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家鄉環境調查報告8篇 【實地考察】喚醒家鄉環保意識——一份詳細的環境調查報告

本文將介紹對家鄉環境的調查報告,從空氣質量、水資源、垃圾處理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通過資料和圖表的呈現,展示家鄉環境現狀及其問題,並提出一些解決方案,以呼籲廣大市民共同關注家鄉環境保護。

家鄉環境調查報告8篇 【實地考察】喚醒家鄉環保意識——一份詳細的環境調查報告

第1篇

春節時回老家走走,正好遇到家鄉的山林改造。挖土機沿山開路,政府要求每戶在規定的時間前砍光自家的松樹(當地每家都會有一份山地,山地的松樹自然也包括其中)。我起初很驚訝,也很不解,政府應該鼓勵植樹造林,怎麼還倡導毀林呢找鄉親們一問,原來政府打算種上新的經濟樹種。事情雖然暫時搞清楚了,但我還是對政府的做法產生質疑。因為改變山林的樹種不應該一刀切。

原因一,當所有松樹被同時砍光時,土壤缺少植被的保護,必然會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村民用水困難(植物有蓄水作用,植被一旦消失,泉水量必然大減);水旱災害增多(植物在乾旱時能減少地表水的蒸發量,澇時能減弱地表徑流且能蓄水,從而調節溪流水量,降低旱澇災害發生的機率),土地肥力下降,這兩種情況都直接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用完儲備柴後,村民缺少可用於做燃料的柴火。這樣的損失加起來絕對不是幾棵經濟林木可以賺回來的。

原因二,沒有徵求農民的意見。(大多數村民都不大願意這樣做,有因為利益的問題,也有因為宣傳不足的問題)。對家鄉的環境狀況懷有憂慮的心,加上高中時我的首選科是生物(06-08年廣東非體藝類考生的大學聯考科目都是3+綜合+首選),所以我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科學實驗方法,於是暑假對家鄉的環境狀況作了具體的調查。調查主要包括動植物的物種多樣性和空氣質量三個方面。從調查結果來看,動植物的物種多樣性明顯減少,空氣方面因缺乏器材和相關技術指導只做了定性調查和分析,最後的發現有喜有憂。

20xx年8月11日—15日。(11號空氣調查,12—13號野生動物調查,14—15號野生植物調查)

1.野生植物的數量和種類明顯減少。其中對林木松樹的調查,用正方形樣方法隨機抽取了五個一百平方米的樣方,平均數量為3棵每百平方米,同時有一部分林地新種上了其它經濟林木。灌木的物種數量大幅下降,一個人走了兩天的山嶺,經實地觀察發現像稔子樹,高腳稔,地稔,酸醋子,菝葜,刺泡等童年時常見的野果已很難找到。金銀花等經濟型野生植物也很難找到,幾乎絕跡。

2.野生動物的數量和種類也明顯減少。其中對溪流中魚的數量和種類數作了調查,方法是在溪流的上,中,下游分別擷取一段3米長的水域,兩邊用泥截流,再用桶把水弄乾。然後把留在溪底的魚全部捉起來,並記錄魚的數量和類群數。三個實驗小組魚的平均數量為5條(溪流的魚都是很小的小魚),類群數為2。另外我還從村民裡瞭解到松鼠,黃牛鶴(我們家鄉的.叫法),鵪鶉等動物現在已基本上遇不到了。

3.空氣質量方面有喜有憂。我把村子徹底地走了一遍。發現農村典型的農家肥汙染少了,村子整潔乾淨了不少。但是因為村子前面的國道車流量逐年增多,加上村裡的車子又多了,所以空氣清新度比以前下降了不少。近年村民們把村子能砍的樹都砍了,騰出空地來蓋房子或修路。樹少了,空氣中的可吸入固體顆粒也就隨之增多。

