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園優秀教案7篇 《開啟幼兒園成功教學的關鍵——優秀教案分享》

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是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可以讓小朋友更好地接受知識。一個好的教案,可以指導教師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評價教學效果,是幼兒園教育的核心。

幼兒園優秀教案7篇 《開啟幼兒園成功教學的關鍵——優秀教案分享》

第1篇

2、讓幼兒初步嘗試理解和應用裡外空間形式的表達方式。

活動準備:紅、黃、綠、藍色的小車圖片各一個、花朵圖片各一個、紅、黃、綠、藍色的彩筆若干

師:今天小虎邀請我們去他家,可是他的家裡太亂了,到處都是小汽車,我們一起來幫小虎把他的汽車放到正確的位置。

在黑板上畫個大圓圈,標識上每種顏色的小汽車在圈外還是圈內。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把小汽車送到相應的位置,你們看看它們應該放到哪?

出示花園的圖片:這個圖片上有什麼?咦!這裡的花兒怎麼沒有顏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花兒都應該圖上什麼顏色?出示各種顏色花朵的位置:師:這裡有一個圓圈,它表示柵欄,這個點點表示花兒,我們來看一看紅色的花在圈圈的裡面還是外面?(各清一位小朋友為它塗上顏色)師:黃色的花在圈圈的裡面還是外面?師:藍色的花在圈圈的裡面還是外面?

師:你們做的真棒,為小花穿上了美麗的衣裳,接下來老師發給你們練習冊,我看哪位小朋友做得又快又對。

幼兒園優秀教案7篇 《開啟幼兒園成功教學的關鍵——優秀教案分享》 第2張

第2篇

發現孩子們經常模仿小動物,對小動物的行為特點很感興趣。

活動難點:在爬的過程中,能爬過障礙物,並快速有序,不推擠。

教師運用擬人的口吻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今天天氣真好,我的烏龜寶寶們,快跟媽媽一起去草地上做遊戲吧”

兒歌:“今天天氣真好,小烏龜寶寶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跳一跳、跳一跳。小手插腰扭一扭,兩隻小腳轉一轉,我們的身體真的好”

(1)烏龜媽媽示範講解動作要領:爬行時手和膝蓋一定要碰到地。

(2)集體練習手膝著地爬。第一遍強調動作的準確性。

第二遍開始要求爬的快,給爬的快的小烏龜獎勵(抱抱或親親)

2.引導幼兒一邊休息一邊引出今天的活動重點:“天氣真熱啊,如果有一間大房子能讓我們乘涼就好了,咱們一起找個美麗的地方搭間房子吧。”請幼兒背上書包向合適搭間房子的地方運送積木。教師介紹注意事項:“運送積木的路上有平坦的草地,有窄窄的山洞,還有高低不平的路,大家一定不要著急,慢慢爬。送完積木就可以和老師一起搭房子了。”

3.幼兒揹包運送積木,老師巡迴指導,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當幼兒將積木運送到目的地後,老師和幼兒一起用積木搭建房子。

“今天我們玩得真高興,運了積木還搭建了房子,大家力氣真大,我們一起和房子跳個舞吧”師生一起拉手高興地隨音樂做身體放鬆活動,主要放鬆上肢和下肢。放鬆上肢時可拍一拍胳膊,放鬆下肢時可抖一抖腿,拍拍腿等,遊戲自然結束。

小班健康領域教育目標要求幼兒要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喜歡嘗試各種爬的動作,體驗活動的樂趣,增強動作的協調能力和靈敏性。以此為指導,我在組織體育活動《小烏龜搭房子》制定具體的教育目標:

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我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扮演角色,活動身體。活動開始,孩子們在《小烏龜搭房子》的音樂聲中,模仿小烏龜的動作,進行熱身。接著,幼兒自由練習,相互交流、探索各種爬行動作,想出更多的與別人不一樣的爬行方法。教師示範、幼兒練習,重點關注能力弱的幼兒。最後組織幼兒分組進行遊戲,幼兒戴的頭飾模仿小烏龜揹著書包運積木,大家一起搭房子,孩子們興趣點很高。

