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愛瑪》讀書心得4篇 愛瑪:演繹愛情與自由的絕妙舞臺

《愛瑪》是英國作家簡·奧斯汀的經典之作,被譽為英國小說的巔峰之作之一。小說以貴族社會為背景,以主人公愛瑪為中心描繪了一系列愛情糾葛和社會變革。作為一部既浪漫又充滿社會意義的小說,它帶給讀者深思和感悟,成為了文學界的經典之一。本文將圍繞《愛瑪》這部名著展開讀書心得的探討。

《愛瑪》讀書心得4篇 愛瑪:演繹愛情與自由的絕妙舞臺

第1篇

這個暑假,我選擇了在圖書館打發時間。有一天,我借回了一本名叫《愛瑪》的書。

這本書講了一個少女愛瑪因為自己家在當地很受人敬重,所以自己也有一點威望。因此,滋生出許多缺點,而她自己卻不知道。於是愛瑪就開展了一場艱苦而又漫長的認識自我的旅程,並經歷了許多苦難,正是這些苦難讓她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缺點,將它們改正,並也因為改掉了缺點而嫁給了遠近聞名的奈特利先生,獲得了幸福。

這本書裡的愛瑪就和我們一樣,有許多缺點需要改正,而自己卻“被矇在鼓裡”。有缺點固然不好,而知道缺點不改正還拼命掩飾就更惡劣,就像一個童話寓言故事裡的貓一樣:這隻貓什麼也不會,捉不到老鼠反而說自己嫌老鼠瘦而將它放走,不吃,這隻貓就這樣繼續掩蓋它的錯誤;有一天它掉進泥潭裡卻不讓同伴救,說它在游泳,終於被淹死了。這就是因為這隻貓有缺點,自己雖然知道,但不肯承認,還拼命掩蓋,最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但是有缺點其實並不可怕,只要自己能夠清楚的意識到,並且能認真、努力的改正,不但不會落個壞下場,反而還會更上一層樓,成為讓大家都羨慕的優秀者、學習的楷模。

所以,缺點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能清楚的認識自我、認識缺點,最後將這些缺點統統“扔”掉,再向大家展現一個全新的自我。

《愛瑪》讀書心得4篇 愛瑪:演繹愛情與自由的絕妙舞臺 第2張

第2篇

?愛瑪》沒有驚險駭人的情節,也沒有聳人聽聞的描述,但是從它娓娓道來、令人陶醉的敘述中,在他謎一般的情節中,在他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細緻入微的刻畫中,讀者面前彷彿展開一幅優美而略帶誇張的生動畫卷。我們好像能看到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行為,能聽到他們在各種背景下進行的交談,能感覺到人物的喜悅和憂愁,當時英國社會的林林總總彷彿由讀者親身所經歷。

我們可以從小說中人物對話中看到作者的一些長處和短處。那些長處決定於描述的全部力量,進行得熟練而精確,運用平靜而帶喜劇性的對話,在對話中展開交談者的性格,正像在戲劇中一樣。至於缺點,正好相反,是產生於作者著意安排的過分詳細瑣碎的描寫。

小說還描寫了性情古怪的人或頭腦簡單的人,例如伍德豪斯老頭和貝茨小姐,當他們首先出現是顯得可笑。可是當他們在小說被擺在過分顯著的地位,描述的過分冗長,他們的嘮叨開始變得令人厭倦,就像在現實生活裡一樣令人厭倦。整個說來,這位作者的風格也使人想起感傷性質的小說或浪漫主義性質的小說,這種性質表現為田野,鄉村房屋和草地——顏色斑駁的獨家院宅的妥善經營的農產和壯麗的山巒景色的描寫。

第3篇

愛瑪是海伯裡村首富伍德豪斯先生的小女兒,聰明美麗,從小受到家庭教師泰勒小姐的良好教育。父親的寵愛和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使她養成了自命不凡的性格。