站在家鄉的山崗上,望著自己的家鄉,天還是那樣藍,水卻沒那麼秀,山也沒那麼綠了。想想伴隨童年成長的野果已不再屬於這片土地,不覺感到陣陣心涼,就像惋惜那漸漸失去的童年~~中國的農村啊!當你的綠色一點點褪去,而生活水平又遠遠落後於城市時,我們用什麼來愛你,你又用什麼來吸引那些出了城的大學生重新回到你的懷抱!或許你有辦法,因為現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將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村官來建設您,還你綠色,還你可愛。儘管那個大學生不會是我,但我還是希望科學發展觀能真正的體現在這些大學生村官身上。過去只注重經濟發展,不注重環境保護的發展模式對環境傷害很大,要做到徹底的改掉上一代土村官先破壞後治理的發展觀念,培養新一代的具有科學發展觀的大學生村官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否則,中國的農村永遠是20xx年的農村,或者根本就沒有永遠!

家鄉環境調查報告8篇 【實地考察】喚醒家鄉環保意識——一份詳細的環境調查報告 第2張

第2篇

前兩週,我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對家鄉隆昌的空氣,水質,綠化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情況大致如下:

首先,我們通過訪問周圍的人,知道了城市裡的'空氣比郊區要差一些了。因為城市裡的人們隨意亂吐痰,亂扔垃圾,甚至把臭烘烘的垃圾放在別人家門口或是電梯裡。城市裡汽車太多,排放了大量的尾氣;郊區裡都是花花綠綠,樹木高高的,粗壯結實挺拔,像草原的哨兵一樣,長得蔥蔥蘢蘢。

然後我們通過觀察古宇湖的水,瞭解到原本清澈見底的古宇湖有著黑,白天鵝,它們在古宇湖裡游來游去。由於人們大量把汙水排入湖裡,湖水開始變得一點兒渾濁起來,天鵝們不約而同地跑掉了,遠遠地離開了我們。

最後我們四處查詢關於綠化的資料,發現人們一部分細心地呵護,栽培小樹苗,真心希望它們能夠茁壯成長,生怕它們會被破壞,不然的話自己就前功盡棄了;另一部分殘酷無情地砍伐樹木,遭踏著樹木,把樹木折斷,這樣的話,用什麼來擋風遮雨,鳥兒在哪兒安家呢?

一、請人們千萬別隨意亂吐口痰,別亂扔垃圾,車子儘量少開。

二、請人們不要往小河,小池,小溪等水中排入汙水,扔垃圾了。

三、請人們多多地栽種,培育小樹苗,讓它長成參天大樹,不要因為佔小便宜而讓許許多多無古的生命在這世界中消失。

第3篇

近年來,隨著家鄉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汙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以下是我對環境汙染進行的調查報告。造成環境汙染的汙染源是:

1、公共廁所裡的.糞便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人噁心。

3、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中含有粉塵、鋁、煤灰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4、公園草坪上常有遊人丟棄的垃圾,既不衛生,又影響市容。

5、工廠排出的廢水又黑又醜,還會浮起一些汙穢物。

6、工廠排出的廢氣很刺鼻,會散發到小鎮的各個角落。

造成環境汙染的汙染物是:廢水、廢氣、排洩物、腐肉、塑料袋、生活垃圾等。

汙染物對環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氣變得混濁,對人的呼吸系統有很大的危害;生活垃圾處理不好會滋生細菌,嚴重影響人的健康;汙水會影響生活用水,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看了這些,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嗎?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性筷子;廢氣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汙染水源。

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讓我們一起呵護碧水藍天,共建美麗家園!

