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在山的那邊》資料:王家新詩選7篇 山使人思維翱翔之地——王家新詩選

《在山的那邊》是王家新詩選中的一首作品,也是王家新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喚醒了人們對大自然的嚮往和熱愛。王家新作為中國著名的現代詩人,曾獲得過多個文學獎項,被譽為“偉大的山水詩人”。

《在山的那邊》資料:王家新詩選7篇 山使人思維翱翔之地——王家新詩選

第1篇

3、能夠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夢想應如何實現。

同學們,你們的童年一定有很多夢想,能將心中的祕密告訴大家嗎?(學生暢所欲言)詩人王家新在小時候也有一個美麗的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閱讀詩歌《在山的那邊》,傾聽詩人的心聲。

1、學生關上書,聽老師範讀全詩,注意朗讀的語氣、速度、重音(讀得重的詞語)。

3、教師略談詩的語言美,並提出朗讀要求: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讀出語氣。

5、請一名學生朗誦後,其他同學評議,教師最後點評。

這首詩敘述了一個山區孩子童年的幻想──對大海的熱烈嚮往,長大後依然不停地追尋他。他真的是在尋找大海嗎?

2、學生小聲或默讀詩歌,探究一下,詩中的“海”與“山”蘊含什麼意思?先個別思考,再小組討論,然後將自己的觀點在全班交流,教師注意點評。

詩中的“我”對大海是這樣熱烈嚮往,為了實現理想不懈追求,而這些都是詩人通過精美的語言告訴我們的,同學們,讓我們默讀詩歌,將你認為用得特別生動的詞語作上記號,想一想,你為什麼認為它用得好;將你不理解的詞語也作上記號,小組內合作解決。

2、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

《在山的那邊》資料:王家新詩選7篇 山使人思維翱翔之地——王家新詩選 第2張

第2篇

溫斯頓·丘吉爾小時候最喜歡收集玩具錫兵,他有近1500多個錫兵,組織得像一個步兵師,還管轄一個騎兵旅。小錫兵改變了他的生活志向,從那時起,他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後來,他懷著童年的夢想應徵入伍,在部隊時逐漸顯露出自己的軍事才華,並因此一步步成為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在自傳《我的早年生活》中深有感觸地說:“如果沒有童年時代統率軍隊的雄心,我就不可能有在軍旅生活中帶兵打仗的本領。”

丘吉爾的人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選擇的事業延續了童年的夢想。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在事業上延續童年的夢想,就能把事業與興趣、愛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有利於行成強大的內驅力,調動你全部的熱忱和激情去全身心地投入事業,從而贏得成功。”

走向成功的過程應該是既緊張、忙碌,又能感受到源自內心的愉悅和滿足的——是一種享受創造快感的過程。如果只有難熬之感,那就意味著選錯了奮鬥的方向,根本不可能抵達真正的成功。海涅還在上中學時就特別愛好文學,但他母親堅持要他去經商,而他對經商毫無興趣,不久商店就倒閉了。他母親又要他去學法律,結果也是半途而廢。後來,他決定放飛童年的夢想,從事詩歌創作,最終成為德國傑出的詩人。

當我們面臨人生的選擇時,千萬不要被時髦的職業所誘惑,不要被世俗的觀念所挾裹,不要被從眾的心理所左右,還是要聽從內心的召喚,拾起童年的夢想,做自己喜愛做的事情吧!只有那樣的路,才是離成功最近的路。

(選自《與汪國真對白》,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1年版)

