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旅行藝術讀後感6篇

大家可以在讀完一本書後認真起草一篇讀後感,起草一篇讀後感幫助強化小夥伴們對書上情感的體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旅行藝術讀後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旅行藝術讀後感6篇

旅行藝術讀後感篇1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一書,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但它不同於一般的旅行類書籍。它的目的不是向讀者介紹有哪些美麗且值得一去的風景地,更不是告訴讀者如何做旅行前的攻略。我個人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作者自己關於旅行這件事的自問自答。他疑惑於人為何想要旅行、選擇旅行地的原因或動機,以及如何旅行、旅行時人的狀態、旅行的作用或意義等一系列問題。然後從文學、藝術、等角度出發,以自己的旅行經歷為參考,對自己的疑惑進行了自問自答。也許聽我這麼說你會覺得這是一本有些枯燥的書,有些說教傾向,其實並不。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作者自我解惑的過程,這是一本偏向一個散文或隨筆類的文學讀物。

原文分享部分:在生活中別的場合,他們原本謹慎,敢於質疑,但在閱讀這些圖片時,他們卻不假思索,變得異常的天真和樂觀。

如果說我們往往樂於忘卻生活中還有眾多的我們期待以外的東西,那麼,藝術作品恐怕難逃其咎,因為同我們的想象一樣,藝術作品在構型的過程中也有簡單化和選擇的過程。藝術描述帶有極強的簡括性,而現實生活中,我們還必須承受那些為藝術所忽略的環節。

我開始發現了一種我所未曾料想到的事實:那個呆在家裡鬱鬱寡歡的我和現在這個正在巴貝多島的我之間是連續的,並無二致;而與這種連續性相對應的是風景和氣候上的非連續性——在島上,甚至這裡的空氣似乎都是用一種甜潤的、全然不同的物質生成的。

這裡出現了另一矛盾情形,只有當我們不必親臨某地去面對額外的挑戰,我們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了一句關於旅行的話: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為什麼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說走就走的旅行很有魅力?我想,也許是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旅行就是一種衝動,一種被照片、宣傳冊、繪畫、文字、音樂等吸引的衝動;或是逃離當下的衝動。這種衝動給了我們一種幻覺或錯覺,讓我們以為旅行就像是所有完成後的藝術品,只有美好,沒有現實的煩惱。

我想起了我幾年前的西藏之旅。那次旅行源於我在高中時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的是幾張西藏的照片。於是,我對西藏產生了一種幻想,覺得我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可真正開始時,過程中有很多不在我幻想中的麻煩和日常,有很多次讓我覺得後悔。甚至可以說,當時的我覺得還不如不去,就讓自己保留幻想的美好。但事後回想起這次的旅行,我卻又覺得很美好,總想要再去一次。

也許這就像作者書中所說的“原來,在這種意義上,回憶和期待一樣,是一種簡化和剪輯現實的工具。當然,就像也正如作者所說:只有當我們不必親臨某地去面對額外的挑戰時,我們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

旅行藝術讀後感篇2

通過五一假期把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這本書看完。看完後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了真正的旅行應該是什麼樣的。

此書是作者通過自身的旅遊經歷結合很多畫家或者旅行家的作品,分析了旅行中的種種感受,通過很多的藝術作品,教會我們很多看待周圍事物的角度和旅遊的心態。

書中作者表達出來的觀點都深有感觸,就像書中說的:最好的書能清楚地闡明你長久以來一直心有所感,確從來沒有辦法明白表達出來的那些東西。如果想讓自己熱愛旅遊和享受旅遊,那麼這本書我認為一定是好書。

看完這本書,我都有了像學素描的衝動,哈!早晨醒來還畫了第一個作品。

書中把人人旅行中都隨時“咔嚓”拍照的相機,剖析的如此透徹和有藝術味道!裡面把拍照和繪畫對比的非常有哲理:

繪畫可以教我們去觀察:不是走馬觀花地看,而是關注。在用我們的手再創造眼前的景物的過程中,我們似乎自然而然地從一個以鬆散的方式觀察美的位置轉向了另一個位置,在這個位置上,我們可以獲得對美的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繼而獲得關於美的更深刻的記憶。

