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賣火柴的小姑娘》讀書心得體會10篇 窮且無助,小火柴點亮希望

《賣火柴的小姑娘》是一篇經典的童話故事,它講述了一個可憐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賣火柴的故事。通過讀這個故事,我們可以領悟到很多生活的真諦,感受到人性的溫情和善良。下面是小編的讀書心得體會。

《賣火柴的小姑娘》讀書心得體會10篇 窮且無助,小火柴點亮希望

第1篇

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後,小女孩在大年夜叫賣火柴的情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大年夜裡,小女孩悽慘的叫賣聲傳遍了大街小巷,她在寒風刺骨的大年夜裡,赤著腳走在路上叫賣火柴,但沒有人買過她的一根火柴。這時候,我們在幹什麼呢?我們正在爸爸媽媽的懷裡撒嬌,姐姐催著我試穿過年的新衣服,坐在桌子旁吃著可口的飯菜。而早已飢腸轆轆的她還在街上叫賣火柴。她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可以回去,因為她的爸爸肯定會為了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而痛打她。她只能蜷縮著身子靠在牆角里,讓自己暖和一下。她擦然了一根根火柴,在她的面前出現了美味得烤鵝,漂亮的聖誕樹,溫暖的火爐和慈祥的奶奶。不過,這只是幻覺而已。當火柴一滅她又回到了現實中去。可是她是多麼的希望這一切都是真的啊!

小女孩的生活裡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她沒有親情沒有親人,她是多麼的孤單,甚至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人。而我呢?我有愛我的親人,朋友,我們這裡充滿了快樂、溫暖和愛。

看看小女孩再看看我,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不同。小女孩雖然和我差不多大,但我享受到的一切她卻都沒有,這完全是那個舊社會的錯。多麼希望小女孩能夠來到我們的世界,和我們一起玩耍、學習呀!

《賣火柴的小姑娘》讀書心得體會10篇 窮且無助,小火柴點亮希望 第2張

第2篇

前幾天,我讀了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小女孩在大年夜裡賣火柴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

賣火柴,賣火柴,誰要火柴!小女孩悽慘的叫賣聲傳遍大街小巷。儘管這樣,也沒有人來買小女孩的一根火柴。小女孩為什麼要在大年夜賣火柴?那是因為她家裡實在是太窮了。看看小女孩,想想我自己,真是一個生活在地獄,一個生活在天堂。那位小女孩大年夜在寒風中賣火柴,而我呢?在大年夜裡媽媽為我做著噴香的飯菜,姐姐在一旁幫忙,全家裡演奏著和睦幸福的樂曲。

牆角里,小女孩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幻想著溫暖的火爐、香噴噴的烤鴨、美麗的聖誕樹、慈祥的奶奶。這對於可憐的小女孩,這些只是幻想而已,但這說明了小女孩的生活中只有寒冷、飢餓、痛苦和孤獨。她是多麼渴望自己能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擁有自己應該有的一切啊!可是,這應該有的一切卻完全是泡影。

為什麼我和小女孩同齡,生活的環境卻不同呢?這是因為她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生活,而我在社會主義制度裡生活。他們那裡充滿了冷酷、無情,我們這裡充滿了溫暖和愛意。可是,我有時卻不能很好地用功學習,這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今後,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努力學好文化知識,不要辜負我們有啊,不辜負我們的社會,為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奮鬥!

第3篇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名叫《波麗安娜》的書,使我受益匪淺。

書中主要講述了:一個失去父母的孤女波麗安娜到了她的姨媽家。姨媽是鎮上有名的富人,她有著一大幢私人住宅,還有一大條寬敞的私人車道,長期只能靠婦女資助會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資助,小波麗安娜對這些滿地的紅地毯,閃閃發光的金銀垂飾,毛茸茸的虎皮大衣等都愛不釋手,眼中充滿著對這些東西的喜愛之情。

而波麗安娜的姨媽波麗小姐卻對波麗安娜非常冷淡,不屑一顧,給波麗安娜住的只是閣樓上一間很小的房間,弄的波麗安娜都快透不過氣來了。波麗小姐好像只是責任才使她去照顧她的外甥似的,但儘管如此,波麗小姐還是全心全力在照顧波麗安娜,教她烹飪、整理房間、針線活……波麗安娜非常喜歡她的姨媽,她有一大堆時間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爬爬山、到森林裡去玩啊等等。

