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地方大學生入伍幹部的思想彙報

地方大學生入伍幹部的思想彙報

  我從地方大學生到武警部隊基層排長“角色”的轉變歷程,是段嚮往、失落、理解、融合、熱愛的心路歷程。
  到部隊沒多久,躊躇滿志的我就被失落所代替。作為支隊惟一一名“學生官”,戰友們一提起我都誇“年輕又有文化,大有前途”,但後面往往跟著一句:“跟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幹部不一樣”。這句話像一堵無形的牆橫在我和戰友們之間。如何贏得戰友的信任,如何融入到他們當中去,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003年6月下旬,皖南地區暴發山洪,我所在中隊受領了搶險任務。我想,作為排長,這不正是與戰友打成一片的好機會嗎?當天抵達抗洪一線已是晚上9點多鐘,來不及休整,我們就上了大堤。暴雨如注,天黑路滑,我和戰友們扛著幾十公斤的沙包,奔跑在圩堤上。背磨破了,腳扭傷了,手劃破了,我都咬牙堅持,並不斷提醒戰友們注意安全,為他們加油鼓勁。就這麼堅持幹了6個多小時。在返回駐地的路上,又累又困的戰友們,有的走著走著就打起了瞌睡,稍不注意就可能掉進滾滾洪水中,但誰也沒有叫苦叫累。10多天的抗洪戰鬥,我和戰友們轉戰在安徽省的宣城、蕪湖兩個城市。抗洪中,我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宣傳員,每天和戰友們一起制管湧、固大堤,苦在一起,累在一起,笑在一起。“沒想到大學生幹部也能吃苦!”這是抗洪期間領導和戰友們給我的一句評價。在他們的目光裡,我看到了讚美和敬佩。這次搶險救災,讓我更深切地體會到軍人擔負的神聖使命,感受到了戰友們的可愛和偉大,也懂得了理解才能融入,融入才會懂得熱愛的道理。
  在這裡我想告誡剛剛步入軍營的大學生戰友們,初入軍營,你們有著許多先天不足。俗話說:開好頭,起好步,踢好頭三腳。但如果自以為是,一邁進部隊就想著如何“燒火”,如何體現與眾不同,往往會陷入被動。“踢好前三腳”的關鍵在於適應環境,融入集體。因此,你們既要調整心態,擺正位置,與官兵們打成一片,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又要勇於面對挑戰,在艱苦環境中磨練自己,敢於在關鍵時刻施展自身的才華。這樣,你就能成功!
  把特長放在最合適你的支點上發揮
  ●2002年7月,我取得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後,到武警上海總隊一個基層中隊任排長。剛到中隊,我有一種找不著北的感覺,心裡十分著急。我是總隊惟一的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大家的眼睛都在盯著我,看我怎麼幹呢。
  我怎樣才能融入這個集體?該如何開展工作?心理學是我的主要特長,可我又該如何施展?直到“楊陽事件”的發生,我才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驗證了“把特長放在最適合你的支點上發揮”這句話的內涵。
  戰士楊陽,性格急,脾氣爆,凡事總以自我為中心,且急功近利,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和戰友關係不融洽,經常與班長頂撞。中隊幹部多次找他做思想工作,但效果不佳。對此,有人主張給他處分,也有人提出作為“個別人”處理。
  我憑著專業的敏感,私下對楊陽進行了調查,發現他不是思想上的問題,而是心理上的問題:他性格急躁兼暴躁,是典型的躁狂症。楊陽家在村裡是個外姓,從小就遭人歧視,導致他性格暴躁怪僻。楊陽的症狀只有從心理上進行矯治才能取得效果。我毛遂自薦,向中隊要求為楊陽做心理疏導。我運用“氣質遮蔽”原理為他制訂了“治療方案”。楊陽對烹調技術感興趣,我為他買了食品雕刻書籍和專用刀具,送他到地方飯店培訓,讓他學食品雕刻、練手工剪紙等慢工細活,培養他的耐性,磨練自控能力。楊陽學成之後我又向中隊建議將他調到炊事班工作。時逢老兵退伍會餐,楊陽主勺的“鳳凰展翅”、“水上行舟”等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食品雕刻作品,贏得了大家的稱讚。楊陽第一次聽到這麼多人稱讚,心裡充滿了喜悅和自豪。通過疏導治療,小楊心理障礙得到排除,就像換了一個人,處理問題冷靜多了,從此再也沒有和別人吵過架、動過手。
