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規培培訓結束心得體會5篇 "積跬步,致千里:我的規培培訓心得"

經過一段時間的辛勤學習與努力,終於迎來了規培培訓的結束。在這期間,我們不僅加深了對公文寫作的認識與理解,還掌握了一系列實用的技巧與方法。這次培訓給予我們寶貴的機會和平臺,讓我們在專業交流中不斷成長與進步。下面,我將分享一些我在規培培訓中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規培培訓結束心得體會5篇

第1篇

轉眼間,這次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已經結束,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這次的培訓充實而富有意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培訓理論與例項結合,課程豐富多樣,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經過五天的學習,收穫頗多,談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

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為了適應孩子的求知需求,我們要不斷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給自己充電。如果只靠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日積月累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對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負責任的事。

過去,我們是領著孩子在學習,現在我們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知識的海洋裝滿,怎麼才能滿足孩子那一條條求知慾旺盛的小河?教師的業務素質很重要,現在的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很高,琴棋書畫,歌舞情樂,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更適用這個崗位。所以,我們每天至少學習一篇教學方面的文章,每天練練基本功,讓自己在幼教領域不至於落後。

縣幼兒園的吳院長詳細深入的為我們解讀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我們的教學實踐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其他幾位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又結合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特點,為我們詳細、生動的講解了課程特點及教學活動設計、組織與指導,讓我們瞭解如何在幼兒園進行教學工作。

德高為師,身正是範,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熱愛、尊重、理解幼兒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核心。愛是兒童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學會理解、關愛幼兒。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

(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

(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

(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讚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為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總之,經過此次培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學到很多知識,認識了很多朋友。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斷努力,學以致用為孩子上好課,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規培培訓結束心得體會5篇

第2篇

一、合同簽訂前應該注意的問題:首先,合同訂立前我們需要界定一下合同的範圍。其次,合同簽訂前應當審查合同物件:(一)合同的合法性。法律是否允許,有什麼特別要求等,這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因此,為了 確保合同合法有效,在訂立合同之前,需要查閱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諮詢律師,確認一下籤訂這樣的合同或者這樣簽訂合同是否合法,也可以使我們對將來的風險有個預測。(二)合同相對人。在簽訂合同之前,除了需要對合同相對人是否適合作為合作物件等商業、技術方面的情況進行必要的瞭解外,為了確保合同的順利履行,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合同相對人是否具有合法的訂立合同的主體資格。實際上,在訂立合同之前對合同相對人的性質進行審查是對合同合法性進行審查的延伸,有條件的話在訂立合同之前最好先審查以下檔案:(1)公民個人的身份證件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的營業執照、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等;(2)企業、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3)對方具體負責訂立合同的人的介紹信或授權委託書

這些檔案應當附在所簽訂的合同書後面與合同一起存檔備查。 2、合同相對人的履約能力。履約能力是我們選擇合作伙伴時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但這主要是商業上的考慮,從法律方面來說,對合同相對人履行能力的考察主要有以下途徑:(1)調查相對人的工商登記檔案。藉此可以從側面瞭解相對人的規模和從業經驗等。(2)調查相對人的房產登記檔案、機動車登記檔案等財產狀況。其主要目的是瞭解萬一合同相對人違約或出現其他情況給我方帶來經濟損失時是否有能力賠償我方。(三)合同標的。在訂立合同前,對於合同標的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該標的是否合法 以及該標的是否存在權利瑕疵。1、標的是否合法。2、標的是否存在權利瑕疵。所謂瑕疵通俗地說就是有缺陷,包括兩種,一種是物的瑕疵,這比較好理解,也就是物的品質如形狀或功能有問題,這種瑕疵比較容易被注意到。另一種是權利瑕疵,是指標的物上存在著他人的權利而致使合同內容無法實現,淺顯地說,就是合同標的物上存在法律障礙而有可能導致我們的目的無法實現。權利瑕疵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在訂立合同前要對標的物各方面的情況都考察清楚,以防範風險,同時也減少訂立合同的成本。

三、企業自身的思考。1、嚴格管理公章,防止他人偷蓋造成經濟損失;2、嚴格管理介紹信、授權書等,切忌將蓋有公章的介紹信、合同、授權委託書或單位名頭紙給流失。

綜上所述,我們在合同訂立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來確保我們即將簽訂的合同能夠得到履行,同時將我們訂立合同的風險儘可能地降到最低。

