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師轉變觀念心得體會6篇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在進行心得體會的寫作時都是要將自己的條理梳理好的,要是在記錄心得體會的時候內心過於浮躁,那麼寫出的心得體會就是沒有意義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師轉變觀念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閱。

教師轉變觀念心得體會6篇

教師轉變觀念心得體會篇1

在新形勢下,如何轉變新觀念,適應新常態,努力做到認清新形勢,明確新任務,把握新要求,本人結合自己的崗位職責,對轉變新觀念作了以下認識: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習總書記說過:“如果不加強讀書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科學技術的創新週期不斷縮短,新事物,新理念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我們要持之以恆地學習,以學修身、以學增才,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如在安全管理的崗位上,我們要努力學習新知識,充分了解各種新裝置、新材料的應用屬性,以達到快速、準確地判斷新事物危險因素的目的,從而有效地排查安全隱患,制定危險控制措施,保證各環節的工作流程安全地執行。

二、制度辦事,不越底線

古人云:家有家規,國有國法,無規則不成方圓。行業也有行業的標準。作為安全管理員,就要按照行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制度要求,落實安全生產的每一項任務。做好安全生產檢查、安全培訓、危險源管理、消防安防管控、裝置設施管理、相關方管理等等。有效排查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就要立即整改,採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危險因素,保證園區的安全。做好安全資料的更新整理,以安全資料支撐安全管理過程,做好管理過程中有制度可依、有資料可依、有技術可依。

三、立足崗位,服務一線

“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多到一線幫忙,感知一線工作;多問一線工作,解決一線困難;多想一線困難,優化一線流程。作為技術部的一員,要立足崗位,想一線之所想,急一線之所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技能,想方設法保障裝置的正常執行,為一線順利完成當天任務提供技術保障。在日常工作中多為一線遇到的困難想想辦法,降低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努力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總之,改變新觀念是適應新常態的前提,只要我們勤於學習、善於創新、勇於實踐、敢於轉變,徹底更新觀念,告別傳統陋習,我們的工作將執行的更加順暢,企業的發展必將蒸蒸日上。

教師轉變觀念心得體會篇2

2007年6月,筆者作為首批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員,在重慶師範大學培訓基地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培訓學習。結合近幾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形勢、現狀與存在的問題,筆者對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現代教師應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立足我國的國情,對當今教育的發展、教育物件的變化以及教與學的關係有全新的認識。更新教學觀念就容易產生比較清晰的思路。

一、我們面臨的大環境

(一)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我們知道“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是科技和民族素質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國家建設迫切需要千百萬受過良好職業技術教育的中、初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工和其他受過良好職業培訓的城鄉勞動者。職業教育正是培養和提高千百萬勞動技術大軍的基本途徑,其現代化與否,直接影響著產品的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制約著國家現代化的程序。

(二)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我國的職業教育和西方的發達國家差距很大。最核心的差距是教育理念和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差距。我們國家的職業教育,脫胎於普通教育,重理論輕理念,重知識輕技能。而發達國家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而職場工作需要的能力為基點進行教育。所以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就非常適合於職業市場和職業人才的需要。我想這是中國職業教育和西方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差距。

(三)國家的重視

儘管前幾年職業教育形勢走入低谷,遇到了困難,面臨著挑戰,但去年的四件大事,將給我國職業教育帶來重大轉變:第一件事,教育部調整教育結構,將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之一。第二件事,就是國務院在京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第三件事,國家對每位中職在校生每年給予1500元的助學金。第四件事,南陽市啟動了中職教育五年的攻堅計劃,計劃在5年內投資10多個億建立中職教育示範區和組建中職教育集團。這些都給職教工作帶來了動能,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二、現狀和問題

(一)招生和就業方面

近年來,我認為中職教育中出現了兩個大環境,第一是生源的變化,從數量看,國中生減少,高中擴建,大學擴招,生源逐漸減少。今後招生將會更難。從質量來看,隨著招生等一系列政策的放開,競爭日漸激烈,招收學生的入學分數越來越低。第二是企業的用人觀念,從過去重視學歷到現在開始重視能力。

