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9篇

寫心得體會的時候小夥伴們必須要規範寫作格式,大家在寫心得體會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寫出來,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9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9篇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1

古人云:“家有黃金用斗量,不如孩子本領強”。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所作為。而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每位家長都可能感慨萬千。我也不例外,在多年班主任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深感孩子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天我以老師和家長這一雙重身份說說我個人的幾點體會。

體會一: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常言道:身教勝於言教。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記得王哲宇5歲時偶然路過琴行摸了摸古箏覺得發音很好玩,我就順勢引導他去彈古箏,結果孩子已順利拿到了9級證書,當然,期間風風雨雨6年半,怎麼熬過來的只有孩子和我最清楚,孩子較早地懂得了“學習容不得半點虛假、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斷自我學習提高的結果。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自覺地將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於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那麼家庭生活氣氛的默化薰陶不可忽視,家庭長輩品行道德的心靈潛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在爭吵、埋怨、偏愛和缺乏溫暖中生活,他將學會詭辯、責怪、妒忌和冷漠……,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體會二:學會溝通。

學會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我並沒有刻意要把孩子培養得如何,但必要的關愛和教育並沒有省略。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他像朋友一樣的談心。每天下班回家不管多忙、多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有何表現滿意嗎?今天體育課你開心嗎?”等等。靜下心來傾聽並鼓勵孩子要訴說的一切。每當此時我都會不經意地發現兒子的臉上總是洋溢著興奮的表情。當他說出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著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不管問題本身有多麼幼稚,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不能隨隨便便應付過去,如果讓孩子失望了,他將越來越少提問,對你失去信任就不利於交流了。長期以往我認為對培養孩子的優秀品格十分重要。

體會三:配合教育。

積極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十分重要。小孩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大的。非常幸運,王哲宇從幼兒園到現在國小四年級,遇到了許多非常負責的好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很受學生歡迎。如體貼入微的幼兒園鄭老師;活潑開朗的國小葉老師;愛生如子的孫老師;嚴謹負責的臧老師……。作為家長要多與老師聯絡,關心孩子在校表現,和老師探討孩子的不良習慣,有錯誤能夠及時的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瞭解你的孩子,更有利於老師從孩子的個性出發,尋找一種更適合這個孩子的教育方法。正因為這樣,我們要經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體會四:勞逸結合、有效學習。

孩子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有些父母認為應該從小起就要嚴管,抓緊時間學習,不準孩子外出活動,不準看電視、玩遊戲等等。有些父母認為自由放縱,他愛怎樣做就怎樣做。而我則認為,太嚴格了不行,放縱了也不行,應該相結合,該嚴格就嚴,該放的時候就要放。如果孩子整天泡在書堆裡,對他的身體,心理健康都不利。在王哲宇成長的過程中,我堅持每週週末陪孩子到公園或野外運動,每學期寒、暑假我都堅持帶孩子走出鎮江看外面的世界,在領略大自然偉大的同時極大地開拓了孩子的視野!平時我引導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每天孩子回家,要先讓孩子儘可能回憶當天學過的知識,講給我或他爸爸聽,孩子能回憶起來,說明他上課沒有開小差。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想不起來或說不出的地方,不要輕易去打擊他,而要耐心地鼓勵他。做完、檢查完作業之後,要提醒他做好明天學習內容的預習,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課,有時與孩子一起預習,也可幫助孩子形成良性迴圈。

體會五: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在家裡,我們有意識的讓兒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八歲時讓他單獨睡一個房間;自己學會洗頭洗澡;學會燒飯、洗碗、打掃衛生;節假日學會主動招待客人……平時我們很少給他錢,因為從小他就沒有亂吃零食的習慣,他要買什麼都會事先徵得我們的同意。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麼辛苦,賺錢是多麼不容易,這樣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懂得感恩了。此外,寒暑假帶孩子到農村外婆家幫忙幹些農活,如拔蘿蔔、挖山芋、除草蟲、晒稻子等,一方面讓他感受到了大人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孩子識別各種農作物的能力,深深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從而更加珍惜現在他所擁有的一切。

體會六:成人是目標。

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有益活動,敢於迎接各種挑戰。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

“養兒不如母,要兒幹什麼”,優秀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沒有不想學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學好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當然“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在時刻提醒我們: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影響重大。因此我們決心努力創設美好的家庭環境,積極配合學校教育,不斷學習,盡我所能管好自己的孩子,使其成為樂觀向上的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有用人才。