簽訂合同都有一個談判的過程,雙方討價還價,最後達成一致才能簽訂合同書。有些合同,由於雙方不在同一地區,簽訂合同的過程是通過電話、傳真 或者是e-mail等形式來進行的。這些都是被現行《合同法》所允許的。《合同法》把簽訂合同的過程分解為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通常,一方當事人向對方發出要約,對方討價還價又發回反要約,雙方經過幾輪要約與反要約的往來,最後對合同條件達成一致,做出承諾,合同即告成立了。

要約又稱為發盤、出盤、發價、出價或報價等,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人稱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人則稱為受要約人、相對人或承諾人。

要約必須包含有與他人訂立合同的目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結合同的受要約人發出,內容必須具體、確定和完整,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要約的約束, 即有訂立合同的義務。

所謂承諾,就是受要約人同意接受要約全部條件的意思表示,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做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又稱為反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與要約和承諾有關的就是合同的形式問題。觀念上,只有雙方訂立書面的合同 才是有效的合同,只有雙方簽字蓋章了的合同才成立生效。但是,依據《合同法》的規定,我們的這種想法絕對是有誤差的。《合同法》第十條改變了這種規定,它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也就是說,合同的形式不再只限於書面形式,這是與國際接軌的作法,與是經濟現實相符合,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率。所以,按現行《合同法》的規定,並不一定是隻有簽了書面的正式合同才叫做簽訂合同,可能我們的一些信函往來或者行為就已經使合同成立了。總的原則是,合同自承諾生效時成立,而承諾則自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因此,合同就從承諾到達要約人時成立。合同法這樣規定,使合同的簽訂比較容易,無疑提高了經濟效率,但相對而言,安全性就差了一點,日後出現糾紛或訴訟舉證也很困難。所以法律允許當事人對合同形式做出約定,我們可以要求籤訂書面合同, 可以對合同內容做出較詳細的約定,以策安全。書面形式包括合同書、信件和資料電文(電報、電傳、傳真、電子資料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及其他可以有形地表現所 載內容的形式。當事人採用信件、資料電文等往來函件的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籤訂確認書,則合同於簽訂確認書時成立。

明確了法律關於合同形式的規定,可以明晰我們認識上的誤區,在實務中也有助於避免不必要的經營風險。比如說,我們公司要購買一批裝置,通過市場調查,我們向自己滿意的一家公司發出了資訊,而這個資訊具備了要約的全部條件,構成一個要約。那麼,如果對方做出承諾,則承諾到達我們公司後合同就已經依法成立了。可是我們按原來的思維,認為書面合同還沒簽訂,合同還沒成立,我們還可以繼續選擇更好的交易夥伴,所以我們可能還在與其他公司聯絡磋商。但是,此時對方基於已成立的合同可能已經在履行了。這樣的危害是,我們認為合同沒有訂立,找到了更好的合作者又簽訂了合同,這就構成了對原來那家公司的違約,就要違約賠償甚至訴訟。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法律規定,按交易習慣或要約的明確規定,對方甚至可以不做出承諾通知,直接將裝置傳送到我們公司,以行為作出承諾。那樣我們可能就更被動了。

那麼,反過來,如果一個老客戶給我們打了一個電話,明確地發出了購貨的要約,我們是否就可以直接發貨了呢?當然 不可以,因為雖然從《合同法》的角度來說對方是發出了要約,但是從證據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沒有證據證明對方向我們發出了要約,即便是能夠列印對方的電話通 訊記錄,也只能證明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一時間對方打了電話給我,而不能證明其在電話中發出了要約。無論我們作為買方還是賣方,我們一方面要考慮到在沒有出具書面合同的情況下也可能導致合同成立,另一方面,我們還要考慮到這種沒有訂立正式合同的情形是否能夠

第3篇

近日幼兒園組織老師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規範》中對幼兒園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教師、保育員的行為提出了明確

的要求,要求教師嚴格按照規範中規定認真完成好每項工作。學習了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使我體會到,在一日活動中,常規教育是幼兒德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所以加強幼兒的常規教育和有效的常規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的體會如下,與大家共勉:

一: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做好幼兒的榜樣。幼兒的眼睛是反映教師行為的鏡子。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時,要求幼兒做到的,作為教師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起表率作用,以良好的行為去影響幼兒,激勵幼兒。(如:拿東西時輕拿輕放、輕聲細語與幼兒交談、不隨意斥責幼兒等等,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

二:在常規建立時,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老師不能長期以“領導者”、“指揮者”的身份自居,而是要從這個寶座上走下來,從根深蒂固的“師道尊嚴”的束縛中走出來,不要板著面孔“發聖旨”,給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環境。使孩子在一個平等融洽的環境中去學習。

生活常規包括幼兒一日生活中所有細節的規則培養。例如:盥洗的常規要求包括正確的洗手方法和大小的需要遵守的規則;並鼓勵提醒幼兒按時喝水,在運動後還要即使的喝水以補充體內的水份等。進餐的常規要求包括飯前的準備(消毒、洗手等);吃飯時不挑食、細嚼慢嚥、安靜進餐等;指導幼兒正確使用餐具及飯後的擦嘴、散步等。睡眠的常規要求幼兒能自覺地入睡,讓幼兒養成正確的睡姿及良好的睡眠習慣,不矇頭、不吃手等。總之,不論是幼兒園的老生還是剛入園的新生,常規習慣的培養都要在新學期開始初期對幼兒進行強化的訓練和加強。

學習常規是指對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包括書寫習慣、閱讀習慣、集體活動常規要求等。如培養幼兒注意力集中,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等習慣,這些習慣一定要在小中班時期培養好,否則到了大班再亡羊補牢,就會事倍功半。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時,班內的兩個老師之間要經常溝通、交流。一起制定符合本班的常規教育計劃,並達成統一要求,避免造成幼兒的常規混亂。四:培養幼兒的常規,關鍵在於'培養'兩個字。教師的責任是教孩子按照可以接受的行為標準來行動,班級常規的建立應由教師規定轉變為教師引領下幼兒自發討論、合作為主的民主制定。常規的功能應由限制幼兒活動,方便教師管理為目的轉變為支援和引發幼兒不錯的活動,促進幼發展為目的。常規中的師幼關係應由管與被管轉變為和諧、輕鬆的'大朋友'、'小朋友'關係。常規的培養應由園內延伸到家庭,家長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各項常規的培養及良好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不能靠一時一會兒、一天半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兒園教師長期的指導及訓練,以及家長的密切配合。

第4篇

一、入園晨間活動(歡快的音樂或是英文歌曲) 1、一名教師熱情地接待幼兒,讓幼兒高高興興來園,能愉快的與家人道別,並懂得用禮貌用語,如:早上好,再見,謝謝等。 2、另一名教師組織已入園幼兒的紀律並觀察幼兒並與幼兒談心。 3、對全體幼兒進行晨檢。 二、進餐(舒緩的音樂) 1、有秩序的盥洗,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擦手、不玩水,洗完手關上水龍頭。 2、教師聲情並茂地向幼兒介紹飯菜,激發幼兒的食慾。 3、專心照顧幼兒進餐,教育幼兒不挑食,偏食,儘量不掉飯粒,保持桌面乾淨。餐後正確使用毛巾插嘴、臉、洗手。 三、戶外活動及間操 1、讓幼兒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去室外做間操。 2、教師時刻提醒幼兒上,下樓梯注意安全。 3、教師精神飽滿,動作有力、合拍。能用鼓勵的語言、動作、神態感染幼兒認真參加室外活動及間操。 4、教幼兒主動擦汗,活動結束後回班喝水。 四、教學活動 1、做好活動前的一切準備,包括幼兒活動安全、教玩具、幼兒學具的選擇。 2、課前要穩定幼兒情緒,教幼兒聽訊號坐好。能形成良好的常規。 3、活動中教幼兒應保持端正的坐姿,積極思考並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時聲音響亮。 4、正確操作學具材料,愛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並擺放整齊。 5、關注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映。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良好的.師幼互動。 五、午睡及起床 1、幼兒如廁後安靜進入教室,教師要求幼兒擺好鞋及脫下的衣物。 2、教師給幼兒講睡前故事,引導幼兒安靜入睡。 3、教師糾正幼兒不正確睡姿,例如幼兒矇頭睡覺,趴著睡覺,玩被子,枕巾等不良睡覺習慣。 4、起床後,要求幼兒先穿好衣,大班小朋友自己疊被子,穿衣服。 5、幼兒整理好自己的儀表後如廁,洗手,飲水。 六、遊戲與區角活動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自覺在區角安靜的做遊戲。 2、教師教育幼兒要愛惜玩具,遵守遊戲時間。 3、與同伴友好合作,主動互相幫助。 4、活動結束後將玩具擺放回原位。 七、離園 1、教師幫助或督促幼兒整理好儀表耐心等待家長來接。 2、兩名教師簡單的向每位家長介紹幼兒在園情況。 3、教師引導家長帶幼兒觀察班級周圍的環境創設,瞭解本週的活動安排。 以上是我聽過省培訓組優秀教師對幼兒園“教學常規”的講解後,我也針對我園從新歸納的教學常規,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積極吸收其它幼兒園教學常規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我園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努力縮小與省示範園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成績。