波麗安娜是一個非常樂於助人的人,她聽到鎮上有人遇到了麻煩事,就會立刻前去探訪,並且用她爸爸生前教她的快樂遊戲,(規則就是要把一件非常煩惱的事情找出快樂的理由)來安慰他/她們。不久,整個鎮上都知道了快樂遊戲,並且還知道了一個叫波麗安娜的可愛小女孩。

波麗安娜常常把波麗小姐的懲罰看成獎賞,並且還把一隻小貓和小狗帶到家裡,使波麗小姐大發雷霆,但因為波麗安娜的天真,也常常感到一種非常強烈的無助感。

但是老天爺卻偏偏不作美,給予小波麗安娜一場車禍,又好像在挑戰她的快樂極限。這一場車禍可不得了,經過許多醫生救治都認為波麗安娜不可能再會走路了。鎮上的人聽到這個訊息後,都悲痛萬分,紛紛帶來禮物前來探望,波麗小姐也徹夜難眠,痛哭了好幾場。

但是波麗安娜憑藉她那快樂的意念,扶著床一步一步開始學走路……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已經奪眶而出。

這是一本美妙的圖書,不僅給你安慰,也深深地打動你。如果你一直在尋找,任何事情都有值得高興的地方,波麗安娜,她那麼快樂,即使在最悲傷的時刻,我們應該向她學習這種樂觀精神,讓每一件事都變的快樂!

第4篇

讓人覺得“孤寂”的書名,是當初吸引我去翻閱這本書的原因之一,而另一個原因就是這本書據說曾被翻譯成二十三種以上的語言,還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上停駐了近二十年。一翻作者簡介,發現書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難道這是一本心理學書嗎?隨手翻閱一下,卻發現語言很平實,還有一些真實的事例,於是,我開始了此次閱讀之旅。

一向以來,作為特教教師的我,當被其他人問起職業時,他們都會追問兩句:是國小還是中學教師啊?是教什麼的?當了解真相後,大都會“誇”上一句:很有愛心的工作啊!“愛”這個字眼似乎總會在我耳邊響起。固然,在他人,甚至是自我看來,做教師的都要有一顆愛心,而做特教教師的,這顆“愛心”的分量應當還要重!所以,我也曾單純地認為,只要抱著對學生的愛,就能勝任這份工作了。但當我讀完《少有人走的路》第二部分“愛”時,頓時啞然失笑,我對於“愛”的理解看來是有失偏頗的。

誠如書的作者說道:“愛是自律的原動力”、“愛是長期的和漸進的過程”、“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我,也是愛他人”。看來,愛不僅僅是為了促進他人心智成熟,還是為了促進自我心智成熟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像這樣,對於“愛”的一系列的闡述,頓時讓我覺得心域寬闊了許多。這又讓我突然記起導師在我們新教師帶教會上提及的“愛”的意義:“用愛開啟心靈”!是啊,要走上心智成熟的旅途,要讓自我的心靈更充實豐腴,就必須要懷有“愛”意。

要愛我們的生活,這樣才會讓熱情和自信充滿每一天!

第5篇

前幾天,我讀了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小女孩在大年夜裡賣火柴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

賣火柴,賣火柴,誰要火柴!小女孩悽慘的叫賣聲傳遍大街小巷。儘管這樣,也沒有人來買小女孩的一根火柴。小女孩為什麼要在大年夜賣火柴?那是因為她家裡實在是太窮了。看看小女孩,想想我自己,真是一個生活在地獄,一個生活在天堂。那位小女孩大年夜在寒風中賣火柴,而我呢?在大年夜裡媽媽為我做著噴香的飯菜,姐姐在一旁幫忙,全家裡演奏著和睦幸福的樂曲。

牆角里,小女孩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幻想著溫暖的火爐、香噴噴的烤鴨、美麗的聖誕樹、慈祥的奶奶。這對於可憐的小女孩,這些只是幻想而已,但這說明了小女孩的生活中只有寒冷、飢餓、痛苦和孤獨。她是多麼渴望自己能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擁有自己應該有的一切啊!可是,這應該有的一切卻完全是泡影。

為什麼我和小女孩同齡,生活的環境卻不同呢?這是因為她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生活,而我在社會主義制度裡生活。他們那裡充滿了冷酷、無情,我們這裡充滿了溫暖和愛意。可是,我有時卻不能很好地用功學習,這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今後,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努力學好文化知識,不要辜負我們有啊,不辜負我們的社會,為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奮鬥!