愛瑪二十歲那年,泰勒小姐嫁給了附近一位紳士韋斯頓,離開了伍德豪斯家,愛瑪在寂寞中認識了當地女子學校的學生哈麗特,與她交上了朋友。哈麗特是個私生女,姿容俏麗,性格溫順,非常可愛。愛瑪想方設法把她和青年紳士埃爾頓撮合在一起,叫她拒絕了佃戶羅伯特·馬丁的求婚。

其實埃爾頓的意中人不是哈麗特,而是愛瑪本人。埃爾頓本人非常勢利,根本就不會看上身世不明的哈麗特。愛瑪沒有撮合成功,又一次要為哈麗特安排一門親事,這次她為哈麗特選中的是韋斯頓前妻生的兒子弗蘭克。

然而弗蘭克半年前認識了海伯裡村家道中落的貝茨小姐的外甥女簡·費爾法克斯,並且互相傾心,私定了婚約。但是兩個人並沒有公佈婚約。

愛瑪對別人的婚姻干預,引起了她家的老朋友喬治·奈特利的不滿。他告誡愛瑪應該讓戀愛雙方自主地處理婚姻大事,別人干預只會把事情搞糟。

當弗蘭克與簡·費爾法克斯公佈戀情之後,愛瑪難以置信。這也讓愛瑪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並最終與簡·費爾法克斯成為了知心好友。

奈特利很器重羅伯特·馬丁,也經常幫助哈麗特,這樣使哈麗特對奈特利產生了崇敬和愛慕的感情。當愛瑪發現哈麗特崇拜的物件是奈特利的時候,她大吃一驚,原來她自己一直悄悄地愛著奈特利;奈特利常常指出愛瑪的缺點,其實心底裡也有意於她。

泰勒小姐生了一個女兒,這使愛瑪開始嚮往家庭生活。經過一番周折,奈特利和愛瑪終於互吐衷情;羅伯特·馬丁在奈特利的幫助下,最後也得到了哈麗特的愛情。

第4篇

?愛瑪》是我讀過的第二本簡·奧斯丁的書,第一本當然是大名鼎鼎的《傲慢與偏見》了。我喜愛奧斯丁的書,因為她的書里人物是那麼優雅而善良,生活氣息是那麼真實而濃郁,結局是那麼美滿而盡如人意。

從《傲慢與偏見》裡的簡和伊麗莎白到《愛瑪》裡的愛瑪和費爾法克斯,都是那麼儀態萬方而又可人可意,妙齡女郎應該是什麼樣子,她們就是什麼樣子,儘管在走向幸福殿堂的路上小有波折,但最終還是天隨人願,嫁得如意郎君,該獲得幸福的人們都獲得了幸福。奧斯丁很善於描寫秀外慧中的鄉村女子婚前從交往、愛慕到定情的心態變化。除了修養和才情,奧斯丁從不諱談地位、財富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在奧斯丁筆下正視這些問題絕不顯得庸俗可憎,只會令人感到生活的真實和本然。

奧斯丁生於家境小康、富有藏書的牧師之家,極具才智和修養,雖然不乏傾慕者,也有過一段戀情,但終身未嫁。我想奧斯丁本人應該是個完美主義者,她把自己對愛情的嚮往和達成都寫到了書裡,她隨著自己所創造的女主人公走過了一段段愛情路上的心路歷程。

奧斯丁的故事裡確實沒有涉及重大的歷史事件和尖銳的社會矛盾,但時代發展已證明奧斯丁的書的確不是無聊乏味、供人消遣的通俗讀物。奧斯丁以女性特有的溫婉筆致輕描慢繪了一幅幅十九世紀早期英國鄉村安康、恬淡、祥和的圖卷,著重於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平淡真實中蘊含著深刻的人性內容。

何謂人性?古今中外的哲人們各有著不同的解釋,但人性的存在是不容質疑的。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階層、不同時代的人們能夠互相理解、感情相通的基礎就是有共通的人性。二百年前的奧斯丁,從其偏於一隅、單純寧靜的生活中,似乎穿越了時空,將其光輝耀眼的人性光芒灑向人們的心田。

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夜裡,輕拂心塵,遮蔽城市的喧囂,手捧香茗一盞,靜靜展讀奧斯丁,置身於二百年前英格蘭那恬淡、安適、愉悅的鄉村風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