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端午節的詩句4篇 五月五,艾香飄溢,詩情畫意,品讀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裡,人們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傳統習俗外,還會朗讀和傳唱與端午節相關的傳統詩句。而這些詩句中,不僅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文化,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珍貴瑰寶。

端午節的詩句4篇 五月五,艾香飄溢,詩情畫意,品讀端午節

第1篇

1、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3、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杜甫《端午日賜衣》

4、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鬆兒和。——宋張耒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5、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6、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8、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9、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宋蘇軾《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1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12、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13、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14、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15、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16、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7、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軾《浣溪沙·端午》

18、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蘇軾《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

19、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殷堯藩《同州端午》

20、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

21、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蘇軾《浣溪沙·端午》

22、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殷堯藩《端午日》

23、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24、裁縫雲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杜甫《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

26、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已酉端午》

27、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28、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趙蕃《端午三首》

31、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佳人相見一千年。——宋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32、空惆悵,誰復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33、正是浴蘭時節動。——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34、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35、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36、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唐殷堯潘《端午日》

37、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范成大《鷓鴣天》

39、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宋秦觀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40、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端午節的詩句4篇 五月五,艾香飄溢,詩情畫意,品讀端午節 第2張

第2篇

黃九年級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

餘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 ,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脣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採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採湍瀨之玄芝。

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遝,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採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脣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僕伕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第3篇

2.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悽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6.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12.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13.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14.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宋·張耒《和端午》

17.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痴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薰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

第4篇

2.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3.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4.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蘇軾《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

8.亦有魚龍戲舞,豔晴川,綺羅歌鼓。鄉情節意;尊前同是,天涯羈旅。漲綠池塘,翠陰庭院,歸期無據。問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處?——宋·盧祖皋《小龍吟淮西重午》下闋

13.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14.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許及之《賀新郎》

15.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