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1關於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八個字充分印證了總書記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1關於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心得體會範文三篇,只有堅定了我們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藍天保衛戰,才能還後人綠水青山。

2021關於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2021關於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心得體會範文1

  堅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又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在科學總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和經驗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指出,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們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讓人民生活在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之中。”這樣,就為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指明瞭方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優勢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經濟發展優勢,不能因為在經濟發展上遇到一點困難,就動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不管經濟發展得再好,失去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這個經濟好的現狀也只是鏡花水月。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汙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回顧2018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同比下降9.3%,全國地表水優良(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3.1個百分點,主要汙染物排放量進一步下降,固體廢物進口總量同比減少46.5%……一個個具體的資料展現了我們一年來奮鬥的成果,也堅定了我們的防汙治理的決心。我們必須要緊牙關,翻過這高聳的山峰,趟過這湍急的河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口,不開口子。

  保護青山綠水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們面臨的任務與挑戰將更加艱鉅,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找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嚮導的高品質道路。生態系統保護是一項複雜浩大的工程,我們必須按照其本來的機理,合理地輔助地開展工作,要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的戰略方針。我們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就要鞏固並擴大三大保衛戰的成果,對大氣汙染嚴重區域展開重點攻堅工作,對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汙染源加強治理並加大對新能源的研究力度,對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進行綜合整治,強化對水、土壤汙染的防治,制定更完善的制度對各個企業依法依規監管,加快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我們要貫徹盯重點、抓落實、高標準、嚴要求的理念,加大工作力度,抓準工作重點,抓好工作細節,解決好這些人民群眾強烈反應的突出環境問題,既是改善環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防汙治理,保護環境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堅持不懈,堅持打好這場硬仗,一定會迎來中國人民真正的金山銀山。

2021關於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心得體會範文2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強調,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為做好新時代黨的群眾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密切聯絡群眾的“神經末梢”,是團結凝聚群眾的前沿陣地。各級黨組織應充分履行職能職責,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服務,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時代密切聯絡群眾的重大意義

  密切聯絡群眾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和重要法寶。我們黨從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我們黨都注意與人民群眾建立密切聯絡,形成了一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黨的群眾路線。可以說,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堅持做好群眾工作、緊緊依靠並帶領人民群眾不懈努力和奮鬥的歷史。在我們黨的發展歷程中,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進取精神和強大力量,經歷各種曲折和失敗而愈挫愈勇,最根本的是始終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鍛造出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援我們黨的基本政治優勢,成為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

  新時代密切聯絡群眾是推進新的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密切聯絡群眾工作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制定並帶頭落實八項規定,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顯著成效,深得黨心民心。實現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必須做好新時代密切聯絡群眾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紮實做好組織動員和教育引導群眾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廣大群眾團結凝聚在黨組織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凝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做好密切聯絡群眾工作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應有之義。我們黨來自人民、紮根人民、造福人民,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基層黨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堅強戰鬥堡壘,黨的各項任務最終要靠基層黨組織卓有成效的工作來完成,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絡最終要靠黨組織來保持和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團結帶領群眾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基層黨組織要切實履行密切聯絡群眾的職責

  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規定,“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擔負直接教育黨員、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這一表述進一步明確了基層黨組織做好群眾工作的職責定位。黨的基層組織就要著眼夯實黨的群眾基礎,聚焦職能職責,堅持黨的根本宗旨,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加強政治引領,自覺做好群眾工作,在密切聯絡服務群眾工作中唱主角。

  要著力組織群眾,匯聚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磅礴力量。提高群眾的組織化程度,是基層黨組織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途徑。基層黨組織要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點任務,全面提升組織力,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把社會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群眾組織集中起來,實現高效聚合。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健全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加大黨務、政務、廠務公開力度,創新社會管理方式,群眾的事群眾商量著辦,讓廣大群眾全面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來,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領導和帶動群團、工會、婦聯等群眾組織,組織、動員和團結廣大黨內外幹部群眾,努力完成本地區本單位的工作任務。創新“網際網路+”群眾工作模式,運用資訊化手段,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打造網上交流共享、線上服務平臺,組織群眾在網上交流、協調、解決問題,拉近黨群幹群距離。

  要注重宣傳群眾,增強群眾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堅持不懈地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教育群眾,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引導廣大群眾堅定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大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引導群眾堅定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大力宣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成果,宣傳各類先進典型事蹟,引導激勵廣大群眾立足本職作貢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通過解疑釋惑、溝通協調,統一群眾認識,激發工作熱情,為改革發展提供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援。把青年群體作為重點物件,瞭解他們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態和行為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