整個活動都是由遊戲進行,孩子們模仿小烏龜爬行非常投入,學的很認真。活動以雙手屈膝著地爬為重點,手腳著地爬橫向爬為難點,活動的過程中,難度層層遞進,讓幼兒循序漸進的去掌握。爬是全身運動,活動中大部分時間孩子都在爬,運動量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活動中忽略了個別孩子沒能及時的關注到個別的幼兒,這是在今後組織幼兒活動時,必須要兼顧到

第3篇

1、以“我和我的朋友”為大主題,以“幼兒園裡朋友多”“我做玩具大家玩”“我的動物朋友”等多個小主題為分支,佈置牆飾。隨著活動的開展,幼兒可利用廢紙盒、紙筒等製作幼兒園的房屋、樹木和玩具器械等,佈置在牆面上做背景。

2、在“幼兒園裡朋友多”小主題下設立“朋友的畫像”展覽,幼兒以繪畫的方式畫出自己的好朋友,並請大家猜猜他(她)是誰。

3、在“我做玩具大家玩”小主題下設立自制玩具展示區,請幼兒展示自己製作的玩具。

4、在“我的動物朋友”小主題下,幼兒可通過繪畫、摺紙、收集圖片等形式告訴別人你有哪些動物朋友。

1、在美工區以“我和朋友趣事多”為題建立畫冊,用繪畫的方式自制朋友之間發生的故事書,並講給大家聽。

2、在美工區投放彩色卡紙、畫筆及多種廢舊材料,鼓勵幼兒探索設計出更新穎、更獨特的相框和二方連續剪紙來。

1、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多讓孩子參加一些夥伴間的郊遊活動和公益活動,結識更多的朋友。

2、當孩子與夥伴發生不愉快時,給他們講一些與朋友友好相處的方法,鼓勵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

3、與孩子一同翻看老照片,向其講述爸爸、媽媽與朋友間難忘的故事,並鼓勵孩子通過畫筆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使孩子從敢畫、愛畫,到初步的會用畫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心聲,發展其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

4、引導孩子畫一畫自己的朋友以及自己和朋友之間的故事,或者請孩子講一講在幼兒園中畫的畫.激發孩子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使其獲得成就感。

1、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和幼兒做朋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2、多帶領幼兒參加集體活動,如看美術展覽,以集體或小組形式進行美術創作等。

3、加強幼兒與同伴間情感的交流,並引導幼兒正確、友好地與同伴合作、相處。

5、鼓勵幼兒將自制的玩具放在益智區,與同伴一同遊戲。

6、對於常說“不會畫”的幼兒,教師在生活中要幫助其進行物象分析,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模仿體會人物、動物的姿態,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徵,並及時鼓勵他的點滴進步。

第4篇

1、學習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唱出其切分音,以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

2、在老師的啟發幫助下,學習為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創造、合作表演、遊戲的快樂。通過歌曲《豬小弟》讓幼兒知道乾淨的孩子人人愛,樹立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觀念。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著小尾巴,嘴裡唱著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教師出示一隻髒豬,進行提問:“這是隻什麼?你們覺得他怎麼樣?這隻小豬要去找朋友玩,請幼兒想想看會發生什麼事情(幼兒進行討論)

1)聽音樂《豬小弟》,進行提問:“豬小弟去找了誰?發生了什麼事?分別又說了什麼?”幼兒進行模仿小動物們所說的話及進行創造其動作。

2)幼兒跟著錄音機唱新歌1~3段,並唱出其切分音及念出對白處—“髒死啦!走開”念出其厭惡、討厭(與幼兒進行討論)

3)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進行提問:

(1)豬小弟找朋友玩時,他的心裡怎樣(高興)應該怎麼來唱(稍快且跳躍)可以做什麼動作?