賞析: 《山高路遠》堪稱汪國真詩歌的代表。這首詩抒發了一種進取、執著、樂觀、自信的情感,表現了當代青年搏擊、奮進、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那些無病呻吟的靡靡之音,還有那些空洞乏味的豪言壯語式的詩作劃清了界限。它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引導,因而博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在抒情方式上,主要靠形象的議論抒發感情。議論在這裡是抒情的主要手段,但它不同於那些乾巴巴的說教。它秒年個將抽象的思考化作新穎而美好的形象,在形象的議論中暗示情感。在寫法上,用淺顯平易的語言使詩作明白易懂,易於被廣大讀者所接受。本詩的主旨全部凝聚在最後兩句:“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上。山高,路遠,但人都可以到達,十分形象、含蓄地揭示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它其實也是在強調一種精神,一種樂觀、進取、執著、自信的生活態度。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媽媽去小木屋後面的山坡。山坡上盛開著一叢叢火紅的杜鵬、鵝黃的迎春、淡紫的牽牛……我快活地拍著小手,蹦蹦跳跳採摘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兒,可媽媽卻總是輕輕地挽著我走到山坡的另一側,那裡開滿著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兒怪逗人的:圓圓的腦袋,白白的茸毛,風一吹,就輕盈地飛了起來,飛呀飛,飛得老高老高的,我費了好大的勁,才抓住一朵飛在空中的小白花。

媽媽說:“這是蒲公英,它從不滿足於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歡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

話,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夢見自己變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廣闊的世界上空飄蕩。

不久,我上國小了,媽媽縫了個花書包給我,書包上繡著幾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還歪歪斜斜地繡著幾個字——會飛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樂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學校的山路上飛來飛去。

一個有風的黃昏,我從學校跑回家,高興地拉著媽媽來到開滿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師剛剛教的兒歌《蒲公英的種子》唱給媽媽聽,我一邊喝一邊在蒲公英叢中跳來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聲中輕輕飄上了天空。神情有些激動,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隨著那一朵朵飄飛遠去的小白花。

從目光裡我彷彿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個夢: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輕風的吹送下,飛呀飛,飛過一間間古舊的小木屋,飛過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飛進金色的陽光中……

帶著這個白色的夢,我考上了中學。那個繡著蒲公英的花書包舊了破了,有幾個深夜,媽媽把花書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後來,媽媽又守著小油燈,為我做了一件藍色連衣裙,裙上繡著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著藍色的連衣裙,在學校和山村的大馬路上飛來飛去。

幾年之後,一張從遙遠的地方飛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使我那關於蒲公英的夢更真切了。臨別前的一個黃昏,風很大,媽媽和我不知不覺來到了小木屋後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飛得比以往更高了。我驚訝地睜大了雙眼,媽媽站在離我不遠的地方,眼睛裡含著淚花。暮色漸濃,我和媽媽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時,媽媽拉了拉我的手,輕輕地說:“孩子,你算是一朵會飛的蒲公英了,但你還要飛得更高一些。”

從此,我牢牢記住了話,開始盡情地在大學的林陰小道上飛來飛去。

一年後,我把從林陰小道上飛進報紙和雜誌的詩行寄給了山裡的媽媽,並寫了一段話:“媽媽,從你身邊飛出的那朵嬌嫩的蒲公英,不僅學會了飛,而且還懂得怎樣才能飛得更高了。”

很快,媽媽回信了,信裡夾了一幅水彩畫:一片藍色的天空下,有一座開滿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畫上題有一行字:山裡的孩子。

從這幅畫裡,我讀出了媽媽心中那片誠摯的嚮往——

藍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雙眸,痴痴地凝望著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裡歡快地唱著: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

2、詩歌講究押韻,請你在下面的橫線上寫出這首詩的韻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們的知識庫中,存有很多與大海、月亮相關的詩句,請你各寫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略、2汐、息、覓、吸、勵、去、閉、謎、許、3、比喻,擬人,形象生動寫出大海對月亮的深情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第3篇

今天,我授課的內容詩《在山的那邊》。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本課是整個國中階段語文學習的第一課,對貫徹課程標準和整個國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一定要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牢牢把握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作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這篇課文是當代詩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與海這兩個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告訴人們自己成長中的人生感悟,並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要不停的翻過無數座山,要一次次戰勝失敗和苦難,才能達到理想境界。

對剛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來說,這首詩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們要從國小生過渡為中學生,有很多困難等著他們去克服,另一方面詩的第一節詩人以一個孩子的語調來寫,能調動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生一般能較好地把握詩中的山與海的象徵意義,但對詩中無數座山的理解,對實現理想的長期性和艱鉅性往往估計不足,需要教師因勢利導,突破難點。

根據詩歌的文體特點和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兩個學習目標1、朗讀課文,品味語言2、聯絡生活,感悟人生。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朗讀訓練,調動學生情感來理解作品。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聯絡青島的地域特點,提問: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青島的海濱,而是生活在蒼茫的大山裡,同學們會想些什麼呢?引發學生想象山裡孩子的想望,搭起通向作者心靈的橋樑。

七年級是起始年級,一定培養學生打好基礎,不能忽視認字、寫字的訓練。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仿讀並思考:山那邊是什麼?山和海的象徵意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全詩為什麼分為兩節?

