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學素質教育心得體會5篇

寫心得體會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的認知,體會範文的寫法近似於經驗總結,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學素質教育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學素質教育心得體會5篇

大學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1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黨的十七大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域性出發,做出了“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明確提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務必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題,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重視學生鍛鍊強健的體魄。素質教育是按照社會和人的發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山東省教育廳20xx年1號檔案《關於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及20xx年20號檔案《山東省普通中國小管理基本規範》吹響了我省實施素質教育新政的號角,對於實施素質教育,推動人的潛力發展全面發展,科學發展實現“科教興魯”和“人才強省”戰略具有重要的好處。

透過認真學習,我充分認識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內涵發展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是一個影響深遠,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個性是增強深化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資料,是素質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關鍵環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介面向未來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奠定基礎。素質教育從多方面強調了以人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內外德育資源,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絡,講究實效,克服形式主義。教育是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構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潛力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德育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觀念、心理健康成就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四個領域開闊了學生潛力發展的天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技術潛力相結合,得到和諧發展。我作為一個語文課的教師,就應身體力行貫徹我省推進素質教育新政精神,努力盡自己的力量為學生營造平安、禮貌、和諧的校園氛圍,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人才。

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肩負著素質教育思想與課程的具體實施,因而自然成為了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在既定的課程標準、教材資料、評價體系等現實的內外條件下,該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力軍作用筆者認為,我們首先就應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佔用時間最多、資料最廣、涉及面最大的素質教育主陣地,在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中推進素質教育。教學目標就應是知識、潛力、覺悟的統一,而不只是應試的知識與潛力;教學物件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只是照顧少數能升學的尖子;教學資料應是教給學生對明天有用、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東西,而不能只限於課本與應試的知識與技能;教學關係應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邊互動,而不是教師“一唱到底”、學生被動理解的單向傳授;教學手段應是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手段的整合,而不是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戰鬥”一節課;教學方法應以啟發式手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而不是“填鴨式”的一味灌輸;教學重點應著眼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而不是考試方法與潛力的反覆訓練。組織教學應注重導情入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不是威嚴的紀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知識,引導學生從紛繁複雜的生活現象中歸納、抽象出理論,而不應只是演繹推理,用有限的課本知識去解釋無限豐富

和無限發展著的實際;強化學生的個體參與,不僅僅要調動他們動耳動腦的心智投入,還要促使學生動眼、動嘴和動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學過程目標的達成不僅僅需要引導學生自主獲得知識,而且還要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審美等心理以及價值觀、人生觀等思想品德的成長。

要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更重要的就應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突破。

第一,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傳統的課堂教學,“師道尊嚴”的氣氛太過厚重,培養出來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考試的“高手”,而缺乏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潛力。因此,我們就應著眼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搶佔這個素質教育的制高點。應極力創造讓學生敢想善想、敢問善問、敢做善做、敢說善說的課堂教學環境。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務必淡化講臺的威嚴色彩,縮短師生之間的公共距離。教師要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齊討論問題,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構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時就應鼓勵學生質疑,發表與教師或課本不同的意見,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熄滅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其次,就應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學生成為“分數奴隸”的土壤,在教學中構成學生的獨立人格意識。此外,就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會學”,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嘗試。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真正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學會持久發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質的培養。非智力因素在智力開發、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貫徹到教學的整個過程。其中,教師的個性、教學藝術,學生的人文修養,教學手段與課程設定的更新,教育環境的改善,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培養,都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養成關係密切。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資料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務必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徹底改變應試教育中重視學生智慧提高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傳統教育觀念,要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加強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在教學中,要注意向學生提出難度適當的學習任務,用任務驅動的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藉助於教師的指點、同學的幫忙和學習小組的討論,透過模仿和自己動腦動手去加以解決,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成功意識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等優秀品質。透過小組活動,還能培養學生與人團結、合作、盡職盡責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職責意識;透過班級課堂的資訊釋出、資訊交流等課堂活動,可使學生養成傾聽別人意見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來促進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來促進非智力水平的發展,把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智力活動水平與非智力因素水平協調發展,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只關注中等及以上學生的學習,忽視少數“差生”的發展。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己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體會到了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重要性。學生的個性和智力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幹篇一律,務必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講究策略,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教師透過自己的優勢,根據學生在不同方面的潛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學資料,運用適合於自身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長。對於特殊學生(那裡的特殊學生一般是指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較差的學生),教師和其他學生要專門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忙。這樣做,使他們感受溫暖,從而樹立信心,迎頭趕上,取得良好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材料的資料、作用以及難易程度,採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要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豐富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綜合潛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強調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視課堂教學應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課堂顯然無法承擔素質教育的重擔。而要提高教學藝術,讓課堂教學散發出愉悅的魅力,就要求教師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具備淵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廣泛的審美情趣、較強的語言表達潛力和組織潛力,能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適時調整教學,使整個教學自始至終處於一種愉快、舒適的氛圍之中。要讓課堂教學散發出愉悅的魅力,教師不僅僅要有樂教的情趣,還要有會教的本領。教學要有目的性,教學目標要貼合學生的實際,過高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增加失敗的體驗;過低則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產生鬆懈、懶惰情緒。教學要有獨創性,須知教學並非機械化、千篇一律地演習教材,而應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以創造性地“教”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教學要有預見性,每一門課、每個章節、每一堂課,都須經周密的思考,對整個教學過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並不只是傳經佈道,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不“授人以魚”而“授人以漁”。要重視教學效果。在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提高教學效率,及時瞭解教學效果,透過效果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的動態過程。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份厚重職責,我們沒有推脫的遁詞,也沒有迴避的理由。我必須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在研究課堂教學,改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益,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用心研究落實的各項措施上來。樹立起實施素質教育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的觀念,用心投身到當前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去。