最後還要喊上一句:王哲宇,加油!實小四(4)班的同學們,加油!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2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兒子上幼兒園後,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為人父母者深感驕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心得。

欣賞教育。欣賞孩子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個孩子,其最可人之處不在於他的聰明活潑,而在於他的自信。自信有助於他現在與將來勇敢地面對來自學業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戰。培養自信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無形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讚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鬥志,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孩子的勇氣。當兒子當上小排頭時、取得小紅花時、主動幫我們做家務時……我們都會獎給他一句“你真棒”並傳遞一個欣賞的眼神。我們的孩子在這樣一種氛圍中成長著。

對於父母親來說,愛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但知道怎樣愛孩子,卻是一件困難的事。無數次的育兒實踐,使我們懂得了“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的道理,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和打罵。

互相尊重。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尊重父母,有助於孩子自覺矯正自己的日常行為。老師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聖的人。樹立老師、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覺地、發自內心地按照老師和父母的要求矯正自己的行為,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是小孩受益終生的寶貴財富。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要求家長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尊重自己的老師,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師。凡是老師要求家長支援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援和配合,目的就是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

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信。讓孩子從小遵守諾言,懂得什麼是“一諾千金”。一方面有利於樹立家長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於培養孩子優秀的品質。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我們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家長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引導教育。“父望子成龍、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我們不想讓兒子為父母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自由地發展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始終如一堅持的原則。但自由發展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是他的領航員。在他不自覺的時候,我們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及時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現他的不足、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開展引導。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他成名成家,我們只希望他在今後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以上是我育兒的三點粗淺心得,我們深知,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兒子女兒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3

六年前,懷著美好的憧憬,我們迎來了這一生都要精心守護的小天使---一個胖胖的女兒。六年中,帶著驚喜和欣慰,我們看著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成為一個積極樂觀健康快樂的孩子。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女兒上幼兒園後,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她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為人父母者深感驕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心得。

欣賞和批評並重。在大力提倡欣賞教育的今天,批評這個詞似乎已經成為父母粗魯專制的代名詞,在很多時候,父母為了“欣賞”孩子而有意的忽略了孩子的“小”錯誤。這些聽慣了甜言蜜語的孩子更是經不得一點“冷言冷語”的批評。誠然欣賞孩子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無數次的育兒實踐,使我們懂得了“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的道理,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和打罵。然而一天女兒回家說的一句話使我懂得欣賞和批評是並重的。晚上睡覺前女兒洗漱後,沒有像往常一樣貓在被窩裡等我講故事,聽著一陣陣細碎急促的腳步聲來來往往穿梭在房間裡,在書房判卷的我再也坐不住了,找到女兒時,她正專心致志,不亦樂乎的給陽臺上的花“洗臉”“洗腳”,我一邊大聲喝令她住手,一邊盯著一身狼狽的她,女兒不解的抬頭看著情緒有些失控的媽媽,眼淚汪汪的。突然女兒走到我面前,摟住我喃喃地說“我知道媽媽批評我是為我好,我不怪你,再給你一次機會,下次不能生氣了哦。”心裡突然感覺暖暖的,女兒竟然可以接受並理解我的怒火,“老師說爸爸媽媽批評我們是因為愛我們,我們長大了,愛爸爸媽媽就是不頂嘴。”

美麗的生日願望。對於父母親來說,愛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但知道怎樣愛孩子,卻是一件困難的事。在過生日這個特別的日子,許下一個有意義的願望,對孩子有著特殊的意義。女兒一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能順利地學會走路並愛上走路,女兒眨著亮亮的眼睛,笑著“答應”了。經過一年的訓練,手拉手,哼著歌一起上小白山是我們母女最快樂的時光;女兒兩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能學會獨立吃飯喝水穿衣睡覺,為上幼兒園做好準備,女兒搖著胖胖的小手,笑著“答應”了。八個月後,蒙八班裡多了一個胖丫頭,老師總是說“別看小傢伙年齡最小,自理能力很強噢。”女兒三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開始學習舞蹈,培養樂感,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女兒點著頭,笑著“答應”了。小臉一天天紅潤起來,學期末女兒獲得了全勤寶寶的獎狀,高興地不得了;女兒四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開始學習繪畫,還沒等我說完學會畫畫的好處,女兒就很認真地加入我們的討論中,“我要學武術,站似一棵鬆。”一年後,孩子的五步拳和長拳打得虎虎生威;女兒五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開始晚上獨自睡,把媽媽還給爸爸,女兒歪著頭想了想“好吧,不過星期二我們定為媽媽寶寶日吧,這樣媽媽就不想我了。”今年,女兒六歲生日時,我們期待著……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4