學生通過朗讀,自己主動品味揣摩語言,從中發現問題共同探究賞析。

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這首詩給自己的啟示,引導學生在欣賞文藝作品時,能走過文字的橋樑,用自己的心靈與詩人溝通達到共鳴,從而獲得美的享受,有益的人生啟示,豐富自己的個性,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把自己的體會和收穫表達成文字。

重點是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難點是對無數座山的理解。

對剛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來說,這首詩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詩的第一節,詩人以孩子的口吻些,容易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

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美麗的青島海濱,而是生活在大山裡,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入雲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麼呢?為什麼?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從大山裡走出來的詩人王家新根據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板書課題、作者)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本課的學習目標。教師出示目標,學生看螢幕。

詩歌是通過精煉、優美又有節奏的語言,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要通過朗讀來品味語言,用情去讀,用心去悟。要聯絡自己的生活得到有益啟示,幫助自己成長。

痴想chī 隱祕yǐn 鐵青tiě 凝成níng 誘惑yòu 喧騰xuān 紮下zhā 漫溼màn 一瞬間shùn

山那邊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到詩中去找尋答案吧。教師配樂範讀課文學生在聽讀的基礎上思考問題:

1、在山的那邊是海。山,是重重艱難險阻;海是理想境界。

2、第一節詩,寫了我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山和海就是現實中的山和海。第二節詩,寫了長大後的拼搏和奮鬥,詩人領悟了,媽媽所說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鬥。

3、全詩表達了這樣的思想感情:要到達理想境界,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惟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詩人的這種感情是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的,從詩中找出你認為含義深刻活不理解的的詞語或句子,並說明理由。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全班討論交流,邊讀邊議邊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教師引導、組織、補充。

痴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裡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說明了我從小就不願意困居於狹小的天地,想探索未知的世界。

我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望見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喪極了,鐵青著臉是我的主觀感受,詩人將大山擬人化表現自己的心情,形象又生動。

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不經意見的,所以說是飄來的。只有不懈努力,日積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樣才能讓他紮下深根。

4、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

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盪,鼓舞著我不懈的奮鬥,就像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枯乾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著心靈,是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當理想實現的時候,詩人興奮、驚喜,一個全新的世界光輝燦爛。

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

教師總結: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生活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

學生投入的齊讀最後幾句詩,讓他成為自己成長中的動力。

把自己的生活經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

第4篇

“叮”,鬧鐘把我們從睡夢中叫醒。啊!新的一天又開始了。讓我來給你們講講發生在今天的事吧!

今天學了《在山的那一邊》這一課,我受益匪淺。課文講了作者在童年時代的一個夢想。這首詩敘述了作者渴望見到大海,但是願望總是被否定。作者雖然很失望,但卻又一次去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向著目標前進,最終見到了海。讀了這首詩,我的腦海裡湧現出了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學拼音的情景。

記得那是在我剛剛上國小不久的事情了。當時,老師正在教我們學拼音。而我卻不知是怎麼回事,總是記不住拼音是怎麼寫的,甚至連拼音的格式是怎樣的我都不知道。爸爸媽媽知道了這件事,認為我年紀還小,才學拼音不久過一段時間就會學好。可是,事情卻並非他們預料的那樣,我的拼音水平還是如此,老師見我學不好拼音,就認為我很笨,經常批評我。我傷心極了,下定決心要學好拼音,證明給老師看,我並不笨。於是,我每天都豎起耳朵聽老師講課,回家後,認真做好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並且照著書上的格式,一筆一畫地寫,不會讀的拼音,就放磁帶聽……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我的拼音水平漸漸提高了,還趕上了其他人。那時的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從那件事後,我懂得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句話的意思。故事裡的我就像詩裡的作者一樣,克服困難,達到了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這難道不是令人高興的事嗎?

