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8篇

心得體會是對情感、觀點和信仰的思考,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暑期閱讀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8篇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篇1

暑假有幸參加了xx省農村國小班主任培訓,在學習的過程中,xx省很多學校的優秀班主任介紹了自己的經驗,我也學習到了很多有關班主任工作的知識。其中有老師介紹了《班主任兵法》一書,於是利用假期的時間進行了仔細閱讀。

孫子兵法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是一條至高無上的原則,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我認為這也是一切學生工作的核心思想。平常,我們碰到學生做錯了事,可能抓到辦公室就是一頓批評;我們想讓學生好好學習,就是加以強力;我們總是按自身的理解去要求學生,規定學生必須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學生總是很容易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的反抗(這在高年級更加明顯),如果我們採取強硬的手段,即使學生最後就範了,心裡也不服氣,由此會造成學生的心靈扭曲,從長遠看,對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與健康發展不利,而班主任兵法對我們處理這些問題給出了很好的借鑑。

?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計》主要提出了一個概念,即震撼教育。震撼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活動,與普通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它突出體現了“震撼”的作用,對於受教育者來說,它如醍醐灌頂,直指人心。在平常的教育中,我們總是苦惱與學生的“左耳進,右耳出”,這樣的教育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我們作為教育者,要有一些出其不意的言行,通過節奏或是強度的“變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撞擊他們的心靈。

書中針對實施震撼教育提出了四種策略,即極致行為策略、相反預期策略、自然懲罰策略和高峰體驗策略,並且根據這四種策略提出了兵法36計,通過這些實際案例的學習,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體會。

首先,教育也是一種藝術,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必須用心去研究。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愛學生。對待學生,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還是個令人頭疼的學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教師只有用愛心對待沒一位學生,才能收穫學生的愛。愛就是要寬容,面對天真可愛的孩子偶爾的小缺點,得寬容處且寬容。

其次,教師要善於觀察,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優點,並且利用機會去激發孩子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當然,對於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也不能忽視,但是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評,而是要讓學生自己反思,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產生心靈的震撼。最後,作為班主任,最重要的還有一個是班級活動。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老師把班會課並沒有認真的把它當一堂課去上,只是強調一下學生個方面的紀律要求,但作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他們善於抓住機會,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體驗和感悟。

總之,作為一名國小教師,需要正確處理與學生的關係,蹲下來看學生,不是一味的嚴厲訓斥學生,要懂得關注學生的需求,瞭解學生的心靈,尊重學生的願望與尊嚴。當然,在兵法三十六計不是固定不變的,在我們平常的教育中,我們無法生搬硬套,而是應該觸類旁通、隨機應變,我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三十六計。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篇2

對於走向教育工作者的我,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瞭解到作為一名教師,有良好的教育素質是很重要的,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瞭解他們所需要的,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但是,良好的教育方法對於教育學生也是很重要的。當我接觸了這本書後,心中發出深深的感嘆:

魏書生老師不是一個一般的教育家,他異乎尋常的迷上教育,立志獻身這一崇高事業,有一種忘我精神,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好的。他把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宗教學等學科的知識,有意識地,不斷地滲透到學生中去,從而使他的教改遠遠超出了語文教改的範疇。那麼,他又是如何改變他們、轉化他們的呢?他的教育方法又有什麼特色呢?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耐心的職業,沒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學生有時候做錯了事情,老師可能會平心靜氣地指導他,但是有些時候,學生一錯再錯,老師的脾氣也沒有那麼好商量了,畢竟,老師也是一個平常人,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儘管努力剋制不好的情緒,但想到自己教育了學生這麼多,而學生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心中的怒氣就難以平息了。

而魏書生老師就做到了避免發脾氣,即使是在批評學生,他也不是厲聲惡語。儘管有時要發脾氣,但也都在他選的一位控制自己發怒的學生提醒下壓下去了,他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剋制了人人都可能犯的發火和極大的耐心與學生進溝通,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能更好”、“我們必須堅信我們會做好的”等等,讓學生感覺到老師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他是老師的助手。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著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和耐心,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再有,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症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魏老師的這一認識應該說是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啟示的。書中的“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強者”,“堅持道德長跑——寫日記”,“每天點燃一盞思想的明燈”……這些內容強烈的震撼了我。他的教改確確實實地在育人。

教書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他的班級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從學生怎樣做人開始的。教會了學生怎樣做人,築好了思想教育這一“地下工程”,知識之樹也就根深葉茂,碩果累累了,也就水到渠成了。魏書生老師那深邃的哲學氣質和深厚的文化素養,讓人仰視,讓人望塵莫及,但這並不妨礙我認真地去做,學著他去做,讓自己在未來的教育工作方面做得更出色。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篇3

