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依法治校心得體會6篇

想必在當下的社會中,大家對於體會的寫作都感到不陌生了吧,大家在寫心得體會時一定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依法治校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閱。

依法治校心得體會6篇

依法治校心得體會篇1

在學習了《教育部關於依法治校工作若干意見》後,我的思想產生一次次震盪,洗滌,“課程改革”、“學校管理”、“資訊科技”、“以人為本”等等這些反映新時代教育要求的高頻詞,反覆迴響於課堂,深印在腦中。使我真正領悟到了參與式管理,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現代教育摸式。下面就我的學習和認識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要牢固樹立依法治校的思想。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和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依法治教已成為黨和政府管理教育的基本方針,而依法治校作為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成為21世紀學校管理的必然選擇。無論在學校的內部管理,還是在學校的外部保障中,法治都將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已進入到前所未有的攻堅階段,學校作為最基本的教育主體擔負著教育發展的重任,學校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略。所謂依法治校就是學校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檔案規定為依據,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和紀律,使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包含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學校要自覺接受教育行政部門的依法管理和監督;二是學校應當依據法規、法律、規章規定的原則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三是學校依法維護學校、老師、學生的權利。校長作為學校法人代表,堅持依法治校在學校管理中的意義不言而喻:一是堅持依法治校將會使學校管理方式從封閉的集權式管理向開放式的民主化管理轉化;二是有利於規範辦學行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三是有利於營造學校教育的法制氛圍,積極推動全社會依法維護學校合法權益、依法支援學校建設。對教師依法從教和學生遵守法紀也有積極作用;四是有利於維護學校及師生的合法權益。對外當學校及師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尋求法律保護,捍衛法律尊嚴,嚴懲不法之徒;對內明確學校與教師、學校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係,規範各方的行為,依法保護學校、教師、學生各自的合法權益。羅主任的講課,使我對依法治教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二、教育與教育公平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明確了教育公平的含義:“教育公平主要是指在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平等享受教育資源、教育機會和教育效果的權利。”教育公平的內容簡單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學業成就公平、學生成就機會公平、教育祈求公平。作為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對學校工作負有重大責任,因此,在解決教育公平問題上,校長應負有最重要的責任。首先要樹立教育公平的思想意識與教育觀念,其次要及時瞭解和掌握教育動態,特別是自己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公平問題,把教育公平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樹立公平行為,公平對待不同性別、民族、家庭經濟狀況或背景的孩子,不放棄每一個孩子成功的機會;讓所有的師生在公平、寬鬆、和諧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標。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用一把“尺子”量不同的學生,而忽視了兒童的個體差異,這種形式看似公平的東西,在實際上恰恰是不公平的。要建立教育公平支援系統,尋求政府的支援、社會的支援家長的支援、教師學生的支援。

三、學校評價在管理中的作用

隨著基礎教育的深化改革與發展,以及義務教育新課程的推行,學校評價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學校評價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採用一定的評價方法,學校不應把考試成績、升學率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學校應以學生全方位的發

展狀況和發展過程來體現學校工作的效果,什麼樣的學校是好學校、什麼樣的教師是好教師、什麼樣的班級是好班級、什麼樣的學生是好學生?要有正確的評價依據。學校評價標準應當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績效要求、職責要求、素質要求,在基礎教育改革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學校工作專案繁多、涉及面廣,很難用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學校工作。