(二)教學方面

職業教育要培養訓練學生的技能,目前面臨兩個問題,第一,我們教了很多知識,學生用不上;第二,我們教了很多知識,學生學不了。而我們的生源卻在隨著高校擴招和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在校生的個體差異是必須接受的事實。

面對新形勢,面對辦學環境的變化,面對生源的具體情況,首先要先解決觀念上的問題,理清了思路,才能採取具體措施。我們要正視困難,學習先進的經驗,學會積極地適應環境,確定我們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標。

三、教師需要轉變哪些教學觀念,形成哪些新教育觀

(一)由傳授者、管理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培養者、鼓勵者與欣賞者,轉變教學的價值取向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者

當今,教師作為學生唯一知識來源的地位已經動搖。教師不能只傳授現成的教科書上知識,而是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事情的方法。總之,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要把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者。

2.現在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對學生的看法趨於消極。教師應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不能吝嗇自己的表揚和鼓勵,因為老師的讚賞和鼓勵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為了更好地表現自己,學生會更努力地去學習。多讓學生討論、參與教學過程,表現學生個性,增強學生自信心。

3.南陽經濟貿易學校近幾年來進行的課堂改革,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師生互動,課堂因活躍而精彩,說明了轉變觀念取得了一定效果。

(二)教師應成為反思型、學者型教師,而不是“教書匠”

幾千年來,中國的傳統是以教師為中心,老師講什麼、怎麼講都是老師自己的事。在現代社會條件下,一個教師如果只是教書而不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是不會取得進步的。現代教師不能被動地等待著別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門來,並不假思索的把這些成果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教師自己就應該是一個研究者,根據自己在講課中的心得體會和學生接受情況,審視和分析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自己從“教書匠”成為“教育者”。

(三)教師是終身學習者

過去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這個說法對現在和未來的教師已經不夠了。如果不更新,它的“實際可用含量”就會大大降低。作為教師應該使自己“擁有一眼泉”,生生不息。

為了不使自己的知識老化,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儲備,使自己變成常教常新的活水。

(四)教師要敢於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非常系統的,首先,學基礎理論課;其次,學專業基礎課;再次,學專業課;最後是實習、實訓學技能。這種重知識,輕技能;重課堂,輕實踐;重講授,輕操作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職業教育,為了體現以能力為本位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理念,應採取以下措施:

1.打破課程完整的學科體系,需要什麼就學什麼

教材的內容都有它的系統性和完備性,內容較多。而有些專業只需要其中的一部分知識,那麼,開設這門課就只學習需要的知識,而不是完整的、系統的學完這門課。如模具專業需要三角函式和立體幾何知識,那麼模具專業的數學課就只學三角函式和立體幾體的基礎知識;建築專業需要力學知識,那麼建築專業的物理課就主要學習力學部分;電力專業需要電工基礎知識,也只是一部分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對複雜的計算和推理不作要求。總之,要打破學科的系統性和完備性,注重必要性和實用性,以夠用為原則。

2.降低理論標高

職業教育應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更要更好地學習技能,必要的理論知識還是需要的。為了讓學生能學懂必要的理論知識,必須降低所有課程的理論標高,將深澳的、難懂的計算和原理刪減,重點學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和運用。如語文課重點學習簡單實用的應用文(通知、檔案、總結等);模具專業所需的三角函式重點學基本的公式、概念、邊角關係及簡單計算;電工儀表重點學各種儀表的使用和應用範圍,而不以學其深澳的原理為重;測量學主要是學習測量儀器的使用並能測繪出所需的地形圖,而對測量儀器的內部結構和原理不做要求,等等。