第4篇

今天,我來到了福泰隆廣場門口,關於家鄉環境的情況做了一些調查;我看見有很多叔叔阿姨,爺爺奶奶手裡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從超市出來,我就向前做了個採訪。

首先,我走到奶奶身邊,說道:“奶奶您好,我是江濱國小的學生,請問一下您對我們金華的環境感覺怎樣?”奶奶說:“感覺現在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在地上到處可見塑料袋,我們從使用環保袋以後,瞧!地面乾淨多了。”我謝過奶奶後,又採訪了一位年輕的阿姨;她笑著告訴我說:“我們金華的環境是越來越好了,再加上經常會有像你們這樣的“環境小衛士”為保護家鄉的環境做宣傳,現在我們金華市民的素質也是越來越高了,隨地扔垃圾和吐痰的現象也越來越少了;不過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金華的環境將會越來越美的!”

我謝過阿姨後,我繼續採訪了幾位叔叔,叔叔說:“要是我們金華的`環境越來越好,必須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愛護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垃圾分類回收,奉勸別人少吸菸等。”

我通過這一次的採訪,對家鄉的環境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知道了為保護家鄉環境我該做些什麼!

第5篇

通過對家鄉環境情況的調查,瞭解家鄉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到環境汙染的嚴重性,加強我們的環保意識。同時希望通過我的調查和宣傳,提高家鄉農民的環保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的現狀,把農村建設成子孫後代嚮往的美麗樂園。

調查背景:我居住在農村,大大小小的池塘、小溪隨處可見。可是近幾年,池塘的水由清澈變為渾濁泛黃,泛黑的池水長滿水草,隨處漂著骯髒的雜物,小時侯還能光著腳丫捉小魚的小溪,而今不僅不見魚的蹤影,還泛著農藥的惡臭。環境問題現在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大熱點,然而在尚未有工業侵入的農村地區,環境的惡化竟也這般明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雖然目睹了這種變化,卻也從未進行過思考,而農民的環境觀念更是值得人們去重視。所以,我決定利用放暑假的機會對我村的環境情況進行調查。

由於我一直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生活方式及居住環境較為熟悉,所以在老師的幫助下首先對環境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結合所具有的相關知識進行比較,並對農民的文化素質進行綜合分析之後,制定了貼近農村的生活又通俗易懂的問卷調查表。

印好調查表後,就是走訪農戶進行調查。因我調查的範圍是我家所在的附近,所以調查過程都是以談話的方式進行的(我認為這樣可以獲得更多資訊),最後請他們填寫調查表。調查的物件有少部分的學生,其餘大多數是在本村耕種的農民。

為了獲取更感性的材料,我又和老師、小夥伴一起走進下初村的大街小巷,對其周邊環境進行了實地考查,做了詳細記錄。

主要是對調查表和實地調查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探究整理,從而得出結論。

1、生活垃圾因為基礎設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嚴重的“髒亂差”現象,使農村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並且這些垃圾中有那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廢舊電池之類的有害物質。一節小小的廢電池可使1平方米的土地長久板結,肥效大減。

2、大量的生活汙水和鄉鎮工業廢水排入自然水域,從而造成大面積的水域受到汙染。生活汙水主要來自農家使用的農藥和化肥,農藥、化肥、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嚴重的化學性汙染。

3、近幾年在農村興起的畜禽養殖業,由於沒有足夠的地方消納畜禽糞便,養殖地點又離人的住所近或者乾脆處於同一個院子中,到處臭氣熏天,蚊蠅亂飛。同時也給地表水帶來有機汙染和富營養化汙染以及大氣的惡臭汙染甚至地下水汙染,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群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4、由於汙水灌溉、堆置固體廢棄物、承受了大量工業汙染的轉移,農村土壤的重金屬汙染已經延伸到了食品汙染。

1、由於農民思想意識落後,大部分都沒有環保意識,對環境汙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他們不知道一旦環境遭到破壞,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恢復不起來的。

2、農民是被忽視了的環保群體,各種環保宣傳在農村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也許是人們的眼睛都專注在工業汙染和城市汙染上了,對於人口相對比較稀疏,面積比較大的農村來講還沒有引起重視。然而誰會知道每天隨意丟的一個塑料袋,每次無意的扔一個農藥瓶,日積月累,也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呢?