  楊陽的轉變讓我找到了體現自己價值的支點。隨後,我又先後利用心理學的“轉移代償”、“認知治療”、“潛意識釋放”等原理,對有心理疾病的官兵進行了治療,都有收效。
  現在,我在支隊開闢了心理諮詢室,開設了心理熱線、心理網站,並開展書信諮詢,先後收到戰士來信1000多封。我還注重吸收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精華,比如談心、“三互”、“雙四一”等活動,不斷豐富心理工作的內容。
  去年以來,我先後為官兵心理諮詢1000多人次,治好了28人的心理疾病,為基層培訓心理諮詢員22名。今年6月,在總隊召開的心理工作經驗交流會上,領導安排我介紹了開展心理工作的經驗。作為一名地方入伍的大學生幹部,坐在主席臺上的那一刻,我還真有點自豪感呢。
  “三把火”“燒”到了自己
  ●從華東政法學院畢業後入伍,我在武警上海總隊二支隊四中隊當排長。我認為,新官上任自然少不了“燒”上“三把火”。可沒想到,這火竟“燒”到了自己。
  那是我任職的第3天,酷暑難耐。我查勤時,心想戰士們太辛苦了,便拿毛巾為哨兵擦汗,買冷飲和哨兵一起消暑。中隊長髮現後,搬出《執勤規定》讓我認真學習,看錯在哪裡。我當時一下懵了,百思不解:全社會都在倡導人文關懷,自己對戰士多有人情味呀,哪兒犯錯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幾天,我又被中隊長“說”了一頓。那是一個假日,我帶中隊團員青年外出看戲。我只告訴大家放鬆地欣賞節目,沒提什麼要求。不料,嚴慣了的戰士一放鬆就失控,竟然有人躲到一旁抽菸,往返的隊伍也是鬆鬆垮垮。群眾見了指指點點,頗有微詞。訊息傳到中隊,中隊領導大動肝火,說我“不會管兵”。
  說真的,經歷了這兩件事,我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懷疑自己邁錯了門。正當我迷茫之際,支隊政委到了中隊,找我談心。當著政委的面,我把自己的滿腹委屈倒了出來。政委聽完後,一句安慰的話也沒說,而是給我講部隊的傳統、紀律,帶兵的藝術,管理的方法,最後還把中隊長叫來,讓我倆交換思想。臨走前,政委送了我一句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政委送我的那句話讓我感到了他的良苦用心,他是期盼我儘快適應軍旅這片沃土,從有志青年轉變成合格的警官啊!
  漸漸地,我不再用自我的標準衡量部隊的紀律、官兵的行為,而是辯證的、客觀的看待周圍的一切。我認真學條令條例,懂得了嚴守紀律是部隊戰鬥力的有力保證;
我熱情與戰士交流,明白了關心戰士不等於溺愛,更不是縱容;
我主動向中隊長學習帶兵方法,管理經驗。有一次,輪到我查夜哨,中隊長說,你剛到部隊,我陪你一起去查吧。在查哨的過程,我看到了自己與中隊長的差距。每到一個哨位,他都要仔細詢問,認真檢視執勤設施,從查哨時間到內容都比我查哨複雜得多。我有點納悶,就問:“隊長,查哨何必那般認真,不出事就行了嘛。”“如果你是一個主官,每天不看一下自己的士兵,不看一下哨位,你能睡好覺嗎?”中隊長的話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這句話對我啟發很大,從中感受到了要帶好部隊前提必須是熱愛戰士、對他們一定要盡職盡責的道理。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注重用部隊的優良傳統鍛造自己,不再覺得被子疊成“豆腐塊”,牙缸毛巾“列隊看齊”是一種怪現象。在工作中領悟了一些東西:部隊允許個性,但個性需要融於共性之中,必要的整齊劃一是軍威的體現,也是對韌性的磨礪,對作風的錘鍊。在此,我送新入伍的大學生幹部一句話:自己理想的小苗,只有植根於部隊這片沃土上,才能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