(2)豬小弟哭著回家時他的心裡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麼來唱(慢且較連貫)可以做什麼動作?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啊?哦是小豬在洗澡!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做一做洗澡的動作。”(隨音樂與幼兒做洗澡動作)

1)音樂停止,出示乾淨小豬。師:“澡洗完啦!小豬變得怎麼樣啦?(與幼兒進行討論)這時的小豬再去找他的朋友玩時,他的朋友會怎樣來對待他呢?豬小弟變乾淨了,他的心情怎麼樣?會說些什麼?”

2)分組進行表演(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紙偶做道具)。

李英: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有趣的聲音能夠大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可讓幼兒先聽聲音再猜小動物。猜到了再讓幼兒學一學動物走路的樣子。並說一說。

李桂芹:教學具的準備不夠精緻,如歌譜的字有的大、有的小,沒有美感,遊戲時的指偶分配不科學,應該4個人一組,兩個小動物,一個豬小弟,一個豬媽媽,這樣就可以與音樂匹配表演。

吳麗娟:《豬小弟》,這是一首表演歌曲,在幼兒初步瞭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利用頭飾開展情境表演,讓孩子體會到小動物們不喜歡小豬的原因是小豬不講衛生,不洗澡,後來小豬知錯能改,把自己洗乾淨,小動物們又接受了它。

王芳:雖然這則情境表演語言不多,但幼兒能充分展開想象,用各種各樣的動作表現歌詞或故事情節,充分體會其情感變化,掌握了歌曲內容,使後面的完整學唱變得輕鬆自如。通過歌曲豬小弟,讓幼兒知道乾淨的孩子人人愛。

反思:這堂課的容量太大,難度量不適合中班幼兒,上下來覺得幼兒有點不能完全的接受。應該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表演和創編上,會唱豬小弟這首歌應該放在準備裡。幼兒在創編過程中還有所欠缺。在整堂課中,大部分幼兒對角色表演興趣很濃,能夠較好的進行表演。

第5篇

1、引導幼兒用簡短的句子說出水果的名稱、形狀及味道。

2、鼓勵幼兒主動參與集體活動,並能大膽地在小朋友們面前大聲講話。

活動重點:是幼兒能用簡短的句子說出水果的名稱、形狀及味道。

談話: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季)對,秋天裡樹上的葉子變黃了,變紅了被風一吹就會怎樣?(飄落下來)秋天裡也是水果成熟的季節,小朋友們想一想果園裡都有那些水果成熟了?

1、教師出示謎語:黃金衣,包銀條,中間彎彎兩頭翹。謎底:(香蕉)教師出示實物香蕉讓幼兒觀察後提問:果皮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教師講解:是長柱形的,稍有稜,剝開皮果肉是淡黃色的)吃起來是什麼味道?(香甜)

2、教師出示橘子的謎語:小小罈子,裝滿餃子,吃掉餃子,吐出珠子。出示實物橘子讓幼兒觀察後說出它的形狀、顏色及味道。讓幼兒知道它是

3、教師出示實物梨、蘋果、石榴等水果,引導幼兒認識。

(1)出示水果梨,教師提問:小朋友認識它嗎?它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形狀的?皮是什麼顏色的?它是什麼味道的?引導幼兒認識。

(2)出示水果蘋果,教師提問:小朋友它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形狀的?皮是什麼顏色的?它是什麼味道的?引導幼兒認識。

(3)出示實物石榴,教師提問:這是什麼水果?它是什麼形狀的?皮是什麼顏色的?去掉皮之後是什麼樣子的?石榴仔像什麼?什麼顏色?吃起來有什麼味道?(幼兒觀察後回答)

2、引導幼兒發散聯想:你們還吃過、見過哪些水果?教師適時教幼兒水果類的兒歌,如《大西瓜》。

3、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要多吃水果?教師小結:讓幼兒懂得多吃水果身體好的道理。