3月11日我園教師進行了《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學習,通過這次的《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學習,我進一步體會到了幼兒園裡的點點滴滴,從孩子剛進園的一刻起,我們就要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常規的培養。

其實,幼兒從入園到兒園畢業,在幼兒園生活的這一段的時間裡,幼兒教師不但要培養幼兒有學習的興趣,優良的品格及各種綜合能力,對幼兒一日常規的培養同樣很重要,而且我認為在整個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常規教育的培養是達到其他各方面教學目標的前提和基礎。

幼兒的常規很重要,所以老師們一定要嚴格要求他們。但是常規的制定也應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尊重幼兒的要求。例如:認識小水杯、毛巾的標誌時,如果由教師直接讓孩子記住自己物品的位置,孩子肯定記不住,效果就極差。所以我們給每一個孩子都規定了一個可愛的動物或是水果圖案貼在他們小水杯、毛巾的指定位子上,再孩子很快就能在記住自己的物品。

其次,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樹立常規。小班的幼兒,自我意識強,他人意識差,行為表現中處處以自我為主,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在遊戲中認識自我,自我協調,讓他們知道要禮貌待人,從而對事物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慢慢形成一種常規意識。娃娃家的遊戲就能讓孩子在扮家家的遊戲中潛移默化的形成一種禮貌。

再次,教師要不斷重複一些需要孩子做到的事情。例如:飯前便後要洗手,洗手時不玩水,洗手後的水要甩在水池裡,洗完手之後小手要鎖好。吃飯時不講話,飯粒不能掉在桌上。午睡時要安靜,不和其他小朋友說話,這都需要教師給幼兒一個明確的概念,並且要一如既往的實施下去,讓孩子慢慢形成一種規則意識,久而久之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在開學的這一段時間裡,我發現現在孩子在吃飯和午睡方面還有很大問題,吃東西的時候還要講話,午睡一開始總是不能很快入睡,總要我們老師提醒再提醒。這些常規都是很重要的,所以這些方面我一定會再和搭班老師進行討論,找到好的方法,幫助孩子培養好的常規。

一日常規是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所需要遵守的各種規則。幼兒園一日常規教育是幫助幼兒從家庭生活順利邁入集體生活,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徑,一日常規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應是發展幼兒內在的自由,以幫助幼兒形成積極主動的紀律意識。幼兒園常規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幼兒在瞭解幼兒園常規的基礎上學會自我控制。通過常規教育可以讓幼兒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以及不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做以及不應該怎樣做。同時也有利於老師的工作,以保證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貫性。那如何對幼兒進行一日常規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由於幼兒年齡小在生理、心理方面發展不成熟,經驗能力不足,他們在幼兒園的生活質量與生存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園內教養工作綜合的質量,尤其是班級保教人員的護理和引導水平。《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第九條“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其中明確了良好常規在幼兒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獨立解決生活問題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因此建立合理的常規是幼兒一日活動的保證。為幼兒制定常規,並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是保證教養質量的關鍵。

在制訂常規時,一要考慮幼兒的個別差異,同時要從實際出發,針對幼兒的不同年齡和發展水平,因地因時制宜;二要考慮幼兒生理和心理的合理負擔;三要考慮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四要考慮應有利於幼兒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培養,為幼兒充分的、自由的活動創設條件;切忌規定過細、限制過多、管得過死、操之過急和一刀切的偏向。

