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小人國》觀後感集合8篇 "微縮世界下的微觀思考:《小人國》觀後感集合"

《小人國》是一部中國現實主義小說,描寫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農村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對私有經濟的消滅。雖然小說發表於上世紀60年代,但其主題和思想仍然有著現實意義。本文彙總了各位讀者對《小人國》的觀後感,通過不同的視角和角度,來探討小說的內涵和深意。

《小人國》觀後感集合8篇

第1篇

?小人國》這部精彩的電影,真實的記錄了孩子們的純真年代和情感歷程。以平實的手法,細膩的把孩子們得世界展現給那些大人國的我們。

很有幸看過《小人國》拍攝的片花,而且比其他人更能詳細的瞭解這部片子拍攝的背景。導演利用三年的時光才把片子剪輯成型,著實下了一番苦功。82分鐘的觀賞過程裡,伴隨著出人意料的幽默、滑稽與感動。始終糾結於心的就就是自我被這群小人國裡的精靈們感染著,慶幸他們能遇到一位如此懂他們的老師。而老師所給予孩子的並非一個“愛”字就能夠詮釋,則需要老師的教育機智,和帶給適時的幫忙。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的交流才就是當今教育的最終目的。我就是含著淚把片子看完的,為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情感世界如此精純,就像一張白紙,因為沒有色彩而纖塵不染。

而作為一位蒙氏老師,更能體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父母和老師都會說就是愛孩子的。但就是怎樣的愛才就是恰到好處?這的確就是值得我們探究的一個話題,也就是最近現代教育理論時常爭論的話題。而這部影片則讓各界爭議的人們看到了亮點,再愛也要有權利,再愛也要有規則。孩子們的情感世界中迸發的點滴精彩,無需成人去幹預,無需成人去打擾,一切都就是自然賦予他們的力量。我們只就是沿著他們成長的軌跡給予適當的幫忙就能夠,之後就就是謙卑的看著他們成長。

一個關於權利、情感和探索的兒童故事,更多則就是給成人以警示,雖然我們每一天都穿梭在孩子們的中間,但就是對於這些小小一國的小人們我們就是否真的能走進他們的世界呢?或許我們更多的就是用自我的行為定勢去處理孩子們的問題,而從未了解過他們。而他們的世界我們探知的只就是:你務必這樣……你能夠那樣……而非給予孩子真正好處上的自由。“孩子就是腳,教育就是鞋。”恰恰也就是在警示我們的家長和教育者,留給孩子的不就是給他們什麼,而就是他們需要什麼。

很唯美的一部影片,也就是近年來兒童影片中的經典之作,值得一看。

《小人國》觀後感集合8篇

第2篇

?小人國》是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著名紀錄片導演張同道用兩年時間跟拍北京一家幼兒園製作而成的。張同道說,這部影片是他獻給兒子的禮物,拍攝起因是兒子4歲時說的一句話。一次他給兒子洗手,兒子嫌水太燙,他說不燙,結果兒子說:“那是你的感覺,不是我的感覺。”小孩子們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勾起了他的好奇心,於是決心深入這個世界,用鏡頭去觀察這些小孩。“當我蹲下去進入到他們的世界以後,我對孩子的認識徹底被顛覆了,發現孩子跟成人一樣有深刻的見解、細膩的情感,還學到了很多孩子的智慧。”

影片在82分鐘的時間裡展示了一個我們能夠看到,卻似乎從未真正認識的童話世界,幼兒園的小孩不是像向日葵一樣總仰著笑臉,而是和大人一樣有自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世界裡有自我的法律和規則,有自我的語言和道德。影片的主角是池亦洋、錫坤和辰辰、南德。在這幾個孩子身上,人類的三種本事在幼兒時期的表現都表現得很極致。5歲的“孩子王”池亦洋天生就具有領導才能,總喜歡命令別人聽他的安排;兩歲的錫坤,還穿著紙尿褲,但對世界的好奇已經很強烈了,他把小朋友的鞋和玩具都扔到垃圾桶裡,要看看這個大傢伙到底能裝多少東西;辰辰的情感細膩,她堅持一年多每一天執著地等待南德,能夠說是個情感小公主。

“你憑什麼給我分配任務?”“因為我是這兒的領導!”