以後,不管什麼挫折,我一定會戰勝它的。向美好的明天走去。

第5篇

1.領會詩中山與海的藝術形象蘊含的意味,培養欣賞詩歌的能力。

1、感悟詩歌表達的信念和哲理,學習詩人對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啟迪。

1.誦讀法。詩人取象於群山和大海,表達一種信念、一個哲理,意象壯闊,詩意跌宕。通過反覆誦讀,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凝練形象的語言。

2.聯想想像法。用於對詩中意象含義的把握。詩中山與海對應,形成強有力的衝突,波瀾迭起,顯現出情感的起落。關於山與海,特別是無數座山的象徵意義的理解,要調動生活經驗,啟用思維,以求深層探究。

一、導語: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對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夢想,對未來,都有熱烈的企盼與遐思。那麼,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們又在想些什麼呢?他們的想法,給我們又會帶來什麼啟示呢?今天,我們學習詩歌《在山的那邊》,和山裡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王家新,1957年生於湖北西北部山區的武當山下,是當代詩人、詩歌評論家。《在山的那邊》起源於作者童年的生活經歷,他童年時一直沒走出山裡的世界,童年的山區生活是封閉的、壓抑的,而作者偏偏又是一個善於幻想、對外界充滿強烈好奇心的少年。這種獨特的體驗,成了他創作的源泉。

教師強調:紮下,不讀zā應該讀zhā,讓學生動手查詞典,多音字。

字典是我們學習語言的的老師,大家一定要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下面請大家把生字齊讀一遍。

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只有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去讀,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才能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同學們讀的感情不夠,關鍵還是對詩的內容的理解不夠。下面我們就先來一起看看這首詩的內容。請大家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4、你最喜歡哪一句詩,說說理由。或有哪句詩不理解,劃下來一起探討

參考:1、山的那邊是海。大海象徵理想、信念。群山象徵重重困難。爬山象徵堅持不懈奮鬥。象徵是一種表現手法,是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是一種藝術符號的運用。

2、第一節詩,寫了我童年時候:第二節詩,寫了我長大後。

第一節詩寫的山和海就是現實中山和海,第二節詩中的山象徵了困難,海象徵了信念。

第一節詩,寫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節詩,寫了我長大後的拼搏和奮鬥。

3、要達到理想的境界,就要歷盡千辛萬苦,只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堅持奮鬥,才能實現人生的理想。

王家新創作談中說:詩的開頭兩句,正是我squo;小時候squo;的真實寫照。我想,幾乎在每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有一些squo;隱祕的想望squo;,而詩中的這種對squo;山那邊squo;的遙望和幻想,構成了我小時候特有的祕密——在今天看來,它還隱祕地影響到我的一生。作者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了望見大海,這個願望並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隱祕。

鐵青著臉是擬人手法。是我心情沮喪時的主觀感覺。我爬上山頂,滿以為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是鐵青著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著臉在那裡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痴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裡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願困居於狹小的天地,而追求新的天地。

我原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一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媽媽是由我的痴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這話並非確指理想,所以說是飄來的。

(6)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麼意思?

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盪,鼓舞著我不懈地奮鬥,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枯乾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小組討論交流幾分鐘,讓學生圍繞詩歌,談自己的經歷與體驗,更深入理解本文主旨。)

教師寄語:沒有遠大的理想就沒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艱難曲折的求索過程中,我們的人生才充實而有意義。正如歌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對剛跨進中學大門的同學們來說,有很多困難正等著你,其中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用我們的心靈齊誦最後幾句詩,讓好詩伴你們健康成長。

第6篇

1、瞭解朗讀詩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3、品味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4、樹立理想,並培養為實現理想而不懈奮鬥的精神。

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對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夢想,對未來,都有熱烈的企盼與遐思。那麼,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們又在想些什麼呢?他們的想法,給我們又會帶來什麼啟示呢?

