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歡度重陽佳節演講稿10篇 重陽佳節,享受秋日陽光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孝敬老人、祭祖的節日。每年的重陽節都是老年人們的一個特別日子,我們應該倍加關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尊重。以下是歡度重陽佳節的演講稿,一起來學習並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歡度重陽佳節演講稿10篇 重陽佳節,享受秋日陽光

第1篇

金黃的樹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飛舞,最後以柔美的弧度悄無聲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點綴,漸漸的,秋天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又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了。我踏上了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人,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幾年前的一個重陽節。那時外公還在我們身邊。他是一個很活潑很可愛的“老小孩”,因為他有一顆常青的心,又有寬廣的胸懷。他的笑。是那麼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一切,都感染著身邊的人。

可生老病死—這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外公從此成為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回憶,徐徐的落下,沉甸甸地壓在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何謂親情,明白在世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一切。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著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隻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裡默唸著,踏向了歸途……

歡度重陽佳節演講稿10篇 重陽佳節,享受秋日陽光 第2張

第2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活潑透明的小雨滴攜著涼意飛奔而來,在這金秋送爽之際,我漸漸嗅到一絲溫暖的氣息,聽到了重陽漸行漸近的腳步······

重陽節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人們在重陽節當天佩茱萸,飲菊花酒,登高望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是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亦是重陽。重陽節寓意為健康長久,中華民族向來又有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因此,重陽節又被定為老人節。

今年的老人節將要來臨,我們能為老人做些什麼呢?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上年秋天······那天我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剛進庭院,就看到奶奶佇立在風中瘦小的身軀。她的衣襟隨秋風左右擺動,彷彿身子也要隨之傾倒似的。“奶奶!”我大聲喊道。奶奶轉過身,我忙走上前去,奶奶花白的頭髮在風中更顯凌亂了,黝黑的臉龐彷彿又多了幾條深深的皺紋,高高的顴骨使臉顯得更消瘦了,我微微有些心疼。

跟隨奶奶進了屋,奶奶要洗手為我做飯,我心裡一動,要幫奶奶洗手,她幾次推卻,我卻執意要洗。我打來溫水,將水潦向奶奶的手,並用手輕輕撫摸著。奶奶的手指彎曲,手背黒黑的,稍稍有些褶皺。再看手心,幾個暗黃色的老繭一下子映入我眼簾,摸上去硬硬的,手指上還有好幾個小裂紋······這就是我奶奶的手啊,一雙歷經幾十年滄桑的手!過去的時間裡,奶奶受了多少苦累,而我為什麼以前就沒有多關心體貼奶奶一些呢?鼻子已有些發酸,我匆匆給奶奶洗完手。奶奶似乎察覺到了什麼,臉上寫滿笑意,緊握著我的手說:“沒事孫女,奶奶沒事,只要你好好學習,奶奶就很高興了!”淚眼朦朧中,我緊咬下脣,狠狠地點頭,會的奶奶,一定會的!

現在我已經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高中,相信奶奶臉上也一定是欣慰的笑。想起那次洗手,我仍是感慨萬分,是它使親情得到了昇華。親情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洗手,一個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

第3篇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難忘的國慶小長假剛剛過去,昨天我們就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那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由於昨天在家陪伴老人,只好把這個隆重的演講拖到今天。

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曆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像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重陽節還有祭祖的習俗,許多家庭在這天祭奠先人以表思念。

而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定義。1989年,我們國家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使它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我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也絕不光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九中學子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關愛老人,始於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第4篇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借國旗下講話的時間,和大家分享我對三個詞彙的認識和思考:一個是重陽節、一個是《新老年法》、一個是教育。