第6篇

“這裡不僅銷售雜貨,還提供各種煩惱諮詢。無論你掙扎猶豫,還是絕望痛苦,歡迎來信!”精緻的封面上印著這樣一行字,吸引了我的目光。就這樣,我和《解憂雜貨店》不期然相遇了。

翻開第一頁,一眼成痴,意外的驚喜,使我幾乎是一口氣把構成全書的既獨立又絲絲相扣的六個故事看完,讀完的那一刻,我內心無限感慨,回味無窮,還想再細細品味每個細節。

這本書打到我心裡,讓我懷念所有被感動的時光。比起書畫,被書打動更讓我幸福。那種只是自己感受到的觸動和寂寞,沒有渲染,沒有音效,沒有那些潛移默化添上的東西,只是留白給你,那封回覆給白紙的信,自己填滿的天馬行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肆意想象,真好。

人們也許會不知道,過去或者未來的自己,會與他人的命運緊密相連,在《解憂雜貨店》中認真回答的每一個人,其實都在向自己發問。最後的最後,當這個夜晚停滯於雜貨店中歲月的光芒消失,人們將會邁出這個屋子,去書寫雖然不一定美好,但是也正是因為未知而充滿精彩的人生。我感悟出:無論是怎樣短暫的一個瞬間,只要有活著的感覺,就有未來。只要心中有未來,人就能幸福起來。

在最後的信中,浪矢爺爺這樣寫道:“很多人都是迷途的羔羊,手中僅有一張白紙地圖。地圖是一張白紙,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這不僅是這本書最後的回答,也是作者對於我們的回答。作者東野圭吾就是這樣,溫柔地告訴我們人生的滋味。

合上書,嘴角上揚,想起自己以前因一點小挫折而任性的幼稚往事,又似乎看到了未來的自己。未來的我來到了這座神祕的雜貨店,跑去後門的牛奶箱旁投了一封信,寫給三年前的自己:

第7篇

近來讀了大仲馬的長篇小說《基督山伯爵》,從去圖書館借到這本書的一瞬間突然想起自己很久以前買過這本書,只是從未開啟,但那本只有一冊,而眼前是厚厚的上下冊。想來那應該是改編本,看了幾頁就看不下去,眼前的厚度確實心裡一驚——開啟後卻發現從第一章就是大段對白,很容易讀了下來。

情節動人,語言形象鮮明,讓人止不住一路讀下去。然而當故事發展到法利亞神甫出現,突然感覺變了——之前章節的連貫一氣呵成,在法利亞神甫出現後,尤其是兩人相遇後對他種種神通的介紹,突然有點不願接受。分明是小說,分明知道是浪漫主義小說,分明也感受到了作品的豐富想象力和緊湊誘人的情節,可是還是忍不住想:如果在現實社會裡這根本不可能,怎麼會就有這種神人,怎麼會就那麼快學到那麼多淵博的知識,不幸的人沒那麼幸運就會遇到救兵,成為偉大的人,一切順利的執行下去。不得不又一邊提醒自己,這是小說,不等同於現實。

看下去。不得不佩服作者充沛的活力,豐富的象形,故事讓人不自覺聯想到中國武俠裡一人誤打誤撞遇到一個神祕莫測的老人,並虔心以待,豈料這人竟是武俠高手,並在這高手死前獲得幫助得到獨門祕籍和他全部內力,於是成為眾人景仰、年輕有為而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的高手,君子。甚至涉及的地點景物更加廣博,自然科學與人文知識的交錯更具有廣闊視野,於是一邊為之讚歎覺得這一切迷人同時卻會在心裡暗暗想,不真實。

原來曾經喜歡的英雄,恩怨分明、善惡有報都已經漸行漸遠。更確切的說,現在觀念裡仍這樣的期待,卻不再如以前好人、壞人涇渭分明,更沒有滿腔熱血和憤怒,不會大嚷著那些都是壞人,讓他們都去毀滅吧。因此對於大仲馬文中恩怨報應、熱烈的感情會羨慕,也帶著幾分讚賞,卻不會真的進入到內心了。