今天,我們學習詩歌《在山的那邊》,和山裡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學生聽讀時:a.注意老師朗讀的節奏、停頓及意義重音。

b.理解詩中squo;squo;山squo;squo;與squo;squo;海squo;squo;的意思。

學生剛剛接觸合作討論的方式,能說對大意就行。老師要以鼓勵為主,即使說的不全面、不深刻也無妨,後面還要引導深入探究。

以上兩點是教給學生最基本的朗讀方法,掌握了朗讀節奏與重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意義。教師可以以幾個詩句為例,然後讓學生討論、自己劃出節奏及意義重音即可。

鐵青什麼意思?是寫山的顏色嗎?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現什麼?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的終會表達了一種什麼心情?

學生通過討論,以上重點詞語基本可以正確理解。個別有爭議的詞語,教師可指導學生結合山與海的含義,也從象徵意義上來理解,來解釋,可予以補充,糾正。

b.在學生初步掌握朗讀節奏、意義重音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揣摩語意,初步讀出句子所表達的語氣。然後討論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教師投影出示句子)

小時候,我常伏在視窗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這兩句話寫出了小時候的我有什麼特點?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閱讀,是學生接觸的新學法,也是本節課重點環節,教師要注意引導、點撥,以調動學生思維。答案不求統一,要點合理即可。

以上所討論的內容,儘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想,多說,不要強求答案用語標準,意思正確就行。

①引導學生討論,談談自己為了實現一個目標克服困難的經歷或感受。

這是體現語文與生活聯絡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①小結:激越的情感,顯示出我們已深深懂得:要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海,為了這個海,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a.根據山與海在文中的含義,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也可以寫自然的海)。

第7篇

我承認我正經歷困惑。近年來所發生的不曾預料到的一切,例如在中國文化界包括詩歌界上演的一切,例如給我們帶來更大震盪的9·11事件,都在加大這種困惑。因此,在重新面對寫作問題的同時,我還必須去弄明白當今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承認,當今這個世界,它的蠻橫和暴力,它的瘋狂和錯亂,它所暴露和潛在的一切,甚至我周邊所認識的一些人,都超出了我的理解。

因此,在這個詩學研討會上,請允許我不直接抽象地談論詩歌。正是我的困惑使我再一次感到,如果我們不切入到具體的歷史境遇中來面對詩歌的問題,到後來恐怕會再次落入到“美學的空洞”之中。是呵,何謂詩歌,或者說怎樣對詩歌的現狀進行認識,對於這類問題,我想來想去,到最後想起來的,竟是約瑟夫·康拉德在他的小說中所說的一句話:“這個故事的含義,他認為,並不像果仁那樣藏在外殼之內,而是在故事本身之外,圍在故事的外層……”

因此,還是讓我從一個更大的背景和範圍來省思詩歌現狀和我們自己的寫作問題。當然,問題依然存在。前一段網上有一個“著名詩人的問題”的貼子就這樣說:“王家新的問題在於硬要把知識分子的問題弄成是詩人們的問題”。我承認這個說法很有意思,似乎也抓住了我的某種“問題”。我知道我這個“分子”也的確需要接受教育。但問題是,作為一個現代社會中的詩人,果真和“知識分子”無關嗎?有沒有一個抽象的靜止的永恆不變的“詩本體”?詩歌這種語言藝術形式是否應該承擔我們對現實人生和時代的關懷?在中國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和文化環境中,何謂“自覺意義上的詩人”?