有的孩子天生活潑、好動,這些孩子雖然性格開朗、愛說、愛跳,給班級帶來了生氣,但同時又由於他們好動,不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為,在某些常規行為習慣養成上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兒每次離開座位前都要把小椅子輕輕推到桌子下面,可總是有許多孩子順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發出很大的響聲,根本沒有達到“輕輕”的要求,我強調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兒時期模仿能力特別強這個特點,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誇張的動作輕輕把它推到桌子下面並且嘴裡還要說一聲:輕輕,然後才讓幼兒放小椅子。人們常說:孩子是教師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孩子們的“監控”之中,來不得半點虛假,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慢慢地,班裡再也沒有出現亂放、亂推小椅子的現象,幼兒都是很自覺地用誇張的動作輕輕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還有不隨手扔垃圾、和幼兒說話也要講禮貌等等細節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師一定首先不做。

近日幼兒園組織老師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規範》中對幼兒園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教師、保育員的行為提出了明確

的要求,要求教師嚴格按照規範中規定認真完成好每項工作。學習了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使我體會到,在一日活動中,常規教育是幼兒德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所以加強幼兒的常規教育和有效的常規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的體會如下,與大家共勉:

一: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做好幼兒的榜樣。幼兒的眼睛是反映教師行為的鏡子。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時,要求幼兒做到的,作為教師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起表率作用,以良好的行為去影響幼兒,激勵幼兒。(如:拿東西時輕拿輕放、輕聲細語與幼兒交談、不隨意斥責幼兒等等,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

二:在常規建立時,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老師不能長期以“領導者”、“指揮者”的身份自居,而是要從這個寶座上走下來,從根深蒂固的“師道尊嚴”的束縛中走出來,不要板著面孔“發聖旨”,給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環境。使孩子在一個平等融洽的環境中去學習。

生活常規包括幼兒一日生活中所有細節的規則培養。例如:盥洗的常規要求包括正確的洗手方法和大小的需要遵守的規則;並鼓勵提醒幼兒按時喝水,在運動後還要即使的喝水以補充體內的水份等。進餐的常規要求包括飯前的準備(消毒、洗手等);吃飯時不挑食、細嚼慢嚥、安靜進餐等;指導幼兒正確使用餐具及飯後的擦嘴、散步等。睡眠的常規要求幼兒能自覺地入睡,讓幼兒養成正確的睡姿及良好的睡眠習慣,不矇頭、不吃手等。總之,不論是幼兒園的老生還是剛入園的新生,常規習慣的培養都要在新學期開始初期對幼兒進行強化的訓練和加強。

學習常規是指對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包括書寫習慣、閱讀習慣、集體活動常規要求等。如培養幼兒注意力集中,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等習慣,這些習慣一定要在小中班時期培養好,否則到了大班再亡羊補牢,就會事倍功半。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時,班內的兩個老師之間要經常溝通、交流。一起制定符合本班的常規教育計劃,並達成統一要求,避免造成幼兒的常規混亂。四:培養幼兒的常規,關鍵在於'培養'兩個字。教師的責任是教孩子按照可以接受的行為標準來行動,班級常規的建立應由教師規定轉變為教師引領下幼兒自發討論、合作為主的民主制定。常規的功能應由限制幼兒活動,方便教師管理為目的轉變為支援和引發幼兒不錯的活動,促進幼發展為目的。常規中的師幼關係應由管與被管轉變為和諧、輕鬆的'大朋友'、'小朋友'關係。常規的培養應由園內延伸到家庭,家長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各項常規的培養及良好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不能靠一時一會兒、一天半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兒園教師長期的指導及訓練,以及家長的密切配合。

我們幼兒教師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的,當我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時我的第一感想就是——幼兒園的工作是複雜而具體的。但是當我靜下心來仔細閱讀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時,我才發現其中的一些奧祕。一日常規就是需要幼兒經常遵守的班級規則和規定,是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範,

常規,顧名思義就是指日常的規則。而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這樣一個集體環境中,老師如何幫助和指導孩子建立一定的規則,以保證幼兒在園的日常生活、教學活動、遊戲活動等的順利開展。

