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勵志冊讀後感推薦8篇

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深化大家對名著思想的領會,讀後感是我們看完一本書之後的感受性的文字,相信大家對寫讀後感都不陌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勵志冊讀後感推薦8篇,供大家參考。

勵志冊讀後感推薦8篇

勵志冊讀後感篇1

自讀了《成功一定有方法》這本書之後,才幡然悔悟,原來這麼多年來自己從未認真思索過,未給自己定下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的生活,才讓我一直對成功的概念很含糊,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與解釋。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成功並不是只屬於少數人,普通人也可以成功,我也包括其中,但是,成功一定要有方法。首先,要想取得成功必需先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並且努力朝著目標前進,沒有目標的人,也就無從談起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成功一定有方法》,這是一本極具感染力的勵志書籍,讀後受益頗深,改變了我的一直以來盲目的思維方式;“它”就像一個老師,指導我怎樣做好自己,怎樣激勵自己,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一個人如果想成功就必須具備各方面的條件如:期望、信念、態度、行動等。就像哲學家蘇格拉底對求學者所說的:要想向我學知識,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就像你求生的慾望一樣,追求成功亦如此,要成功,必須有強烈的成功的慾望。成功來源於“我要”。不是自己的能力在起作用,而是自己的想法在起作用。只要有了這一想法,才會去努力尋找使自己成功的方法。只有當我們在內心樹立一個正確的期望強度高的目標,並且這個目標還必須是量化的。其次,就是要有牢固的信念。再者就是態度,成功的要素中80%是來源於態度的,可想而知,態度的重要性了。最後則是行為,秉承“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積極態度而一直堅持下去。成功就是態度與其他因素的乘積,態度為零,成功也為零。

成功一定有方法,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

我們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面臨很多挑戰、挫折、機遇。要想戰勝挑戰,克服挫折,抓住機遇,就必須增強自己的行動能力快速進步,避免走入失敗的誤區,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有了方法就要去學習,去實踐,直至成功,即使失敗,也要找原因,分析原因,從而尋找另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使失敗也成為成功的一部分,一塊墊腳石。

結果決定於行為,行為決定於態度,態度決定於信念,信念決定於自我期望。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平平淡淡的人,那你的結果就是平平淡淡。只有當你認為自己註定將成為一個非凡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所以,人有什麼樣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今天的態度,決定明天的成功。

勵志冊讀後感篇2

今天下午,老師讓我們看勵志視訊故事:

第一組畫面介紹的是一位叔叔的事蹟。由於他失去了胳膊,就用嘴學練書法,正如他所寫的“天道酬勤”,他最終在書法藝術上取得了驕人的成就,許多人喜歡他的作品,爭相購買。

第二組畫面描述的是一個小姐姐的故事,她的年紀還那麼小,就沒有了手,可是她的意志很堅強,居然用腳練出那麼工整的字來,比我的字漂亮多了。跟她比,我真的很慚愧:我有手有腳,還不如那個沒手的小姐姐用腳寫的好看呢。

第三組畫面講的是劉偉大哥哥,他連胳膊都沒有了,卻能用腳彈出那麼美妙動聽的樂曲來,而且他還考上了大學

以上視訊中的主人公都身殘志堅,他們的肢體雖然不健全,有的沒了手,有的甚至連胳膊都沒有了,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經過艱苦的努力,他們各自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績。

回頭想想我們自己,遇到一點點困難和挫折就怨天尤人,畏縮不前……和他們相比,我們有著健全的身體,有著優越的學習環境,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在學習或做事情上,我們像他們一樣努力過嗎?用過哪怕他們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時間去努力嗎?我們一定要學習他們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在堅強的意志面前,還有什麼困難能嚇到我們呢?

勵志冊讀後感篇3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勵志故事》其中裡面講了一個小故事叫《最好的訊息》。故事裡面講了阿根廷著名的高爾夫球手溫森多是一個非常豁達開朗的人。

有一次他贏得了一場比賽,贏到了很多的獎金。在他準備回家的時後,這時有一個女子向他走來。她對溫森說自己有個病重的孩子付不起昂貴的醫藥費,或許會死掉。溫森多被她的講述所打動,就給了她一比錢給孩子買藥看病。還祝孩子早點康復。