第6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班科學活動《掉下來啦》。

我這次說課的程式是:一、活動內容的生成和依據二、本班幼兒現狀分析三、目標定位四、活動準備五、主要教學方法六、活動流程七、活動實錄八、教學反思

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幼兒的身邊取材,我這次活動的選材就來源於生活。在幾次戶外活動時,我看到孩子們喜歡去接飄落下來的樹葉,他們興致勃勃地從地上撿起樹葉往上扔,看它們落下來的樣子,還一邊玩一邊歡呼:“掉下來啦!掉下來啦!”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成課程,於是就設計了這個科學領域的活動《掉下來啦》,希望通過遊戲引起孩子們對探索落體運動的興趣,引導他們在“玩中學”在“玩中求發展”,就如《綱要》中所說:“要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發現和感覺到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自己身邊,保持永久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新《綱要》強調要關注幼兒的已有經驗,因此我在活動開始之前還對本班幼兒進行了現狀分析。

我們小一班的孩子年齡比較小,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所以我覺得在科學活動中應該避免片面追求科學知識的深度而忽視幼兒智力發育的特點。同時,我班幼兒年齡小、自制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興趣也比較容易轉移,因此,我就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及時引導他們通過活動“ 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新《綱要》中指出:目標要注重全面性,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根據我們小一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我確立了包含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目標:

(1)通過遊戲引起幼兒對落體現象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幼兒擺弄落體進行感性探索,並用動作表示。

為了有效地突破重點和難點,我還採用了一定的方法,如讓幼兒觀察、嘗試、探索,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問題,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等。我將在活動實錄中具體為大家介紹一下。

總之,目標的定位遵循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注重科學教育內容的趣味性、方法的靈活性、手段的多樣性,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方式,寓教於樂,動靜交替,為此我還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我安排了半圓形的座位,便於幼兒活動和進行觀察。四周還擺放了4張桌子供幼兒在實際操作的基礎上記錄觀察結果。

(2)物質準備:有樹葉、羽毛、塑料積木、紙條若干,還有4張記錄表、彩筆和一段優美的樂曲等。

(3)經驗準備:幼兒已玩過落體遊戲,並且會畫不同的線條。

(4)環境創設: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不同的落體,讓幼兒在科學區角活動中自由探索。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全方位的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教師不光要與孩子平等地參與活動,更應該具備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觀察、研究和指導的技能,同時順應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採取相應的適宜的教法:

1、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在本次活動的第二環節,我給孩子們提供了具有不同下落特點的物體,讓他們在遊戲中探索,發現事物本身具有的規律性。

2、觀察記錄法:《綱要》中科學教育目標第三條指出:讓幼兒“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初步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在活動中,我設計了簡單清楚的記錄表,積極引導幼兒探索、討論、交流、分享,並與幼兒合作記錄觀察結果。

3、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進行探索。

此外,本活動還採用賞識激勵法、交流討論法、審美薰陶法加以整合,使幼兒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

對於各種疑惑和問題,孩子們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對探究的結果進行推理,得到結論,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並與同伴進行交流。這使孩子學到的是如何去獲取知識,也就是學會學習。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是:

1、獨立探究法:新的科學教育觀強調讓孩子獨立探究,通過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在本次活動中,我放手讓幼兒獨立去嘗試、探索,事先不做示範,不直接告訴他們結果如何,而是讓孩子感到他們有新發現,自己得到結果和找到答案,主動建構知識經驗。

2、愉快參與法: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次活動中我注重孩子主動、快樂的參與,而不是被動、消極地接受。

3、體驗法:幼兒時期尤其需要通過各種感官和材料相互作用來認識材料的特性。在活動中我努力做到引導幼兒在探索中真正體驗發現的樂趣,成功的快樂。

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促使幼兒積極主動的發展。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集體討論→觀察記錄→自由表現→延伸活動

本次活動總共需要20分鐘,在實踐中我依據孩子的興趣適當延長了幾分鐘。下面具體為大家介紹一下活動過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了具有不同下落特點的物體。

師:“孩子們,今天咱們小一班來了幾位會在空中跳舞的小客人,你們看它們是誰呀?”