3、從調查結果看,更讓人擔心的是,有環保意識的人與擁有環保知識的人由於產生從眾心理,別人怎樣自己就怎樣,所以同樣沒有任何的行動。比如知道塑料袋危害的能50%,但每個人卻仍然亂丟,如何讓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值得每一個環保人思索。

根據我的調查,我覺得只有加強環保在農村的宣傳力度,採取有效的解決方案,才能有效的抑制農村環境繼續惡化這一隱患!而要防患於未然,科學地處理各種環境問題又是當前擺在所有人面前的嶄新的課題。同時我會給有關部門提出綠色建議:合理規劃村民居住地,健全民民居管理機制,強化農民的環保意識,開展“讓農村變得更衛生”活動,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創造出更為美好的環境!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入瞭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我們明白了環境的汙染與破壞給人類帶來了生存的嚴重威脅,我們每一個人就應該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再破壞環境,愛護一草一木,愛護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為了我們人類的家園,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能繼續繁衍下去,請每天每人都少產生一點垃圾,共同建設我們美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關於“家鄉環境汙染情況”的調查研究,始於學生對教學樓後一條小溪的爭論。這條小溪沒有清澈見底的河水,只有漂浮在水面的各種垃圾。學生能從身邊大家都忽視的小問題出發,提出調查課題——家鄉環境汙染情況的調查,積極主動地開展一系列有關的調查、採訪等社會實踐活動。他們多次碰壁,卻始終沒有放棄。最終,寫成了環境汙染情況的調查報告。通過活動,他們不僅增長了知識,鍛鍊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強了環保意識,懂得了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二)針對性。調查報告一般有比較明確的意向。調查報告反映的問題集中而有深度。

(三)邏輯性。調查報告是對核實無誤的資料和事實進行邏輯論證,探明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預測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提示本質性和規律性的東西,得出科學的結論。

問題調查報告:是針對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項調查,澄清事實真相,判明問題的原因和性質,確定造成的危害,並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建議,為問題的最後處理提供依據,也為其他有關方面提供參考和借鑑的一種調查報告。

(一)標題。標題可以是“關於××××的調查報告”。

1、前言。是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物件或範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第6篇

美好的家鄉(留在了記憶中):我是一個大山裡的孩子,我的母親河就是家門前這條可親可敬的清清流淌著的清江河。從小我就是喝著清江河的水長大的,從小我就在河裡遊玩,不知當時是多麼的快樂。炎炎的夏日,爸爸就帶著我和弟兄們,拿著游泳圈歡欣鼓舞的向清涼的河水撲去。在河裡遊玩,打鬧。頭頂是燃燒的驕陽,身下是冰涼的河水。這樣的日子,很快樂,真的!可是這樣的清清的河水已經逝去,再回來的可能性已經是沒有多大的希望了。

我帶著夥伴們一早便來到河邊看看,說實話我已經很久沒來到這個曾經親切的河邊了。當我看到滿目瘡痍的河,心裡很不是滋味。河面漂著垃圾,河邊也是垃圾。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裡。原來清清的河已經不見了,唯獨剩下的是一條髒兮兮的小臭水溝。原來修的汙水收集站沒有使用,而是將它填平,這樣生活垃圾就直接進入了河裡,沒有了原有的清澈,只剩下烏漆麻黑的水。隨處可見的垃圾,讓人心寒。

垃圾很多,很多小水溝都遭到嚴重的汙染,水質變的惡劣,垃圾主要為生活垃圾,其中白色垃圾佔了很發一部分。而且有生活汙水大量排放入河中,河水變的很髒很臭。

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十分薄弱,大家都不是很注意公共場合的環境衛生,也不注重保護身邊的自然環境。社群沒有投入多少心思在處理垃圾上,垃圾處理不到位。