  要堅持凝聚群眾,把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基層黨組織要當好群眾的“主心骨”。要堅持政治引領,引導廣大群眾堅定不移地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覺在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行動。堅持組織引領,引導各類組織做好服務群眾工作,帶領群眾廣泛參加基層社會治理,使各類組織和群眾成為黨的左膀右臂。堅持機制引領,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民主協商、群團帶動和社會參與等機制,全面實行網格化管理等方式,推行村(居)民議事會、村(居)民理事會、民情懇談會,健全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能力,引領廣大群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要努力服務群眾,不斷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絡服務群眾的橋樑和紐帶。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強化服務理念、提升服務能力,把工作重心轉到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圍繞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任務落實,辦好那些群眾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等具體的、瑣碎的事,辦好那些就醫、就業、就學、養老、環保等老百姓感到難辦的事、煩心的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老百姓。堅持“好事”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來做,推行一站式服務、全程代辦等做法,開展黨員社群報到、志願服務、責任區、示範崗、結對幫扶等活動,為群眾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服務,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集中力量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加快實施交通、水利、電力和網路扶貧行動,真心實意為貧困人口辦實事、解難事。

  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密切聯絡群眾的堅強戰鬥堡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立足擔當新使命、發揮新作為,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

  要健全基本組織,構建健全的基層組織體系。近年來,許多地方適應經濟社會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的變化,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積極探索創新黨支部設定形式,不斷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覆蓋,取得明顯成效。要圍繞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按照有利於密切聯絡群眾、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原則,健全基層組織,優化組織設定,理順隸屬關係,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避免出現黨的群眾工作盲區和“空白點”,做到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黨的工作,哪裡有黨的組織哪裡就有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要建強基本隊伍,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骨幹力量。黨員幹部特別是黨組織書記是密切聯絡群眾的領頭雁。要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強教育培訓和實踐鍛鍊,不斷提高黨員幹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本領。以村居“兩委”換屆為契機,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重點從致富帶頭人、技術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返鄉大中專畢業生中選拔村居“兩委”班子成員特別是書記。聚力精準脫貧攻堅,選好派強駐村工作力量,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貧困落後和維穩形勢複雜的村和社群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幹部。

  要落實基本制度,推動黨內組織生活正常規範、嚴肅認真。基層黨組織是黨員錘鍊黨性的熔爐,組織生活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的基本方式。新出臺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對提高組織生活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了“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黨支部開展組織生活的基本形式。要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堅持“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組織制度,確保基層黨組織的組織生活能夠經常開展、取得實效。從嚴管理監督黨員,引導廣大黨員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充分發揮黨員在密切聯絡服務群眾方面的先鋒模範作用。

  要開展基本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優勢和組織力量。近年來,許多地方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採取建立基層聯絡點、實地調研、民情夜訪、駐村幫扶等形式,走出機關、走進基層、走進群眾,為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要緊緊圍繞改進作風、服務群眾、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組織黨員開展承諾踐諾活動,組織各級領導幹部聯鄉包村、黨員幹部包戶入戶,推動領導力量和工作力量下沉基層,組織黨員幹部與困難群眾結對,更好地聯絡服務群眾。深化黨員設崗定責、依崗承諾和黨員責任區、黨員示範崗等活動,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對黨支部的信任度。

  要強化基本保障,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水平。著眼推動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條件為群眾服務,大力解決村和社群基層黨組織有錢辦事、有人管理、有場所議事的問題,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落實基層黨組織工作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基層幹部報酬待遇和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推動發展壯大薄弱村空殼村集體經濟,加強鄉鎮“小食堂、小廁所、小澡堂、小圖書室、小文體室”和幹部週轉房以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逐步改善基層幹部工作生活條件,保證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

2021關於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心得體會範文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系統回答了什麼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的新結合。這些新的理論成果,把握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提出了民族復興的戰略方向、佈局、路徑、環境、方法,開創了一個使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完整理論體系,體現了繼承與發展相結合的民族理性,體現了當今時代民族理性與世界理性的圓融和合通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理論指導。這些新的理論成果,最主要最集中地反映了我們黨對於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邏輯的基本認識。這些基本認識是來源於實踐、完善於實踐、應用於實踐的規律論,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總結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實踐而得出的必然結論,是科學認識實現未來發展趨勢、重點、方略的望遠鏡和顯微鏡。

