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最新有關“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多項中國科大成果亮相

民生問題無小事,處處留心皆民生。梯子的梯階從來不是用來擱腳的,它只是讓人們的腳放上一段時間,以便讓別一隻腳能夠再往上登。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最新有關“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多項中國科大成果亮相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最新有關“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多項中國科大成果亮相
近日,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展。記者獲悉,由中國科大主持完成的多項成果亮相本展。其中,中國科大牽頭研製的“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位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類成果首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其中一些重大科研成果吧!
 
  “九章”:比超級計算機快億億億倍!
 
  去年12月4日國際頂尖雜誌《Science》刊發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的一項重磅研究成果:潘建偉、陸朝陽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構建了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今年10月再次釋出重磅成果:科大潘建偉、陸朝陽、劉乃樂團隊與合作者成功構建113個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二號”,求解高斯玻色取樣數學問題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的24次方倍(億億億倍),這一成果再次重新整理了國際上光量子操縱的技術水平。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潘建偉院士團隊牽頭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於2016年8月16日發射升空,這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訊,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訊與科學實驗體系。
 
  “墨子號”作為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裡的主要系統,一直承擔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墨子號”自上天以來,不僅實現“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打破此前國際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級”紀錄,而且在國際上第一次成功實現“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通訊。
 
  開闢量子調控研究領域新方向
 
  中國科大陳仙輝院士團隊發展了基於固體離子導體作為柵介質的門電壓調控技術,實現了載流子濃度的大範圍可逆調控,突破了現有門電壓技術在載流子濃度調控方面的瓶頸,並與多種重要的物性表徵手段實現了原位結合,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
 
  設計出一種新型電催化材料
 
  中國科大謝毅院士、孫永福教授團隊設計出一種新型電催化材料,將具有明確原子結構的二維無機材料作為一種模型材料體系,闡明瞭二維材料表面高比例活性位和特殊電子態高效活化惰性二氧化碳的新機制,實現了溫和條件下低能壘的二氧化碳還原。
 
  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中國科大喬振華課題組與合作者在塊體碲化鋯(ZrTe5)晶體中首次實驗實現了“三維量子霍爾效應”。該研究進展提供了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的實驗證據,並提供了一個進一步探索三維電子體系中奇異量子相及其相變的很有前景的平臺。
 
  攻克20餘年懸而未決的幾何難題
 
  中國科大教授陳秀雄、王兵團隊取得重大突破,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審稿人評論“該文是幾何分析領域內的重大進展,毫無疑問將激發諸多相關工作”。
 
  實現了哺乳動物裸眼紅外影象視覺
 
  中國科大田長麟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案團隊依託合肥、上海、北京同步輻射光源及合肥穩態強磁場設施開發多尺度生物成像表徵技術,開展“光對情緒調節”的神經環路分析及應用研究,首次突破物理感知極限實現了哺乳動物裸眼紅外影象視覺。
 
  “合肥光源”解決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
 
  經過重大升級改造後的合肥光源,連續五年開機率優於99%,每年執行時間超過7000小時,為國內外使用者提供40000小時以上的優質機時,達到國際同類裝置的先進水平。解決了先進功能材料、能源與環境、生命科學等領域的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面向我國的重大戰略需求,做出了開創性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