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熱門精選三篇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本書給大家的感觸應該挺深的把,不再對教學是一籌莫展的態度,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妨寫一寫相關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最新《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熱門精選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最新《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熱門精選三篇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1

2009年暑假前參加了校本培訓,內容為江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一書。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做人、學習、做事和交往四個部分,圍繞著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樣一個主題問題給出了66個小的教育主題(即本書所說的教育細節),即是,做人篇包括:教育的本質是學做人、誠實、自信、健康、生存能力、責任心、積極心態、堅強、樂觀、耐心、謙虛、獨立、勇氣、幽默、感恩、勤儉節約、吃苦、自我教育即反省;學習篇包括:方法、習慣、自學能力、興趣、思維力、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新力、探究力、勤奮、問題意識、活學活用、合理安排時間、整體規劃、休閒;做事篇包括:如何做事、目標、使命感、有計劃、毅力、挫折、面對失敗、行動、自我激勵、做喜歡做的事情、勞動、選擇、踏實、自我保護;交往篇包括:交往的心裡需求、知足、真誠、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寬容、愛心、傾聽、語言表述、友誼、距離、合作意識、孝、師恩難忘、處理衝突和分享快樂。其中每一篇的第一個教育細節都是這一部分的總論,即做人、學習、做事和交往四篇都有一個分別的總論。然後各篇的分論點各自獨立成篇。

通觀全書這是一本有關教師自我修養、教育常識重新確認的好書,對一些過去老師普遍遵循的教育原則又重新拿出來確認一遍,感覺很樸實、全面,但要真正落實躬行,併成為每個老師每時每刻自覺的行為卻不是看書學習就能做得到的。全書不求理論框架的完整用散文隨筆式的輕鬆優美的筆調對教育這件事做了實實在在的再認識再反思,供人蔘考,引人深思。比如什麼是好的教育?本書序言做了探討,教育要像杜甫說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在於“人不同,而教有類也,教無定法,便不可言傳,此乃無之境界,大教無言矣”。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好的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隱蔽教育意圖,以教育情境的薰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師自身的示範等為間接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衝突式的說教中自覺接受教育,在獲得的親身體驗中領悟道理,在自身為主體的自我教育中達到精神的昇華和認識的飛躍的教育。

在學習的過程中深深感覺到這本書應該常讀常新,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自我修養的提高結合起來,反過來指導、內化為自己的自覺教育行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當然在通讀全書之後,還是覺得本書在編排體例上可以構建的更加完善。當然有可能因為成書出自多人手筆,在內容上有重複的地方。個人覺得本書四個大的方面:做人、學習、做事和交往四篇可以加以整合,比如做人篇統攝全書、做事篇和交往篇可以加以整合,甚至可以將學習篇中關於人格養成部分歸入到做人和做事篇中,學習篇中重點介紹一些學習方法。這樣本書的結構更加合理,重疊部分可以避免。還有就是可以考慮將做事篇編排在做人篇之後,因為做人和做事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在某種意義上涵蓋了學習,而學習篇放在最後,有了前面的做人基礎,做事的錘鍊,學習應該是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學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一孔之見,遺笑大方。可能由於出書的快速,書內有不少錯別字未能校對出來,不過這對於全書而言只是白璧微瑕。我之所以這樣挑剔,是因為我在看書的過程中始終有一個想法,就是不僅老師來看這本書,讓孩子們即學生們還有家長們都來看看,提高自己反省自己,溝通認識,達成共識。而如果要讓孩子們來讀此書,就應該校對更為精良。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2

前不久,我拜讀張平老師主編的《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本書,感受頗深。全書分為:做人篇、學習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個部分,圍繞著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樣一個主題問題給出了66個小的教育主題(即本書所說的教育細節)。它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會學生如何做事、教會學生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為出色的人民教師。可以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是我們教師的良師益友。

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本書趙國忠認為“最好的教育”是“無為教育”:它不為感知,卻又深深影響人心靈的教育。同時認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這與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道:“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人的心靈,幫助人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的觀點是一致的。我也非常贊同這一觀點。那什麼是“無為教育”?“無為教育”實際上追求的是種無痕教育、適機教育,重視受教育者對教育內容、方式的認同度和接受度,重視教育本身對人的生存、發展、再學習的持久強烈的影響。是一種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主、教師的間接教育為輔的教育。

如何做到“無為教育”?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隱蔽教育意圖,以教育情境的薰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師自身的示範等為間接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衝突式的說教中自覺接受教育,在獲得的親身體驗中領悟道理,在以自身為主體的自我教育中達到精神的昇華和認識的飛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意圖的隱蔽性

學生喜歡在淡化說教的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參與學習活動,而不喜歡刻意呆板的說教,因為這樣的說教不易於學生理解、接受和內化。教學的目標要通過教師指導下學生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實現,在活動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追求“明確目標與隱蔽意圖的和諧統一”,努力創設一種真實的和不露痕跡的教育情境,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隱性化教育中心情愉快地感悟道德,將正確的道德認識與積極的社會角色意識逐步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並指導自身的行為實踐。而不應當由教師講解枯燥乏味的道德觀點和道德規範,不應當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

第二、情境的重要性

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單一而固定,教師就是講解、提問、灌輸,學生則是聽記、回答、接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抑制,處在一種被動的、消極的學習狀態之中,學習效率可想而知。創設情境就是通過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多種多樣的轉換角色的機會,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這塊天地裡,充分展示他們的手腳,鍛鍊他們的才華。情境的創設,要以“不顯露目的”的間接目的形成學生的無意識心理傾向,誘發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無意識導引有意識,以非理性帶動理性,從而在有意或無意中觸動了受教育者的心靈,促使其頓悟,激發學生的潛在智慧,最終使學生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發展,真正收到教育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師行為的示範性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教師對學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徵意義的人物。教師的行為舉止對學生具有無聲的示範作用,這是一種雖無絲毫強制,卻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無聲教育。因為在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中,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在起著傳遞資訊、交流思想、溝通感情的作用。因為行動更直接、直觀,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講說教具有更為有力的滲透作用。