一個星期後,溫森多在一傢俱樂部吃飯時,突然有一個職業高爾夫球官員走過來,問他一個星期前是不是有一個自稱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輕女子。溫森說:“是的”。“你給別人騙了,她根本就沒有什麼病的很重的孩子”。溫森多大吃一驚,“你怎麼知道”。“是停車場的孩子們告訴我的”。官員說。溫森多聽了之後長 出了一口氣,然後說﹕“這真是我這一星期以來聽到的最好的訊息”。

看了這個故事後,我覺得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寬廣,他的世界就有多寬廣,要用自己的寬容心、善良心對待他人,自己也會快樂的。

勵志冊讀後感篇4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再次翻開這本書——《三國演義》,裡面栩栩如生的各個人物又活生生的出現在我面前——曹操的陰險狡詐卻又有勇有謀,劉備的求賢若渴,關羽的堅貞不離,諸葛亮的機智勇敢……他們都曾經手握大權,都為了國家而戰,可我們也不難看出,裡面的每個人物也都有精神上的區別。《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未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多年的歷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期的政治和軍事的鬥爭,通過了各類矛盾的書寫,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作品刻畫了近兩百多個英雄人物的形象,每個人都是栩栩如生。其中,作者羅貫中把劉備塑造成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也是作者在小說中思想傾向的體現。曹操則是一位奸雄,他雄才大略、非常愛惜賢才,又殘暴奸詐。他曾經說過:“寧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更加體現了曹操的奸詐。

作者

羅貫中(約1330年_約1400年),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他的一生著作多多,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等。當然,這部著作《三國演義》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他雖然創造瞭如此多的著作,但是那時終究是封建社會,正史不為他寫經作傳,只有在一位明代無名氏編著的不可靠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中寫下:“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餘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書中人物

正所謂“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劉備當年也只是一個小官,可他靠的是愛民之心是仁義之心。就從這一點便可看出劉備強。而曹操呢,只是一味的欺壓百姓,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每一個人,讓人見了他就覺得害怕,於是衷心便也一去不復返了。可曹操並不也全是缺點,從後面的故事中我們發現最終還是曹操贏得了勝利,這又是為什麼?答案就是——正是奸詐,幫助了他奪得權位。因為他曾在幾年的奮戰中攻下過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許多的人都信他,這就為今後的魏國打下了建立的基礎,之後,他又用計謀操控了當時的皇帝,這更有助於他與其他兩國對抗,。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獲得了許多勇士,形成猛將如雲的氣勢。

再說說那大家都認為非常聰明的諸葛亮。大家都認為他有勇有謀,為了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我認為他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明智的。例如,蜀吳聯合火燒赤壁的時候,曹操敗走華容道。諸葛亮知道關羽欠了曹操一個人情,但卻把關羽放在最後一關。以我來看,諸葛亮可以讓關羽在第一關,由關羽把曹操放走,再由趙雲等殲滅曹操的殘兵敗將,這樣連關羽欠的人情,和曹操都解決了,這不是一舉兩得嗎。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也許諸葛亮當時真有什麼客觀因素吧。

在這本《三國演義》中讓我最敬佩的是曹操。可能別人對曹操有一些誤解,曹操是一個奸雄,他有勇有謀。有官渡之戰的大獲全勝,也有赤壁之戰的失敗經驗。在我的眼中,曹操不再是大眾所唾棄的那個白臉,他是一個英雄。沒了曹操,劉備便失去了光彩;沒了曹操,誰來貫穿整部《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鉅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說?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勵志冊讀後感篇5

?駱駝祥子》這本書的作著老舍刻畫了一位運勢悲慘的北平車伕祥子,來抨擊舊社會的黑暗、冷漠。

主人公是一位農村小孩,他懷期望地來到了這個大域市,並且滿腦子都想自己可以用雙手、用真實的勞動來來一輛車。那時的他————純真、熱情、有著極為強的毅為和不達目的不罷體的精神,他不和其他車伕一樣,有著許很多多的壞習慢、但後來他買車的錢一次次被丟失或被其他人搶。他買車的期望也被現實日常那黑暗的一所粉碎,他的夢想也一次地破滅。最後

他那以前樂觀向上,堅持不懈的鬥精神也都蕩然無存。在社會那黑暗面的殘忍壓迫下,祥子他選擇了墮落。他不再奮鬥,而別借錢,吃喝嫖賭,最後甚至還鬧出了人命,他不再是那緊定純真的祥子了,而是成為了社會最底層的混混、街頭無賴。

