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國中生《城南舊事》讀後感500字

當我們讀一本書,腦子裡就多了一些知識。讀書就像是喝茶,慢慢地品,才能品出它的味道。《城南舊事》是臺灣有名女作家林含音的代表作,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整理的這篇關於國中生《城南舊事》讀後感500字。以供參考。

關於國中生《城南舊事》讀後感500字

城南舊事讀後感1
  
  《城南舊事》的作者是林海音,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是因為林海音是伴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成長的,她看到了變革時代新與舊的雙面景象。而在林海音家裡,則經常進出各色各樣的人。有躲風聲投入革命洪流的學生,有逃到家裡來的一位世伯的姨太太,有為掙錢而獨自來到家裡當奶媽的宋媽......這給她提供了觀察那些在她生活中出現形形色色人物的機會。於是,《城南舊事》通過兒童的視覺來注視大人的世界,而在緬懷同年的背後,則是對女性命運的深切關注與同情。
  
  讀完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我知道了為什麼這本書一直吸引著我,是獨特的兒童視角,能讓我這個年齡的人理解當時的社會。作者以英子童年時單純和懵懂的視角,滲透了不惑之年的作者對家鄉的懷念之情。真摯細膩的情感,讓我感到英子的可愛和童年童趣那份感情真實美好。人道主義的悲憫,在小孩子的眼裡,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城南的風景是作者童年裡刻骨銘心的情愫。作者對北京城南的思鄉之情伴隨著英子的童年一起浮出記憶。將一幅惟妙惟肖的風俗畫卷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作品裡英子的悲慘命運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我為英子的悲慘生活感到難過,也為我現在擁有的幸福生活而慶幸,我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和同學們學習科學知識,有老師細心教導。在家中有父母無微不至的愛護。我應該好好努力學習,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城南舊事讀後感2
  
  週末,媽媽給我買了本渴望已久的書——《城南舊事》,讀完後,我深受感動!
  
  這本書是林海音寫的。這本小說通過兒童童稚的雙眼去看待成人悲歡離合,筆觸淡雅、純真、自然,滿含善良天真和眷戀之情,又在天真盎然中道盡了人世間的複雜情感。在這本書中,主人公是女孩英子,她和家人從故鄉臺灣來到了美麗的北京,居住在衚衕裡,也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比如瘋女人秀貞、小女孩妞兒,還有偷東西的小夥兒、勇敢追求幸福的蘭姨娘等。英子通過和人的交往,感受到了人生的淒涼、寂寞,也體會到了生死離別的悲傷、絕望。她的童年生活豐富多彩,也充滿了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但他一直保持善良的天性,堅強而勇敢地面對生活,這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在我們身邊,瘋子和小偷這種人讓人瞧不起的,大家唯恐避之不及,但小英子卻不介意和瘋子、小偷打交道,深入瞭解他們,她知道了他們心裡的痛苦與無奈,還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當他的爸爸因病去世時,善良單純的她決定扛起家庭的重擔,照顧媽媽和弟弟妹妹,這對一個剛剛小畢業的女孩來說,那是真的無情殘酷!在她那個美好的花季年齡,正在幻想著未來美好生活呢!
  
  童年是美好的,也是珍貴的!從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濃濃的人間真情,也知道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我想:只要我和小英子一樣,心中有愛,樂觀積極地生活,我的生活就會留下永恆美好的記憶!
  
城南舊事讀後感3
  
  不知道是不是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太入的我心田,一向陽光爽直的我竟從中學會了憂傷與感慨。也許每個的內心都存在這樣的一個角落—悲憫憐人,即使年少如我也難以倖免。我一遍一遍的用鋼琴彈奏著李叔同《送別》的旋律,一遍一遍感悟著英子純淨淡泊、彌舊溫馨的童年,感悟著老北京斜陽古道、城南落花的韻味。
  
  悠揚的琴聲帶著我走進了英子當時的世界,《城南舊事》描述的種。種情景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顯現在我腦海裡:古城的殘片,大柯的幾根垂落枝條,瓦隆中存留的枯葉,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趴在皇城牆上的冬雪……簡簡單單的意象,一個一個的片段,像是一扇古舊的銅門,輕叩,推開,便走進了歷史,走進了另一種生活;惠安館、衚衕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以及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小夥伴妞兒、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這些人物都在自覺與不自覺中影響著英子的成長,他們又都在歲月的步影中一個一個消失。英子的童年是戲劇化的,但是卻是很真實、純樸。林海音筆下的英子童年之所以如此出色,得益於她有一顆純潔淨化的心靈,使得她擁有無憂無慮、不折不扣的童年快樂。
  
  琴聲終了,我感慨自己正徘徊在童年的十字路口,很快將離別童年,乘著人生的諾亞方舟駛向另一片海灣,我的手指久久不願離開琴鍵————童年彌足珍貴,我想用的我方式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
  
城南舊事讀後感4
  
  最早接觸《城南舊事》是從國中教材中的《爸爸的花落了》,文中的那份傷感深深印在我的心裡。之後又讀了《冬陽童年駱駝隊》,再次感受了文字背後童年的那份天真,感受老北京特殊的韻味。這幾天,最終有機會拜讀整部作品。
  
  《城南舊事》這部作品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以英子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待記錄北平生活的點滴,記載著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旁觀著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裡。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英子對她十分同情,幫秀貞找到離散六年的女兒。秀貞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警察局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十分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悲痛,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我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
  
城南舊事讀後感5
  
  她, 敘述了一段難以忘懷的北京城南時光,她,生動地描寫了充滿淚與笑的童年生活。她就是《城南舊事》。換一個角度看她,她卻有力地抨擊著社會時弊。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惠安館傳奇》。一口氣讀完,悲涼的情緒佔滿了我的心。可憐的是當時被重男輕女的封建迷信思想所壓迫的人們,比起他們,惠安館的瘋女人王秀貞算是幸運的。她最終找到了被家裡人以“無用”的名義扔在牌坊階下的女兒妞子,並帶著她去找離家出走的惠安三叔。是啊,男孩女孩都是父母心中的至愛,愛沒有孰輕孰重,母不嫌兒醜,這原是多麼美好的感情,多麼熾熱的愛!然而這樣的親情卻被一杆冷漠的大秤再三稱量,過秤的留下,不過秤的就隨意處置。這杆大秤量的是“養育這個孩子的意義”和“他長大後父母能得到什麼”,如此可笑的標準卻被信以為真。這杆大秤沒有一點溫情,只有唯利是圖、一錢如命,它的名字叫封建!
  
  書中的衚衕古樸而令人神往,在美麗的表面下卻藏著淒涼。苦命的女孩小妞子,從小到大沒有體驗過一個溫暖的家庭。她剛出生便被遺棄,誰知被人抱養後等待她的是更悲慘的命運,她從小就被父母逼著學唱戲,唱不好就打,這一切是為了什麼?為了給她那貪婪、懶惰的父母掙錢花!或許她的父母(至少是父親)終日無所事事,就靠她唱戲掙錢!所幸她最終終於和她的親生母親重逢,並踏上了尋找親生父親的漫漫長路。
  
  合上這本書,我的心裡瀰漫著一股深切的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