最近,老師給女兒佈置了一個作業,叫她回來畫一幅畫,帶到班級給同學作示範。

我從來沒見她像這樣認真的:一回到家,便徑自跑到書房,對我們說,“今天我有作業呢,我要先把作業寫好,你們先別打擾我。寫作業時間比較長,如果晚飯做好了,你們也別喊我,我做好了就出來吃。”然後,把書房門關上了。哇塞!這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說的話嗎?起碼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口吻啊!

中途我不放心,開門進去檢視,結果她大聲地對我說,“爸爸,我說了叫你不要打擾我的!”一臉不滿。沒辦法,我只好悄悄地退了出來,和孩子她媽交換了一下眼色,暗自竊喜:沒想到女兒這麼勤奮和要強,儘管吃了個閉門羹,心裡還挺開心的。

女兒長大了!原本在我眼裡,她就是個孩子啊!高興的時候逗逗她,不高興的時候哄哄她,就足夠了。可事實並非如此,不知不覺中,女兒已經長大了,說話有板有眼、做事有條不紊,她是一個有思想、有行為的人!我應該認真審視定位我們之間的關係,應該平等地對待她,理解並尊重她。

專家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我以為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師。她們純真的心靈、本真的行為、天真的語言,完全值得我們學習。父母和孩子應該是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我覺得,作為我們的女兒,壓力應該是比較大的,因為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其他家長們都認為父母都是老師,對女兒的教育肯定是不遺餘力、面面俱到的,因此女兒各方面都應該是出類拔萃的,沒理由不優秀的。承蒙各位家長錯愛,其實不然。一方面教師忙著教育他人子女,自己的孩子其實並沒有享受更多的教育,另一方面我們其實也不會刻意地去把女兒雕琢成某一種型號。我覺得我們和女兒在一同成長,父母和子女對對方的期望值其實是相互的,好比說小班的時候,我們希望她能夠自己吃飯、自己穿衣,女兒則希望我們給她好吃的食物,給她買好玩的玩具;而現在的我們則希望女兒能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此時的女兒則希望我們多陪她遊戲,多帶她出去。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對方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所以我覺得我們和女兒一同在成長。

和女兒快樂成長的這幾年裡,我也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也給自己做一個總結和反思。

小孩天性好玩,家長要鼓勵孩子玩,但要有紀律約束。玩耍是小孩的天性,但是如果不懂得控制時間,就會容易上癮,還會影響視力。因此,我們除了陪小孩玩,鼓勵小孩玩之外,還提出了控制時間和場合的要求。比如有的時候,我們帶女兒外出吃飯,中途她提出要打手機遊戲玩,我們同意她打遊戲,但是明確提出10分鐘的時間限制,到了時間就提醒她,她也主動過送來。在家裡看電視,也不超過半個小時。剛開始是提醒,後來她自己學會看鐘表,時間到了,便關電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必須要有紀律約束。

小孩興趣要培養,但不可太多幹預孩子的選擇。女兒到目前為止,參加過不少興趣班,沒少花錢,不過都“半途而廢”了,不為別的,就因為她不喜歡了。有朋友說,你們給女兒報那麼多的興趣班,不怕累壞孩子啊。說實話,還真不是我們主動提出來報的,是她自己感興趣了,就報名了。學過少兒英語、圍棋、舞蹈、鋼琴。少兒英語學了一年半,圍棋只有兩學期,她沒有興趣了,就停了。現在堅持學舞蹈,問她舞蹈累不累,她說累呢,問她還去不去了,她堅決地說,去呢!現在又喜歡上了鋼琴。我的觀點是,她想學什麼,就讓她學,如果她從中獲得樂趣,那她就會堅持,如果她自己沒有興趣,那也不必勉強。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是至少女兒開心,我也不心煩。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必要讓孩子從小就不快樂,大凡父母逼迫子女學習興趣班,無非是交了錢心疼,抑或面子上過不去。孩子畢竟是孩子,還沒有到“只要做出了選擇,今生就無怨無悔”的境地。

