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親子捏橡皮泥活動方案2篇 親子創意玩樂:樂享捏橡皮泥時光

本文介紹了一種旨在增進家庭親子關係的活動方案——親子捏橡皮泥。通過親子共同參與橡皮泥製作及模型塑造,不僅能夠加強親子間的情感溝通和互動,還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這項活動不僅有助於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建立,還能為孩子提供一個開心而有意義的家庭時光。

親子捏橡皮泥活動方案2篇 親子創意玩樂:樂享捏橡皮泥時光

第1篇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給每一位學生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使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之餘好好鍛鍊身體;同時,使每一位家長髮現孩子的優點,注意各種才能的挖掘和培養,育文國小四年級部與家長委員會共同協商舉辦此次親子趣味運動會。

參賽人數:每班為1組,共4組,每組6-8對,每對由一家長帶一孩子參加比賽。

規則:(1)家長的一隻腳與孩子的一隻腳綁在一起。(2)比賽開始了,2人從起點向終點走去或跑去,一對走完或跑完後另一對開始,依次類推;(3)最後哪一組所用的時間最少,哪一組就是獲勝隊。

參賽人數:每班為1組,共4組,每組6-8對,每對由一家長帶一孩子參加比賽。

規則:(1)一位家長與一位孩子配對成1對,背夾一球,步調一致向前走;(2)向前走時,雙手必須在前方,不能碰到氣球;

(3)家長與孩子到達終點後,家長再模防兔子跳返回起點;(4)另一對家長與孩子繼續開始,依次類推;(5)最後哪一組所用的時間最少,哪一組就是獲勝隊。

參賽人員:每班為1組,共4組,每組6-8對,每對由一家長帶一孩子參加比賽。

規則:(1)家長在起點線、孩子在折返線。(2)家長將雙腳套在麻袋內,用手提著。(3)比賽開始,雙手提著袋口向前跳,沿跑道前行20米,通過折返線後,孩子跳繩返回起點線;比賽中途跌倒,可爬起繼續(4)另一對家長與孩子繼續開始,依次類推;(5)最後哪一組所用的時間最少,哪一組就是獲勝隊。

參賽人員:每班為1組,共4組,每組6-8對,每對由一家長帶一孩子參加比賽。

規則:(1)家長在起點線、孩子在折返線,跳繩在中間;(2)比賽開始,家長與與孩子分別原地轉三圈後,越過障礙跑向中間;(3)家長與與孩子到達中間後進行雙人跳繩5個後牽手跑向終點;(4)另一對家長與孩子繼續開始,依次類推;(5)最後哪一組所用的時間最少,哪一組就是獲勝隊。

參賽人員:每班為1組,共4組,每組6名家長,4名孩子參加比賽。

(2)8人全部起跳開始計數,時間兩分鐘,跳的次數多的獲勝。

參賽人員:每班為1組,共4組,每組5名家長,10名孩子參加比賽。

規則:(1)第一輪四.一班與四.二班,四.三班與四.四班進行比賽,贏者進入下一輪,輸者淘汰;(2)第二輪由第一輪中贏得比賽的2個班進行比賽;(3)拔河繩中間系一紅布條,各隊隊員必須依次交錯站在河界外,裁判員發出“預備”口令後,運動員全部蹲下,但不能用力拉繩,裁判員鳴哨後開始比賽。比賽結束以紅布條與拔河繩的系點過河界為準。

3、請家長同志仔細解讀比賽專案細則,更加清楚各項比賽流程和規則。

5、歡迎家長踴躍報名參加,給自己的孩子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

6、如因天氣問題或全校性活動,比賽日期另行通知。

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同時也為了活躍氣氛,提高同學們的積極性,每位參加的同學均發紀念品一份,費用由家長自理,請報名參加的家長交活動經費?元,此經費僅作為給參加的孩子們買紀念品用,多退少補,謝謝合作。

親子捏橡皮泥活動方案2篇 親子創意玩樂:樂享捏橡皮泥時光 第2張

第2篇

1、小朋友集體唱歌《我的好媽媽》送給自己的媽媽。

請這兩天媽媽帶著自己的寶寶在家裡一起練習唱一首歌(可以有道具,可以進行表演)。曲目不限,可以是兒歌,也可以是孩子和媽媽都很喜歡的流行歌曲。也可以媽媽跳舞寶寶唱歌,或者寶寶表演媽媽唱歌,形式不限,請媽媽和寶寶在家裡進行練習。時間控制在1分鐘左右。(因為活動時間有限,請家長朋友見諒)。活動結束後將有小禮物送給寶寶。

本活動的目的: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讓孩子體驗一下和媽媽一起完成任務,寶寶和媽媽一起出謀劃策準備節目。增進母子(女)之間的感情,而且能夠鍛鍊孩子的膽量。

第一組:矇住第一組媽媽們的眼睛,然後請媽媽們摸第一組寶寶們的臉,猜猜哪個寶寶是自己的寶寶。

第二組:矇住第二組寶寶的臉,請第二組的媽媽站好,老師介紹媽媽穿的衣服顏色和某些特徵讓寶寶猜誰是自己的媽媽,如果寶寶沒有猜出來,就請媽媽說一句話讓寶寶來猜誰是自己的媽媽。

本活動目的:增進母親和孩子之間的瞭解,通過某些特徵來記住自己的媽媽(寶寶),用矇眼睛的形式進行活動,讓孩子們更能體驗到媽媽的好,增進母子(女)之間的感情。

請媽媽們在老師準備好的心型紙上寫出對寶寶的心願,裝飾在本班教室牆上的大樹上,作為“心願樹”,然後請寶寶送給媽媽自己親手準備的“小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