四、要樹立依人為本的思想。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理念下現代學校教學管理的新理念。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以師生的成長髮展為本。以人為本,就是尊重師生,讓他們學會自我尊重;發現有償,讓師生學會自我發現;激勵師生,使他們學會自我激勵。作為校長,在學校管理中,更重要地是落實以教師為本的思想。我的體會是:首先是尊重。肯定人是人格的主體,也就是肯定人的尊嚴。一個人在肯定和尊重自己作為人格主體尊嚴的時候,必須推己及人,同時也肯定和尊重他人作為人格主體的尊嚴。尊重教師的人格,校長與教師在政治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校長同教師之間既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更是同事的關係、朋友的關係,尊重教師在學校中的地位,強調發揚教師在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主人翁精神:尊重教師的創新精神,鼓勵和支援教師的教育創新,還要尊重教師自我完善的要求,主要是完善人格的要求、完善知識能力的要求等。其次是寬容,對人要寬容。“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只有寬以待人才能夠有包容,大家才有“安全感”,才能營造比較寬鬆的環境,才有民主的氣氛,學校才有生氣、有活力。這裡說的“寬’是指對人不能求全責備。孔子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還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改不了的錯誤才是真正的錯誤,能夠改正並且努力去改正的錯誤應當說是“好錯誤”,這就是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寬”的另一個含義,是指對曾經錯誤對待過自己的人要寬巨集大量、有氣度、容得下,要不計前嫌,同善待其他人一樣善待他,正如孔子所說的:“寬以得眾,惠足以使人。”包容,就是要能包容各種各樣的人,包括意見不同的人、有缺點的人、犯錯誤的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了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團結人,隊伍才能興旺,事業才能發達。再者是激勵。合理地滿足需要是人的特性之一,所以應當重視激勵的功能。人的需要既有物質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因此激勵也應有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對於學校老師來說,在物質待遇得到基本保障之後,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勵。精神激勵有目標激勵、信任激勵、肯定激勵等。目標激勵,包括群體目標和個人目標。群體目標是一個群體所有成員在某個時期統一的價值取向,是凝聚人心的基礎。個人目標則是個人完善的需求,是個體發展的強大驅動力。信任激勵,信任是相互的,領導對群眾信任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中國人從來把誠、信合在一起說,對人只有誠懇、誠心、誠意,才能有對人的信任。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有士為知己者用、士為知己者死的傳統精神,足見待人以誠的重要。肯定激勵,要肯定教師的勞動,特別要肯定教師的工作成績,使做出成績的教師得到受人尊敬、受人愛戴的地位

幾天來的學習給予我很多啟發和思考。時代變化的節奏在加快,幅度和強度在增加,週期在縮短,在新的形勢下,要有新的理念,新的視野,新的思維,方可適應現在和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變化,方能使我們的學校健康持續發展。

依法治校心得體會篇2

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從依法治國到依法治教,必須加快教育法治建設。加快教育法治建設包括建立完備的教育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教育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教育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教育法治保障體系等;包括各級教育部門轉變職能,簡政放權、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包括各級各類學校依法辦學、依法治校,把教育改革發展納入法治軌道,使任何改革發展有法律依據,獲得法律保障。在教育領域,主要體現在學校“依法治校”,教師“依法執教”。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對教師的必然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樹立高尚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眾所周知,‘依法執教’,就是教師要依據法律法規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其含義有二,一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要在法律法規所允許的範圍內進行;二是教師要善於利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依法執教,要守法,即嚴格遵守《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法律法規,尊重少年兒童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關心愛護全體學生,不歧視後進生。學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就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或問題。尤其是我們在面對差生或所謂的“問題學生”時,更應當選擇積極的角色進入學生的心靈中去,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準癥結,制訂措施,並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師生關係,同時還要有耐心,做好“學生的問題會反覆、反彈”的心理準備,再次幫助他改正缺點。眾所周知,改正缺點、養成好習慣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是在經過多次反覆之後才能改正的,特別是對十幾歲的國中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如果我們選擇消極角色,採取高壓政策,動輒對學生髮火、甚至打罵,這不僅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損害了學生的心靈,而且你自己也在埋怨、指責、憤怒中受到更大的損害。當學生下一次有不良表現時,你仍未找到解決辦法,除了埋怨、指責、憤怒之外依然別無它法,而與此同時,你已經給學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層陰影,進而對你所做的一切都產生反感。接下來,就陷入了惡性迴圈的教育旋渦,有的教師為此而採取了違法的手段。這樣的事例不是沒有發生過在我們的教育系統中。比如,有學生上課開小差,有的老師就罰抄課文;有學生上課不遵守紀律,有的被罰站,有的被趕出教室,有的就被用一些語言在同學面前進行挖苦嘲諷。仔細回想我站在這三尺講臺上的時間裡,也有著一些不夠合適的行為。