照相機模糊了觀看和注視之間、觀看與擁有之間的區別;它或許可以讓我們擇取真正的美,但是它卻可能不經意地使意欲獲得美的努力顯得多餘。照相機暗示我們,只需拍攝一張照片,我們就做完了所有的功課,然而就清晰地瞭解一個地方(如一片樹林)而言,就必然包含詢問我們自己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樹幹是如何與樹根相連的?”“霧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一棵樹的色澤似乎比另一棵更深?”——在素描的過程之中,類似的問題不斷出現並得到回答。

裡面很多這樣的描述,比如加油站、駱駝、飛機、鄉村、城市、壯闊等都在作者的分析中,讓人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有時感覺作者說的就是自己隱隱約約想到過,或者在自己身上發生過,只是自己不能用文字表達出來,還表達的那麼富有折思。

此書讓我們不管旅行在外,亦或生活在家,最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而非在外的事物,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有它有趣的地方。主要看觀看者的智慧和心靜。正如書中所說: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的取決於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們可以將一種遊山玩水的心境帶入到我們自己的居所,那麼我們或許發現,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亞於洪堡的南美之旅群經過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叢林。

看完之後,感覺自己不在急於去各種地方旅遊,以前都是想著該去哪裡哪裡。感覺自己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知識的儲備和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這樣以後去任何地方,碰到的看到的事物才能轉化到自己的心境裡,讓它們變得有價值。正如書中所說:對於任何人來說,一個為求得真知而進行的旅程,遠遠好於一個四處觀光之旅。

關注內心的世界,才是旅行的真正開始。對於旅行來說,真正珍貴的東西是所思和所見,不在於每小時行走多遠,也不在於用多麼短的時間遊覽了多少景區,因為它根本不在於行走,而在於親身體驗。

旅行藝術讀後感篇3

旅行,或者那種漫無目的漂泊過程,其價值在於他們能夠讓我們體驗情感上的巨大轉變。——雷蒙德·威廉斯

這是我看的阿蘭·德波頓的第二本書,初見此書的書名我還以為是一本旅行指南什麼的。看了餘秋雨給這本書寫的序言才知道,阿蘭·德波頓這本書實際上是一本以自己的旅行經歷為主,以哲學的視角來描述旅行中個人的感受,旅行的心境。

餘秋雨在序言中寫道:“旅行是萬眾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調,會使同樣的旅途邁出不一樣的腳步。”翻開此書,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開始還不太明白,當我將這本書看完的時候,我想我有點明白了。阿蘭·德波頓在該書中列舉了大量波德萊爾、帕斯卡爾、華茲華斯等大師的例子,阿蘭·德波頓在書中的每個章節都為邀請一兩位大師作為自己的導遊,寫下自己旅行的感受的同時也在敘述大師們出遊的心境。這本書雖然帶有哲學的思考,但是並不是很難懂,看到很多的地方也會有共鳴。

我喜歡旅行,喜歡看美景,去沒有去過的地方,可是到目前我也沒有去過很多的地方。我是一個對一個將要達到的陌生地方在有一點點了解的基礎上有無限的想象,想象著那個地方風景有多麼的漂亮,那個地方的是多麼的美味,就像於斯曼說的那樣:“想象能使我們平凡的現實生活變得遠比其本身豐富多彩。”可是,當我們達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又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讓我們失望。就像我去年清明節的時候去鳳凰,都說鳳凰是湘西古鎮,可是當我到那的時候只是覺得整個古鎮充斥著濃濃的商業氣息,沒有想象中的那種古色古香的古鎮氣息。所以我很同意,阿蘭·德波頓在書中寫到的“在任何地方實際經歷往往是我們所見到的總是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現實場景中變得平庸和黯淡,因為焦慮將來而不能專注於現在,而且我們對美的欣賞還受制於複雜的物質需要和心裡欲求”,不過我覺得我在旅行的途中往往是我的心裡欲求得不到滿足。

一個人行進在路上,我想我會覺得我很孤獨;當你身處一個你十分熟悉的環境的時候,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甚至覺得自己很奇怪。因為自己的不清楚也把這兩種孤獨的感覺混為一談,而我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阿蘭·德波頓是這樣解釋的“地理意義上的孤獨給餐廳以孤獨隔離的氛圍。而此時的孤獨不是那種置身於歡笑和群鬧中,讓我意識到心境和環境之反差並覺得痛苦的那種孤獨;它源於陌生的人群,在這裡大家都明白,溝通障礙客觀存在,對愛的渴求難以實現,而這裡的建築和燈火也無疑凸現了此時孤獨的氛圍”。陌生的環境,讓我們逃離了家庭溫馨的氣息,我們熟悉的朋友,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陳設,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好好地思考我們自己的問題。因為這個時候不會有任何的思維來干擾你,當我們的思考的問題遇到阻礙時我們可以將我們的視線轉移到我們周圍的陌生風景,讓我們的思維得以繼續。