9·11事件以來,迫使人們放開視野,關注全球範圍內的文明問題,關注不同信仰及價值觀念之間的劇烈衝突,並審視自身的道德困境。現在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了,9·11事件不僅和美國有關,和本·拉登這樣的人物及其恐怖組織有關,也和二十世紀以來現代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的歷史演變及其矛盾衝突有關,我甚至想說,它幾乎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它是整個人類的噩夢,文明的噩夢。作為個人,我當然本能地抵制這類瘋狂的把人類和文明帶向毀滅的行徑,但作為一個思想者,我承認,我們在如何看待它時卻陷入了困境和分歧。

這種困境是道德的,但和我們所處社會的文化和意識形態有關。我們被這一事件所震撼,被隨後發生的一切所抓住,但是,這一切卻遠遠超出了我們思考的能力和範圍。似乎我們的頭腦天生不是為這樣的思考所準備的。9·11一聲巨響,不僅顯出了國民中頑存的阿q根性,也顯出了中國知識界的某種蒼白、貧乏、甚至心智上的扭曲。說實話,我真正感到恐怖的,是第二天上班時在我的“知識分子”同行中聽到的那一片興奮的歡呼聲。這裡,我不想說出恥辱二字。我不明白的是,時代“進步”了嗎?時代的確在進步,起碼人們是在自由地並且是在自發地發表“屬於他們自己”的看法,但恰恰正是這種情形使我意識到,在今天,要真正做到“獨立思考”依然是一件困難的事。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然而,9·11又迫使我們去“思”,迫使我們置身於“歷史的領域”,迫使我們不被任何力量所左右而是真正去面對問題,甚至深入到集體無意識或政治潛意識中。的確,只有那些“把世界簡化為一個卡通式的世界”的人才不會困惑,同樣,也正是那些情緒化的激烈反應和不容置疑的絕對話語在妨礙人們去認清歷史和現實。我想說的是,9·11不是什麼“超級藝術”,更不是外星人對地球人類的襲擊。實際上它以一種極端的、超乎人們想象和預料的方式把二十世紀以來甚至更久遠的歷史以來各種政治、宗教、民族、文明、文化的根本問題和衝突暴露在我們面前。換言之,在這種瘋狂的非理性的極端事件背後,其實正是某種歷史邏輯在“理性”地推演。同樣,某些同胞們的“異常”反應在起初曾讓我吃驚,但現在想來,其實也很“正常”:當一種已扭曲的心態已成定勢,他們不這樣反應會怎樣反應呢。

亨廷頓的預言讓許多人無法接受,但仍透出一種驚人的敏感。9·11讓人們一下子想起了他。但是,為什麼冷戰結束後,世界會由意識形態衝突“不經過渡”地就直接進入一個民族、宗教、文明、文化衝突的時代?這足已說明了它與冷戰時期在話語上的某種“同構”關係。比如,對複雜世界的簡化,二元對立思維,話語的絕對性和排它性,思想的暴力及極端主義,等等。所以,對當今世界的診斷,必然會導向對近代歷史以來各種政治、意識形態對人性、民族心態和文化的極度扭曲的考察。我不知康德在什麼語境中講過這樣一句話“用人性這一根彎棍無法做出直的東西來”,但我知道,這種扭曲,在當今世界權力和財富不平衡的情勢下一定會有所表現,一定會導向失控,導向瘋狂和暴力。

有人忌言“文明衝突”,但很可惜它在歷史上一直存在著。但是,文明之間的衝突,往往並不是文明本身的錯,而是出於更復雜的歷史原因。的確,我們誰也沒有權力用一種文明去評判另一種文明(在這樣一個講“政治正確”的時代,即使是對一個占星術統治的國家人們也只能充滿敬意,憑什麼說人家“落後”呢?)。我並不認為本·拉登式的恐怖主義和原教旨主義就代表了伊斯蘭文明,就像在我看來b_52的轟炸聲是一種對巴赫音樂的莫大諷刺一樣。讓我們不能不留意的一個普遍現象是,在當今世界,非宗教的瘋狂往往以宗教的面貌出現(就像當今詩壇的那些權力相爭和自我炒作偏偏要以“詩”的名義出現一樣)。9·11之後,在中國文學界有人很幼稚地借拉登大談“理想主義”的危害。拉登代表了一種對“理想”和“信仰”的追求?請看看薩義德的看法:“事件的本質是,一小撮狂徒為了罪惡的目的脅持了巨集大的理念”;哈貝馬斯的看法也很值得注意:“儘管他們使用宗教的語言,原教旨主義卻是一個現代社會的現象”。在過去,在冷戰時期,人們是以“理想”或“主義”之名,現在是以“民族”、“國家”甚或真主之名來煽動大眾並控制大眾,並以民眾或信徒的犧牲,來使自己通向權力或英雄的寶座。這種人物到處都是。正是這類人物,在有目的地製造或激化一種“文明衝突”或別的什麼衝突,在把世界強行分為截然不同、勢不兩立的兩半(就像有人強行把中國詩壇分為“水火不容”的兩大派一樣)。拉登不正是這樣在號召所謂“聖戰”的嗎?說實話,我為那些真誠而無辜的犧牲品悲哀。