在幼兒教育中,“常規教育”是為了實現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目標,讓幼兒活潑又有序是常規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兒常規的穩定才能保證幼兒在園健康、活潑的成長。常規看似無形,因為它不象一次教學活動那麼凸顯成效,其實它無處不在,是保障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常規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正說明幼兒期是形成和培養良好素質的最佳時期。幼兒園不僅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在為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使之為今後的一生打好基礎。良好的班級常規有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規則的內容要明確且簡單易行。規則是一種約束幼兒行為的準則,所以遵守規則的過程也就是幼兒行為規範化的過程。當我們在確定一個規則時,必須考慮這個規則是不是必要的,不必要的規則就意味著對幼兒行為的不合理約束。所選定的規則必須是在充分幼兒現有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確定的,幼兒生活經驗有限,行為約束力也不強,所以所選規則不應超越至少不能過多超越幼兒的現有水平。

2.規則的內容不應一人包辦,對於大年齡階段的幼兒來說,有些規則可以讓他們共同參與制定,以便使更多的人知道規則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操作要領。規則制定後要提供給幼兒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明白規則的具體要求,並懂得規則執行的意義。

3.在訂立班規時應注意專案不要太多,因為太多的規則會讓幼兒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或無所適從,收不到實質性的效果。在執行過程中,教師要公平、守信,多鼓勵、少處罰,培養幼兒養成自覺遵守團體規定的習慣。

我覺得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將班級常規帶好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對本班幼兒能有全面的瞭解。因為幼兒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年齡和生理上的差異性,教師如果能對每個幼兒都能熟悉,瞭解幼兒的個性和習慣,並結合幼兒的這些特點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兒發展的常規管理方法。

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幼兒良好的常規也是要從幼兒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這裡提到的常規其實是很廣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規、學習常規,而生活常規隱含了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園的生活習慣、集體規則意識的培養等等,教師都要根據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內容,有內容、有計劃的開展常規管理的工作。

第5篇

我們幼兒教師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的,當我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時我的第一感想就是——幼兒園的工作是複雜而具體的。但是當我靜下心來仔細閱讀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時,我才發現其中的一些奧祕。 一日常規就是需要幼兒經常遵守的班級規則和規定,是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範,

常規,顧名思義就是指日常的規則。而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這樣一個集體環境中,老師如何幫助和指導孩子建立一定的規則,以保證幼兒在園的日常生活、教學活動、遊戲活動等的順利開展。

在幼兒教育中,“常規教育”是為了實現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目標,讓幼兒活潑又有序是常規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兒常規的穩定才能保證幼兒在園健康、活潑的成長。常規看似無形,因為它不象一次教學活動那麼凸顯成效,其實它無處不在,是保障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常規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正說明幼兒期是形成和培養良好素質的最佳時期。幼兒園不僅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在為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使之為今後的一生打好基礎。良好的班級常規有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規則的內容要明確且簡單易行。規則是一種約束幼兒行為的準則,所以遵守規則的過程也就是幼兒行為規範化的過程。當我們在確定一個規則時,必須考慮這個規則是不是必要的,不必要的規則就意味著對幼兒行為的不合理約束。所選定的規則必須是在充分幼兒現有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確定的,幼兒生活經驗有限,行為約束力也不強,所以所選規則不應超越至少不能過多超越幼兒的現有水平。

2.規則的內容不應一人包辦,對於大年齡階段的幼兒來說,有些規則可以讓他們共同參與制定,以便使更多的人知道規則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操作要領。規則制定後要提供給幼兒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明白規則的具體要求,並懂得規則執行的意義。

3.在訂立班規時應注意專案不要太多,因為太多的規則會讓幼兒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或無所適從,收不到實質性的效果。在執行過程中,教師要公平、守信,多鼓勵、少處罰,培養幼兒養成自覺遵守團體規定的習慣。

我覺得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將班級常規帶好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對本班幼兒能有全面的瞭解。因為幼兒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年齡和生理上的差異性,教師如果能對每個幼兒都能熟悉,瞭解幼兒的個性和習慣,並結合幼兒的這些特點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兒發展的常規管理方法。

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幼兒良好的常規也是要從幼兒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這裡提到的常規其實是很廣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規、學習常規,而生活常規隱含了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園的生活習慣、集體規則意識的培養等等,教師都要根據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內容,有內容、有計劃的開展常規管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