“我是一個壞的收音機,所以不停地唱歌!”“你哪兒壞了?”“螺絲鬆了。”

整部影片沒有劇本,沒有矯飾,沒有提前安排的故事情節,孩子們簡單而真切的生活,卻讓成年人忍不住嘴角上揚。

這是一本育兒活書!其實,如果你已經看過類似理念的育兒書,感覺也差不多。只可是,影片帶我們直觀地走進孩子的世界。在這個小人國裡,每個小孩都被視為與大人一樣平等看待,教師們理解孩子的行為自有其道理,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保護並引導著孩子的天性,留給孩子反思的時間認識自我的錯誤,將之看成一個小社會,遵循社會的相關規則!

值得一看!這部影片,讓我們停一停忙碌的腳步,靜下心來去慢慢品味我們身邊那個純真的兒童生活世界!當你用心蹲下來,走進去,你會發現,這個孩童國度裡有很多被你忽略甚至常常易受大人權威所扼殺的孩子的道理!

第3篇

聽這個名字原先認為是一個動畫片,但是實際上這個是一個紀實片,講的是在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們的經歷。

小夥伴間出現了糾紛,最後找到老師來解決問題,有不同的表現。其實都是在玩遊戲過程中,不小心碰著了,並非故意。一個被“打”的男孩給出對方應該受到懲罰的原因是“我哭了,他沒

哭”,而另外一個女孩子給出對方應該接受懲罰的原因是“為什麼我總是被別人欺負。這次我生氣了,我大發雷霆”大發雷霆這四個字說了三四遍。透過這些回答,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理特點

: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的感受是最大的;辨別一個人受傷程度要看對方哭沒哭。我經常受欺負,我要用我學會的最能表達我的想法的詞“大發雷霆”來強調,來表述。

其中有個調皮的男孩池亦洋,在一般老師和家長眼中,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壞分子。影片中也有很充分的展示:課堂上搗亂、欺負班上其他的小朋友、罵人等等,但是另一方面這個孩子也有他

自己的閃光點,如在他的帶領下,幼兒園裡的一幫男孩會做一些屬於男孩子的大運動或者槍戰類的遊戲。最令人驚訝的是,池亦洋會學著老師的樣子給兩個好朋友做調解。這個孩子沒有我們

過程中一直穿插著辰辰等待自己的好朋友南德,一個小小孩子的堅持和耐心讓每個人為之動容。夥伴、友誼或許就是這樣子吧。但是這種很純樸的守護方式卻讓我們成一人覺得不可思議,也很

一部小人國中一直在其中若隱若現的是幼兒園裡的老師,無論是處理孩子們間的糾紛,和孩子們講道理,甚至用“sitout”懲罰孩子的老師,還 是和孩子們玩遊戲,耐心地對待孩子對散落的

珠子的探索,或者悄悄取回被好奇的孩子扔進垃圾桶的東西的老師。他們身上都閃著一種一愛一和理解的光輝。沒有一點的因為“你是孩子,所以你很幼稚,你的道理我不予理睬的”高高在上。

“孩子是鞋,教育是腳。”是其中的一句話。這句話很對,孩子是多樣的,有差異的。而教育應該是對孩子的因材施教,而非“削足適履”。

第4篇

週一的晚上,園裡組織老師一起觀看紀錄片《小人國》。聽到這個小訊息時,我的心裡是有些小小的激動的,早就聽說過這部片子,特別的想看,可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都無緣觀看這部紀錄片。現在終於可以好好看看這部片子了,心裡真的是很高興的。