我覺得旅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旅行會讓我們看到很多的風景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一個人的旅行是孤獨的,但是很自由;多人的旅行中,隨你不能隨心而走,但是可以收穫朋友間的快樂。旅行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向前,其實我們在向前的時候,也應該關注一下我們已經看到的,或許當你在一次看你看過的風景時,因為你心境的不同會有另一番感受。

旅行藝術讀後感篇4

在我的人生中,旅行,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如果一個人的視野僅僅侷限與他的家、小區、城市,那麼這個人的生活便是狹隘的。旅行,便能拓寬人的視野。無論是距離遠近、時間長短,旅行都是有意義的,而旅行的藝術,也正在於旅行途中的`細節,以及從這些細節發展出的各種想象和體驗。

英國才子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便是這樣的一本關於旅行的細節、意義和追求的隨筆集。他在文字中常常會流露出一種對於旅行的細節的發現。比如,在第一章裡,他便提到:“…一目瞭然,公路彎曲,繞過山頭;河流延伸,通向湖泊;電纜從發電廠一直通到各個城鎮…”這些日常在我們的生活中極其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之美,在德波頓的隨筆集中隨處可見。德波頓的旅行,不僅僅是看看風景、拍拍照、感慨兩聲這麼簡單,而是在不經意間連續發現的各種各樣的細節的精神體驗。

德波頓提到:“好奇心像是由一連串向外拓展、並且有時延伸到深遠處的小問題所引起……”而細節,便是這樣的一個個小問題、小現象,而據此聯想出的關於大自然的想象,才是旅行真正的思想上的和精神上的精髓。

在第五章《鄉村與城市》中,描述了他在英格蘭湖區的旅行中的關於華茲華斯和大自然的聯想。這是個令人浮想聯翩的段落,在湖區相隔僅僅幾公里的兩個地方——大朗戴爾河谷和安布賽德鎮,景象便是截然不同的。雖然都屬於湖區這個大自然中的地方,但是安布賽德鎮裡,小酒館、商鋪到處都是,報紙和書刊上登的是倫敦的最新政治局勢,儼然就是一個喧鬧的大都市在鄉間的的縮小版,毫無大自然的風景;而漫步於大朗戴爾河谷中,大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迎風而動的是橡樹、松樹,雨點砸在淡藍色的湖面上,濺起水花、泛起波瀾,聽著那叮叮噹噹的聲音,在望著遠處的鬱鬱蔥蔥的大山,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細緻入微的景象。

旅行,是一種藝術,它讓人無論是在還未開發、無人居住的野外進行探險,還是在文化古蹟、歷史名勝裡遊覽,還是在思想裡來一場不用行囊、不用出門的德·梅伊斯特式的“臥室旅行”,都能不錯過任何一個細枝末節的美妙景象,和這樣的美妙所發散出的各人自己的聯想,也許這就是旅行的奇妙之處吧!這是多麼令人期待的時刻,也是應該在記憶中被永久儲存下來的。怎麼樣,你準備好也來一場有藝術的旅行了嗎?作者:不靜的靜山

旅行藝術讀後感篇5

書寫的每一個旅行記錄,其間的心情體會,都能用或者是詩人或者是畫家或者是作家以同樣的充滿藝術體會的感覺描寫。每一個地方都能用藝術家的視角來與之當前的體會對比,讓閱讀的人在隨著作者旅行的同時也隨著那些藝術家旅行。

從詩人華茲華斯的詩歌中可以體會大自然的治癒力量,從畫家文森特。凡高的畫作中看到鮮豔漂亮,色彩斑斕的普羅旺斯……開始時對於書中的記錄因為總是現在時與回顧藝術家們的旅行經歷相互穿插,不能明白作者的意圖,當看到凡高描畫下的普羅旺斯以後發現原來是這個意思。對於景物的印象總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情緒,喜好都能決定他的眼中的風景。作者透過詩人,畫家們善於發現的眼睛全面的以新鮮視角來看待此刻的風景,對這些景觀給我們心靈上的衝擊或觸動給以總結,比如關於壯闊的體驗。於是在閱讀過程中對於這些體驗也生動的投射到了我的腦海中。

