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中班社會活動感恩節教案3篇 感恩節活動教案:中班社會活動意義與實踐

本教案主要面向幼兒園中班的孩子,針對感恩節這個節日進行設計。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引導孩子們學會感恩、傳遞愛心。這不僅有助於孩子們的成長和認知,也是一種對社會的回饋和貢獻。

中班社會活動感恩節教案3篇 感恩節活動教案:中班社會活動意義與實踐

第1篇

如今的孩子,個個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他們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說一不二”,即使父母親再苦再累也必須滿足他們自己的`要求,而他們卻從不懂得去為父母親做些什麼,稍有些不如意,便大發脾氣。面對這並不是“個別現象”的現實,我們不得不開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麼了?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兩個字卻不得不提:感恩。現在的許多孩子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他人的幫助,甚至連一聲“謝謝”也不會說,這不能不說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悲哀。

通過活動,讓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快樂或者悲傷,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

1.收集有關感恩節的背景知識,相關故事,歌曲等。

讓孩子們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詞。讓我們一起用一顆感恩的心來歌唱來生活,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充滿了愛。

4.做一張賀卡,說一段祝福,將感激銘記心中。小班孩子和老師一起通過畫筆畫出自己幫爸爸媽媽做的事,自己愛爸爸媽媽的畫面。說一句感謝爸爸媽媽的話,老師幫助寫下來,製作成一張大的賀卡,讓爸爸媽媽知道我們很愛很愛你們。

感恩節,它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美國人閤家歡聚的節日,相當於我們中國的中秋節。而我們這個有著濃厚傳統美德的禮儀之邦的國家,就更應該讓孩子們學會感恩;三字經說道:首孝悌,次見聞;弟子規又說道:首孝悌,次謹信。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讓我健康成長!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古今中外,尊師重道,所以我們:感恩老師,給予我教誨,教我知識,懂得思考!感恩兄弟姐妹,讓我不再孤單感恩朋友,給予我友愛。感恩幫助過我的人,讓我溫暖!

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在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聲中,通過手語來表達感恩。我們體驗了兩大遊戲活動,一個是我是孕婦媽媽,讓孩子們辦成孕婦媽媽跨過障礙。二就是運寶寶,難度比較大,除了要運寶寶還要保護好安全,親身的讓孩子們感受了母親的愛。

最後孩子們在《感恩的心》的歌聲中將自制的感恩卡片及祝福語一同貼在感恩樹上。

中班社會活動感恩節教案3篇 感恩節活動教案:中班社會活動意義與實踐 第2張

第2篇

(一)出示圖片,講述感恩節由來的小故事,引入活動。

2、這裡有一個小故事:1620年,一些英國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船去美洲尋求宗教自由。他們在海上顛簸了兩個月之後,終於在酷寒的11月裡,在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陸。在第一個冬天,半數以上的移民都死於飢餓和傳染病,危急時刻他們得到了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活下來的人們在第一個春季即1621年開始播種。整個夏天他們都熱切地盼望著豐收的到來,他們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都取決於即將到來的收成。最後,莊稼獲得了意外的豐收,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為了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舉行了3天的狂歡活動。從此,這一習俗就此沿續下來,並逐漸風行各地。

師: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宣佈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慶祝活動便定在這一天,直到如今。感恩節(thanks 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

師:感恩節慶祝模式許多年來從未改變。豐盛的家宴早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人們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蘋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還有葡萄乾布丁、碎肉餡餅、各種其他食物以及紅莓苔汁和鮮果汁,其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菜是烤火雞(roast turkey)和南瓜餡餅(pump kinpie),這些菜一直是感恩節

1、逐一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感受來自生活中的關愛,瞭解我們要感恩的人。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的父母是如何關愛你的呢?”

2.圖2:感恩老師,瞭解培育之難(圖片內容:小男孩摔倒了,老師蹲在旁邊,沒有及時扶他,而是給予鼓勵,讓他自己爬起來。)

師:“老師教你們學本領,讓你們長大,做自己想做的事。”

3.圖3:感恩夥伴,體驗友情之樂(圖片內容:兩個小夥伴在一起,其中一個把自己心愛的玩具給另一個玩)

師:“你和你的小夥伴在一起開心嗎?有哪些開心的事?”

4.感恩周圍的人,瞭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圖片內容:鋤禾,瞭解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糧食。)

師:“在我們生活周圍還有哪些需要我們感恩的人?”

1.讓幼兒自由發言,“你最感謝誰,如何感謝他?”

幼2:感謝環衛工人,我們不亂扔法果皮紙屑,一起來保護環境。

師:“在我們身邊有太多要感謝的人,感謝父母把我養大;感謝老師教給我本領;感謝小朋友帶來的歡樂、幫助;感謝農民伯伯種出的糧食如何感謝他們呢?”

師:“在我們旅行即將結束時,我們來欣賞一個感恩歌曲《感恩的心》。”(播放音樂,幼兒隨老師做手語,在音樂中結束活動)

第3篇

我班孩子的平均年齡為4—5歲,所以這次的設計均以日常行為習慣為主建立孩子感恩之心。孩子學東西很直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重在點滴事物之中,用行動和語言讓孩子感受到別人對他的關愛,同時也希望通過老師的引導能表達自己對別人的關愛。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教育既是一種人文教育,又是一種情感的教育。教育學生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長、老師的付出,離不開社會的關愛。

具體要求學生從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的道理,即有報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盡孝心。應該做到:在家裡,孝敬父母,孝敬前輩,孝敬老人,講文明禮貌。

提問:烏鴉媽媽為什麼不自己捉蟲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鵲說什麼了?

幼兒:烏鴉媽媽因為生小烏鴉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鵲說烏鴉媽媽懶。

提問:小燕子和小喜鵲最後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嗎?小烏鴉是個好孩子嗎?

四、結束部分(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總結長輩對我們的愛)

孩子們是媽媽將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是媽媽和爸爸給了我們美麗的衣服和好吃的飯菜。在我們摔倒是是他們將我們扶起,當我們生病時使他們將我們照顧,所以我們要記住爸爸媽媽的愛並感謝爸爸媽媽

給爸爸媽媽做禮物,送禮物給爸爸媽媽。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