重提重陽節這個詞,是因為昨天重陽節剛過。農曆九月九,傳統重陽節,。據傳,中國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是吉利的日子。民間在該日有登高、插茱萸、賞菊等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成為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之風的重要節日。同志們,老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對老人,我們要常懷一顆敬畏之心。《十二五規劃教育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旨在弘揚傳統文明,深化德育教育。我校政教處、團委已經做了大膽的實踐和有益的嘗試。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年的九九重陽節,恰逢我國第一個法定老年節。之所以是法定的,因為《新老年法》在今年7月1日頒佈實施了。所以今天我重提《新老年法》這個詞。是相對於《老年法》而言的,它增加了三章;對原法修改了38條,新增了38條。總體上看,修改幅度大,新增內容多,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修訂案修改內容最多的法律之一,使《老年法》得以脫胎換骨,實現了質的飛躍。其中對老年人要有精神慰藉引人關注。它要求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應當經常回去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也就是說要常回家看看。孝順父母、敬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現在看來,更賦予了文明新風以法律依據。

最後,來談教育這個詞。我們對這個詞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最近在一本教育雜誌上看到這樣一篇寓意深刻的短文:一位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後來當上了美國一所學校校長。在每一名新老師來學校時,他都會給新老師一封信,裡面寫著:親愛的老師,我是集中營生還者,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該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由學識淵博的工程師毒死,婦女被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槍殺。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只有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是啊,教育的重點是培養人,培養有良知的人、有人性的人。所以,教育關注的不應只是學科知識的灌輸與接收,更重要的是擺脫浮躁和功利,關注人的健康成長和關注生命的尊嚴與價值。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石。而我們的教育似乎做得有點毛糙、有點功利。

我們設立節日,為了傳承文明;我們制定法律,為了保障老年人的權益。但是如果沒有了恰當的教育,這些都是徒勞和擺設。因此,老師們,我們是不是在舉辦轟轟烈烈的活動之時,在進行一輪又一輪月考之時,多留給學生點時間供他們思考、領悟和沉澱呢?同學們,是不是更要關注知識之外學會了什麼呢?是不是更應該深入實際生活、聯絡社會現實、思考人生哲學、關照內心自我呢?而不是在單純接受知識的同時卻關上了自己的心門。/zl

親愛的朋友們,所有的理論都是灰色的,而寶貴的生命之樹常青。願老人安享晚年;願父母健康平安;願老師們青春永駐,事業有成;願同學們用拼搏激盪青春,用青春寫就無悔。

第5篇

大家好!“飛火流霞迎盛世,歡歌笑語賀華章”。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我們又迎來了 “九九”重陽節。在此,我謹代表___社群黨委,向在座的老年朋友表示節日祝賀和慰問,衷心地祝願大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晚年幸福!

尊重老年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我們的歷史,尊重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尊重我們自己。為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做好老齡工作的重要目的和意義,多為老年人辦好事、幹實事、解難事,進一步關心、重視老年人工作,認真落實老年人的政策、生活待遇,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使全社會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有意義、更有樂趣、更加豐富多彩。

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大對老年人事業的投入,開展了“老年免費乘車、遊園”、“養老服務券”、“養老補貼”等多個敬老專案,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條件,使全市老年人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各位老年朋友們,“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過去,你們在崗位上以滿腔熱血,為祖國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社會經濟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輝的業績。

今天,各位老領導、老同志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保持著健康向上的心態、樂觀積極的精神,多年來仍然心繫社會、不忘責任,為推動社群、村的發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表現出極高的政治素質和大局意識,表現出老______員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尊重。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衷心希望老年朋友們與時俱進,有所作為,繼續發揮餘熱,為社群、村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在這裡,我祝願在座的各位老領導、老前輩、老同志,身體健康,家庭幸福!最後,我用一首詩來獻給所有的老年朋友:九九重陽金光照,萬紫千紅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馬志,餘熱生輝耀九重。振興民族心不老,祝與青松永同齡。謝謝大家!