暑假期間,我看了《做一個不抱怨的老師》這本書,感觸頗深。長期以來,教師這個職業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光榮的職業。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長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不可避免的給我們老師帶來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有信心,對工作有更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只有這樣,生活才能簡單而充實。

抱怨不能產生任何喜悅,也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增添光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產生更多的不快樂。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有教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摒棄讓所有學生都“出彩”的想法,順應自然,孩子的笑臉會更多嗎?就像有些老師,學生96分還不夠。好像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的老師總是對孩子的成績不滿意。就像有的學生上課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到,馬上會被批評;課後和同學有點小摩擦,算打架。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一節課40分鐘。誰能保證不搞什麼小動作?只要同學們改正。“很多時候,同學之間的小摩擦並沒有那麼重要。”就像所有自然事物的成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我學會了與人相處的藝術。所以,我們老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和成長,這是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老師並不一定要替他們去做。

我們老師經常抱怨: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這麼不聽話?你為什麼坐不住?怎麼這麼難教?那麼你為什麼不喜歡學習呢?反正父母也不管。其實你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老師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了,應該提醒一下。和同學鬧,告訴他們好好相處,不要太沖動。其實他們一轉身,就把所有的矛盾都忘了。有的同學作業沒有全部做完,可能是家裡有事耽誤了,只是偶爾沒做完。有的同學考的不好,因為他只能做到那個程度,就是那個水平,他盡力了。在處理學生的問題時,我們的老師應該試著信任自己的學生,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問題,老師和學生都學到了很多道理。

是的,我想我們應該和孩子們談談。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放棄學業,繼續努力。我們不必紀律嚴明,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學生。我們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我們應該多鼓勵學生,少批評他們,多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在成長階段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在他懵懂的時候,要懂得灌輸和引導。長大了就放手;當他完全獨立的時候,就會有鼓勵。愛不僅僅是一種將愛進行到底的單一方式,愛是有層次的。只要我們善於引導,靈活運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就有可能出現在我們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地教學生,感受他們。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種財富。如果你用心的話,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當不了醫生也沒關係,讓他們成為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更有意義!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成為我們的期望。你是用微笑迴應自己的期待,還是用苦澀迴應自己的期待?笑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喜悅!生活是一面鏡子,當你微笑時,它也會微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刻關注,堅持快樂的心情,做一個陽光老師。用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篇4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裡還有時間去樂呀!“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

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裡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著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篇5

當我讀到《有溫度的數學》這本書的書名時,我產生了一些疑惑:還有冷冰冰的數學嗎?我們平時在教學的時候,數學有沒有溫度?學生覺得冷的數學還是暖的數學?帶著這些疑問,我翻開了圖書目錄,作者楊老師從四個方面講述了有溫度的數學。看完之後,我深有感觸。它們是我們最熟悉的四個方面。結果我覺得很陌生,很疏遠。

第一,不熟悉的課本

我從來不認為數學課本上的例題會有問題(這裡的問題不是知識點的錯誤,而是結構和排列的問題),我一直認為例題都是編輯精心挑選的,都是精華。針對我們教材中不合理的地方,楊老師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並通過其他教學大師的陳述和查閱相關資料來證明和驗證自己的想法。印象最深的是書籍的插圖(數對)和經緯的解釋。當我在課堂上教學時,我曾經問過同樣的想法,即樑肖左邊的學生使用成對的數字。這是觀察者的左邊還是樑瀟的左邊?這個問題我想過,但一直沒敢。我很佩服楊老師提出來的批判精神。

結合我們現有的教材,我們的教材在低年級是否可以多一些圖片,多一些遊戲,多一些歌謠式的文字;而到了我們高年級,是不是可以更加生活化,更加人性化,更加動畫化,才能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

二、陌生的教室

我們對教室很熟悉,每天都要和它打交道,但我們的教室真的有溫度嗎?真的是學生喜歡的教室嗎?數學的公式、性質、符號給孩子冰冷、嚴肅的感覺。如果數學課堂給孩子這樣的感覺,學生就會感到厭煩,所以不想學數學。楊老師提出了當今數學課堂的矛盾,其中圈養與放養的矛盾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我陷入了沉思。就像今天的生活,雞蛋要吃土雞蛋;母雞想吃散養老母雞,感覺散養的比圈養的好。在這裡,楊先生還指出了中國教育方法與西方教育方法的比較。但是在這裡我想說清楚,我們國家人口多。如果一個班十幾個人,像西方國家那樣,我們國家不知道還會多出多少學校和老師。這裡的財政支出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雖然圈養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但到目前為止,還是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