大學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2

從我上國小的時候,就一直聽到素質教育這個詞彙,可是對這個概念並不是很理解,感覺它就像是掛在嘴邊的一個口頭禪——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可是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我覺得自己有必要對這一概念有一個全面、系統的瞭解,這樣才能指導我的實踐。

在這一次的學習中,讓我知道幼兒素質教育是一種以素質為導向的教育,它以培養幼兒的各種理想素質為目標,通過各種教育活動使幼兒得到整體和諧的發展,創造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它的實質是:對幼兒進行的人生起點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強調培養幼兒的主體性、應該使幼兒得到整合性發展、應該尊重每一個幼兒。而在學習中,我也瞭解到幼兒素質教育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輕知”和“重智”、“特長教育”和“特色園”等。通過學習,可以讓我在實踐中,儘量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還可以轉變家長的想法。

在我們班的家長中,就有一個家長,讓孩子很小就開始識字,說自己的孩子現在能夠認識很多的字。可是,我卻發現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差,語言表達也不是很清晰。經過學習,我就和這位家長進行了一些交流,將我的想法告訴她,讓她給孩子多一些快樂,多一些發展空間。

另外,我還發現學習中有一些思想與我所學習的,存在於我的腦海裡的一些想法相契合。比如:幼兒的學習以遊戲的方式進行,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全面發展。家園配合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兩個世界,都影響幼兒的發展,因此幼兒園需要家長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只有做到家園一致,才能發揮出的合力作用。

希望通過今後的學習,讓我學到更多的東西,掌握更多的先進理念,而我也會不斷嘗試,獲得更多的經驗。

大學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3

通過聽了楊教授的素質教育專題講座後,使我深深體會到,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呼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要改變教育觀念,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張教授說:“道德素質是首要任務。”從中使我回顧到在這學期所做的工作也參與其中。主要開展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下面談談自己在工作中的一點做法。

一、言傳身教,做好榜樣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張教授在講座中提到身教勝於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範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觀,他的品德,他的行為,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球學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我希望我的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勇於創新、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盡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學生見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群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著老師的一舉一動,並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仿的作用。記得這次剛好教室扇完灰,教室裡亂七八糟,不知道從何下手。我二話沒說,走進了教室,拿起掃把,帶頭掃起來,行動是無聲的語言,不需要任何鼓動行的語言,就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勞動積極性,都自覺地拿起掃把,有的擺桌、椅,有的拿起抹布擦玻璃、擦窗臺、擦桌子等,經過師生的一番努力下,很快把班裡的衛生搞得乾乾淨淨。事實證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如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教師就不能有違法亂紀行為;教育學生不怕髒,不怕累,教師就必須做到親自動手,吃苦在前,做好學生的帶頭人,否則,得不到滿意的效果。

二、文明、禮貌教育

由於學生年紀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如果學生養成了講文明講禮貌的良好習慣,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因此,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教育。利於真人真事的講述,班會課中的演練,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有的學生扮演老師、或者叔叔、阿姨,有的扮演學生,見到老師叔叔時阿姨怎樣做,怎樣說。表演做完後還進行評價,他們表演得怎樣,讓學生真正懂得這樣才是文明、有禮。除了待人有禮外,還要讓學生使用禮貌用語。首先讓他們明確哪些是禮貌用語,應該怎樣使用,也通過表演讓他們親身體驗。如向別人提要球時要說聲“請”。不小心碰到了別人要說“對不起”;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說聲“謝謝”。