第四、學生的主動性

我們要摒棄過去教學中存在的學生被動接受的情況,要讓學生在教學中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活動的主角,使教學成為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的過程。教師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促進者,正確處理好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辯證關係,結合不同的教育內容採用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等學習方式,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和實踐的空間,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方面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學生喜歡上你的學科。

第五、學習的體驗性

體驗是無為教育的核心。學會做人,主要在生活體驗中實現。親身體驗即通過教育者積極創設特定的情境,讓受教育著自己“內心角色”去感悟,去體會,引導教育物件在親身經歷中實現情感體驗,以此獲得豐富的感受,真切的感悟、內心的感染、心靈的感化,從而將外在的行為規範轉化為內在的道德要求,於不經意中見匠心。在親身的體驗中,學生們能夠在不斷的磨練中使各種能力和素質得到全面提高,逐步獲得了“我行”“我能行”的意識,自信心倍增。

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我們要大力提倡“無為教育”。當學生有過錯時,要多想辦法,用“無為”的批評教育給學生以良性的刺激。教育無痕,潤物無聲。雖然“無為”卻有著驚人的力量!於無聲處聽驚雷!在心與心的愉悅中,學生醒悟了。在心與心的碰撞中,學生的.思想昇華了,靈魂淨化了,成績提高了。事實說明,無為教育,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可以激發學生的進取心,非常有利於學生的健康發展,一定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3

我讀的書是張平老師主編的《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感受頗深。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這句話來自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什麼是教育》。每每想起這句話,我就忍不住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喚醒?”

那麼所謂的喚醒是什麼呢?我也在書中找到了答案。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寫道:“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人的心靈,幫助人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我覺得這是最完美的答案。有最完美的答案很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的教育卻是需要我們身體力行,於每一處都要認真觀察,隨時留心的。也只有這樣,我想才能像筆者所說“潤物細無聲”。

回到這本書,全書分為:做人篇、學習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個部分,圍繞著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樣一個主題問題給出了66個小的教育主題。它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仔仔細細的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為出色的人民教師。我想讀完這66個小主題,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的理解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書中把我所理解的“喚醒”命名為“無為教育”:它是不為感知,卻又深深影響人心靈的教育。我覺得也可以這樣理解,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我也非常贊同這一觀點。那什麼是“無為教育”?“無為教育”實際上追求的是種無痕教育、適機教育,重視受教育者對教育內容、方式的認同度和接受度,重視教育本身對人的生存、發展、再學習的持久強烈的影響。是一種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主、教師的間接教育為輔的教育。

那麼如何做到“無為教育”?自然首先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以教育情境的薰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師自身的示範等為間接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衝突式的說教中自覺接受教育,在獲得的親身體驗中領悟道理。

說到這裡,作為一名教師,我想我們不陌生。因為我們都知道,觀點理念一直都很清晰,但實施卻不是一朝一夕。全書很細緻的論述教師如何創設一種淡化說教、而又輕鬆愉快的氛圍,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從而悟出教育的目的。書中大量的教育教學材料,很實用也很有價值。但我細細讀來,教師自身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引用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話:教師對學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徵意義的人物。教師的行為舉止對學生具有無聲的示範作用,這是一種雖無絲毫強制,卻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無聲教育。因為在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中,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在起著傳遞資訊、交流思想、溝通感情的作用。因為行動更直接、直觀,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講說教具有更為有力的滲透作用。

我喜歡這兩個字“喚醒”。喚醒別人的前提是先喚醒自己。不僅僅是因為這本書,也是與孩子們交往的點點滴滴都正在喚醒我們,要時刻注意心靈的溝通。

聯絡現實中,一些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能取得進步,並不是因為智力因素,其最終原因不僅是他們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更是沒有學習的願望。因此我們的說教,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這時候要做的不僅是努力去改變現狀,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是要喚醒孩子們要學習的心。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都聽過:一個女孩初學小提琴,琴聲如同鋸木頭,父母都不願聽。孩子一氣之下跑到幽靜的樹林中學練。突然,她聽都一位老年人的讚許,老人說:“我的耳朵聾了,什麼也聽不見,只感覺你拉得不錯!”小女孩受到鼓勵,於是每天都到樹林裡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勵說:“謝謝,拉得真不錯!”終於,家長驚異地發現了女兒優美的琴聲。老人裝耳聾,引導孩子走向自信。認真傾聽孩子的琴聲,對孩子不斷鼓勵,雖沒有具體施教琴藝,又沒任何說教,但卻給了孩子動力和自信。這個故事便蘊含著豐富的教育的哲理。我卻覺得它能更好地解釋這兩個字“喚醒”。這位老人寬容的傾聽喚醒了孩子真正愛琴、學琴的心。

孩子們的成長需要我們教師親身垂範;需要我們用心傾聽、寬容、尊重與理解;需要我們智慧激勵;需要我們有效引導學生親歷體驗,更需要我們從細節入手身體力行。在日常教學中,真正把“無為”之道結合起來,加速學生“要我學”和“我要學”思想的進一步融合,喚醒他們,也喚醒自己!

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我覺得我們也要把這種“喚醒”滲透其中,做到教育無痕,潤物無聲,於無聲處聽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