是一點點成長,成為所謂的現實吧。知道人應當帶有美好期待,擁有想象能力,擁有除了物質世界外的豐富精神生活,不能那麼俗。可就是美麗的期待也是有限度的,會參照可實現性來設定,此外不過是關於生活,即使被好友罵做太理想化的想法也不過是遠離喧囂吵鬧,隨心所欲的享有自己追求的快樂自由,而不是這種跌宕起伏,需要毅力與智慧堅持的傳奇故事,甚至覺得這更加不靠譜。

第8篇

砰—啪!爆竹聲,震耳欲聾。今夜除夕的天空多麼美麗;紅的、黃的、綠的煙火在空中飛舞著,遠處不時泛出一道道紅光……在這美麗夜晚,我不禁想起了賣火柴的小女孩。

我彷彿看到一個赤著腳、打著哆嗦的小女孩站在我面前,那可憐的樣子使我心如刀絞;我彷彿聽到小女孩賣火柴的聲音,那淒涼的聲音猶如利劍穿心。

小女孩啊小女孩,你那雙一向是你媽媽穿的大拖鞋都被那個小男孩撿走了,你只能赤著腳在街上走。天那麼冷,腳凍得像胡蘿蔔似的。天越來越黑,越來越冷,你也不敢回家,因為你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分錢。回家又怕爸爸打,只能挨凍、捱餓。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後來,我想你肯定是冷的實在熬不住了,你終於擦燃了火柴,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你的快樂和幸福只有在幻想中得到,所以,你只能跟著奶奶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與小女孩相比,我是多麼幸福!我可以在明亮的教室裡學習,可以在操場上和同學一起玩耍;我可以得到父母的關愛,在他們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每當大年夜,我們都會在喜慶氣氛中享受天倫之樂。我多麼希望小女孩能來到我身邊,和我一起沐浴陽光雨露,一起茁壯成長!

瞧,squo;天女散花squo;!聽到這歡呼聲,我仰望天空,我彷彿看到了小女孩和她的奶奶在絢麗的煙火中,正向我們走來。

第9篇

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我無比的慚愧,因為我已經被文中的小女孩感動了;所以勉勵自己一定要珍惜自己幸福的家庭,父母的愛以及他們給予的任何一樣東西。

文章講了小女孩在除夕的夜晚去賣火柴。那夜,她一根火柴也沒賣出去,所以她不敢回家,她知道自己如果沒有賣出火柴,繼父就會打她,她很害怕,所以就蹲在了一個牆角,她看見別人的父母帶著自己家的孩子去買很多很多好吃的,她很羨慕,她渴望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有好吃的,有穿在身上溫暖的新衣服。她知道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她拿出一盒火柴,把火柴劃燃,在火焰中,她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有爸爸媽媽小時候對自己的呵護,對自己的愛,爸爸媽媽帶著自己去買好多好多自己喜歡的東西。火焰滅了,她又劃燃了火柴,又看到了好多東西。到第二天,由於小女孩身上沒有穿上暖和的衣物,最後被凍死了。

這是一個多麼悽慘的故事。每當我讀到除夕的夜晚,小女孩被繼父叫去賣火柴,繼父還說:沒有賣完火柴就不能回家。我覺得她的繼父好惡毒,因為那天是大年的最後一天,在那個時候,我們應該是快樂的,我們應該和全家人在吃團圓飯……

小女孩才十多歲,我想如果她生長在和我們一樣的幸福家庭,她應該和我們一樣在上學,溫暖而幸福,而她卻那麼痛苦。

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們生長在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一定要刻苦學習,而不要淘氣。有一個好成績,就算是報答父母,讓父母為我們自豪,為我們高興。小時候父母為我們操心,讓我們小時候有雙親的愛,長大後,我們才不會缺少愛。我為我們今天的幸福、快樂而自豪。

第10篇

對於明神宗朱翊鈞,歷來人們大多持否定態度。其實不僅如此,說起明朝的皇帝,人們都沒有好感:他們不理朝政,就像一個個敗家子,折騰著祖宗的基業。在朱家統治時期,雖然寫就了不少的輝煌,也留下了無數的罵名。魯迅先生在論及明朝時曾說:唐室大有胡氣,明則無賴兒郎。