家長多帶孩子到處走走,接觸大自然,也是一種學習。現在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的後代,玩伴比較少,大部分時間是在家裡獨自玩耍、看電視,這是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前面提到我們參加興趣班,主要是讓她出去玩,接觸同齡的孩子。學少兒英語的時候參加聖誕晚會表演、化妝舞會表演、到鳳凰島植樹;業餘和小朋友到潤揚大橋參加燒烤、到朋友家做客;我們有空帶她到茱萸灣、紅山動物園。一到週末,我便問女兒:是去爬山,還是去放風箏啊?由她自自己選擇。如果時間緊,揚子公園、白沙公園、東園溼地公園、濱江公園等都是好去處……要是時間長了,沒有出去,女兒必定要提出來出去玩玩,有一次答應帶她去爬山,由於時間實在緊,就帶她爬了一次捺山,她也興致盎然。不要認為去那些大地方、遠的地方旅遊才叫玩,不能因為身邊的風景經常去看覺得沒新意,我們成年人覺得沒什麼,可是孩子的眼睛善於發現:春天小草發芽,夏天蛙鳴蟲叫,秋天枯葉凋零,冬天雪花紛飛,如果孩子能把看到的風景、經歷的事情繪聲繪色地將給你聽,那恭喜你,你的孩子長大了就不會害怕寫作文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也存在各自不足,要善於接受孩子的不足。其實,孩子就是另一個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多少有父母、長輩的影子。經常看到各種媒體上介紹各種天才少年兒童,有的時候挺羨慕的,覺得我們家女兒怎麼就比不過人家呢?曾幾何時,我也不停地拿女兒跟人家孩子比:吃得少,長得不夠高,太瘦小……直到有一次和一個朋友一起吃飯,才改變了我的觀點。朋友的孩子才兩歲不到,我們覺得可愛得不行,可是朋友一個勁兒地說孩子的不是,而直誇我們家女兒“聰明”“能幹”“懂事”“乖巧”,溢美之詞幾乎用遍了,我卻頓悟了:我們不能一味地誇讚自己的小孩,但也不能老是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去比。現在的我淡然了,觀點更新了,“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我家的女兒沒必要和別人一樣,也不需要照他人的發展模式來成長。她比別的孩子吃得少,是因為她胃口小;她長得瘦小,是因為我們本就不屬於人高馬大的型……盲目地比較,武斷地否定,完全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每個孩子都有優缺點,如果總是拿自己的不足跟別人比,別說孩子,自己的自信心肯定受到打擊。多誇誇孩子,多鼓勵孩子,孩子的不足,家長只有用愛才能填補。

寶寶藝術園的老師們,讓我的女兒學會了吃飯穿衣,懂得了交流分享,這份成長的體驗,是她一輩子的財富。女兒成長中的點點滴滴,也豐富了我的人生體驗,讓我學會了更好地教育女兒,提升自己。如果說有什麼心得的話,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挖掘孩子的優點長處。家長與孩子平等交流,父母與子女共同進步”。以上就是我在育兒方面的一點體會,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機會,向其他的家長們學習,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加油!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5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每個孩子就像一本書,要讀懂這本書就需要我們去不斷地掌握要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樣成為一個好家長,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接下來我想談一下這幾年和孩子一起成長過程中所體會的一點點心得。

有人說,中國的家長60%基本上是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難,家長難,孩子難,老師難。

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獨生子女,也許一些家長認為,什麼都為孩子做好準備就是好家長的表現,但過度的溺愛只會使孩子形成嬌生慣養的性格。家長對孩子的愛本是無可厚非,但也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更多自由成長的空間和鍛鍊的機會,家長要學會“抓大放小”。很多事情孩子其實已經有能力自己完成的,家長應該讓孩子獨立完成,只在孩子需要幫忙時才對其加以指導。

學會放手,給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和選擇權。我不喜歡給孩子條條框框地規定該怎麼去做一件事,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很多是我們家長不一定想得到的。和予予去逛超市的時候,她會提醒我:“媽媽,家裡的餐巾紙只有一包了,我們該買一些回去了。”“家裡的餅乾也沒有了,我們買幾包吧,餓的時候可以吃。”這都是她平時自己所留意到的生活細節,讓孩子在生活點滴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讓孩子自己多一點選擇權,滿足她,幫到你,這是孩子很樂意做的事情。