教師轉變觀念心得體會篇3

這次講座,從五個方面為我們與會的教師進行了闡述。

一、他們感動和影響了中國、世界。

列舉了2005年度感動中國的洪戰輝、邰麗華、李春燕,2005年度的葉篤正及塞爾維亞的克蕾沙修女,使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責任,自強不息,誠懇、服務而有行動的愛。

二、步入社會立足、發展三要素。

如紅燭、似春蠶、平凡但神聖的職業——教師。對我們青年教師提出了誠懇的忠告: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我們當今社會,要想在社會中立足,就要有責任感,有博愛心,有主動性。

三、人生改變命運的五大環節

人要想與命運挑戰,那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思想,思想決定行動,行動養成習慣,習慣造成品德,品德才能成就命運。誰如果遊戲人生,那麼他將一事無成!

四、成就完美人生的關鍵。

這個環節,我們聽講座的教師一起進行了互動。也感受了我們教師隊伍的博大,發言的教師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那首先就是要認識自我。

五、教師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我們作為一個當代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給了我們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答案:心理素質、能力素質、知識素質、身體素質。

一下午的時間過的真的很快,我聽著講座,思考再次鮮活深刻起來。對生活、對教育的深情,如一股春風盪滌著我的心。細細想來,我認為:在他身上,無不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蘊、寬廣的人文情懷和獨特的教學智慧,而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寬廣的人文情懷來自他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和執著的追求,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教學智慧更來自他一點一滴的積累。

今天,我們廣大一線教師、普通教師都渴望能夠儘快成長,甚至是成名,但我們不可急功近利、追名逐利,要耐得住寂寞,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立足課堂教學,立足本職工作,多讀書,多思考,善於學習,善於反思,做研究型教師,作反思型教師,不作死教書、教死書的教書匠。於永正老師在他的《教海漫記》中這樣說自己:“我是一個普通的國小教師。一個肯思考、肯記、肯寫的國小教師。”對呀,生活在於實踐,學問在於積累,我們年輕老師急需立足於自己的課堂,勤實踐、勤學習、勤思考,感悟生活,改革創新,不斷積累、超越自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的一桶水變成一河水,變成源頭活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大課堂,才能變教書匠為教育家。

教師轉變觀念心得體會篇4

進入21世紀後,中國教育圍繞著經濟建設這一中心所面臨的挑戰是當代科技的發展和人才的競爭。例如: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將把素質教育從經濟社會的邊緣推向經濟社會的中心;資訊社會的到來,網路課程的開發,將對傳統的教學過程從理論到實踐提出挑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轉變將擺上日程,必須在增加投入與開拓中國小生能力、素質上尋求解決辦法;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教育,必須解決連串的新問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基礎教育不僅要面向國內市場,而且要面向世界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對基礎教育的質量要求將更進一步提高。

面對新的形勢,教育在體制、結構、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教育教學內容與方法等諸多方面相對滯後,“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的傾向影響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發展,不能夠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提高國民素質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我們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搶佔制高點的關鍵,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全域性。

目前,我國在推進素質教育的程序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門採取了一系列巨集觀上的重大措施,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學聯考制度、實行高校擴招等等,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的程序。但推進素質教育除了巨集觀上的戰略決策外,在微觀上,還必須解決一個“瓶頸”問題—建設一支善於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師隊伍。教師的教學過程是教育觀念現代化轉化為教育實踐的重要環節,先進的教育觀念最終要由教師落實到學生身上。很顯然,沒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先進的素質教育理念就難以落實到學校具體的教學改革實踐中去,更無法有效地改變教師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已經習慣了的行為模式。教師面對的是學生,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要改變的就不僅僅是學生的外部,而是學生本身,即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師所要做的,全都要通過學生自己去最後完成。醒悟了這一過程,教師就會明白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實是學生本身。那麼在實踐中,教師如何用正確的學生觀來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呢?我認為:

1、教師要塑造學生,而不是“克隆”學生

塑造學生就是通過各種育人手段,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能力,哺育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的人格,使他們“百花齊放”、“千姿萬態”,成為各色各樣的人才。“克隆”學生,就是老師在教育教學中以一個模子,一種方式,一標準把原本千姿百態、生動活潑的孩子都加工成“標準件”“通用件”。在教育實踐中,不少教師按自己未必一定正確的觀念將什麼都統一起來,有的甚至連鼓掌也統一起來,統一節奏,統一行動。鼓掌本身是自由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統”的結果是將人的情感也統掉了。這就叫“克隆”學生。從國小到大學的訓練模式使他們養成了一個尋找標準答案的思緒習慣,他們在想:老師的標準答案是什麼呢他們關心的不是自己怎麼想而是老師怎麼想,然後才好與老師“保持一致”。這樣“克隆”出來的學生,不可能有創新精神。這難到不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警惕嗎

陶行知告誡教師說:“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裡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段話對我們教師應該是一種提醒和啟發:不要嘲笑學生,即使他們在某些時候顯得很笨或者表現不好,教師如果能換一種眼光,換一種角度來看待這些學生,就會驚奇地發現他們是多麼地有個性和有出息。

2、人才觀:強調“多樣化”

教師的學生觀與人才觀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這裡討論的學生觀主要是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人才觀主要指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標準來評價學生。調查顯示,在相當一部分教師的觀念裡,學習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師不贊同“學習不好總是要被社會淘汰”的觀點,因此,許多教師仍然注重分數的作用,71%的教師多多少少有些擔心“提倡不追求高分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有些教師看來,聽老師話的學生才是好學生,有的老師甚至認為:老師的話對學生應該具有法律的效應,學生可以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有一條缺點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聽老師的話。在這種教育觀念的指導下,他們的教育行為方式是:“我講你記,我說你聽,否則,扣分不及格、留級、處分……”在這種教育觀念的指導下,聽老師的話,按老師的教導去行動的學生,就受到嘉獎,其結果是一部分學生唯唯諾諾,一部分學生激烈反抗。培養了聽話的“馴服工具”或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師的教育觀念裡,好學生應該是“全優”的,各方面都應該是“尖子”,這才叫“全面發展”。他們的所謂全面發展實際上是“平均發展”。這種人才觀不允許或看不到學生由於天賦或愛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現缺陷。他們看不到特長對於人才發展的意義,有時甚至用限制特長來謀求平均發展。

總之,新的學生觀要求教師從一種全面的、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學生,正如美國全國專業教學標準署對優秀教師提出的要求那樣,“熱愛學生,一心撲在學生身上,承認學生有不同的特徵和天賦並且善於使每個學生全部學到知識。同時相信人的尊嚴和價值,相信每個孩子內在的潛能。”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才能做到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用知識的力量和人格魅力獲得學生的尊敬和仿效。

教師轉變觀念心得體會篇5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作為一線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行為上和思想上都得以轉變,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知識的佔有者、始終處於主導地位,而學生只是一個接受知識的被動者。這種教師上課一言堂、滿堂灌的情況嚴重壓制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潛力無法完全得到發揮.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必須在教學理念上來一個根本的轉變。過去的理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現在應當改為:“你不會學習,我來幫你學習;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吸引”,就是使學生樂意學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的教學過程中來。過去是教師帶著種種精挑細選的學科走向學生,在學生的頭腦中注入知識,現在應是引導學生走向學科,力求教與學兩種活動的協調一致,讓學生樂學、會學。

第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主體應該由教師變成學生。要靠學生自己主動的建構知識、形成能力、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教師的職能由以“教”為主變為以“導”為主,教師成為課程設計者、指導者、導師和顧問,以全面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不再以先知的角色傳播知識,塑造學生的人格,而是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在建立師生之間平等和諧關係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的發展創設一個最優的學習環境。教師要遵循民主教學的原則,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積極創造寬鬆、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顧慮,不斷鼓勵學生產生新的想法,大膽地向同學質疑,向老師質疑,在解疑中發展思維。