在看《小人國》的過程中,我至始至終都抱著一種認真的態度,我知道,這不是一部電影,不需要我用去娛樂的眼光去看,她是一部真實紀錄幼兒內心世界的紀錄電影。在面對他時,不但需要我用眼睛去看,更需要我用心去看去感受去體會,因為她為我揭示了一個熟悉真實的兒童王國,為我從另外一個角度展示了孩子們的世界,讓我可以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孩子的生活和內心。

看完整個紀錄片,我總結出紀錄片了著墨最多的是三個孩子,為友情四季等候的四歲女孩辰辰,五歲的孩子王池亦洋,兩歲的探索者錫坤,講述了一個兒童世界關於權利、情感和探索的故事。看到辰辰一次又一次沉默的等待,我的心裡真的很酸,當我看到辰辰的沉默時,我想到了我們班的十一小朋友,她和辰辰一樣不愛說話,不喜歡和小朋友老師交流,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在做自己的事情。看到辰辰天都沉默的站在門外期待南德的出現,我給辰辰的等待起了一個名字叫“心酸的等待”,她的等待真的讓我感到心酸,讓我忍不住的留下淚來。看完紀錄片後,我一直在想,每當十一在安靜的做自己的事情時,當她安靜的看著老師和小朋友時,她是不是也在等待著我,等待我們老師去真正的走入她的內心,走入她的世界,成為她的朋友“南德”。想到這裡,我覺得,在以後的活動中,我要更用心的去對待十一,想法設法去走進十一的內心世界,更加的用心去貼近幼兒的每一個舉動,早日成為十一的好朋友“南德”。

紀錄片裡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叫巴學園的幼兒園裡,提起巴學園,我想起了那本很著名的《窗邊的小豆豆》,《窗邊的小豆豆》也是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巴學園裡的真實故事,幸好手邊也有這本書,趁著看完《小人國》的一些感觸還在,我會抓緊時間重溫一下教育經典名著《窗邊的小豆豆》。

第5篇

首先非常感謝幼兒園的領導組織我們這些幼兒教師觀看這麼優秀的影片《小人國》。“小人國”是孩子們遊戲的樂園,快樂的天堂,“小人國”是一個互相尊重,人人平等的快樂王國。“小人國”給孩子們留下了美好的童年。通過觀看這部影片,最令我佩服的是大李老師,她使我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愛心和耐心——進入童心世界的通行證。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自認為很帥的小夥子池亦洋,他總是打人罵人欺負小朋友不遵守紀律而且還不懂禮貌,他的逆反心理特別嚴重。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可能每個班中都會有一個或幾個這樣讓老師感覺到頭疼或束手無策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教育他呢?發火?責備?影片中的大李老師是這樣做的,她針對孩子的每一個過錯,逐一的、不厭其煩的及時進行教育,告訴他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並抓住他身上的閃光點和進步來賞識他,哪怕著閃光點微如熒光,哪怕這個進步轉瞬即逝,為孩子性格萌芽階段指明瞭正確的方向,池亦洋小朋友後來的表現,如:幫小朋友勸架,逐漸能接納李老師等,可以看出,老師的教育方法是正確的,她正在使一個有很多缺點的孩子在改變。這不僅體現了教師的愛心教育,還體現了老師的耐心教育,是進入童心世界的通行證。

尊重與平等——叩響童心世界的敲門磚。還有一位小主人公,那就是影片中不斷出現的那個性格有點內向而又很執著的小女孩——晨晨,她每天早晨都要一如既往的等待著南德小朋友,南德來了她就非常高興的和他一起玩,南德不來她就一直傻傻的等,讓人看了很心酸,孩子非常珍惜好朋友之間的友誼,友誼對孩子們來說也很重要。在這裡我很佩服大劉老師的教育方法,她尊重孩子的意願,並且陪著晨晨一起等好朋友的到來。體現了教師尊重孩子的原則。