雖然祥子的結局十分悲慘,但並不可以說祥子是一個沒夢想的年輕人,而是他的夢想被舊社會的壓迫所澆灰。他的運勢是悲慘的,也是讓人所同情的。

其實細細去品味運勢是給樣子機會的,原本他可以在其他人家拉車的,但他卻放棄了,從此。他不再一心一意的工作了,圖為他從心裡就不再相信努力會有結果了。

這本書還告訴了大家一個道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只有理想、奮鬥和常識才相融合,才可以在風雲變幻幻的社會所立足,而祥子正是失去了理想。可能。你目前還覺得常識並沒什麼大用途,但伴隨時間的推移,你就會發現它愈加要緊了。祥子之所以如此,不僅僅是社會是什麼原因,更在於他沒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努力。

所以,不管結果怎麼樣,你都要意志堅定她走下去。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不會留有遺撼。

勵志冊讀後感篇6

?大衛·科波菲爾》還通過大衛的半生經歷,揭露了英國教育制度的腐敗,童工制度的殘酷。大衛童年所進的薩倫學堂,是當時英國學校的真實寫照。通過大衛當童工時飢寒交迫、受盡屈辱的遭遇,控訴了資本家利用兒童廉價勞動力進行剝削的真相,指責童工制度扼殺兒童才智,摧殘少年身心,侵犯人權,不合人道。小說多方面地揭發了金錢對家庭和夫妻生活的破壞作用。摩德斯通為了侵吞則產而誘娶大衛的母親,把她折磨致死。大衛的姨婆也有丈夫,但他揮霍成性,分居後還不斷勒索錢財,造成姨婆的痛苦。利己主義的情慾和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關係,使愛彌麗這個純潔的姑娘得不到正常的婚姻生活,身心都受到摧殘。狄更斯真實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關係對婚姻的危害,體現出他追求純真的感情、鄙視金錢利益的進步思想。

?大衛·科波菲爾》在藝術上最大的特點是,作者親切地、清晰地、抒情詩般地敘述、描寫了生活,人們讀作品彷彿是大衛在跟我們促膝談心。這裡沒有《雙城記》那樣驚心動魄的鬥爭場面,也沒有《巴黎聖母院》、《基度山伯爵》那樣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它只是通過講述日常瑣事,使讀者瞭解時代的風貌,認識作品中的人物,陶冶思想感情。

?大衛·科波菲爾》以刻畫人物的多種多樣性格著稱。作者著重通過人物的容貌、言談、動作、服裝、習慣,以至某些怪癖來寫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主人公大衛·科波菲爾的性格的成長和發展過程,寫得細膩、真實、親切,這在一些以情節取勝的小說中是難以見到的。大衛姨婆貝萃小姐的個性特徵非常突出。長期的獨居生活,形成了她嚴峻、孤僻、自信和旁若無人的性格。她外表嚇人,講話尖利,但心地善良,不畏權勢,正義感強。對於壞蛋烏利亞·希普,採用外卑內惡的手法。寫他沒有眉毛,沒有睫毛,眼睛是紅褐色的,身體從不站直,任何時候都是扭曲、蠕動;手又冷又溼,像青蛙一樣令人厭惡,用外形醜惡的描寫襯托他蛇蠍一樣的狠毒心腸。其他如瘋瘋癲癲但又心地善良的狄克先生,貪婪、陰沉的摩德斯通,等等,也都是各有各的語言、習慣、神情和特性。

勵志冊讀後感篇7

文字是非常美好的事物,如果你尊重她,愛護她,聆聽他,你就能得到源自文字本身的訴說。

讀後感是我們親近文字一個良好的途徑,因為讀後感本身就是對文字所組成的文章的一種解讀,我們可以通過這種解讀來了解文章的本質,也就是文字的靈魂,如果我們讀的精妙,我們就能夠讀出文字所帶給我們的樂趣,那是一種難以言明的樂趣,不同於感官上的刺激,他能夠衝擊我們的大腦皮層以及神經,能夠開發出一種超越文字本身的樂趣。

因此我們說人是可以通感的,而通感的唯一途徑就是去聆聽文字。而讀後感作為對文字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意義的一種解讀,能否幫助我們快速的理解文字的精妙,幫助我們去親近文字,把文字作為一種朋友般的存在,從而充分理解他帶給我們的感官上的衝擊。