(3)解決方法:首先要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的意識,每個人都從身邊做起,將身邊的環境保好,再做宣傳,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社群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來處理垃圾,沒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再快的經濟發展又有什麼作用。我們應該做到又好又快的發展,而非只注重快速發展,以破壞環境為代價。

5、活動體會:通過這次活動,不但提高了我的實踐能力,使我更加的.熟悉了這項活動的過程,而且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深刻的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我們身邊存在的一些環境問題,明白了現在的嚴峻行勢。我深刻的認識到我們應該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會盡力去保護環境,同時也會做有關保護環境的宣傳。

文章雖短,但情真意切,選題深刻,充分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如果能把調查(如汙染的原因、、主要的汙染物種類及分佈情況等)做得全面細緻一些就好了。

第7篇

我將調研地點就近選在了我暑期打工的地方,xxx省xx縣,方便我走訪調研,瞭解我縣生態環境建設的情況。據我瞭解,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引起了政府的重視,政府給予了極大地政策支援。各地興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潮,生態文明是基於生態危機、反思傳統發展觀念而進行的理性選擇。把生態建設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們黨對人類文明趨勢認識的不斷深化。發展迴圈經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之一,可逐漸緩解我國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減緩生態環境的破壞速度,使我們擺脫能源危機、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可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強調要“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把生態建設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們黨對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認識的不斷深化。建設生態文明,不僅對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對於維護地區生態安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果,它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

建設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搞好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我先對於生態文明建設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制定了生態環境管理辦法和對於違規的企事業單位的處罰條例,並嚴格執行。幾年來收效良多,成果顯著。縣內水域水質明顯改善,空氣質量也有所提高,本次調研由於是暑期調研,所以無法體驗由於冬季供暖所排放的廢氣對於空氣質量的影響,不過,回想往年來,每年冬天供暖裝置都會排放大量廢氣汙染環境,增加煙囪高度畢竟治標不治本,並且對環境的危害更大。多年來由於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落後,一直沒有解決辦法。

今年暑期回家,就聽說縣裡進行暖氣改道的工程,到年底供暖時,就可實現全縣樓房住戶的統一供暖。這樣就可做到鍋爐廢氣統一處理,集中排放。廢氣經過專業處理,淨化然後同一排放,極大程度上緩解了供熱廢氣對於本地空氣的汙染指數的`影響。

另外,我先還建立了小型生態園區,植物園裡培植了多種農作物,品種繁多的樹木等,由於xx地區自然天氣的限制,xx地區農產品品種較南方匱乏。珍貴植物品種更是稀少。所以縣裡建起了植物園,一方面可做些作物培植方面的實驗,還可以當做旅遊景點供人觀賞,加大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也促進了市場的繁榮。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層面,是指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產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綠色化”、無害化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化。這就要求我們大力發展迴圈經濟。資源是有限的。要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在全社會倡導節約資源的觀念,努力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

應大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迴圈利用資源和治理汙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現代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並具體落實到單位、家庭、個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實施清潔生產。清潔生產,不僅指生產過程要節約原材料、能源並減少排放物,同時也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整個生產週期對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態的損害。傳統生產是一種只強調物質生產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改變這種生產方式,需要不斷進行清潔生產意識教育,引導人們轉變傳統生產觀念,讓清潔生產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採用清潔能源、預防和減少汙染成為政府、企業、社會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層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動包括指導我們進行生態環境創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組織、規劃等意識和行為都必須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樹立生態文化意識。

生態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新世紀新階段,人類已逐漸認識到長期對自然進行掠奪性索取、破壞必將遭受懲罰,一個從征服自然、破壞自然到迴歸自然、珍愛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態意識覺醒之日,就是我國生態環境改善之時。因此,進行生態教育,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認同,增強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行為的自律,牢固樹立生態文化意識,是解決生態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

生態文明建設是與人們的自覺履行分不開的,這就對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有了一定的要求。