孩子們觀察後,都爭先恐後地說出了樹葉、羽毛、小積木、紙條的名稱。

師:“今天,這幾位小客人想和咱們班的小朋友玩一個小遊戲,名字叫‘掉下來啦’。”

孩子們聽到這個名字後都笑了,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師:“呆會兒大家可以和這幾位小客人交朋友,看看它們是怎樣在空中跳著舞掉下來的。”

此時,孩子們參與遊戲的興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發,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地來參與了。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安排了孩子們自由探索。充足的材料保證了每個孩子都有探索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我和孩子們一起到中間的空地上去玩遊戲,我們把不同的物體扔上去,再看它掉下來,並及時和孩子們交流它是怎樣掉下來的,還一起興致勃勃地學它掉下來的樣子。活動在一種安全、寬鬆、自由又熱烈的氛圍中進行,每個孩子都很快樂,都積極地參與遊戲,真正體現了“在玩中學”、“在玩中探索 ”。

在第二環節中,孩子們在自由探索中獲得了一些經驗,但這些經驗是零碎的,是需要進行加工整理的。因此,在自由探索之後,我安排了集體討論,將孩子們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材料投放在孩子們的視線範圍之內,所以討論時結合實物進行,避免了空洞無物和盲目性,這也符合小班幼兒的直覺思維特點。

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用語言、動作和大家交流自己的發現:

郭瀟說:“老師,小積木掉下來的時候是直直的。”說著還快速地做了一個下蹲的動作。

妞妞說:“羽毛是輕輕地落下來,積木是重重地落下來。”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都積極交流著,並用可愛的動作表示,與此同時,我又用提示、引導的語言把物體下落的過程和相應的線條結合起來,如:郭瀟說完小積木是直直地落下來之後,我說:“噢,小積木是直直地落下來的,那它象我們學過的哪個線條呀?”當孩子們說出直線後,我們又一起用手在空中畫出了這個線條。使不同物體下落的特點清晰起來,同時也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孩子們得到探索的結果後,教師需要引導他們用適當的方式記錄下來,針對小班幼兒還不能用文字表現和記錄他們的探究和發現,我設計了讓孩子們用“畫”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

由於是“初步嘗試記錄”。所以我設計的記錄表和以往有所不同,4張記錄表上分別畫有樹葉、羽毛、小積木、紙條,並和實物一起分別放在4張桌子上,幼兒可以根據自己在第二、三環節的探索發現,有目的地與同伴合作記錄觀察結果。

師:“孩子們,這幾位小客人在空中跳舞的樣子好看嗎?咱們一起用學過的線條把它們畫出來吧?”

這一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響應,由於在第三環節中,我們已經把物體下落的過程與相應的線條結合起來,所以,他們有的憑剛才的經驗很快地在記錄表上畫出了結果,有的又拿起小樹葉、小羽毛扔上去,仔細觀察後也畫出了結果,還有幾個孩子聽到我的話後很茫然地站在那兒,不知道該幹什麼,我適時地

第7篇

兩雙筷子、四個碗、小零食(如:爆米花、蠶豆、黃豆、核桃、花生仁等)

1、媽媽示範筷子的拿法給孩子看,接著讓孩子試著用筷子去挾東西,和爸爸比賽。

2、在兩個碗裡放進那些小零食,讓孩子和爸爸各拿著一個碗,再給他們另一個空碗。

3、當媽媽說開始時,請保留此標記,孩子和爸爸就得用手上的筷子把碗內的東西挾進空碗裡。第一個完成的則為勝者。等全部結束後,可以讓勝者吃掉這些零食。

兔、小狗屬一類。"3、孩子熟悉遊戲後,父母可讓孩子邊摸邊

通過猜謎語,引起了幼兒觀察筷子的興趣,認識了筷子的特點、種類及什麼情況下使用筷子,並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練習拿筷子的方法,在老師的幫助下,85%的幼兒基本學會了拿筷子,會用筷子,同時也發展了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