讀到最終三篇時恍然,原來本書一直在以各個藝術家為嚮導,用他們的作品,他們的理論或者他們的書信來介紹當地風光。

作者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旅途中的感受——壯闊的,美的,如何感受如何發現。羅金斯建議用文字用繪畫來記錄讓你感到美的那些風景,無論多差的文筆,多爛的畫技,當記錄他們的時候,那種細緻的觀察是單憑相機或無心瀏覽是不能獲得的。美就會潛移默化到你的記憶中,隨時可以取出來重溫。這就是攫取美的手段。

當旅行結束回到自己常年居住的地方,這地方無論多麼美麗,總會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變得模糊無味。按照塞維爾。德。梅伊斯特的臥室的旅行那樣,用旅行的眼光心情來看待自己的居處,總能發現更多以前忽略的美。而常常如此激情的歡愉的生活在如此豐富處處新鮮時時驚奇的地方,總能讓人心情愉悅。

所以對於藝術,似乎也不是遙不可及,它可以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旅行藝術讀後感篇6

沒有無緣無故的開始,也沒有隨便跌撞的巧合。之所以閱讀這本書,是在自己即將畢業之際,在正式踏入社會之前,可以抽出時間出去走走,去做一個畢業旅行。至於為什麼去旅行,從旅行中可以收穫點什麼,我想從這本書中,已經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旅行的出發點很簡單,可能僅僅是因為一幅畫中美麗景色的吸引,恰好這時也厭倦了現在的生活與環境,在嚴冬裡想象夏日,在《冬日豔陽》的畫冊封面中找到了嚮往的地方,那便決定去吧。或是好奇心驅使我們一探究竟,亦或是認為自己目前的生活有違自己邏輯,去尋求與自己性情與邏輯必然的契合。總之,我們有很多種原因促使旅行,但必須瞭解自己是為什麼去旅行,這很重要,接下來會解釋重要的原因,說走就走的旅行是不現實也不可取,極少部分人可以將旅行作為生活的全部,絕大多數人旅行之後還是要回歸原本的生活,如果可以,在不打擾目前生活的情況下出去走一走,未嘗不可。

影響旅行的因素很多,心態,情緒,矛盾等等。消極的心態在即將踏上旅行的時候,會覺得旅行非常痛苦疲憊,大量地行李,路線的規劃,都會否定旅行本身。以及一種恐懼,兩種矛盾,即將去曾經僅僅是在書本畫冊上了解的地方,萬一差別很大,有桲腦中的想象,萬一一模一樣,這次旅行本身是否已經失去了意義。在旅行途中與同伴或其他人發生矛盾,致使情緒上的灰暗。半途而廢或是形態或意識上的不完整都不是想要的旅行。我想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當然,風雨兼程的本身已經是旅行的一部分。

真正美的畫面很少,常常因為一張一段美麗畫面的吸引而旅行,但不得不說,在旅途中真正美的畫面就那麼幾張,寥寥無幾,但為了追求這寥寥無幾的畫面,在其背後付出的艱辛是人們所忽略的,是否可以為此,付出很多,一路堅持,我想一開始就想明白為什麼去旅行,那任何困難都不是問題。

應該擁有旅行的心境,什麼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許是它最主要的特徵。我們懷著謙卑的態度接近新的地方。對於什麼是有趣的東西,我們不帶任何成見。我們也許會讓當地人感到不解。因為我們在馬路上或狹窄的街道上,欣賞那些他們認為有些奇怪的小細節。我們冒著被車輛撞倒的危險是因為我們為一座政府建築的屋頂或是刻在牆上的題字所吸引……。書中給出的答案在我心中無懈可擊。

旅行之後,依舊要回歸本身,更熱愛現在的生活,珍惜現存的美好,不需要準備,不用舟車勞頓,現在完全可以做一個室內旅行家,仔細欣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個珍惜的畫面。能通過旅行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好的審視和定義,這才是旅行最值得收穫的。正如在書的結尾所寫,讓我們在前往遠方之前,先關注一下我們已經看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