教師違法,法律上的後果自不必說,在教育實踐中也與教師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這不,學生說教師的行為“嚴重傷害了他們的心靈”,師生矛盾進一步激化,學生和學校的對立情緒加深。這是教育的失敗,是學生的不幸。然而,如果我們心中有了法律意識,樹立“依法執教”的理念,尊重學生,這種情況就自然而然的避免了。從而會加深師生間的感情。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在另一個層面上要求我們要依法執教,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也就是學校要教育教師以身示範,為人師表,以模範行為影響社會,教育學生。教師作為教育者,理當以身作則,遵紀守法,才能教育好學生,使他們成為知法、守法公民。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的基本立足點。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要主動更新觀念,履行《教師法》等相關法規的規定。為此,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平日的教學管理中充分貫徹“依法執教”的精神,結合我校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充分尊重學生,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教育問題、實施教學。依據法律,在適當的時候採取恰當的教育手段。從素質教育入手,不單以考試成績優劣評判學生,重在特長與愛好,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培養“四有”新人做出自己的貢獻。

依法治校心得體會篇3

昨天,我們全校教師坐在一起,聆聽了徐士權教授主講的《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會上徐教授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深入淺出的剖析了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應該以十八大報告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明確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改進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實將十八大精神與學校建設實際結合起來,發展教育事業,使我們的教育事業更上新的臺階。

徐教授講解如何使“依法治校”得到落實呢?全面推進依法治校,關鍵就是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當中,落實到依法治校的每個層面當中,落實到我們每個人所從事的崗位工作當中。

第一,要明確“依法治校”對於學校而言的內涵

首先,對於學校來說,什麼是“法“?我理解,“法”應該包含國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學校章程、規章制度等很多方面,這就要求在學校管理當中要體現國家權力、社會權力與個人權利的平衡與制約。學校應制定屬於自己就是學校的“根本大法”。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刻在內心反省自己的行為和習慣是不是符合學校的“根本大法”?是不是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其次,我所講的“治”,不是“制度”的“制”,而是“治理”的“治”,就是要強調依法治理的過程,也就是要通過對權力的規範和權利的保障,實現學校各種利益主體的權力平衡。最後,我們說,依法治校的物件應該是“校”,在學校內部,我們治理的核心就是要處理好學校教育權與學生受教育權的配合、互動乃至平衡與衝突。概括起來,我們落實依法治校,“法”就是國家的法律法規、學校的章程制度,包括像教務處、政教處等管理部門的規章制度,都應該是我們要遵守的“法”。“治”就是要通過依法治理,實現學校各種利益主體之間權力的平衡。依法治校就是要把這些法、這種治理方式,具體落實到處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衡和衝突的過程當中。

第二,關於“依法治校”的落實與實施

徐教授告訴我們要全面推進落實“依法治校”,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這就需要我們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要以學校章程為根基,形成系統全面的制度體系。章程制定的好不好,能不能按照章程辦事,則是我們依法治校水平的重要標誌。

二是要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進一步完善學校治理結構。我們完善學校的民主決策機制,就包括要進一步健全校務會等重要決策性會議的議事決策程式,在重大決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揚民主。比如,現在,我們召開校務會,要求每次至少各邀請一位一線教師代表和民主黨派人士代表列席會議,如果會上有與學生相關的議題,還要邀請學生代表參加,確保學校重要決策過程的民主性。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決策公開和決策執行效果評估制度,形成決策、執行與監督權相互制衡,保證學校管理與決策的規範、廉潔和高效。此外,我們還要及時跟蹤決策的推進落實情況,通過多種途徑廣泛瞭解廣大教職工對相關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評估、監督決策執行的效果。這些都是我們充分發揚民主的重要途徑,也是完善學校治理結構的重要方面。