滿足她,而不是一味的慣養,原則還是靠我們家長來把握。比如孩子都喜歡吃糖,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很早我就跟孩子達成協議,吃糖可以,但一天不可以超過兩顆,所以至今,再好吃的糖只要兩顆吃了,她就會很自覺地停下。其實孩子是很有原則性的,越禁止孩子不能做的事,越是孩子感興趣的。我有個同學的孩子,平時家教甚嚴,家裡從來不許他吃糖,有次來我家玩,看到糖,眼神裡充滿著渴望,我讓孩子想吃就自己拿,他竟然把糖塞滿了身上所有的口袋,趁他父母不在,一個勁地吃,我同學一來,孩子就馬上吐掉了嘴巴里的糖。看到這裡,我覺得我的同學該好好反省了,孩子在他平時的嚴格管教下,已經變得壓抑、膽小和被動,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多麼不利啊!

只有喜愛,才談得上接受,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要總是打著愛孩子的旗幟,一味地阻撓和擔心,為了自己的害怕和自私而影響孩子的發展,孩子的健康成長怎麼能夠離開在背後支援和鼓勵自己的父母呢。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點滴成長無不浸透我們父母的心血和汗水,不要懷疑和擔心,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是最優秀的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和相對屬於孩子的空間。我一直告誡自己:要像朋友一樣地對待孩子。平時和孩子一起打掃衛生,一起整理房間,一起看書,一起遊玩……做一些決定時,多傾聽一下孩子的意見。例如今天想去哪裡玩啊?今天想吃什麼啊?或者今天我們出了好多汗,我們去洗澡好嗎?用這種口吻跟孩子說話是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家長式的威嚴很難跟孩子建立親密感。

作為家長應該多拿出點時間陪孩子玩,與孩子有更多的言語交流。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孩子,通過我們的關愛、聆聽、讚賞、支援以及真誠對待,幫助孩子喜歡自我、欣賞自我、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予予經常會把幼兒園裡看到的,學到的東西和我們分享,比如教我們幼兒園裡學來的小遊戲,或者告訴我今天哪個小朋友沒來上課,她都留意在心。記得有一次,予予讓我和她爸坐好,她拿著一本小本子和一支筆,有模有樣地告訴我們她要開始點名了,報到男的名字爸爸喊“到”,報到女的名字媽媽喊“到”,遊戲就這麼開始了,我們驚奇地發現她竟然一口氣把班級裡小朋友從1號點到了30號,我們問她:“小朋友的名字和學號你都知道啊?”她很自信地說:“是啊。”我和她爸當時就豎起了大拇指,誇她“寶貝,我真棒!”此時,得到肯定和表揚的她是多麼自豪和開心啊!

每當孩子對我說:“媽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是多麼欣慰啊!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孩子得以積極健康的發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讓他們自己學會體驗,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總結自己的得與失,體會收穫成功帶來的快樂。

學會放手,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哪怕是困難和懼怕的事情。就說打針這件事,一輩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對打針,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況由此而來的一些心理,還可遷移到其它事情上。

大人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以為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騙著打了就沒事了。孩子其實很懂事的,我們只要把正確的理由講給孩子聽,孩子是會聽懂的。記得予予還小的時候,去打針,看到其他小朋友在那裡死命地哭,她也很抗拒,後來我告訴她:“生病了多難受啊,打個針就可以殺掉肚子裡的小細菌,我們就好了。”予予滿眼憂慮地問:“那打針很疼的啊?。”我微笑著平淡地說:“哦,是有點疼,就像蚊子咬一樣。”予予聽了,憂慮有所緩減,於是我又給她打氣:“媽媽覺得予予是個勇敢的孩子,你說對嗎?呆會勇敢一點,自己伸出小手,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沒事。”給了她鼓舞,又給了她退路,雖然打的時候她還是很緊張,小手想伸出去又有點不敢伸,但是在我的鼓勵和醫生的表揚下,順利地打完了針。予予通過這次“試驗”,覺得打針的痛,確實是能忍住的,所以從那次後,每次打針她都會很配合地自己伸出小手,能夠勇敢地面對了。

看來,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痛”,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定些,既能減輕痛苦,又能保護自己。千萬不能騙孩子,如果告訴她打針不疼,就算這次騙過了,下次她是不會上當了,而且會更抗拒。

