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第一書記觀後感最新範文合集3篇 「第一書記」觀後感合集:優秀篇章一網打盡!

本篇文章為讀者整理了多篇第一書記觀後感最新範文,這些文章是在各個領域、各個基層單位的第一書記的親身經歷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撰寫的,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啟示性。通過閱讀這些文章,讀者可以深刻理解第一書記的責任與擔當,體會扶貧攻堅的艱辛與收穫,激勵自己積極投身基層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第一書記觀後感最新範文合集3篇 「第一書記」觀後感合集:優秀篇章一網打盡!

第1篇

看完電影《第一書記》,我被沈浩的精神感動和敬佩。這部影片之所以被觀眾接受,是因為它不同於以往"主旋律"影片的特點,而是通過再現沈浩在小崗村工作6年的點點滴滴,著重挖掘了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重現了他感人的生活細節。沒有臉譜化的"高大全"形象,也不是觀眾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給我們的感覺:沈浩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但普通卻不平凡,他用行動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這部影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價值觀,我們的黨從誕生到現在湧現出無數英雄和模範,從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到孔繁森……他們都代表著那個時代的價值觀,而從沈浩身上卻表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在我看來沈浩同志和我們身邊的同志是何等的相似,沈浩在合肥的省財政廳,是一個有十幾年工齡的科級幹部,他工作穩定、生活優裕、有房有車,與家人過著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放棄安逸,前往農村成就一番事業?儘管他在小崗村只有6年時間,但他的作為為何讓那些樸實的農民三次按下紅手印而深情地挽留?因為沈浩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共產黨員,他不願在機關裡平平淡淡地度過為黨工作的時光,他到小崗村是因為那裡是他的舞臺,他在機關無法實現的很多想法在那裡可以實現。他並非是要去小崗村做犧牲、做奉獻的,而是在那裡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的追求。6年裡,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溫馨、對孩子學業的幫助、對老母親的盡孝,而他得到的是小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小崗人的信賴。

從某種意義上,對於那些有理想有抱負,但一生卻默默奉獻在平凡崗位上的人來講,沈浩是幸運的。當別人把到農村掛職鍛鍊當作鍍金的跳板時,正是他勇於超越傳統價值觀,把小崗村做為自己人生的平臺,用新的價值觀實現了對理想的追求。可以說是沈浩改造了小崗村,也是小崗村造就了沈浩。

沈浩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對於我們每一個黨員如何樹立正確的時代價值觀是值得去思考和學習的。

第一書記觀後感最新範文合集3篇 「第一書記」觀後感合集:優秀篇章一網打盡! 第2張

第2篇

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牆在一個長長的寫意鏡頭中出現時,那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來,觀影的人們安靜了。

沈浩故居、房東家的廚房、小崗村的牌坊、大包乾紀念館、紅手印……這些符號,很快勾引了回憶。而修路、建房、遷墳等等情節,也是熟悉的故事。

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對於在採訪過程中聽人描述、檢視資料而想象的場景,電影的畫面、聲音等等帶來的,是更直觀具象的衝擊力。比如,影片所呈現的沒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崗村,與我所見到現在的小崗村的巨大反差,更讓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義,他所付出心血的意義。

電影以沈浩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而堅強的告白結尾。突然發現,120分鐘的時間裡,事先準備的紙巾並沒有派上用場。有落淚卻沒有失聲痛哭,某些細節的處理甚至是幽默的,引發觀者的會心一笑。總體來說,這個電影並不是一顆“催淚彈”。

電影製片人張暘的觀點印證了我的這一感受。他說,這個電影從一開始創作,就沒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記錄一個真實的人生。沈浩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想做實事,並不在乎人們是否知道。他是典範,但不應該被神化。沈浩在小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穫的喜悅。把這些真實地通過電影呈現出來,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觀眾能夠接受的真實的人。因此,電影沒有走苦情的路線,而是一種平實的紀錄風格。

一位觀眾說,她之前只是在網上看到沈浩的事蹟,而電影讓她十分感動。

一位從北京市昌平區趕來觀看電影的女大學生村官對我說,可能是同在基層的關係,她對沈浩經歷的感觸就更深,因為了解農村基層工作的不易。“他很值得敬佩。”對於沈浩勇於改變小崗村面貌的精神,大學生村官印象深刻。

這或許就是真實的力量。真實引起了共鳴,引發了思考。回想起在安徽採訪結束準備返程的那一天,我們一群媒體同仁抓緊最後的時間,聚在一起交流對沈浩的理解和看法。沒有人要求我們這樣做,只是在知道許許多多關於他的真實後,心底裡受到了觸動。這種觸動,已在採訪者的生命中打下烙印;相信,會帶給更多人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第3篇

5號我們由學校組織去看了《第一書記》這部電影。我做為一名預備共產黨員在看完《第一書記》後,心中感慨良多。

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幹部,--年2月被選派到鳳陽縣小崗村任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不幸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6歲。6年間,他工作出色、群眾信服,小崗村群眾兩度在他三年任期屆滿時集體摁手印將他留任。影片雖然沒有好萊塢大片絢麗恢弘的場面與特效,也沒有懸疑驚悚片那麼跌宕起伏的劇情與情節,僅僅是平鋪直敘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六年的工作經歷,但卻幾次使人落淚。