賞識孩子——孩子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影片中的那個愛探索的小傢伙錫坤,把鞋、玩具、球等往垃圾箱裡面扔,原來他是要探究一下垃圾箱的肚子到底有多大,還把塑料玩具撒的滿地都是,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一個愛給老師添亂的孩子,而影片中的大李老師卻很賞識孩子,說是給孩子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這種教育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影片裡校車上寫的標語“孩子是腳,教育是鞋”,只有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讓我們用賞識的目光,針對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不同教育,因材施教,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第6篇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忽然開始領悟到什麼是孩子所需要的“愛和自由”,如今這四個字已經被無數父母掛在口邊奉若法寶,但看著片中大李和老師們滲透在言行之中“愛與自由”,真的比在書上看來的要發人深省得多,《小人國》觀後感。

這部電影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很美,每個鏡頭都美,陽光透過幼兒園院子裡的樹照在房間裡照在院子裡,那斑駁的影子美輪美奐。老師們和藹的面容,幼兒園的擺設都是按照孩子們的身高設計的。孩子們在這裡有自己家,可以挖地道,男孩子們做男孩子們的軍人夢,女孩子們做女孩子們的公主夢。這裡是孩子們的天堂,在這裡老師們會提供孩子們成長需要的各種物質上物品給孩子們,在精神上,老師們也無限的支援孩子們。在這裡老師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影片中的小主角池亦洋,倘若放在現實生活中,必定是個讓人厭惡的孩子,觀後感《《小人國》觀後感》。這個孩子太不像話了,那樣和老師講話。但影片中的李老師卻十分欣賞這個孩子在影片中,有一段是許多家長聯合起來找大李老師談話,商量是不是讓池亦洋離開巴學園,因為受到他“欺負”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但大李老師出人意料地說:“池亦洋的確有他自己的問題要解決,但是我看到,池亦洋給我們整個園的孩子做出了一個非常男子漢式的示範……”的確,池亦洋身上有著許多這個時代的男孩子缺少的品質——堅強、灑脫、有擔當、不嬌氣、勇敢,從這段話裡真的體會到了大李老師的良苦用心和高遠的眼光,後來在大李和老師們的耐心接納和引導下,池亦洋的暴力行為也少了很多,更增強了他性格中的正面部分。

對於影片中錫坤的探索行為,大李老師也給出了很好的應對示範。在錫坤把一筐珠子都灑在地上的時候,大李老師也開心地陪他一起探索,同時不著痕跡地引導他如何將珠子掃成一堆,放回筐裡。既充分滿足了錫坤在特定階段的探索慾望,又進行了有建設性的行為引導,使他逐漸學會如何將東西歸位。在這種自由下,錫坤對環境的探索能力得到了保護和發展。

所有這些事例,都浸潤著大李老師和巴學園的老師們對孩子深沉的愛,孩子們也由此得到了他們良好生長所需要的自由空間。

我想,以後面對孩子的時候,尤其是當他的行為表現讓我又忍不住焦慮、不滿、急躁、發怒的時候,我要想一想辰辰、錫坤、池亦洋還有巴學園的老師們,那樣會提醒我要給孩子真正的愛,信任他,信任生命。

第7篇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是我觀看紀錄片《小人國》後最深的感觸。在這部片中,我們所有的情感:快樂,悲傷、孤獨感、等待、挫折感、領導欲和我們的等待,在所有這些孩子身上我們都看得到,只不過他們比我們更坦率,表現的更無遮無掩。

看著片中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是那麼的熟悉,這些正是每天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可是當離開參與者的身份來審視他們時,覺得這些孩子可愛無比。我不禁反思:自己每天都穿梭在孩子們中間,每天都以“愛”的名義規定孩子只許這樣,不能那樣,是真的愛孩子嗎?是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真正需要的嗎?片中大李老師用其尊重、平等、寬容的教育方法給了我啟示,也很好的闡述了“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含義。“腳”會長大,“鞋子”也要根據腳的需要進行調整,同時“鞋”又是“腳”的保護者,在教育這雙鞋的關愛、呵護下,作為腳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舒適和自由。

片中的老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我可以和你一起等嗎?”“棍子是你的,你有權利把它要回來”。“你覺得這樣可以嗎?”……一系列的語言,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可它卻觸動著我們,試問自己平時我們做到了嗎?

