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英語作文7篇 "Unlocking the Power of English: Tips for Writing Excellent Middle School Essays"

本網站為國中生提供英語作文範文,包括各類主題,如人物、風景、習慣等,為學生提供素材、範文及寫作技巧。通過閱讀這些作文,同學們能夠進一步掌握英語寫作技能,提高英語語言水平,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中英語作文7篇

第1篇

教師資格證考試說課一定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把自己的上課思路理清楚,下面是教師資格國中英語語法說課稿範文,歡迎借鑑!

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是國中一年級的語法課,具體語法為modal verb.接下來我會從教材分析,教材目標,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等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和設計。首先是我對教材分析的闡述。

本課遵循新課標的要求,考慮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方向,儘量體現基礎教育中的人性化走向。面向全體國中學生,突出國中學生特點,尊重其個體差異。本課的主要內容是有關國中語法中比較初級的語法知識modal verb的相關內容。在此課中,主要學習情態動詞的定義,以及常見的情態動詞,在瞭解什麼事情態動詞的基礎上,會著重介紹三個最為常見的情態動詞——can, may, must。在具體講述的過程中,會對這三個情態動詞進行適度的延伸與拓展,同時會加以練習進行鞏固,注重培養學生在分析例句時的思辨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熟練掌握can, may, must的具體用法

2.能力目標:學會情態動詞在實際生活的交際過程中以及書寫過程中的運用,不僅要會用還要用準確。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愛上英語課,尤其是對比較枯燥乏味的語法課產生興趣,鼓勵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4.學習策略目標:設法使學生使用已學的情態動詞進行造句,並能夠準確的進行翻譯,使更多的學生參與進課堂,激發學生自主總結的內在潛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瞭解情態動詞的定義,熟記常見的情態動詞,學會三個基本的情態動詞can, may, must的具體用法

情態動詞用法的基本句型以及can,may, must的區分和各自特殊地用法。

依據我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確立,我制定了相應的教法與學法。

對於比較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要是學生主動參與,自己實踐,讓學生學會學習,同時師生互動,寓教於樂,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寬鬆中適度緊張和自我表現的空間,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注意到involvement的重要性。比如,在講解三個常見的情態動詞是根據其不同的用法我會請同學們翻譯例句,並說出例句中情態動詞表示的含義以及用法,之後我會請同學進行類似的造句,使學生能夠牢記其用法並熟練運用以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我會鼓勵學生多舉一些發生的例項,以著重培養和體現其情感態度的變化。此外,在講解三個基本情態動詞需特別注意的要點時,我會分小組討論,並積極與同學們進行溝通,培養其合作精神和健康的人生觀。

根據國中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語法的過渡特點,我主要運用語法翻譯法和演繹法使學生融入課堂,儘量弱化語法在學生心中枯燥乏味的現象。注重用貼合生活的具體事例,將英語學習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將師生互動融入課堂,通過小組討論,代表陳述以及適當的遊戲使學生參與進課堂學習。

幾乎沒有教師上語法課發現樂趣,也沒有學生重視這門課。其原因是他們忘記了語法課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它僅是英語課的一小部分,此外就是延伸與擴充套件太多。孤立學習語法規則和靠填空形式來做語法練習效率是很低的,不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我主張應該培養學生自動化的使用正確形式,不靠語法邏輯,在課前讓學生做一些回憶性練習,這樣可以使學生本能的使用正確形式,又節省改作業時間。填空練習不應用作教新句型和新用法的手段,而應作為鞏固所學內容的手段和調查分析的手段。學習語法,習慣超於教學作用,因此我著重在日常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總結以成習慣的自主能力。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導,以多媒體為手段,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環節:

1.匯入語:hello,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now i have aquestion to you? do you like grammar?

不可避免的會有些學生不喜歡語法,覺得語法太難太枯燥了,會提不起興趣,要通過向學生闡述語法的重要性以及弱化語法在學生心中枯燥乏味的印象。

2.引出課題:today we will talk something about grammar----modalverb引出今天的課題。

①介紹modal verb的三個重要特點。先提問同學們是否有人知道,然後再逐一進行解釋,舉出一些例子,請同學們分析。

②總結基本句型,通過回顧定義來引出句型。請同學回顧。

①讓同學們分析例句,小組討論,得出結論,發表陳述。

②教師不定期提問一些問題,比如,how to translate the first sentence? couldyou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all.