三、衛生習慣的培養

衛生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要經過長期的不懈的教育。開課初,不論是個人衛生還是班級衛生都是搞不好,今天搞好了,明天又糟了。怎麼辦?他們畢竟都是年紀小,有關環保、衛生的意識非常薄弱,從何入手呢?就手、足、口病毒入手,首先讓他們觀察有關發病的起源,和預防的措施等,讓他們知道要講衛生,從個人衛生做起,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頭髮長了就要理髮,指甲長了就要剪,手和衣服髒了就要洗乾淨。吃飯前要先洗手等。環境衛生也怎樣開展才有收穫呢?我就通過例項進行教育如:我們現在的學校美不美?美在哪裡?很多學生都爭著說出了很多美的地方,確實我們的學校。煥然一新,既然我們的校園這麼美,如果有人把紙屑、垃圾扔在地上,那學校還美嗎?我們應該怎樣做?學生就爭著說出自己怎樣做,還通過表演加深認識。經過努力,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好衛生的保潔工作,自覺把桌椅擺整齊,不亂寫亂畫。

除了以上所做的教育工作,還做好了學生的課前準備和課間教育工作。但還存在著不足,如有個別學生的個人的衛生保潔不夠,課間還有個別學生追逐的現象,課前準備還不夠好等,有待今後繼續完善和改進。

大學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4

全面實施實素質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根本保證。教學中是否實施素質教育,不僅關係到基礎教育的質量,而且關係到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發展。因此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全面實施實素質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根本保證。教學是否實施素質教育,不僅關係到教學的質量,而且關係到新世紀人才的素質。那麼,如何在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形下做一名好老師呢?

第一,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的挑戰。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考試模式指揮下,教師只教會學生一些系統、繁瑣的知識,教會學生如何應付考試。素質教育下的新課程要求教師首先實現由重傳授理論知識向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實踐能力並重的轉變;從重視給學生灌輸結論性的知識到重視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的轉變;從重點教給學生一定的知識轉變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具有創新性思維方式、有創新學習、有創新能力的新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改的前沿陣地上,要儘快轉變觀念,儘快進入角色,才能迎接新的挑戰。

第二,廣泛汲取新知識,擁有淵博的文化素養。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每個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廣泛汲取新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綜合能力。孔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現如今,想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僅僅擁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是以自己的學識品德來教育學生,影響學生,也只有具備淵博的知識,高深的文化才能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馳騁遨遊,才能滿足高科技飛進時代的學生的好奇心和知識慾望。這無形之中,要求教師奮發學習、刻苦鑽研、精益求精,來迎接新的挑戰。數學作為一門形成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要求教師除了精通本學科專業知識之外,還要知曉其他學科的知識,成為通才,成為全能型教師,在授課中方能遊刃有餘,得心應手。比如要有很好的語言能力,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進行恰當的鼓勵。

第三,教學中要整合教法,授之以漁。

教師要有轉變角色的意識。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充當主宰者、傳授者、呈現者的角色。一堂課學什麼,怎麼學;講什麼,什麼時候講;練什麼,練多少,都由教師決定。教師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待灌的瓶。學生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只能被動接受。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向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戰,教育不再僅僅為了一張文憑,而是為了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教育不再僅僅是為了適應就業需要,而要貫穿於學習者的整個一生。為此,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必須由主宰者、傳授者、呈現者轉為組織者、引導者、激發者。教師在課堂上如何當好組織者、引導者和激發者呢?

1、組織有趣操作,注重培養學主的語言表述和組織概括能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操作與思維聯絡起來,使新知識在操作中產生,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發。通過動手,學生們發現自己也是一個創造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借用直觀演示、操作、組織遊戲。故事匯入等形式,營造富有情趣的教學氛圍,儘量給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以及合作的機會。顯而易見,這樣的教學活動,“不用揚鞭自奮蹄”,讓學生成為問題的探索者和解決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師應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在課堂上教師要努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的引導應體現在如何引導學生共同梳理問題,再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探究。

3、教師應是課堂教學的激發者。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是外部因素激發的,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教師就必須當好激發者,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激發者,就應該做到:首先,對學生充滿激勵。激勵性語言猶如揚帆的勁風,是人前進的外在動力。童年世界是情緒化的世界,外界的刺激直接影響學生的情感,積極的情緒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在教育中我們不能吝嗇讚美的語言,要及時地、恰倒好處地表揚我們的學生。“你真棒!”、“你真行!”、“你的比喻太形象了!”等等。一句簡單的表揚語言,都能使學生激動不已,都能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其次,對學生充滿賞識。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是人的本性,賞識能激發人的潛能,開啟人的心智。美國數學教師埃瓦德在教學中就是對學生充滿賞識,他說在學生進入教室的時候,他通常是站在門口歡迎每一位學生,努力對他們作出肯定而積極的評價,讓他們覺得自己是特別的。如“你的衣服好漂亮啊!”、“今天你表演了一個精彩的遊戲”、“祝願你度過快樂的一天”,都能使學生感到他人在關心自己。因此,在學習中他們經常表現出更積極、更主動的態度。有時他們產生動機是因為這些評價是他們需要聽到的。