片子中池亦洋敢罵老師、打老師、經常欺負人,是讓其他小朋友懼怕的“小霸王”,這樣一個孩子在一般人眼裡一定是個壞孩子,但大李老師的話讓我很受震動,她說這個孩子身上有閃光的地方,他給其他的男孩子樹立了男性的榜樣,所以老師是帶著欣賞的眼光來看這個孩子的,但同時老師也從不放過任何一次“改造”他的機會。當時我就想,這樣一個聰明、個性鮮明的孩子,只要有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將來必定能成為不一般的人。確實在片子的後面,這個孩子帶著男孩子們打仗,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很有一種領導才能,變成正義使者,而那些原先一直被他欺負的孩子還從內心特別地擁護他。這樣一個“孩子王”,在我們身邊,是不是也越來越少了呢?

電影結束了,我想得更多地是應該怎樣去正確的引導孩子們在自由中的問題,因為孩子是年幼的,需要辨別是非,需要培養習慣,更主要是因為這是我平時做得不夠的、也常常得不到要領的地方。有時候因為忙碌和瑣事,沒有耐心引導孩子們的好奇心、探索欲,也沒有耐心用更理智的態度和方式對待孩子們的錯誤和自以為是的執拗。這部片像場及時雨,讓我從中汲取了營養。

第8篇

近日,我們全體教師一起觀看了電影記錄片《小人國》。這個紀錄片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好幸福。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要做好幼兒園教師一定要有愛心,更要學會等待。影片《小人國》裡讓我們處處感受到這種等待。看過之後,有幾點我感觸非常深刻。

進入童心世界的通行證——愛心和耐心。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自認為很帥的小夥子池亦洋,他總是打人罵人欺負小朋友不遵守紀律而且還不懂禮貌,他的逆反心理特別嚴重。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可能每個班中都會有一個或幾個這樣讓老師感覺到頭疼或束手無策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教育他呢?發火?責備?影片中的大李老師是這樣做的:她針對孩子的每一個過錯,逐一的、不厭其煩的及時進行教育,告訴他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並抓住他身上的閃光點和進步來賞識他,哪怕著閃光點微如熒光,哪怕這個進步轉瞬即逝,為孩子性格萌芽階段指明瞭正確的方向,池亦洋小朋友後來的表現,如:幫小朋友勸架,逐漸能接納李老師等,可以看出,老師的教育方法是正確的,她正在使一個有很多缺點的孩子在改變。這不僅體現了教師的愛心教育,還體現了老師的耐心教育,是進入童心世界的通行證。

叩響童心世界的敲門磚——尊重與平等。還有一位小主人公,那就是影片中不斷出現的那個性格有點內向而又很執著的小女孩——晨晨,她每天早晨都要一如既往的等待著南德小朋友,南德來了她就非常高興的和他一起玩,南德不來她就一直傻傻的等,讓人看了很心酸,孩子非常珍惜好朋友之間的友誼,友誼對孩子們來說也很重要。在這裡我很佩服大劉老師的教育方法,她尊重孩子的意願,並且陪著晨晨一起等好朋友的到來。體現了教師尊重孩子的原則。

孩子走向成功的奠基石——賞識孩子。影片中的那個愛探索的小傢伙錫坤,把鞋、玩具、球等往垃圾箱裡面扔,原來他是要探究一下垃圾箱的肚子到底有多大,還把塑料玩具撒的滿地都是,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一個愛給老師添亂的孩子,而影片中的大李老師卻很賞識孩子,說是給孩子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這種教育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影片裡校車上寫的標語“孩子是腳,教育是鞋”,只有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讓我們用賞識的目光,針對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不同教育,因材施教,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