看來,要看清這個被暴力、混亂和各種意識形態及理念所蠱惑所控制的世界,我們的頭腦還過於簡單。

在中國知識界中還有頗為煽情的一句話:站在被壓迫者一邊。9·11之後有一位著名的中國作家就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恐怖主義,只有被壓迫者絕望的反抗”。對於社會不公的關懷,對於弱者的同情,對於正義的訴求當然無可非議,然而,這種立場如果不伴以理性的自我反省而僅僅限於一種道德姿態卻是廉價的,甚至,一旦它成為某種不假思索的情緒反應,它還會導致更可怕的災難。請想想那種“苦大仇深的貧下中農情結”,多少年來對我們這個國家及其文化所造成的災難還少嗎?憤怒會讓人變成無頭巨人,仇恨會帶來人性和理性的泯滅,那種偏狹和狂熱也極有可能轉變為邪惡。面對像9·11這樣的人類的噩夢,誰也沒有權利免於自我反省,被壓迫者和所謂弱勢文化也沒有這種權利。強者有強者的傲慢,弱者也有弱者的偏激。作為一箇中國的知識分子,雙眼只盯著別人的問題,振振有辭地指責並教訓別人,卻從來沒有勇氣正視並反省自家的問題,最起碼來講,這並不是一種對本民族負責的表現,這和五四以來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所擔當的歷史使命也沒有多少關係。說來也怪,有那麼多中國的知識分子,不能容忍強國的霸權,卻對自家裡的問題視而不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政治正確”本來是對某種普遍價值的認同,但現在它卻似乎已成為一種思想體制,在鉗制著人們的舌頭,在鉗制著自由思考的勇氣和想象力。西方有西方的“政治正確”,隨著後殖民理論的興起,在我們這裡似乎也有了自己的“政治正確”。比如,不對“霸權”做出一副說“不”的姿態就不正確,不說“西方資源”是臭大糞就意味著喪失了一個“漢語詩人”的“尊嚴”,不罵別人幾聲“買辦詩人”就覺得跟不上這個無知者無畏的時代。這種“正確”,與其說是來自對真理和正義的認同,不如說出自一種意識形態及權力和利益的左右,甚至出於可怕的無知。在種“正確”中,感情用事遮蔽了理性,集體煽情和盲從代替了個人的良知。可以說,這種“政治正確”看上去幾乎在很多問題上都正確了,但在最根本的問題上即“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上卻失敗了。

極端的民族主義總是把世界分為兩半,分為“我們”與“他們”。然而世界不是這樣的。這樣的認知方式和理念並不是建立在對個人價值和文明的尊重和關懷上。在歷史上的某些時期,民族意識喚起一個民族的心靈,但那種偏狹狂熱的民族主義卻在扭曲著一個民族的心智。它發酵“合群的愛國的自大”(魯迅語),卻無助於理解我們這個時代複雜的相互依存關係。現在看來,我只能認同那種魯迅式的民族意識,它是一種反省式的、具有自我追問和自我批判精神的民族意識。有了這樣的知識分子,中國才有希望。只有懦夫才不敢正視自己,不敢也不願正視自己在文化上的失敗,反而靠自我宣佈“勝利”繼續生活在虛幻中。的確,一個民族的自我肯定是需要有強有力的內在資源的,同樣,一個獨立的知識分子個人在今天也無法簡單地生活在任何一種集體想象和觀念的庇護下,相反,他的力量只能從他對這一切進行偏離和反省開始。