第6篇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重陽佳節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佳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佳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

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重陽佳節,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

恆景回到家,在重陽佳節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佳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佳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準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燦燦,燦燦……”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裡。趕緊把媽媽叫來。趁著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

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說:“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佳節了,我今天特意為您洗一次腳。”姥姥說:“呀,燦燦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為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重複幾次,就差不多了。

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麼紮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後,望著姥姥乾淨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一年的重陽佳節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為長輩做事。

第7篇

九九重陽,菊花飄香。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為“中國老人節”,藉助傳統的重陽節,祝願全國老人健康長壽。國家對老年人的關注也在逐步加強,老年大學,敬老院等場所都在不斷建立和完善。重陽節期間,我校愛心社和各個中隊積極開展活動,到敬老院和社群看望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溫暖和敬意。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時期,作為新時代學生的我們更要發揚傳統,弘揚美德,為精神文明的建設盡一份力量。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孩童到垂暮,往復迴圈,生生不息。易換流年,無論是處於遠古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一個懂得尊老的民族是一個懂得尊重自己歷史的民族。每個人都有被呵護的童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象鳥兒一樣會高飛遠走,邁向成熟。成年人有很多無形的責任,自己的工作,不遺餘力的為國家做著貢獻,為明天而努力。年華總會流走,終有一天淡然的望著夕陽最後一抹光芒消失在山的後面時候,回憶自己一生所為,看著自己的貢獻,不枉此生。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每一個平凡人的一生貢獻,匯聚了一個國家的歷史,描繪了一個國家的騰飛。尊重那些老人就是尊重他們的貢獻,尊重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

酒暖思念長,對他們最好的尊重是用一顆真心驅散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孤單和寂寞。陪在他們身邊,給他們歡笑溫暖。不要讓他們一遍一遍默唸這思憶的人的名字獨望斜陽向晚,不要然他們看到春日的紙鳶時空嘆隻影自寒。聽他們回憶他們的青春,再溫習那些被浮華泯滅的誓言,於他們是莫大的安慰,於我們是彌足珍貴的經驗。

尊老愛幼,亞聖之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句問候,一聲祝願,一份心意。讓傳統融入血液,讓美德代代相傳。

第8篇

過幾天就是農曆九月九日老人節了,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敬老愛老,是我們的責任》。

先給大家講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奧地利。羅莎琳是一個性格孤僻的少女。因為家境的貧困,羅莎琳常常受到別人的歧視和欺侮,這些都給她幼小的心靈投下了濃重的陰影。久而久之,她對母親開始心生怨恨,認為正是母親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難。20__年的一天,她母親索非婭為了緩和母女之間的關係,決定帶女兒去阿爾卑斯山滑雪。但不幸降臨了,她們遇到雪崩,大雪把母女倆埋了起來。等到爬出雪堆,母女倆已經筋疲力盡,不僅如此,他們如果不馬上尋求救援,就會在雪山上凍死。終於,索非婭看到了救援的直升機,可是任憑她們如何招手呼喊,救援人員好像都沒有看到她們,因為山上風很大,母女倆穿的又都是與雪的顏色相近的銀灰色羽絨服。當羅莎琳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躺在醫院的床上,而母親索非婭卻不幸去世了。醫生告訴羅莎琳,真正救她的是她的母親。她母親用岩石割斷了自己的動脈,然後在血跡中爬出十幾米的距離,目的是想讓救援的直升機能從空中發現她們的位置,也正是雪地上那道鮮紅的長長的血跡引起了救援人員的注意。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的安徽。20__年農曆12月22日,在合肥打工的楊師傅和妻子、孩子一起回農村老家,當楊師傅的摩托車開到家門口時發現,72歲的父親獨住的小房子房門緊閉,"敲了幾次門,沒聽到父親應答,從門縫裡看到父親躺在床上不動彈。隨後,楊師傅撞開門發現,老父親已經過世。