三是要健全校內民主監督機制。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議事協商,完善基層民主制度,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學生會等組織,進一步加大師生有序參與校院兩級公共事務和民主管理監督的力度,保障師生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所以,建立完善師生員工參與校院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工作機制,應該是我們推進依法治校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重要工作。

四是要轉變管理觀念,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作為教職工,我們首先都應該是文化人都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質、修養,大家的一言一行在社會上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與其他的社會群體相比,我們就更應該成為遵紀守法的表率、成為具有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的模範,為全社會起到示範和導向作用。我們要全面推進依法治校,首先要提高廣大幹部和教職工依法管理、遵紀守法的能力,自覺用法律方式來解決問題,依法維護教學活動的正常秩序。同時,各部門要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把法治理念、法治方式作為管理人員治理能力考核的重要方面,把依法治校的成績作為教師內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

通過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我增強了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自己的思想和覺悟產生了新的飛躍。作為基層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從學校實際出發,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要把崇高師德內化為自覺價

值追求和行為取向,自尊自勵、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範行為成為學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只有樹立了崇高的精神追求,才能甘為人梯,樂於奉獻,以自身的模範行為影響社會,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投入教育,為學校的跨越發展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依法治校心得體會篇4

依法治校,是指依照法律對學校各項事務進行管理。依法治校,就是要實現學校管理與執行機制的制度化、規範化,形成政府巨集觀管理,學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辦學,依法接受監督的新格局。在建設和諧校園的過程中,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價值。

依法治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必然要求。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核心。社會主義和諧校園,必定是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校園。離開這一基本前提,即使校園其他方面呈現“和諧”狀態,也不是真正的和諧校園。《教育法》第五條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國法律關於教育方針內容的表述,體現了國家的意志。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六大關於教育方針的論述增加了“為人民服務”、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和“美”育的內容,進一步豐富了教育方針的內涵。教育方針體現了我國教育的性質,指明瞭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是落實黨和國家對學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內在需要。

依法治校是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頒佈了《學位條例》、《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職業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和一系列教育法規、規章。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在總體上已經覆蓋了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對教育方針、政策以及與之配套的各項具體工作原則、制度作出了規定。認真執行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嚴格按照其規定管理學校各項事務,就能從根本上確保正確的辦學方向,使教育方針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

依法治校:保障師生民主權利的必然要求。

充分保障師生民主權利,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關鍵,也是學校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教育民主和學術自由是現代校園的基本特徵。只有在充分保障師生民主權利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教育民主和校園的和諧。《教育法》第三十條第3款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形式,保障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教師法》第七條第5款規定:教師享有“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的權利。我國《憲法》將受教育權利規定為公民的憲法權利,這是國家對受教育者的鄭重承諾,意味著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應當以維護學生的受教育權為前提。為了保障師生的民主權利,學校必須制定章程,建立各項管理制度,構建校內治理結構與管理體制,明晰和理順校內各種關係,確立適應學校改革與發展需要的執行機制,建立教職工代表大會,發揮其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作用,實行校務公開,建立校內監督約束機制。所有這一切,必須嚴格依法進行。有的本身就是具體落實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依法治校是師生民主權利的保障。

依法治校:平衡和調節校園利益關係的必然要求。

平衡和調節校園各種利益關係,是建設和諧校園的一項重要任務。校園各種利益關係得到令人滿意的平衡和調節,其他許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實現校園和諧便有了現實可能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伴隨著辦學體制、教育投資體制、招生就業體制、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和學校後勤保障體制的全面改革,學校對內對外形成多種利益關係,例如,學校與政府之間的行政管理關係,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合作關係,學校之間或學校與社會力量之間的聯合辦學關係,學校與教師之間的聘用關係,學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育關係,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產學合作關係,金融機構與學生之間的助學貸款關係,學校與科研成果使用單位之間的技術合同關係,學校事故引發的損害賠償關係,等等。這些社會關係有著深刻而複雜的利益背景,充滿利益矛盾與衝突,遠非行政措施和政策所能調節。只有依法治校,充分發揮體現國家意志的法律所特有的調節功能,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協調、平衡這些利益關係,促進校園和諧。

