的努力終是在泥塘裡打滾。我覺得暫時的墮落與迷茫是每個人生命中必經的過程,而且都是在由孩提到成人,開始用尚未成熟的心智面對過於紛擾喧囂的花花世界之時。耽於耳目聲色,忘記了心之所想;追逐著表面繁華,到頭來只剩一身空虛。至於最後是墮落還是迴歸,則完全看你是否能夠認清自己的心,看清腳下的路,或者是否有人拉一把。有時只因一時之念,人生便去之千里,著實令人嘆惋!

很多人迷惑為什麼蘇小姐會愛上方鴻漸,明明要比他優秀很多,身邊還有苦苦追求的趙辛楣,卻偏偏為這樣一個男人傾心。記得以前聽說過一種名為“情境愛情”的心理效應,在一個特殊的條件下,因為某些原因,一個人的優點會被無限放大,以至於可以掩蓋他所有的缺點。而朝夕相處的人,彼此過分熟悉,則很可能對對方的優點習以為常,甚至會因為一個小毛病而完全否定對方。在輪船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裡,蘇小姐只因“他不打牌”而對實則和打牌者一樣墮落的方鴻漸青睞有加;在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上,貴族小姐rose愛上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階層下也許一輩子不可能相遇的窮小子jack。至於愛情究竟是什麼,我也不知道。也許是細水長流的日久生情,也許是某個瞬間的一見傾心,但它和婚姻,終究是兩碼事。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次的心動,但也總要受到道德與責任的約束,不然則與動物無異。

最後來說說《圍城》本身吧,許多人會說,為什麼我覺得圍城彷彿在寫我自己。它穿越數十年的時光,為何依然能夠準確地描述著當今每個人生活中的困境與掙扎。我認為這與群體心理有關,當一段話描述了一個群體絕大部分人共有的特徵時,那麼群體中的每個人都會覺得在說自己。錢鍾書先生對人世百態的洞察,讓他創造了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這個再平凡不過的人犯了每個人都有可能犯的所有錯誤。而我們,或許沒那麼墮落,抑或不夠偉大,沒有辦法在有限的生命中將那些錯誤都犯一遍。這些錯誤、迷惘與掙扎聚合起來,是著作;分散開來,則是每個人的人生。

社會有社會的圍城,每個人生活的不同階段也有著不同的圍城。每個人的圍城聚合起來形成了社會的圍城,社會的圍城反過來,也會影響每個人的圍城。從一個圍城中掙脫,卻跳入另一個圍城,似乎是徒勞的;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當下,但因害怕白費力而安於現狀的生活,也是沉寂而無望的。在不斷衝破的過程中自然難免頭破血流或徒勞無功,可是誰知道會不會就這樣看到天空了呢?

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你能理解作者的思想嗎?”這個問題我其實羞於回答。因為長久以來都是作者在理解我,他們的文字包裹著我的靈魂微茫的火焰,燃燒成紛紛無數純白的蝴蝶。而我由此,看到了更高遠的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