注重生態道德教育。生態與道德不可割裂。生態環境的優劣,反映著人們生態道德水準的高低,同時,人們生態道德水準的高低,也極大地影響著生態環境的優劣。生態道德驅動著人們的生態意識和行為的自覺性、自律性與責任感。加強生態道德教育,可以使人們自覺地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同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鬥爭。應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多種形式的生態道德實踐活動,努力形成防止汙染、保護生態、美化家園、綠化祖國的社會文明新風尚。

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層面,是指重視和加強社會事業建設,推動人們生活方式的革新。這就要求我們: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團結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會管理體系,形

成以生態文化意識為主導的社會潮流,樹立以文明、健康、科學、和諧生活方式為主導的社會風氣。

要加強生態型社會建設,努力滿足居民對居住環境品質愈來愈高的追求。就農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態示範區”建設的同時包括文化、教育、醫療以及各種服務在內的配套設施。

實現人口良性發展。實現消費方式的生態化。逐步形成有利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的生活方式。反對自私的享樂觀,拒絕揮霍鋪張、浮華擺闊等消費行為。鼓勵從點點滴滴做起,減少或杜絕生態破壞、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

生態文明必須與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並重才能均能發展,受到良好的成果,如果只重視其中一項,必然會有嚴重的弊端,或破壞了自然環境,或忽略了經濟建設都是不可取的。新社會的建設必須多項共舉,共同發展。

第8篇

前言:今年寒假,為了比較深入地瞭解社會,鍛鍊自己,我和鄰里幾個玩伴組建了一個環保實踐隊,現將活動過程做如下說明。

因為今年來家鄉的環境持續惡化,自然環境日趨嚴重,這些都給家鄉的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我們幾個提議建立一支環保隊。

為環保提一些可行性建議,希望對家鄉環境改善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

(1);首先 ,我們在家鄉的主大街觀察了過往行人亂丟垃圾的行為且進行了適當的記錄。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都沒及時把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隨手亂扔的現象隨處可見。因此,在我們家鄉能真正愛護環境又能瞭解物品回收利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為這樣,容易導致家鄉主街道的環境衛生惡化,影響市容。

(2);然後,對一個主要河流深入實地調查。我們發現由於人們環境意識的薄弱,把不少的生活垃圾倒入了河裡,河邊,使得主河流被眾多生活垃圾所汙染。其中大多是一些廢棄塑料,生活廢品,汙水,嚴重影響了河道衛生與清潔。我們也調查瞭解到由於家周邊沒有較大型的處理生活垃圾的場所,所以一些居民為了貪圖方便,便把垃圾丟到河裡,使河中許多地方淤塞,河水也變色了。

10日 25日,在街區我們製作了一部分傳單,對居民進行一些環保問卷調查。

a.愛惜每一個生命(62%) b.保護生物多樣性(10%) c.與動植物和睦相處(10%) d.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滿足發展需要(18%)

a.飲用水,空氣質量(10%) b.森林,土地保護,防止水土流失(34%) c.環境改善(16%) d.糧食蔬菜安全(14%) e.脫貧致富(16%)

在收回的答卷中,我們發現家鄉居民的環境意識相對薄弱,對環境問題不是很關心。與此同時,我們向其講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目標,讓他們認識到一些環境保護對自身及自己周邊的人,事的重要性,得到他們的支援。

由於我們環保小隊切身體會到了生活垃圾對家鄉環境所帶來的破壞,我們向當地有關環保部門提出了幾點建議:

政府及相應機構應在全民中開展整體教育,加強環保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環保風氣,讓保護環境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環保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事業,政府,企業,公民缺一不可。

預先準備工作在整個過程中的重要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覺得做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了,不管結果怎樣都是成功的。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真正學到不少,對社會的理解也在活動中加深了。實踐中學習其他知識,不斷從各方面武裝自己。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大學生,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努力學好各類知識。此外,必須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鍛鍊自己的意志,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及適應社會的能力,為自己大學畢業完全進入社會做好必要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