  我們黨對“三大規律”的自覺認識運用不斷深化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中一個又一個勝利,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創新能力、文化軟實力大幅提高,走上了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個承載了中華民族獨立富強夢想的東方社會主義大國屹立於世界歷史潮頭。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更有底氣和自信,對如何帶領人民執好政、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不移順應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探索中,始終堅持理論先導、執政為民、聯絡群眾、發展為要、制度為本,不斷提高執政興國的能力,對執政目標、方式、手段、條件、方略的認識更加完善。我們黨堅持從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化對社會主義本質、內涵、制度、戰略、條件的認識,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戰略佈局和具體方法,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真正枝繁葉茂。我們以人類社會發展為己任,超越對抗競爭,擴大合作協商,看清大勢和主流,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方向、前景、載體的認識更加深刻,在世界發展中的貢獻越來越突出,在全球治理變革中承擔更多的責任,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產生巨大國際影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入。這些規律性認識來之不易,是500多年社會主義長期發展的深刻記憶,是中國共產黨執政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寶貴經驗的高度凝結。這些規律性認識,形成了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關於怎樣建設黨、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有效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基本認識,是指導我們黨長期執政興國、治黨治國治軍的重要理論遵循。

  深化把握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一系列理論成果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黨執政必須強化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重視從思想上建黨是我們黨的一大特點和優良傳統。始終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立黨、治黨、興黨,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不斷髮展的理論成果錘鍊黨、武裝黨,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革命性,成為黨長期以來形成的政治優勢,是黨治國理政的前提條件。我們黨執政70年的歷史經驗表明,理論建設是黨的一項根本建設。

  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黨執政必須聚焦的物質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我國發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就決定了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精會神抓好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是黨執政必須打牢的組織基礎。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才能長期執政、執好政。要把管黨治黨作為政治責任,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確保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程序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深化把握運用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正確認識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依據和總任務。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我們黨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後再奮鬥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提出,表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基本內容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入。把握“五位一體”,要深刻認識到五個方面缺一不可,緊密聯絡,相互促進,構成一個整體,要形成聯動效應;深刻認識到五個方面建設具有不同的側重點,體現了不同領域的工作著眼點;深刻認識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建設重點,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佈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有利於加速改善生態環境;深刻認識不同時期每一個建設也有不同的重點內容,在一定時期內具體推進每項建設時要結合現實的需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從根本上解決治國理政的一系列深層次問題。經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鬥,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對社會主義建設戰略佈局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全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域性出發,提出並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黨的十九大深化了對這個戰略佈局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奮鬥目標、發展動力、制度保障和領導力量,分階段有重點有策略地綜合推進,構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現實的總體路徑。

  始終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市場經濟與巨集觀調控、效率與公平、需求與供給、各種經濟成分之間、不同群體之間、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城鄉及其內部、民族宗教、軍隊和地方等一系列重大關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辯證方法。社會主義建設要講辯證法,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結合起來,始終正確認識和處理建設過程必須面對的一系列重大關係。

  深化把握運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總體趨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空前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走得對、走得好。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到21世紀中葉,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不但是給佔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

  在長期競爭中加強包容合作,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途徑。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和平、發展、合作是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體系變革的要求突出,國際社會正面臨越來越多新的歷史課題。共同用好發展機遇,共同努力合作應對各種風險,成為各國人民的願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潮流的深刻把握,是國際社會共同破解當下發展與安全難題、正確處理相互關係所應秉持的共同願景和目標,要求世界各國從經濟、政治、安全、文化、生態文明等方面擴充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內涵,摒棄傳統的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上推進利益深度融合,共同應對各種問題,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推動人類文明實現創造性發展。

  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促進人與社會關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價值。追求人類解放,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實現,是一個隨著社會生產力和文化發展而不斷髮展的漫長的歷史過程,但是其所指向的理想境界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價值取向。要始終將現實的人作為價值主體和歸宿,最大限度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建立尊重和發展人的主體性的社會機制,促使人與人之間各種矛盾的化解包容。同時要尊重自然界的基礎地位,努力使人的活動不產生破壞自然的嚴重後果,實現人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共生共榮。

  尊重各個國家發展的自主性和多樣性,結合實際確立完善多種所有制、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具體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實現形式。人類社會發展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不可能簡單照搬照套同一種方式,只能採取同本國實際相結合的具體形式。中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在遵循現代化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獨具特色的成功道路。中國道路符合中國實際,體現中國特色,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探索,為世界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鑑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