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南京夫子廟導遊詞簡介2篇 夫子廟:南京文化古街,傳承百年韻味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心位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代表之一。夫子廟內的夫子廟文化街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景觀吸引著無數遊客。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夫子廟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中華文明之光的重要見證。遊客們在這裡不僅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品味到南京獨特的江南風情。

南京夫子廟導遊詞簡介2篇 夫子廟:南京文化古街,傳承百年韻味

第1篇

好,我們已到了始建於1168年的江南貢院遺址。江南貢院是專門用來考試的場所,起初規模並不大,只供府、縣學考試之用。明初鄉試、會試集中在此舉行。後貢院規模擴大,待到清朝,正式定名為江南貢院,已經是規模空前,形成東起姚家巷,西至學宮、孔廟,南臨秦淮河,北抵建康路的方形整體,其號舍達兩萬多個,在當時全國貢院中首屈一指。民國之後,貢院冷落,只有明遠樓等,作為歷史文物被保留下來。

我們現在看到的明遠樓,上下三層,四四方方,飛簷出甍,面面皆窗,它本是貢院舉行考試期間用來警戒和發號施令之所。如今樓下拱門內保留的明、清和民國年間的石碑,詳盡記載了江南貢院的盛衰歷史。為有效地儲存封建時代科舉考場的情景,80年代中期,有關部門在此建立了“江南貢院陳列館”,復建了以“千字文”命名的部分號舍,陳列了神態各異的應試學子的塑像,供人們參觀。同時,遊人們還可以親自體會一下“金榜題名”的古趣。各位朋友,您不想試一試?

遊罷夫子廟的主要觀光點,我們大概可以把夫子廟的特點歸納為以下兩點。

第一,夫子廟是一個廟市合一的活動場所,這是其最大特色,而其他城市的孔廟建築及其文化氛圍通常與商業文明、市井文化相隔離。在夫子廟,一方面是圍牆內嚴謹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是圍牆外、秦淮河兩岸充滿活力的商業文明,如工藝美術品、小商品、花鳥及現代商場、批銷中心,以及業經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俗文化,如傳統的民風民俗—秦淮燈綵、秦淮風味小吃、雲錦工藝、南京白局等,一應俱全,充分體現了夫子廟的繁華和與眾不同。學宮、孔廟與市場(東西市等)、俗文化(秦淮民風民俗等)和諧相處,高雅的儒學文化與通俗的市井文化、商業文化相互相容、共同發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秦淮文化。

第二,夫子廟建築佈局中有許多中國之最。如象徵南京母親河—秦淮河的長達110米的高大照壁,是全國最大的;泮池是以天然河道秦淮河的一段改作的,是所有孔廟中獨一無二的。由此可知,秦淮河在夫子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南京夫子廟學宮明德堂的名稱在全國也是少有的;大成殿“三寶”—孔子畫像、雕像和孔子生平事蹟壁畫,堪稱全國之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南京夫子廟的與眾不同,地方政府和國家旅遊局自80年代以來,開發並形成了以夫子廟為中心的秦淮風光帶。在東起東水關、西迄西水關的十里秦淮,發掘出那些被歷史湮沒的秦淮勝蹟,如瞻園、白鷺州、中華門城堡以及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游和沿河景觀,即所謂的“四點一線”,形成了集山水、園林、市街、河房河廳和民風民俗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現已佈局井然,初具規模,景緻獨特,美不勝收,成為全國旅遊景區四十佳之一。基於此,有關部門還開闢了“夜泊秦淮”水上游旅遊線路和陸上游一條線,成為繼“湖南路燈光夜市”後又一顆照亮南京一片天空的“夜明珠”,使得夜晚的南京城更顯魅力。

各位朋友,夫子廟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支援和合作!

南京夫子廟導遊詞簡介2篇 夫子廟:南京文化古街,傳承百年韻味 第2張

第2篇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畫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築風格製造的,船頭掛有大紅綵球和紅燈籠。每當元宵節南京人習慣來這裡遊玩賞燈。這種風氣在明代就已盛行,據說明朝建都後,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當他來到秦淮河畔,看到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亭臺樓閣,風景宜人,隨口說了句:"惜河中缺遊船。"皇帝開了金口,左右就連夜差人趕造畫舫,以博取皇帝歡心。從此,秦淮畫訪成了這裡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節時分,更是河上水燈萬盞齊放,兩岸龍燈飛舞,歌聲、鼓聲、歡聲、笑聲,連綿不絕,通宵達旦,真可謂"秦淮燈火甲天下"。難怪南京有"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的民諺。我們眼前的這段秦淮河,自宋以後就成了夫子廟(孔廟)成泮池,又稱月牙他。古時候皇帝講學的學宮叫辟雍,諸侯講學成學宮叫泮宮,夫子廟的學宮相當於諸侯講學的地方,所以這池稱"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橋,按等級而論,縣官、學官走中間一座,秀才走兩邊的橋。相傳古時候有位秀才誤上中橋,有犯上作亂之罪,進退兩難,只好自己跳進了泮池。再請各位看河對岸的一段硃紅色石磚牆,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歷澤年),長達110米,為全們照壁之冠。各位遊客:這座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鹹康三年(337年),當時成帝採納了王導的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決定立大學於秦淮河畔。原來只建有學宮,孔廟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學富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廟是一個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它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主要建築群,其範圍南臨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東端,東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規模龐大。夫子廟雖屢遭破壞,但各代都加以興修擴建,到清末民初,其樓閣、殿宇的結構和佈局堪稱東南之冠。現在的夫子廟建築,~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幾年重建的。請大家回頭看,這座樓閣式建築,叫做奎星閣,它初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築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現在我們來到了清代開闢的廟前廣場,廣場東西兩端豎有兩塊碑,高有一丈許,上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馬",表示對聖人孔子的崇敬。左側的這座六角重簷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寧鄉賢朱芙峰等人籌資重建。這是一座在日軍炮火中惟一倖存的清代建築,可惜在1968年被當作"四舊"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復了原來的風貌。廣場正中的這座牌坊,叫"天下文樞坊"。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這座門叫櫺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據傳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興。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後來被毀,又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過,現在所見到的極星門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極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