另據媒體報道,20__年湖南省__市一名81歲的老人從自家二樓陽臺跳下,頭部受傷,左手粉碎性骨折,幸運的是沒有生命危險。老人被送到醫院後,他向眾多圍觀的人講了心裡話。老人說,雖然有兩個兒子,但得不到照顧,一個人過,"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很辛苦,沒意思。 20__年5月,四川__市81歲高齡的宋婆婆狀告不孝子女。她被自己的親生兒子趕出家門。二十年來,她住過寺廟、撿過垃圾、也幫人看過門,日子苦不堪言。20__年4月9日,__市__區張辛莊村80多歲的老人柴玉吉餓死家中,儘管她有四個兒子。

通過對比,大家不難得出結論,那就是一句俗話:"只有瓜念子,沒有子念瓜"。通常,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計成本的,不惜一切代價的,是天底下最純潔偉大的。而子女對父母的愛卻是有條件的,很多子女都會說 "等我發財了一定讓父母享福",但結果往往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沒有等到你發財,你父母已經不在了。

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尊老敬老是做人的一個準則,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體現。古代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今天則有四川萬源17歲少年蒲志剛挖煤救母和27歲的趙華君5年衣不解帶伺候養母等感人事蹟。

老年人都是以前的年輕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我們有什麼理由不關心他們,不照顧他們,不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呢?另一方面,老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尊敬老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

那麼我們該如何敬老呢?首先是尊敬。由於他們所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與我們這一代有顯著不同,他們對事物的判斷力與價值觀,與我們的看法有差距,我們不能因此便鄙視他們,甚至對他們的話感到厭煩,而應該發自內心的敬重,視他們如自己的父親母親。

第二要照顧。老年人受生理狀況的限制,再也不能像年輕人行動自如,加上同輩親友日漸凋零、社會圈子日益狹小,心理上頓感孤單無助,這時作為晚輩應該體諒老人的苦悶,主動親近他們、多陪他們談話,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建立良好感情,使老人得到溫暖。

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在家時,多幫爺爺奶奶做事,聽爺爺奶奶的話,主動和老人談心,關心老人健康;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下車時幫老人拿行李;在節假日時,利用空閒時間到農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探望,陪老人們聊天,幫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等等。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讓天下所有的老人,都遠離孤獨,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幸福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請記住: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9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2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 “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

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裡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

第10篇

秋高氣爽,菊香漫天,在這充滿收穫的美好寧靜喜悅的金秋時節,我們迎來又一年度的重陽節,在此,我代表陡門鄉黨委、政府向村各位老年朋友們表達最美好的祝願:祝願大家身體健康、閤家幸福,重陽節快樂!

今天,我們大家歡聚一堂,共度慶祝隆重而又簡潔的老年朋友們的節日_重陽節。老年人是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的經驗和智慧是全社會的寶貴財富,老年人具有許多優良品質,是青年人學習的好榜樣。各位老同志、老年朋友們共同見證了舊中國的落後,新中國的崛起,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對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由於您們在新中國這塊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才變得如此絢爛多姿。如今您們有的雖然已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關注著國家的繁榮富強、社會的安定團結、新農村事業的發展,在家庭幸福和教育子女方面仍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鄉黨委、政府非常重視老年朋友們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尊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同志“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創造良好的環境。而現在大溪村兩委為老年朋友老年朋友們提供這樣的場所,購置了空調、電視機等裝備,也為老年朋友的生活增添了生活的樂趣、學習的樂趣。

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按照建設新農村的要求,努力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事業。希望各位老同志繼續發揚自強、自律、自立的好傳統,加強學習,為實現我鄉現代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事業的興旺發達作出新的貢獻!各位老年朋友們,在新的農村建設征程中,希望各位老年朋友們都要為村莊建設添磚加瓦,奉獻餘熱,就要孜孜以求,時時奮進,言必信,行必果。希望老年朋友們能“學會學習,學會生存”,使自己能在大溪新農村建設中煥發新的生機,展現出昂揚的風采。

最後衷心祝願全體老同志節日快樂、健康長壽、闔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