但在《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黃仁宇先生則明顯地表達了他對朱翊鈞的同情與悲嘆。當然,黃先生也從他的大歷史觀向我們展示了萬曆皇帝的一生,以及萬曆出發,追溯封建統治的源頭,著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全面給我時期的文臣武將、思想家。

在高中歷史課上,我們都接受了這樣的觀念:封建集權統治在明清空前強化,皇權至高無上。但在萬曆皇帝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皇權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儲這個問題上,萬曆皇帝前前後後奮鬥了三十幾年,終也沒有實現立他最寵愛的皇三子常洵為皇太子的夢想。

我想,其實,這也是萬曆皇帝的可悲之處。封建統治從秦朝到明朝,已經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這時已經完備成熟。皇帝,在這個以程朱理學為根本太子思想的國度裡,已經成為一種象徵貨體制。萬曆皇帝,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這個皇帝角色,按時參加各種典禮活動,批准內閣大臣的奏議,在全體文官以及程朱理學的協調下,整個國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運轉了。皇帝,似乎已經成了禮制的象徵,國家的精神領袖,倒有點類似於英國君主立憲制下的君主。但這怎麼可能呢?在長達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會裡,皇帝基本上都是呼風喚雨,獨攬大權,說一不二的。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學為一切工作活動的指導原則的國家裡,熟悉掌握了理學的文官集團,卻逐漸壯大成熟,甚至達到了與皇權對峙的地步。萬曆皇帝想立皇三子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對,雙方苦苦鬥爭了三十幾年。最後,萬曆皇帝被迫立皇長子常洛為太子,但這是以六七位閣臣的離職,上百名大臣被降級為沉重代價的。從此以後,萬曆皇帝心灰意冷,深隱後宮,消極怠工。朝臣的奏議,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對,就一直擱著,拖著,讓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這很像小孩子的鬥氣行為。但一國之君這樣做,卻是以一個國家的沒落為代價的。

其實,我們都有這樣的疑問:立誰為太子,誰為下一任皇帝,作為臣子的,和他們有多大關係,他們為什麼非得擁護皇長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對著幹?在以嫡以長不以賢的禮法原則下,常洵為長子,就應該為太子。萬曆皇帝立常洛為太子,就是違反禮法的行為。在以禮法為根本原則的社會裡,這是關係國家根本的問題,是不能允許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歷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無能。親政初始,清算張居正。他晏處深宮,聲色犬馬,荒廢政事,又大肆兼併土地,溺志於財貨。其在位期間,圍繞太子發生的國本之爭,更是將朱王朝進一步推向深淵。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憐之處。在《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萬曆皇帝如何從勤勉政事,勵精圖治,逐漸墮落退化。

朱翊鈞自幼聰慧過人,讀經史過目不忘,而且頗為早熟。九歲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張居正的教導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張居正親自教導他,安排課程,指導讀書,選拔賢能的大臣輔導他,培養他治國安邦的本領。雖然十分嚴厲,卻也不妨礙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在張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援他的改革。但張居正的正直,卻得罪了不少人,觸動了守舊勢力的利益。在他死後,反對他的人開始反撲。他們紛紛上奏,要求清算張居正。隨著年齡的增長,萬曆皇帝對昔日威炳震主的張居正日益不滿,對他的嚴格管理也感到了厭倦。於是他從維護張居正,到順水推舟地開始了對張居正的清算。這也是在他樹立自己的權威,徹底擺脫張居正的影響。於是,生前忠貞不二的元輔張先生,變成了謀國不忠的大奸臣。雖然清算成功,但這對朱翊鈞來說,這肯定是個不小的打擊。為什麼他敬愛的老師就成了亂臣賊子,曾經受過張居正提拔的人為什麼反而要陷害他,這些問題也使皇帝迷茫困惑。於是,他對朝臣的反覆奸詐深惡痛絕。尤其是長達三十幾年的立儲問題,慢慢磨盡了萬曆皇帝的雄心壯志,迫不得已地立長子為儲,也加劇了萬曆皇帝對朝臣的厭惡,以及對政事的熱情。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萬曆皇帝的優柔寡斷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