第四,要勤於學習,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

教師要具備其他的素質外,僅僅靠在學校學的那點知識顯然是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去積累,去不斷的學習,才能獲得,而要取得較好的成績,則必須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並在學習中不斷地更新知識,否則,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是很難提高的。

第五,做到以人為本,與學生為友。

教師要尊重自己的學生,喜愛學生,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創造良好的氛圍。學生在情感融洽、友愛體諒的教育教學氛圍中就會熱愛學習、熱愛教師,願意合作,逐步養成健全的人格。教師還要向學生學習,做到教學相長。在資訊科技和網路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只是學生的重要知識源之一,學生獲取知識的空間和時間大為拓展,師生相互學習,共謀發展也是適應改革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要有比較淵博的學科理論知識、文化科學知識、教育教學知識和廣泛的興趣和才能,認真備課,積極負責,熱愛學生才能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加強自身教育,關心學生,言傳身教,有進取心、有創新意識,方可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第六,建立多種評價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取成功的體驗

開放式的教學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觀點,對同一個問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每一個學生的觀點都是受尊重的。開放式的課堂不再以教師為的評價主體,學生也成為了評價的主體,學生在評價別人的成功和被別人評價為成功的過程中滿足了好奇心,獲得了探求新知識的激勵。教師應發揮表揚的激勵功能,使學生樂於創新。在課堂中應巧妙運用激勵性言語,撩撥學生創新的慾望,通過這些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保護其創新的熱情。

第七,教師必須有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師要有團結合作精神是教師的勞動特點決定的,教師團體內部、教育者之間應該有良好的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教師要有交往熱情,懂得尊重他人,用愛心和同情心去對待和理解周圍的人,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當別人需要幫助時,助人一臂之力。這種榜樣的作用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是巨大的。團結合作是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教師要用寬容、仁愛、善良之心對待所有的人,保證同事之間、教師和學生家長之間、師生之間的人際關係和諧,為了培養好祖國的下一代,為了民族繁榮富強的明天精誠協作,在培養學生的系統工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發揮應有的作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成敗關係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從而增強責任心,使命感和敬業精神,樹立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論、專業知識和教育手段,加強教育教學研究,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就是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的高要求,否則,就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大學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5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參加了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雖然結束後感到有點疲憊,但是每個人都是心懷喜悅的。因為通過這次訓練讓我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使我們感想頗多。

我們今天的素質拓展訓練有三個專案:攀巖,信任背摔,空中斷橋。

攀巖這項活動的難度係數雖然較大,但是,只要我們相信自己“我能行”,來克服一切心理障礙,挑戰自己,然後再注意教練強調的一些在攀巖過程中的要領,則阻礙我們前進的挫折會溜到我們腳下,使我們每個人既安全又有效的爬到巖頂,但我們爬到巖頂時,我們就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激動,因為我們已經戰勝了困難,挑戰了生命的極限。

信任背摔這項活動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性,因為團結就是力量,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端正的態度來服從一切制度,並且要有責任感和一份愛的心去接他人,在接他人的過程中要相互團結,相互配合,讓被摔的人放心,感到安全,其次,被摔的人要真心的去相信他人,這樣可以使我們的活動安全無誤的完成,讓每個被摔的人體會到團隊的溫馨和團結的力量。

空中斷橋這項活動可以鍛鍊大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克服心理障礙,快速跨越困難,擺脫困難,贏得救援,雖然在跨橋之前心理有些膽怯,但是,只要你相信自己,鼓起勇氣,就一定可以成功。當你到橋面,聽到隊友們的鼓勵聲和加油聲,你就會很輕鬆的跨過斷橋,此時此刻的心情是非常地激動與高興的,戰勝了自己。所以我們在困難面前一定要堅強,敢於克服困難,挑戰自我。

通過以上的三項活動,我們深深的體會到每個人都有未展示的內在潛能,所以,在以後的生活中,面對困難與挫折,不要輕易低頭,面對坎坷的道路,不要隨意止步或回頭,面對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要說我不行,不要輕言放棄,我們在做每項活動之前,雖然有點猶豫感,但是我們相信自己“我能行”,勇敢的跨出了一小步,我們都很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其實,當我們跨出眼前一小步的同時,我們已經跨出了人生的一大步。

通過這次素質拓展訓練,不但訓練了自己的野外綜合素質,而且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也增強了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增添了生活色彩,豐富了校園文化。

最後,常感謝教練對給們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