正因為文字擁有如此的魔力,所以我們一直推崇讀後文章,因為讀後文章能夠幫助我們節約下時間充分理解文字形式所構成的意義的解讀以及詮釋,在沒有涉及大量的文獻研究與資料閱讀的情況下,也能夠充分的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正是讀後文章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他最大的價值的體現。所以我們呼籲我們可以寫更多的讀後文章,也需要閱讀更多的讀後文章,把看與寫結合在一起,把文字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勵志冊讀後感篇8

生活中悲劇和喜劇總是不斷輪番上演,幸福的人以樂觀、積極的心態迎接生活中的磨難。

——題記

?平凡的世界》廣為人傳頌,路遙也因此被譽為青年人的心靈導師。早在閱讀本書之前,我就被作者回憶本書創作歷程的文章感動。這篇文章取名為《早晨從中午開始》,字裡行間處處流露著作者昂揚的生活姿態和對作品的執著。懷著對作者的崇敬之情,我先閱讀了他的成名作——《人生》。由於篇幅較短,讀後感覺意猶未盡。

後來巧遇卓越網打折,我抓住機會以半價購入《平凡的世界》。一直想涉獵小說的我聽從了好友的建議——“每晚睡前讀幾頁長篇小說”,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翻開了這部偉大作品的第一頁。沒想到,曾對長篇小說敬而遠之的卻對本書非常著迷,每次都手不釋卷、欲罷不能。讀著讀著,我對號入座,將書中主人公孫少平看作了自己的化身,與他一同感受人生大潮的起伏漲落,品嚐世間的悲歡離合。

路遙對黃土高原的土地和人民有一種深深地依戀,這種情感甚至超越了遊子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在他的筆下,我看到了黃土高原上三代人的生活場景,看到了農民生活的艱辛、政府治理與改革的艱難,喜劇與悲劇如走馬燈般在各家上演。主人公孫玉厚一家,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都憑藉親人間的團結友愛和發奮精神化險為夷,並靠著堅強的意志和敢拼敢闖的勇氣實現了由貧到富的跨越,由被人看不起到為人稱頌。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也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家鄉和人民。特別是生活在老家農村的親戚們,每年春節回家與他們聊天、聽他們談笑訴苦、和他們一道勞動已成為我的一種心靈享受。在他們面前,我不是什麼大城市的學生或幹部,只是做回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子弟,和他們打成一片。這種故土情結從很小的時候就已深深植根在我心中,因為我的父母以實際行動為我做了榜樣。不管我今後飛得多高、多遠,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根紮在西南大山深處,我為自己祖上的農民出身而感到自豪!

路遙在書中不只一次誇讚勞動的力量,我們的主人公孫少平是書中最典型的勞動模範。是啊,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只要踏實勞動,就一定能創造財富,也會受到他人的尊重,最可恨、最無能的永遠是四肢健全卻好吃懶做的人。孫少平,儘管我把自己看作是他,但事實上,和他比起來我真的太幸運、太不成熟。但我不會因此妄自菲薄,家庭出身和成長曆程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和生活境遇,我沒能像他一樣經歷如此多的苦難,自然也就無法做到他那般沉穩和堅毅。但我打心眼裡佩服他,渴望成為他那樣的人。他是我心目中男性的標準像。不過,從目前來看,我骨子裡的浪漫主義情懷註定我無法變成他。沒錯,人活著需要榜樣,但人若想要實現個人價值,首先得成為他/她自己,我只想做我自己,最好的自己。

我為曉霞的死而流淚,她是一位真正的烈士,也是一位對生活充滿激情、對社會富有責任感的鬥士。我羨慕少平能獲得這樣一位女子的青睞,我向往他們那種志同道合、矢志不渝的愛情。這是我夢寐以求、但又從未得到的……

書中也有大量關於政治的敘述,如亞里士多德所說:“人都是政治動物。”是啊,個體生活在社會中,如何能脫離政治?尤其是在中國,官員的一個決策可能直接決定著老百姓的死活,這一點印證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權力越大、危險也越大。可悲的是,我們國家直到今天仍受“官本位”等封建餘毒的影響,絕大多數百姓(特別是農民同胞)的公民意識還十分淡薄,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落後。

本書結尾處,雙水村的生活圖景在新國小竣工儀式中落幕,給讀者帶來無限遐想。未來,無論村民的生活之路如何曲折,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通過教育,廣袤的農村大地必將湧現出更多像少平、少安、蘭香這樣心地善良、吃苦耐勞、堅強樂觀、敢想敢做的追夢人。

路遙,向您致敬——生命已逝,靈魂涅槃。

標籤:讀後感 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