作為父母該放手就放手,能夠把握好屬於自己的分寸,能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屬於自己的角色,在生活細節中引導好孩子,能夠陪孩子一起成長,也是我們很幸福的事。

我們要堅信,作為父母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個好人。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磨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在心態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後他的處事態度會更自如,人際關係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欣賞孩子不是隻讚賞他的優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讓孩子從國小會自立自強,學會感恩,能夠在自己父母身上攝取更多的愛,當我們作為父母能夠把愛傳遞給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會繼承並且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6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寶寶都五歲了,他是一個活潑、可愛、有點內向的小男孩。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也漸漸增強。有時感覺真像個"小大人"。

對於寶寶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寶寶的特點展開教育。寶寶上幼兒園後,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看著寶寶的進步,心裡有說不出的開心,在這裡向老師們說聲:辛苦了!

我認為孩子應該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成長,享受他無憂無慮的童年。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方式。玩的過程中既能讓他們活動樂趣,也能從中學到各種的知識,寶寶在玩益智遊戲的過程中,贏的時候就會特別的開心,輸的時候就會很難過,通過遊戲可以讓寶寶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我不在乎他現在能學多少有用的知識,而注重的是寶寶的身心健康,讓他能夠會懂得自尊,自強和自立。以下是個人育兒的一些親身體會:

一、幫孩子培養興趣愛好

孩子有自己的愛好,他的生活會充滿樂趣,記得寶寶上中班的時候,經常在家拿筆畫畫,當時都沒怎麼在意,後來在老師的引導下才發現他很喜歡畫畫,就給他報了美術的興趣班,寶寶非常開心,在學校上課也很專心,放學做完作業就開始畫畫,還經常叫我們陪他一起畫,在沒有上興趣班之前,一放學到家就看電視。現在只要是週末去上美術可,早上早早的就起來了,高高興興的去學校了。

二、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每天睡覺前我都會給寶寶講幾個小故事,讓寶寶學會一起閱讀和傾聽,並且可以讓寶寶在故事中學到一些知識。每次講故事的時候,寶寶都會認真的傾聽,遇到問題都會問明白,而且還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來。現在每次去超市他都要我陪他去看書,有時候看了不想回家,最近學校又辦了個親子閱讀,去看了一次就問我下次什麼時候再去,說裡面的書很好看,現在晚上講故事的時候,我們倆都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進對話。有時候是一人各講一個故事。漸漸的寶寶變得愛學習,愛看書了。

三、讓寶寶學會自己動手,學會獨立

我比較注意培養寶寶的自主動手的能力,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經常告訴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上起床,穿衣服,洗臉,刷牙,穿襪子,鞋子。適當的做點家務,如吃完飯幫忙收碗筷,擦桌子,倒垃圾等。給他買東西的時候,也讓他自己去挑選,去買單。

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和寶寶相處時,更多是當他的知心好朋友。我常常和孩子聊天,聽他說話唱歌表演,當他最忠實的觀眾。每天放學回來我都會問問寶寶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寶寶就會很開心的講述他在幼兒園所發生的一切,有他的小同學、他的老師、有他學到的東西、有他的想法。這能讓我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思想,有助於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也鍛鍊了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見證,最後,祝願孩子們都健康、平安、快樂!。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7

首先,作為孩子的家長在此向蒲公英班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的辛勤教育,使我的孩子有比較好的成長 ,說實在的,我的孩子並沒有比其他小朋友出色,說起育兒來,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也不知道這篇文章到底怎麼寫才妥當,但是應承的事情不能失信,姑且淺顯的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願能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教子成材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每一個都是心肝寶貝,而孩子從小就生長在百依百順之中,大人們實在不捨得孩子受那怕一點點委屈,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個現象並不好,每個人在社會上都不會一帆風順,永無坎坷的。首先,我認為家庭環境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小孩子對我們這個社會的認識是零,正是通過家長及周圍的人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逐漸形成了他們的世界觀。孩子從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怎麼描繪這張白紙呢?這也是我們每個家長想做好的。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善意,有愛心,愛護別人。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時刻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作用甚至終生難忘。

有一次家長們到幼兒園參加孩子的親子活動,活動結束後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水果,我的孩子餵了我一口,我也開心的吃到了嘴裡,這個舉動我覺得很重要,因為孩子心裡有別人,讓他有分享的意識,同時也培養他有孝心。