依法治校: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必然要求。

校園安全穩定是和諧校園的基礎。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性工作。一個和諧校園,必然有穩定安寧的校園環境和有條不紊的教學科研秩序。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才能為學校事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如果校園矛盾激化、事故頻發、秩序混亂,師生就難以和睦相處、安心教書和勤奮學習。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必須規範辦學行為,建立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提高師生抵制邪教和各種反動資訊、不良資訊影響的自覺性與能力;預防和化解校園糾紛,防止校園暴力發生;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開展安全教育,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和其他不穩定因素;制定處理校園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及時妥善處理突發事件,避免損失擴大;與政府、社會、家庭建立起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聯動機制,配合有關方面治理好校園周邊環境,防止社會不法分子對師生進行滋擾和侵害。這些工作,沒有一項可以離開法律的規定而開展。通過依法治校,運用法律、制度、校規的力量來預防糾紛和事故,不斷化解矛盾與衝突,彌合裂痕,整合校園資源,維護校園秩序,就能以文明、理性、平和的方式消除校園不穩定、不和諧因素,形成人心安定、秩序井然、教學相長的和諧局面。

依法治校心得體會篇5

依法治校對我國當前的教育管理有著重要意義。我認為依法治校的基礎是明確學校、教師、學生的權利和義務。依法治國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管理的根本方略,教育是國家行政管理的重要部分,國家的法制化離不開教育的法制化。可以說,隨著教育教學法律法規的發展完善,依法治教治校顯得刻不容緩。如何實施依法治校,我談一些實踐體會如下:

1.實行依法治校,最重要的是加強制度建設。制度,就是校規校紀,包括校長、行政、教師的管理和學生的管理等各種活動,要求規範的東西都叫規章制度,學校的校規校紀等同於制度,不僅相對學生,也對教師、行政人員同樣有效。有規章制度才有法可依,學校依法治校,必然有各方面健全的規章制度,所以健全規章制度是依法治校的第一個方面。制定完善的學校應當包括校名、層次、規模、基本制度、重要的財務制度等等。章程,就相當於執照,相當於學校與政府的一份合同,學校依照章程自主管理,政府依照章程老判斷學校是否依法辦學,雙方之間能形成規範的關係。所以首先要強調製定章程。如在制度中,教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開展、教師職責如何分配,教師教育教學的組織、管理、監督工作應當如何進行都應當有章可循。章程就是制度,就是校規校紀。

2.實行依法治校,制定規章制度,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規,做到合法合理,學校的規章制度不能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相牴觸。實行依法治校,在學校規章制度建立後,如何頒佈呈現,應該做到公開,使每一個相關物件都知曉,這一個必需的程式。這有兩個作用,一是相關物件有這個權利,讓其知道,可以提高認同感和執行力;同時,如果缺了這個步驟,這個制度從法律上講就無效。比如,有的學校發現教師在工作期間多次上網聊天,就給予紀律處分,但事先學校從來沒有對教師上網做過類似明確規定。這樣教師就會不服,就如俗話說得不知者不罪,也得不到公眾支援,一般只能批評教育;如果之前就明確上網聊天屬影響教育違紀行為,發現達幾次就要給予某個合適的處分的話,就能預防在前,並且對照條款當事人無話可說。所以,平時要注重對師生組織必要的法律法規、校規校紀的學習,特別是校長,要更多地瞭解法律法規,為制定學校制定章程、處理事務進行明智的決策。

