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篇 "三國演義:歷史與想象的交錯——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之一,以三國時期為歷史背景,描寫了曹魏、蜀漢、東吳三方之間的政治鬥爭、武力競爭和人物形象。閱讀《三國演義》能夠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這段歷史,同時也是一次優秀的文學體驗。本文將為您分享一份《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篇

第1篇

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白話版)時,才五歲。從那時到現在的八年中,《三國演義》被我翻了不下二十遍。

記得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我只是走馬觀花般地瀏覽一遍。隨著瀏覽,我漸漸明白了故事情節,各種感情油然而生:我讚歎關羽的義、張飛的勇;我喜愛孔明的智、趙雲的忠;我痛恨曹操的奸、董卓的暴……一切感情抒發完畢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認為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那只是本故事書。

隨著我漸漸長大,我逐漸形成了個認識,戰爭是智力的較量。懷著充實我的大腦的目標,我又開始讀《三國演義》。那一次,我讀得格外認真,它的字字句句都震撼著我,我的感情有了巨大的更新:關羽的水淹七軍讓我讚歎不已,呂蒙的白衣過江使我讚不絕口,孔明的火燒上方谷的小漏洞令我扼腕嘆息。

國中,我買了線訂版《三國演義》。我一讀這本“正版貨”便陷入深思:關羽兵敗蜀漢為什麼沒一兵一卒搭救?魏延為什麼被殺了?……猛然我發現,其中問題這麼多,其高度也跨越到政治上。慢慢地,答案清晰了。我反感諸葛亮對人的偏見,借東吳之刀殺關羽。我痛恨他用人的失敗,排擠魏延……我又認為,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這是一個驚雷,深深震撼了。這是一聲警鐘,告誡我們為人處事要低調……

突然,我又發現:一本書,永遠無法徹底讀懂。你讀多少遍,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見解。讀一本書,一個人讀不到最懂的境界,但能讀得更懂。

這次寒假,我又讀了《三國演義》。我又想自豪地說: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可我究竟想起了什麼,便默默地埋頭進入書海中……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篇

第2篇

五歲的時候,我隨同媽媽到書店,買回了彩圖版的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其它三本在看過之後,都靜靜地躺在了書櫃上,唯有《三國演義》一直讓我愛不釋手,書的封面都被我翻爛了。

後來,我又買了拼音版的《三國演義》,而我現在常讀的是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正如它的開篇詞所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愛讀《三國演義》就是愛書裡驚心動魄的故事,性格鮮明的英雄人物:猛將關去長、張翼德、趙子龍,詭計多端的曹孟德和善良的劉玄德。

男孩都喜歡打仗的故事,我也不例外,什麼《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一個個扣人心絃的故事,讓人迴腸蕩氣的英雄人物,都讓我激動不已,同時我也在想,打仗做事,不能只靠武力,還要有勇有謀。論武力呂布絕對是無人能敵,只可惜他有勇無謀,最後以悲劇收場。諸葛亮揮著羽毛扇卻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決勝於千里之外,有勇有謀才能成大事。

我愛看《三國演義》,還愛畫三國雄人物。讀三國的時候,我先在彩圖版的《三國演義》上找一幅自己最喜愛的三國英勇人物,一有時間我就用鉛筆描繪,然後再用鋼筆勾勒:呂布、張飛、黃忠勝等都是我筆下的驍將。

我崇拜三國的英雄人物,卻沒有他們的英雄氣魄,有時連打針都還要猶豫很久才肯伸出手臂,大家都笑我是“草包”英雄,可能讀三國,讀三國的英雄人物我才剛剛開始。

第3篇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當中的《三國演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八回“三顧茅廬”,我想和大家一起談一談劉備。

蜀帝劉備是仁義,仁愛,禮賢下士的人。他三次去請諸葛亮,可是第一次去,只有小牧童在家裡,小牧童對劉備說:“諸葛先生今天不在家裡,估計要等三四天,十來天才能回來。”第二次劉備又去諸葛亮家,結果劉備把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當成了諸葛亮,劉備趕緊行禮。諸葛均連忙說:“我不是諸葛亮,我是諸葛均。”劉備再次失望而歸。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小牧童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昨天夜裡回來了,但是還在睡覺,請三位先生再等一會兒吧!”劉備、關羽、張飛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依然在睡覺。後來,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恆心所打動了,劉備見到諸葛亮後向他請教安邦定國之道,諸葛亮給出三分天下的策略,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一生追隨劉備,而劉備對諸葛亮也處處尊敬,甚至在臨終託孤時,讓諸葛亮擔起復漢的重任。正是由於這份真誠,讓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讀了這一回,我被劉備的毅力深深感動,明白了做事要持之以恆,對人要有誠意。今後我也要真誠待人,向別人學習,只要有毅力,有目標就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