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啟示心得三篇

關於《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啟示心得三篇


關於《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啟示心得三篇

 

下面本站的小編就給大家分享的關於《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啟示心得,歡迎閱讀!

十二封信,十二次成長蛻變 篇一

曾經看過一個有趣的腦筋急轉彎,說:有一種動物,早上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晚上則用三隻腳走路,答案自然是我們人類自己了。而這裡的“早上”、“中午”、“晚上”則分別象徵著人生的三個時期。年少時不知愁滋味,年老時有心無力,其中當然是“中午”――即擁有完全獨立能力和自主意識的青年時期最具有追逐夢想的勇氣了。

青年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嶺,在這個時期的你是什麼樣的,那麼以後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那麼,優秀的青年究竟是什麼樣的呢?迷茫的人生該如何走?未來又要成為怎樣的人?……假如對於這些問題你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不如在沒想好之前來聽聽他人的意見。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著名美學大家、教育家、翻譯家朱光潛先生的作品,雖然他的這部書籍所創作的時代背景與今日已有所不同,不過卻依然有著超越時間的影響力,指引著無數處於青年時期的讀者成長。

十二封信,十二個青年時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有關於讀書的,也有關於理想的;有關於社會運動的,有關於愛情的;有關於自然的,有關於人生的……在那些真摯的文字和極具智慧的指導性語言中,讀者的思路會逐漸變得清晰明朗。更令人驚喜的是本書不僅收錄了作者在歐洲留學期間所寫的十二封信,還另附其後來所創作的十餘篇文字,讀完之後,頗有暢快之感。

很多人覺得,人生最重要的是成功,其實不然。在“民族的生命力”和“談理想的青年”中,我們可以知道健康的體魄才是一切的基本條件,有了健康就有了生命力,才會有心思去想其他的,才能有力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這也是處於青年期的我們應該格外重視的問題。

人生處處是十字街頭,生命的旅途中會遇到各種阻礙,人們的每一次選擇都至關重要,它們決定了我們自己的人生最終是怎樣的。這時,那些曾經汲取的能量就會則能支援著我們繼續前行,一如《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所給人帶來的諸多啟示。

最後借用朱光潛先生的一段話作為結束:“人該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說,就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像草木蟲魚一樣。如果你說苦,我說,人們並非在這個世界來享受幸福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篇二

先生首先就對青年反問,難道真的沒有時間讀書嗎?當然時間是有的,但給讀書的時間卻少之又少。時間給了電視劇、給了遊戲、給了微博,統統給了手機電腦。看看自己的頹廢學習,著實在這封信面前焉了精神。

先生沒有對此不讀書之事大肆批評。只是規勸著你,該讀書了罷!讀書能讓你在閒暇時有可以寄託心神的東西。能讓你更有定力,不至於被惡習慣引誘。如此,悔過罷了,便開始重新了。從青年便養成讀書的習慣。因為“凡人都越老越麻木”“假如你在中學時代錯過機會,後來要發願去學,比登天邊要難十倍。養成讀書習慣也是這樣。”

讀書更多的是自己所感興趣的課外書。新書舊書是無關的,不定新書就差。書的內容也不必太侷限。文理哲,都可涉獵。而且年紀愈大愈應讀含有學理的文字。

關於書目推薦。著實亮了一個新觀點。“各人的天資、興趣、環境、職業不同,你怎麼能定出萬應靈丹似的十種書,供天下無量數青年讀之都能感覺同樣趣味發生同樣效力了。”這觀點實在讓人拍手稱快。從幼至今,看到過無數的必讀書目。百多部的書目讓人望而卻步。原來只要揀著自己愛的,揀著各門類看,不必太過看中別人指導。先生把讀書比作探險,書的價值還得自己探索。

信讀罷,才知沒有別人能為你設計出真正適合你的書目、方法,還得自己多讀多探索!

二 談動

青年總是有數不盡的煩惱。有真的糟心事,也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煩惱。總之青年總是有煩惱。

作為宅男宅女的青年們就更要悟懂“動”的道理了。因病根便是閒時生機靜止而不舒暢

先生對此認為,“違反自然,煩惱才乘虛而人,要排解煩悶,也須得使你的自然衝動有機會發洩。”所以青年需要動。以動來求洩放聲大哭,疾書苦悶,甚至於打掃衛生,運動一番,都是能讓你洩愁的。

煩惱愁苦時讀到先生的話,去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一番。煩惱似乎一筆勾銷了,有了快刀斬亂麻的勇氣,來使煩惱不再惱人。

三 談靜

高中時曾做到過這篇文章。一篇議論文,行雲流水,看完是心情舒暢,可做題時又是不知所云。不得不帶著解題方法,煎熬地重讀文章。

這次索性是拋開應試的目光,原原本本的重讀文字。

閒時生煩惱,靜時生趣味。生活再忙碌,也應有份忙中求靜的心。偶爾拋下一切,靜坐冥思,看著雲,看著天,看一隻搓手的蒼蠅。靜坐時,便能感受到宇宙之風,便能看到生命中清澈透亮的美好。世間又如大雪初停,白茫茫真清淨。

“靜的修養不僅是可以使你領略趣味,對於求學處事都有極大幫助。”能忙中求靜的,必也能潛心治學。

四 談中學生與社會運動

佔中運動中,鼓動者有目的的刺激青年人使他們盲目走上佔中運動的戰場。這是因為青年還未成熟,心浮氣躁,一番鼓動,便熱血噴張,上陣殺敵也可以了。這番盲目是絕對不可取的。

青年應該是“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成日空口吶喊,上街遊行示威,是無法根除問題的。有的憤青只是躲在電腦屏幕後,以國仇之名洩著個人私憤而已。