另外我覺得應根據孩子不同年齡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在幼兒階段,主要是培養他對現象的認識和淺顯的理性化思維。我從來就沒有要求過自己的孩子成為神通的願望,在他咿呀學語之後,上幼兒園之前,我常和丈夫說,任何一位正常的小孩,對事物都接受快,這種接受是無思維缺乏理解的,或者說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接受快,忘記快,我們不要強求自己的孩子的將來,這樣的話意義不大,沒有比認識碗筷,衣服更有意義,就讓他們自由地玩,讓他們用幼兒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提出問題,而不要禁錮他的思維,我們的任務就是根據孩子的好奇心去誘導,開發他。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對他的要求不高,我不在乎他學多少文化,主要是想讓他感受學習的氛圍,適應學習的環境,學到一些在家庭無法學到的東西,培養他的學習興趣。

當然,孩子的教育,各個父母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總而言之,孩子需要接受教育的方法很多,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床,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老師的辛勤耕耘能讓孩子走出一條成功的人生之路。

著名的教育家愛爾維修說過: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最後祝願蒲公英班的小朋友們健康愉快的成長!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8

光陰如梭,鄧立哲已進入幼兒園中班,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增強,漸漸長成了一個“小大人”,孩子是大人的“影印件”,所以平常我們也會注意不同的教育會給他帶來不同的影響。

每天我都會抽出一部分時間和他溝通交流,有時是接他放學回家的路上,有時是晚上睡覺前,談談今天過的怎麼樣,或者就我們的所見所聞說給對方聽一聽,讓他學會關注身邊的事物。在與他溝通時,認真的聽他說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和尊重,這樣他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

現在電子產品很多,我們家不太反對孩子接觸這一塊,從實際來看,這些電子產品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益智遊戲確實也挺不錯的,我們覺得關鍵在於引導。鄧立哲在家想要玩電腦或是手機遊戲的時候,我們會先陪他一起挑選一個適合他的小遊戲,然後將一個鬧鐘放在他的面前,提前告訴他可以玩多久,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時間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數時候他都能夠自己掌握好時間,有時也會想耐著多玩一會,我們就會規定下次玩遊戲間隔的時間就會更長或者減少下次玩的時間。

在生活中,我們會常常給他講一些勵志故事或典故,陪他一起閱讀,希望他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今後的學習會很有幫助。同時也會有意識的培養他的獨立性和關心他人的意識,比如我們都要出去,只能把他留在爺爺那,我們就會跟他說爺爺年齡大了,需要他去照顧一下,他就會很樂意。

另外一點,統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孩子對大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家長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就會利用家長的意見分歧而“投機取巧”。家庭和睦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紀律感很有幫助。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分歧時,都會採用揹著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當著他的面前爭執不休。

孩子的教育也離不開學校老師的辛勤培育,家校聯盟是最好的辦法,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他的一些心得,希望今後能和更多的家長多多交流,找出更好的育兒方法。

兒童遊樂場,這個詞帶給孩子和媽媽感覺完全不同。在孩子看來,那是能讓他眼睛發亮、興奮不已的一個詞。而在媽媽看來,那簡直就是擔心吊膽和險象環生的代名詞。其實沒有那麼嚴重,只要你把那些危險因素排除了,就能讓孩子玩得盡興又安全。

鞦韆

關注重點:防止孩子甩出去或被鞦韆撞到。

鞦韆孩子都愛玩,但看著孩子越蕩越高,你的心也越懸越高,生怕孩子一不留神就飛出去了。所以,一定要事先叮囑孩子,雙手要始終抓牢鞦韆的繩索,不玩的時候,要等鞦韆完全停住了再下來。

另外,要告訴孩子,經過鞦韆旁邊時,一定要繞著走,不然會被蕩起來的鞦韆撞到。

蹺蹺板

關注重點:注意同時上下。

“木馬木馬兩人騎,一邊高來一邊低。馬兒馬兒別淘氣,我和弟弟笑咪咪!”蹺蹺板就是這樣,需要兩個孩子配合才能玩得起來,要玩得好了,就能笑咪咪。玩得不好,就該哇哇哭了。所以,你不光要注意到自己的孩子,還要注意對方的情況,告訴他們,如果不想玩了,先跟大人或對方說,否則一方下來了,另一方沒有準備,很可能被狠狠地墩一下。這還是輕的,離開的那個孩子如果步子慢點兒,很可能被一下子蹺起來的板子拍著。