第三,奇怪的自己

我們瞭解自己嗎?你知道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老師嗎?很多時候,我們確實有很多矛盾,制約著我們的發展,就像楊老師說的,主體與主導的矛盾。教師引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我們教師需要藝術的引導。迎賓老師也是我看的最認真的地方。我想做一個幽默的老師,一個抒情的老師,一個少廢話的老師,一個技術過硬的老師,一個會講故事,會變戲法的老師。這些我都想做,但我最想要的是一個抒情的老師。我想和孩子們說說話,聊聊天,想想未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喜歡數學,自己去學習,自己去做。

第四,陌生學生

你瞭解你的學生嗎?你知道他們每天都在想什麼嗎?你知道他們想成為什麼嗎?現在的孩子都想得很好,只是行為方式不同而已。從前,我記得有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故意搗亂,就是為了引起我的注意。楊老師提出要培養各種數學大師,其中我最喜歡反思型的學生。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我們都需要多次反思。有了反思,我們的知識水平會更上一層樓,這樣下次或下次就不會犯錯了。學生也是如此。一個問題錯了也沒關係。反思之後,分析原因。下一個好問題是錯題的值。如果你做錯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思之後,分析利弊,下次遇到就能從容應對了。

讀楊老師的《有溫度的數學》,讓我對我們的課本、課堂、老師、學生有了更深的瞭解,讓我覺得他們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要不斷的學習,思考,學習,把他們從陌生人變成熟悉的人。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篇6

讀一本好書,是與偉人的精神交流;讀一本好書,是為心靈尋找生長的沃土;讀一本好書,是充實靈魂的必然需要。我喜歡讀書,並在讀書中享受著快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我感受頗深:

一、“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

有時候,我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想讀書卻感覺抽不出時間。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中給了我很好的幫助。是的,時間總是會有的。只要合理的安排時間,並且有一顆迫切讀書學習的心,我們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動力去讀書。

二、“興趣的意義何在”

一直以來,不少學生缺乏對學習的興趣,而且常常被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籤。任老師如何苦口婆心,都沒有什麼改變。蘇霍姆林斯基的第二十一條建議“興趣的意義何在”,給了我很好的啟示。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們就會自己迫切的想去學。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要比質問孩子為什麼不愛學要好得多。

那麼,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呢?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而在老師。首先,老師應該提高自己的個人魅力。讓孩子喜歡你,願意聽你說。孩子就很有可能,因為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這門學科。其次,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就好像看一場節目,演員如果毫無變化沒有表情,那麼觀眾當然就不願繼續往下看了。沒有任何孩子,願意端坐不動地聽別人在臺上作報告的。

得到這個啟示後,我很快就運用到了我的課堂教學中。在執教一年級下冊《識字四》這一課時,我根據課文內容,製作了畫面生動的課件。當孩子們看到“飛舞的蝴蝶”“爬來爬去的蜘蛛”“游來游去的.蝌蚪”時,一下子就被課堂內容深深吸引。然後,我用動畫的形式,將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分開然後合攏,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形聲字的規律,也體會到了學習漢字的樂趣,課堂效果非常好。我想,其實孩子們的興趣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只要老師用心去準備,去設計你的課堂。那麼,一個充滿趣味的課堂,就能夠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興趣。

三、學會積累經驗

剛剛參加工作這幾年,常感覺自己有些力不從心。這與個人經驗是有緊密聯絡的。蘇霍姆林斯基在第四十三條建議“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這一點上,讓我受益良多。他指出,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本里的作業都完成的很好,那麼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裡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而學習別人的經驗,也並不是把所有的東西按部就班。要先深入瞭解自己的班級情況,根據自身特點去研究管理自己班級的最合適的方式。教學水平的提高,就要靠勤學勤問,刻苦鑽研了。

在執教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的《吃的學問多》這一課時,我感受頗深。看起來很簡單的內容,但要引導孩子們自己去發現去學習正確的行為習慣,就需要老師提高教學的“藝術”了。我一邊自己鑽研,一邊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們,虛心求教,努力探索。最終,取得了“區優質課二等獎”的好成績。

我校自20xx年開始,就啟動了“1+n”計劃。這個活動,給我們青年老師帶來了很多可貴的幫助。使我們能在一個溫暖的團隊氛圍中,學習和積累豐富的經驗,快樂迅速的成長。給我的職業成長的道路點亮了一盞明燈。

四、教師腦力勞動素養決定著學生的腦力勞動的素養

在課堂上,學生對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掌握新教材的,這裡面儘管學生有其自身的動機所在,但教師的引導也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學生的勞動素養乃是教師的勞動素養的一面鏡子。”教師想要在課堂上看出學生的腦力勞動如何並適時地進行引導,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身上,而要想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生是如何思考上,就必須對所教的教材有深厚的瞭解,必須掌握足夠多的知識。“教師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則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才有精力去顧及學生,才會根據學生的腦力勞動情況而隨時自己將要採取的措施。