我感到在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雖然有著千差萬別、種類不同的職業分工,我們每個人可能身處不同的崗位,面臨的困惑與問題也都不一樣,但沈浩書記這種做事的精神,做人的境界,克艱的韌勁卻是值得我認真學習。這些品質,正是造就精彩人生,譜寫業績所必不可少的。影片中沈浩書記所表現出的用心做事用情做人的風範、心無旁騖的執著、咬定青山的堅韌、永不放棄的頑強深深地打動了我。

一是用心做事。沈浩書記對自己人生選擇的崇高責任感和專注於目標心無旁騖的定力,使他能夠用心地去踐行自己的承諾。用心去做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需要很強的定力。用心做事先要用心選擇,人生的道路本來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選擇本來就很難,選擇後能夠堅定地走下去就更難。能夠用心地去把自己的選擇做到極致、做到一流就更難。沈浩在省財政廳機關工作了十八年,在面臨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下鄉到堅苦的農村工作這一選擇時,他也有過思想鬥爭,但當他看到"世界給中國一個機會;中國給世界一個驚喜"的廣告牌時,他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對沈浩而言"小崗給沈浩一個機會,沈浩給小崗一個驚喜"就是他的選擇。決定去小崗村任職後中,他用高度的責任感承擔起了自己的選擇。

二是用情做人。沈浩書記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凡人,但他又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他對小崗村的每一件事都投入了自己的真實感情,沒有官腔、沒有官架,有的是對小崗村父老鄉親樸實無華的情感和厚德載物的品行修養。正如譚晶在片尾曲《做人》中所唱的那樣,"一撇一捺寫出個人,一生一世才做成個人。做人,做大寫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樸實無華的歌聲真切地抒發出了所有人對"第一書記"用情做人的風範的敬仰與眷戀。

沈浩對小崗村的感情就像綠葉對根的情意,無私、潔淨、久遠。影片中有幾幕讓我很感動,一是他的妻子王曉勤擔心他在農村工作時身體吃不消,就特意給他買了一隻奶羊,讓東家給他擠奶喝。但他沒有留下,而是把奶羊送給了村裡的特困戶吳奶奶。這種舉動不是作秀,更不是譁眾取寵,而是出於對小崗人民的一種真感情,是用情做事的真實體現。另一件事是為了glg集團徵地建廠需要遷墳時,村裡吳奶奶丈夫的墳被強行挖遷,當她在雨中傷心苦守空墳痛哭時,沈浩連夜從家趕回了小崗村,用真情去溫暖吳奶奶心中的孤冷。當了解到吳奶奶丈夫為了淮海戰役被炸斷雙腿的事實時,他帶頭要披麻戴孝重新為吳奶奶丈夫安葬,這是何等的氣魄與胸懷,如果沒有對人民的真實感情,是斷然做不出這種壯舉的!

影片中有一幕給我印象特別深,那就是在他的臥室裡,有一幅字畫寫著"厚德載物",我感覺這確實是沈浩同志思想境界的真實寫照,他用深厚的品德修養詮釋了他用情做人的思想境界。

實踐鍛鍊是年輕幹部成才的大熔爐、大課堂和大舞臺。在小崗村艱苦的環境中,沈浩一干就是6年。他帶領群眾轉變觀念,推動土地流轉,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旅遊業;他組織村裡修路通水,修建學校、醫院和敬老院,改善群眾居住條件,讓112戶群眾住進規劃齊整的樓房新居……正是深入到群眾之中,感知群眾疾苦,傾聽群眾之聲,切實解民之憂,沈浩才贏得了群眾的信賴,譜寫出精彩的人生。向沈浩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這種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精神。

“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近年來,一些年輕幹部由於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在把握大局、化解矛盾、處理複雜問題方面經驗和能力有所不足;有的長期高高在上,與群眾接觸較少,缺乏對基層的瞭解和對群眾的感情。

實際上,基層有人民群眾因地制宜的創新實踐,也有各種各樣的複雜矛盾和問題。年輕幹部有了基層鍛鍊的經驗,瞭解基層的實際情況和群眾最真實的需要和困難,才能真切體會到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對人民群眾產生深厚感情,才能真正“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並在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向群眾學習、向基層學習、向實踐學習是年輕幹部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

黨的--大強調,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力度,鼓勵年輕幹部到基層和艱苦地區鍛鍊成長,提高年輕幹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政治素養。當前,農村發展急需沈浩這樣的優秀幹部帶領群眾發家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人們期盼,有更多的年輕幹部能像沈浩一樣,到基層磨鍊意志,增長才幹,成為老百姓離不開的好乾部。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雖然沒有正式加入黨組織,但是沈浩作為一名黨員的崇高境界已成為我精神上追求的標榜。我個人也來自於農村,對基層的真實情況有深刻的體會,唯有千千萬萬的黨員深入基層,為基層百姓設身處地的著想,我們的黨才能贏得廣大人民的心,如果我能成為正式黨員,必將以沈浩作為榜樣,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