滑梯

關注重點:不從滑梯口處往上爬,滑下去後迅速離開滑梯口。

玩滑梯很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孩子們沒有間隔地一個接一個往下滑,人多的話,你就看吧,一會兒滑梯口就開始疊羅漢了。如果孩子年齡太小,扶他上去後,要趕緊到滑梯末端等他滑下來,大一點兒的孩子,則要告訴他,如果前面有小朋友,要等小朋友滑下去後再滑,滑完後馬上起身離開,也不要從滑梯出口處往上爬。

滑道

關注重點:不能中途鬆手跳下

抓著滑道順坡而下,這個遊戲很令孩子興奮。他們會一遍遍地玩個沒完。可是,有的孩子因為害怕或心急,往往滑到一半就鬆手,打著滾就下來了,驚出你一身冷汗。如果可能的話,第一次最好跟著他,在旁邊保護他,並告訴他,等滑到最下邊,滑不動了再鬆手跳下來。另外要告訴孩子,不要原路返回,否則準會被滑下來的小朋友撞得人仰馬翻。

蹦蹦床

關注重點:防止孩子因摔倒而被別的小朋友踩傷。

在蹦蹦床上盡情跳躍,是許多孩子都喜歡玩的遊戲,但它卻存在著許多安全隱患。因為跳蹦蹦床,孩子有時候落地不穩,會摔在蹦蹦床上,如果人多的話,會有被小朋友踩到的危險,嚴重的還會造成扭傷、骨折。所以,如果人太多,先別讓孩子玩。如果玩的孩子中間有特別高大、或者玩起來特別頑皮的,最好先讓孩子等一會兒再玩。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9

告訴各位爸爸媽媽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教育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活動,一個好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慢慢地走向優秀,但是要是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的話也會造成一個原本比較好的寶寶走向歧途。正確有效的教育辦法能夠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讓孩子能夠走向成功,可是如果是不恰當的教育辦法那麼反而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使原本比較優秀的孩子慢慢變得懶散,變得失去信心,變得頹廢。那麼怎樣的教育辦法才是有效恰當的呢,才能正確引導孩子走向成功呢?接下來就為家來講述一下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教育孩子。

1、培養孩子積極生活態度

大家都知道生活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人的一生不可能都一帆風順。有逆境相反也有順境,要是你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你如果可以端正態度積極面對生活,那麼各種各樣的困難自然也會隨之迎刃而解。因此,一個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媽媽要培養孩子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積極向上的心態。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裡面可以為孩子講一些歡樂的故事,在這些快樂的故事裡面可以向孩子傳遞積極的生活能量。並且,在工作和生活當中爸爸媽媽要是遇到困難的話,也應該表現出積極的態度,這樣才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2.、教育孩子自信獨立

保護孩子是爸爸媽媽的天性,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一天天變老,爸爸媽媽不可能一輩子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都陪在孩子左右。所以保護孩子的最好方式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爸爸媽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教育他獨立面對生活。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最好首先是讓孩子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要是有機會的話,爸爸媽媽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出難題,看看孩子一個人是否能夠解決這些難題。並且,爸爸媽媽要時刻鼓勵孩子,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人自信了,自然也就會獨立了。

3、讓孩子學會分享

分享不但是可以增加自己的快樂,同時在分享的過程中還可以增強與他人的交流。當孩子學會分享,他的朋友也會逐漸增多,就會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育政策的實行,獨生子女現在佔據了大多數,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都是掌心裡面的寶貝,爸爸媽媽可以經常帶著孩子外出參加活動,爸爸媽媽也可以約其他小朋友到家裡玩,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和別人分享,這樣也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4、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大家都有著自己的想法,所以在適當的機會表達出來自己的感想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更是一種磨合。大部分的矛盾的產生就是大家沒有好好溝通,沒有表達自己的想法兒造成的。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小事,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舉例來說,爸爸媽媽最好是經常問一下孩子在學校裡面發生的事情,問問孩子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自己想表達的事情。並且,對於家裡的一些事情,爸爸媽媽最好也是問問孩子的想法。如此一來能夠讓孩子感覺被尊重,並且還可以和孩子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