3.在依法治校過程中,學校可以藉助法律法規和司法途徑避免更大損失。比如,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受到傷害,這是常會發生並且容易導致嚴重後果的,處理很難。因此有的學校為迴避體育活動事故,就乾脆取消體育活動,甚至體育課也不上。停止學生的正常的體育活動,這是因噎廢食。如果停止體育課,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因為《教育法》地二十九條規定學校的義務中包括“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教育教學標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而體育學科是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停止體育活動也是剝奪學生作為公民具有的法律所賦有的生命健康權,學生有活動鍛鍊的自由;停止體育活動,有損學生身體健康,這是不合情理的,這是更大的損害。所以,儘管體育活動會造成傷害,但是活動還是要開展。其實,學校也不必害怕,根據此條例,學校應該主動重點做好的工作是維護好設施裝置的安全,嚴格要求教師按要求組織好服裝穿著、準備活動、活動秩序,掌握學生體質健康,學校安全保險等,以此來有效防範,做到工作在前。如果一旦發生學校責任之外的意外事故,那學校在協商不果的情況下可以藉助司法途徑來解決,藉助法律來推卸不應有的包袱,維護合法權益,會得到法律的支援。

4.在實行依法治校過程中,要根據法律法規採取恰當合理的辦法來完善章程,處理問題事務。依法治校要切實維護好學校、教師、學生的權利,明確其職責,督促其積極履行好義務,這是依法治校工作的關鍵。

依法治校心得體會篇6

在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教的實踐中,我深刻地認識到,法制在辦學中有著四項重要的功能:首先是教育功能,法律能增強人們的是非觀念,規範人們的行為,具有強大的教育、導向功能;其次是管理功能,這也是法制的核心功能,《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與之相應的地方法規,對辦學行為作出了規範,嚴格執行這些法律法規,定能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三是獎勵功能,立功受獎,是一項法制原則,這對於引導師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巨大的激勵作用;四是處罰功能,違法必糾,這也是一項法律原則,它能規範和約束組織和個人的行為,使學校各項工作沿著健康、正確的軌道發展。事實上,充分發揮以上這四種功能,就能夠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順利開展,就能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就能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法律素質。

一是依法規範行為、規範工作。要依法規範行為和工作,前提是要知法、懂法,這就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提高師生對法律法規的認知水平;二是增強師生法制意識,做到依法辦事;三是運用法律法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首要的任務是學法。因此,我們對開展法制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以學習《憲法》為核心,學習專業法為重點,帶動相關法的學習,把學法與法制實踐結合起來,做到知行統一,並且切實抓好法制宣傳陣地,逐步形成學校的法制文化。在師生具有了法制認知基礎後,還需要把法制教育與法制實踐結合起來。學校的法制實踐可以分幾條線,其中最基本的一條線就是“規範”:一是規範行為,二是規範工作。

二是依法理順體制,完善機制,加強管理。在依法治校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總結出這樣一個結論:要搞好一所學校,必須搞好學校的體制、機制和法制。體制是一種組織制度,有效的管理制度由合理的組織結構和有效的管理系統所構成,由依法制定的學校章程來確認;機制是組織行為系統的執行模式,學校良好的執行機制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群體凝聚、系統均衡等原則,這就必須由依法制定的學校規章制度來保證;學校內部的法制,是學校法人代表、領導集體、教工代表大會,根據學校的發展目標和管理需要,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可以說,體制、機制和法制是構建學校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素。

三是依法促進人的發展。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育人。以人的發展為本,已經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取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人的發展,是依法治教的主要任務。法律對“人”規定了應享有的權利,學校的責任就是維護他們的權利,依法促進人的發展。在實踐中,我們學校非常重視人(包括幹部、教職工、學生)的發展這個問題。一是抓規劃,促發展,對幹部、教師的自身發展進行導向;二是抓培養,促發展,不斷提高教工隊伍的素質;三是抓教改,促發展,積極開展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創新實踐活動;四是抓特色,促發展,各學校、各部門都要有自主發展的意識,每一名師生也要有自我發展的意識,從學校到個人都應從自己的現實條件出發,形成自己的特色、特點、特長,促進個性的發展。

四是依法推進學校的自主發展。以學校的發展為本,必須成為管理思想的理念。依法治教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儘管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差異,但每一所學校都必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抓準起點,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向高標準、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從而依法推進學校的自主發展。我們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思想指導下,正在健康蓬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