第三,用愛化解學生的不當行為。在課堂上,我們常遇到頂嘴的學生。面對這種事件,教師一定要冷靜,因為他的言詞與你的言行無關。也許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階級發洩,我們只是充當了一個出氣筒的角色。雖然我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冷靜並不容易,但事實證明。忍耐是最有效地措施。而對學生的責罵可恰前使之受到別人的注意,從而更想頂嘴,劫奪只能是這場戰爭不斷升級。所以,面對學生的不當行為,應當冷靜,並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並安慰自己,他的行為不是他的本意。這樣我們理解力學生,也是自己在不快中得以解脫。讓我們體諒學生,用愛化解學生之間的不快,與學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教師便成為學生的知音。

總之,教師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自己的不斷摸索和總結。我深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我將成為一門新型的老師。

教師轉變觀念心得體會篇6

通過上學期的工作與學習,本人深深體會到新時代的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要用全新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人的觀念決定人的行為,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中走過來的教師,若不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是很難適應新課程的。所以,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改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只有教育觀念的轉變才會真正煥發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傳統的語文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長期以來,學生的學習方法機械,呆板,靠死記硬背完成作業。學生的個性受到壓抑,整個教學過程都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之下,學生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猶如林黛玉進賈府,不敢多說一句,不敢多行一步。在這種觀念下培養的學生,其個性的張揚,人格的健全,素養的提高,將是一句空話。更談不上人才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民族的振興。因此,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語文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教材”對話的過程。新課標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徵是:自主性學習,也就是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動學習,不讓老師牽著鼻子走,能自己閱讀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讀,能自己動手做的實驗就要親手去做,能自己說的一定想法自己說……;合作性學習,即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間的討論、互助等形式的互動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進步;探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師組織、指導和引導下,學生從自身發現問題出發,從好奇心及興趣出發,通過實驗、實踐,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驗證原理或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學習方式的轉變將會牽引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轉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張揚、發展和提升。學生不僅成為學習和教育的主人,而且還成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所以,必須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要變“灌輸”為“對話”,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利。

1、創設一個寬鬆、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消除心理障礙。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希望留給學生,把尊重、理解和寬容留給學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2、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從備課到上課應該關注的是學生會有那些問題,喜歡那種教學方法,對那些問題更感興趣,不同需求的學生應怎樣對待等等,樹立以學定教的思想。

3、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過程,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應變能力,時刻關注並及時捕捉課堂上師生互動中產生的有探究價值的新資訊,新問題,重新調整教學結構,重組資訊傳遞方式,使之產生的新的思維碰撞與思想交鋒,從而給學生以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過程的機會,在探究過程中產生對知識對智慧的愛。

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旨在引導學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所以: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活動時間。如:在講授每部分知識前有意識增加自讀、自思、自圈、自寫、自查等環節,讓學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自我感悟,自求所得,這樣就為教師、小組討論做好充分準備。

2、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允許學生根據需要或獨立學習,或小組合作,或自找學習夥伴,讀、畫、議、寫、演學生自主採用。

3、在合作學習中,先讓學生帶著問題,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後到小組中合作交流,彼此溝通,展示個性思維方法,在交流互動中反思,豐富充實自己的見解,達成共識。再到全班交流,再次達到共識,最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稱讚,學會欣賞,學會補充,學會評價,學會思考,學會探究,學會提問,學會求同,學會學習,同時也學會做人。

自主性學習方式的型別主要有超前式學習、遷移式學習、實驗室式學習;合作性學習方式的型別主要有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討論式學習;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型別主要有問題式學習、發現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其實,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這些學習方式並不是截然分離的,而是相互交叉和貫通的。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以前那種孤立、封閉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新課標的要求。因此,營造一種開放的、雙向互動的、可持續發展的、動態的教學情境,建立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已成為新時期中學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作為教師更應該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只有不斷學習,方能與時俱進,以全新的眼光觀察和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時代對教師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師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元化,多學科的知識都要涉及,無論是哪方面的知識都要懂一點方能勝任新時期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