五、關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問題

儘管國小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我們必須要關注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因為抽象思維是學生認識世界、開拓眼界,持續發展的一條必以之道。有些學生在低年級學習比較好,而到了高年級學習卻落後了,“這正是由於沒有藉助抽象思維來發展他的頭腦所造成的可悲後果。”“要使學生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必要進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學生通過思考和推理而脫離開具體的東西。”要想使學生脫離開這具體的東西,必須建立在對事物、事實和現象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沒有理解的識記和在此基礎上的概括對兒童來說都是有害的。

閱讀優秀書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誨。他說:“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為,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了教育目的。”“書籍對少年來說,並不是真理的倉庫,而是內心體驗的源泉。”其實,不僅僅是少年,所有的人都會在閱讀書籍中找到無限的快樂。讓我們閱讀並快樂著!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篇7

世界上有很多種爸爸:有隻要孩子不聽話就會嚴厲打孩子的“硬漢爸爸”,也有不在家工作全職教育孩子的“奶爸”。我爸真的是有工作不會打我的爸爸。

週末,我認真讀了《父與子》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漫畫家布勞恩的漫畫,描繪了書中父子的故事。這本書裡有195個父子之間的小故事,這樣兒子就可以糾正他的錯誤。平淡的生活中,他們偶爾會互相捉弄,但心裡都是愛著對方的。更多的時候,父親懷著一顆童心,不厭其煩地創造一切條件陪兒子玩耍,讓兒子擁有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

最讓我感動的是,父子倆在河邊游泳,但是岸邊的鵝卵石太少了。晚上,父親居然帶了滿滿一車鵝卵石,準備讓兒子玩個夠。放假的時候,兒子想好好睡一覺,父親居然把兒子放在一輛車上,運到森林裡,在動物大合唱中叫醒他。兒子不小心把墨水灑在地毯上,父親發現兒子在地毯上畫了一隻可愛調皮的小猴子。他沒有發脾氣,而是開始和兒子“潑墨”。父親和兒子在玩蹺蹺板。突然,當他看到管理員來了,他迅速用帽子遮住鬍子,然後蹲下來,假裝是一個孩子...

這是多麼慈愛的父親啊!在他們倆身上,我彷彿看到了我和父親的影子。記得有一次,我想去打羽毛球,但是路上公交車很多,廣場上都是人,沒有合適的地方打。爸爸絞盡腦汁,終於想到在離我家不遠的一個空的場地玩。因為空間小,我用力打了父親的臉,他臉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腫塊。爸爸一點都不怪我,繼續陪我玩。都是因為父親對我的深愛。他對我的愛,不是給我買漂亮的裙子,也不是給我住漂亮的房子,而是儘管他很忙,卻一直陪著我。

有人說:“父親應該是一個慷慨的朋友。”我父親也是。爸爸,我愛你!

暑期閱讀心得體會篇8

暑假期間,我讀了李鎮西寫的《當班主任》這本書,感觸頗深。這本書是李鎮西2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教育智慧的結晶。全面闡述了他在教育、教師、學生、家長、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和實踐。從這本書裡,我深深體會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真誠地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思想、學習、生活上,而且在實際行動上,我要求學生寫“老師我想對你說”,把平時不敢當面對老師說的話用文字告訴老師,讓老師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想法有更深的瞭解,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平易近人。

國小生雖然年紀小,但也是有獨立想法的敏感個體。教師的性格、責任心和愛心、知識和教學能力、對學生的態度等。,會在日常言行中傳達給學生。老師的愛和付出會得到學生真情的回報。

1、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學生,包容學生的錯誤,耐心雕琢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對待班裡的後進生,給他們更多的愛。經常和他們交談,多瞭解他們的優點,及時給予表揚,督促他們不斷前進。

2、給學生尊重。尊重比愛更重要。因為學生通過尊重,可以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平等,可以感受到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自己失去了自尊,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和精神支撐,從而導致抑鬱。相反,他們會獲得向上的動力。為此,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志、隱私等,用一切手段肯定和欣賞學生。

3、讓學生成為主人。最終還是學生自己掌握知識,學生自己動手。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學生應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修養,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示。

4、改變自己。師生關係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變化中起主導作用。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關鍵在教師。作為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和教學能力,用高尚的品格和優秀的品質感染和征服學生。正因為如此,很多老師每次去上新課都會得到學生的歡呼。其次,要轉換角色。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是伴奏者,舞臺的中心應該是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他們的監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