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藝術導論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藝術導論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美術概論》分上、下兩編,上編為美術的基本原理,闡釋了美術的本質論、創作論和接受論。看了這本書會有怎樣的體會呢?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的藝術導論心得體會精選多篇,歡迎大家閱讀。

藝術導論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篇一:

最近讀了《美術概論》這本書。藝術概論是以各門藝術的普遍規律作為自己的研究物件,具體地說,藝術理論要綜合地研究、考察人類社會的一切藝術現象,探索和揭示各種藝術現象共有的普遍規律,主要是研究各種藝術現象的共性問題,藝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範疇問題。這裡需要明確兩點:一是藝術理論與藝術史、藝術批評的關係;二是藝術理論與部門藝術理論的關係。

我們必須理解與掌握藝術概論這門課程的學習方法:

1、學習藝術概論要掌握正確的哲學——美學思考方法。如果說,哲學代表著人類理性認識的最高形式,藝術代表著人類感性認識的最高形式,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精神王國的兩座高峰。那麼,架在哲學與藝術這兩座精神高峰之間的橋樑便是美學。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大師黑格爾乾脆把美學就稱之為“藝術哲學”。因此,研究方法問題對於藝術理論來說尤為重要。我們應當將馬克思主義美學體系作為認識和分析藝術活動的基本方法。

2、學習藝術概論要注意結合中外藝術史和中外優秀藝術作品。不瞭解人類的過去,就不能夠認識人類的今天和未來。當然,單就我們的課程學習來說,不可能要求學習者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充套件大量史學知識,只需要我們瞭解和熟悉教材中列舉的藝術史料,熟悉和掌握教材中列舉的中外優秀藝術作品,並能夠結合這些史料和作品來理解有關藝術理論。

3、學習藝術概論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藝術體驗。當代社會生活中,幾乎人人都離不開欣賞藝術。但是,對於藝術概論這門課程的學習者來說,就不能滿足於單純欣賞藝術,而是應當熟悉和掌握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通過對優秀藝術作品的鑑賞和評價,一方面可以結合自身的藝術實踐和審美體驗加深對藝術理論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自覺地在藝術理論指導下,通過對優秀藝術作品的鑑賞活動,來提高自身的審美修養和藝術鑑賞力。

藝術一詞給人一種至高無尚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藝術是人的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現。研究藝術的學科是藝術學。藝術學概論是一門研究藝術活動基本規律的課程。作為一名藝術專業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認真的學習好我的專業課程.在此基礎上慢慢的體會藝術的無窮力量.

篇二:

通過一學期“藝術概論”的學習,張老師對藝術學的課程內容以理論結合實際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全面介紹了藝術特徵、藝術起源、藝術地位以及藝術創作、藝術作品和藝術鑑賞的主要特徵,尤其是從文化角度帶領我們學員對五大藝術門類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涉及中外古今許多著名藝術家與優秀藝術作品,內容豐富、例證詳實,熔“知識性、理論性、啟發性和趣味性”於一爐,有助於提高我們學員的審美水平、藝術修養,以及對於藝術作品的鑑賞能力。通過對“藝術概論”課程的學習,相信自己的藝術修養和藝術鑑賞能力會不斷得到提高!

1、掌握相關的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對於學好藝術概論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哲學、美學、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學科與藝術密切相關,掌握這些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可以互相溝通,相得益彰。同時對加深對藝術理論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廣泛涉獵各種藝術門類,獲取豐富的藝術實證資料,以避免藝術理論的枯燥無味。藝術是一個十分繁複的領域,包括文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塑、工藝、戲劇、影視等,甚至包括今天剛興起的網路藝術、遊戲藝術。

3、理論聯絡實際,是學好藝術概論的根本法則。理論來源於實踐,其生命力在於對人的實踐行為的概括和指導。理論如果不聯絡實際,就是教條,不但無益甚至有害。藝術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精闢地理解專業課所講授的內容,提高我們對生活的藝術感悟力;反過來,較高的藝術感悟力對於提升我們的藝術理論水平,促進我們對藝術現象的理論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而通過藝術概論課程的學習,我才真正對藝術有所瞭解。我選修藝術概論這門課主要是想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藝術欣賞水平,結合所學專業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篇三:

這本《藝術設計概論》,是我們專業下半個學期的教材,不過出於本身的興趣,我自己早已看了一遍這本書,覺得受益匪淺。

首先,對這本書做一下簡介。本書是對設計理論全面系統的闡述,內容涵蓋了與藝術緊密相關的各科理論,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論述中時不時有作者個人的創見,形設上豐富新穎,適合當代讀者閱讀。隨著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不僅美育成為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建設的一大課題,而且用美的形態和應用技術豐富和提升我國人民大眾的生活質量也是必然趨勢。絕大多數美術院系培養學生的方向,可能越來越多的是應用型人才,而不是架上繪畫或純藝術創作人才了,這種變化帶來的教學思路的調整也就是必然的了。出版社為教學服務是天職之一,而面對這種變化,首先就想到了教材的變革與調整。大學美術和設計專業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中,實用類、應用技術類學科內容和知識範疇成為課程的中心部分,大多數學生在校期間也會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這些內容上。

通過這本書,我對藝術設計有了更深刻更正確的認識:

1. 所謂藝術設計,就是將藝術的形式、美感結合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再現於和我們生活精密相關的設計當中,使之不但具有審美功能,還具有使用功能。換句話說,藝術設計首先是為人服務的(大到空間環境,小到衣、食、注行、用等),藝術設計應是人類社會一定的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的完美結合,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程序中的必然產物。藝術來源於生活,反過來有作用於生活。

2.藝術設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的研究內容和服務物件有別於傳統的藝術門類。同時藝術設計也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市嘗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其審美標準也隨著這諸多因素的變化而改變。藝術設計貴在創造活動與實踐。

3.藝術設計,實際上是設計者自身綜合素質(如表現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體現。各個專業雖然對設計知識的著重面不盡相同,但對於“大設計”概念的關於美、節律、均衡、韻律等的要求是一樣的。不論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設計,考生首先要面對的是一個對所設計物件的理解——對設計物件相關的背景文化、地理、歷史、人文知識的理解。

4.作為藝術生,我們應該更多的去了解藝術設計的特徵和歷史性,設計形態和思維的結合,同時不要忽視設計心理學的重要性,將設計放在為人類服務的基礎上,才能不斷超越,實現設計的價值。

儘管這本教材書我已經讀過一遍,但是我想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探導的,所以對這本書,我同樣還充滿著興趣,期待下半個學期同任課老師一起探導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