青年是要“到民間去”的。切不可讀書讀成孔乙己。革命改革也是要從民間小事做起的。 不願社會變成什麼樣,那自己首先就不能是那樣的。修身齊家而後治國而後平天下。青年共勉,從自身改變社會。

近日柴靜的霧霾紀錄片便是一例。自己首先做到了,而後呼籲社會一同加入。青年也該有這般理智。青年也該懷有這種理智積極參加社會運動。

五 談十字街頭

十字街頭我認為是指出於轉折期的社會。新舊交替,烏煙瘴氣。似是與今日相距甚遠,實際今日的社會與之也有相似。社會被習俗牽制,有舊俗,有新時尚。

青年在這樣一個十字街頭容易被之同化。所以青年應“以冷靜態度,灼見世弊;以深沉思考,規劃方略;以堅強意志,征服障礙。”“不要淚沒在十字街頭的影響裡去。”

“一種社會所最可怕的不是民眾膚淺頑劣,因為民眾通常都是膚淺頑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沒有在膚淺卑劣的環境中而能不膚淺不卑劣的人。”先生這番話實是警醒青年與社會!

六 談多元宇宙

這並非一篇物理論文。先生所指的宇宙是“道德宇宙”“科學宇宙”“美術宇宙”還有“戀愛宇宙”。這些宇宙各有標準,卻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去打量著別人。這個概念的提出,先生最後是希望青年能守著“戀愛宇宙”的準則去相愛。毋盲目地假戀愛之名尋求洩慾。

七 升學選課

青年升學選課前著實應一讀本文。先生對升學的學校並不只是看中名號,更推崇的實際是學校的氛圍。做學問做事業全賴自己,有一個好的學術氛圍加上自身的奮進已是足夠了。

選課最先問的不是熱門科目,而是自己的內心。“選課時,旁的問題都可以丟開,只要問:’這門功課合我的胃口麼了’。”選好了科目,之後若深入研究,是不免要進一步擴大知識面的。所以先生認為要先博而後精。紮根深厚,而後專一發展。

八 作文

這是青年尤為頭疼的問題了。先生的方法是臨摹和寫生缺一不可。多讀書來臨摹他人筆法,多寫生以成獨門一派。中學生的議論文寫不好先生認為是情有可原。因為“中學生的理解和知識大半都很貧弱,胸中沒有議論,何能做得出議論文”。真是讓人感激涕零。

九 情與理

這方面先生的看法是,應情為先,仁勝於義。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是不能全然依靠理智來完成人生的。

十 談擺脫

煩惱,悲劇的產生還在於不會取捨,也就是不知擺脫。擺脫不開便是人生悲劇的起源。青年應該放下無謂的煩惱束縛。學會擺脫之後便專一於自己的才華所向。

十一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

有《蒙娜麗莎》先生還是強調了一番專心的重要。新時代變得愈來愈浮躁快節奏。請勿讓“效率”成為一切的準則,專心投入熱情而得得成就是無法用效率衡量的。《蒙娜麗莎》便無法用效率評價,也不能由浮躁而成。

十二 人生與我

人生是個大話題。先生的話我還不能全然理解。現在讀懂的便是去感受人生喜怒哀樂,縱使有悲劇不幸,人生卻也因此有更多的可能性 。

啟示心得 篇三

我們的生活過得太躁。看完朱光潛老先生送給我們的十二封信後,這是我最大的感受。十二封信,每一封有著一個主題,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在我看來卻包含了所有。每一封信中都顯示著這位美學大師的學識淵博,相比之下,我們太過渺小。渺小的我們可能一生本就達不到那種高度,卻仍不肯踏實下我們那顆浮躁的心。

先生在開端便推薦的那些書目,坦白講,看過的聊聊無幾。每天,我們都忙忙碌碌,有時連午休的時間都被佔用。志願者活動、社團活動、各種各樣的大賽、學生會工作,每天忙到不可開交,沒時間上課、沒時間做作業、更沒時間看書。每天熄燈後,靜靜躺在床上,好累,卻想不出來我們都做了些什麼,對被消費的時間又充滿愧疚,無能為力的進入夢鄉。一個月後,又發現我們想做的一件都沒有做成。我們真的很忙嗎?答案,不忙,浮躁且急於求成。

每天抽出點時間讀點書,在朱光潛先生看來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會放在第一封信的位置。是啊,我們都在忙,不過應該每天留出固定的時間來看看書,並不一定要獲得黃金屋,至少可以修身養性,增加修養。俞敏洪大學四年讀了800本書,現在想想,平均一天半一本書,這還是要算上放假的時間。我們四年下來,能看上80本書的人,應該都算不少了吧。我們缺少的不是看書的時間,而是一顆願意靜下心來看書的心境罷了。

十二封信如碗聖水般洗滌我們浮躁的心,無論是讀書、靜動、選擇,亦或是親情、友情、愛情,給我們的不是直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而是用淵博的知識,一位長者的口吻,引發著我們的思考。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劉同,用他親生的經歷,引發著每個共鳴器發出自己聲波;用他奮鬥的經歷述說著,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經說道:現在的學生,特別希望有人能告訴自己一個如何能夠快速成功的方法,越來越焦急,可大多數只停留說,遠離了做。是啊,我們多麼渴望成功,能夠有一番作為,太著急了。一顆急躁的心,又怎能造就一個踏實前進的自己。劉同像哥哥一樣勸誡著眾多的弟弟妹妹“現在大學生很多說話會經常傷害到他人,用詞不準確,需要多讀書。”

誠然如此,每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的我們,是時候需要靜一靜了。“終南捷徑”隱居是入仕的捷徑,同樣靜心是我們成功最大的捷徑。我們一直在苦苦追尋,奔波於各個講座,希望能從中獲取如何成功的方法,可我們卻錯過了最簡便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