中國的詩人就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時代並沒有“進步”,它似乎可以在一轉眼間又回到某種矇昧,或者說又回到先驅者們在起初所面對的那些問題之中。不錯,這個時代的風尚及所發生的許多鬧劇都在加深這種矇昧。有人說這和詩歌無關,但很可惜詩歌並不是處在一個真空裡。實際上,中國詩界近幾年來發生的一切,無不體現出甚至率先體現出這個時代的種種症候,也只有把它置於這個時代的震盪和文化氛圍的背景下,我們才能夠看清它的處境。君不見,不是有人也發起了一個詩歌原教旨主義式的運動嗎,矇昧主義不是正在中國詩壇上大行其道嗎,在一個以粗痞為榮的時代所謂一個民族的心智不是在急劇的下降嗎,那麼多人忙於趕時髦,有誰在面對那些有難度但卻真正具有精神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詩歌呢。這也使我意識到,雖然許多人聲稱已進入了一個“後現代”時代,但思想和文化的啟蒙仍是中國知識分子包括詩人們所要長期從事的艱苦的工作。而這一切,在深化著我們對自身寫作的思考。在此意義上,可以說“9·11”一方面超出了我們思考的範圍,但另一方面又出乎意料地照亮了我們長久以來在黑暗中所面對的一切。

正是在這些日子裡,我又看了一遍以越戰為題材的電影《現代啟示錄》(增補版)。一個叫威拉德的美軍上尉“醒來後發現只是惡夢一場”,被派給一項特殊任務(“這項任務永遠不會列入記錄”),前去搜尋一位名叫華特·可滋上校的神祕、恐怖人物,因為他精神異常,濫殺無辜,現隱匿在某叢林地帶,被土著奉為神明。威拉德在軍方的護送下溯流而上,由此被拋進一個更大的惡夢,比如武裝直升機群居然在最大音量的瓦格納的音樂中向村莊掃射,比如他的助手由於恐懼和精神崩潰而瘋狂射殺無辜船民,這使他不由得驚恐地意識到“人性黑暗的一面”正在“戰勝林肯的善良天使”;而漸漸地,由對可滋上校這樣一位犯罪人物的好奇(美國培養的最優秀軍官,機智、風趣、人道,怎麼會搖身一變成為邪惡魔王?),到“與他會面的渴望”在自己內心裡莫名其妙地不斷增強,到最後發現在這一惡夢中,他自己其實也處在一個臨界點上,在這裡善與惡、理性與非理性、文明與野蠻的界線再也無法分辨。也許,他要搜尋並盡一切可能幹掉的罪犯就是他自己?威拉德上尉為此發現恐懼不已。最終,他找到了那個如同魔王的可滋上校,並像完成某種神祕儀式似的,在一個間隙刺殺了他。而可滋上校臨絕氣前吐出的詞是:“恐懼”、“恐懼”。

這位殺人如麻的人恐懼什麼?死亡?還是那比死亡更令人不敢面對的一切,那對整個宇宙、人性、文明的徹底絕望?沒有答案。滿身血汙的威拉德上尉像死掉一樣回到他的船上,在霧中隱去,甚至連聲音也沒有。只有從河流上升起的霧。電影在刷刷的雨聲中結束。

顯然,這是一種對康拉德的著名小說《黑暗的心》的改寫。在威拉德的神祕行旅中暗含了一種他自己也不曾意識到的“使命”,即“認識你自己”——有的時候,還需要在你的對手、敵人或一個相反的人那裡認識你自己。由此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比如,那些奉上天的使命開化別人的人是不是還沒有發現自身的黑暗的本性?那些號稱為信仰和正義而戰的人是否正離這種信仰和正義愈來愈遠?同樣,在我們這裡,那種“唯我獨革”式的絕對性話語是否仍在支配著人們?那些總是以為自己“正確”總是要去“改造”別人甚至判決別人的人又是怎麼一回事?總之,如果說這樣的電影包含了一種震動人心的歷史反諷和戲劇性的自我省悟,中國知識界包括詩歌界最缺乏的是否正是這種自我追問、自我反省的精神?這一切問到最後——我們自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