①在課程接近末尾的時候,請同學對本課所學知識進行總結。can的具體用法,may的具體用法和must的具體用法,以及someth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②對課堂重點難點的重申,在課程後半部要對本堂課所講知識進行概括,尤其是重點難點,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吸收和運用。

1.發給同學們提前準備的練習題,當所講知識點與相關練習題呼應時,對練習題進行進一步的講解。

2.留給學生適應的時間,讓學生們自主做題,可以進行小組討論,之後進行相應的陳述。

在課程講述結束後,要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後作業,讓學生對三個基本情態動詞的用法造幾個句子,使學生靈活運用情態動詞。

板書的設計一定要清楚明瞭,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同時不能過度冗長浪費課上時間。另一方面,ppt的使用也極為重要,課件較之黑板的一大優勢就是能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枯燥的東西形象化,同時還能節省一大部分時間,更重要的是能夠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非常感謝各位的傾聽。謝謝!

國中英語作文7篇

第2篇

歸納語言的結構和規則,有助於加強學生對語法知識的認知,同時教學效果也較好。如:在講授以what開頭引起的感嘆句時,首先通過大量的示範,hotdaywhatahotday(itis)!

然後給出其它詞彙,要求學生嘗試說出類似的語句,並引導學生髮現其規律:what(a/an)+adj.+n.+(主+謂)!然後通過大量的聯絡,嘗試其他形容詞的變化構成形式,進行口頭和筆頭的鞏固性訓練,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準確性,使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語言知識進行交際。

一個句子離開了語境,其表達的意義就很難確定。而新教材的特點之一就是大量的對話,每段對話都有一個微型情景,要講授的內容也比較多。因此在語法教學中利用簡筆畫依據教學內容創設直觀的語境,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概念,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才能有一個完整的理解。

如:教“現在進行時”的結構和用法時,利用簡筆畫創設語境,幫助學生理解所學語法規則,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能正確地運用所學語言進行口頭和書面的表達。

!isholdingtheladderforher.

另外也可以用簡筆畫來呈現新句型。如:出示簡筆畫,引導學生用both…and和neither…nor句型。

這樣分層次引入,就會使學生對所授句型的用法有了更形象、清晰的認識。

例如大多數七年級新生在初學英語時,對於聯絡動詞“be”的用法總是出現錯誤,因為漢語中無論任何人稱的“是”都是一個,而英語則不同。在糾正多次而效果卻並不好的情況下,將口訣“我是am,你是are,is跟著她,他,它;單數is,複數are;not加在系詞後;提前大寫就疑問。”講述給學生,他們對此語法專案的學習效果就有明顯提高。

在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英語語法不應停留在語法知識,語言點的傳授、講解上,而應成為培養語言能力的一環,成為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手段。學習語法規則是為了掌握語言,進行交際,不能為學語法而學語法。我們的英語語法教學必須在方法上有所創新,有所進步,以更有利於培養學生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第3篇

1. 掌握且能運用有關詢問某人身體狀況的日常用語,能述說健康狀況以及談論病情和給出建議或要求的日常交際用語。

2. 掌握本單元的詞彙和習慣用語,特別是短語make up onesquo;s mind, as if, at least等的用法。

3. 進一步學習動詞不定式,學習用it 來充當形式主語的用法,有時還用it 來充當形式賓語,而真正的主語或賓語後置句末。如:i found it d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 well.

4. 認真學習the man who loved dogs和cody saves the baby,體會人與動物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

regard…as …把……當作……;當作

wag its tail, or put its ears straight up搖尾巴或把耳朵豎起來

find something about him on the internet在網上找到有關他的資料

but isnsquo;t it more important to help people than animals? 但是難到幫助人類不比幫助動物更重要嗎?

本單元主要學習詢問身體健康狀況、談論身體狀況以及對身體健康方面的一些忠告或建議、要求等的日常交際用語,還學習了一些常用語及部分同義或近義詞的用法。在學習對話的同時,複習歸納了現在完成時時態,強調現在完成時態不能使用過去的時間狀語。進一步學習了動詞不定式,學習用it 來充當形式主語的用法。 通過對課文the man who loved dogs和cody saves the baby的學習, 來體會人與動物友好相處的和諧。 同時要掌握本單元的短語和習慣用語。

第15單元第58課與60課都是以敘事的方式,講述關於狗的故事。the man who loved dogs講述的是james herriot做為獸醫的艱苦歷程和他對職業的奉獻精神。cody saves the baby講述的是一隻狗在地震時救了小主人的經過。兩篇文章內容除了一些生詞外,沒有出現較難的語法專案。對於這樣的語篇,可以通過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和閱讀速度。並在課堂練習或課後練習時,再閱讀其他小短文,演練一下所學的方法,進而達到學會讀大意,抓主題的快速閱讀的目的。

讓學生先對生詞和短語進行熟悉,先看課後的習題或相關練習。再開始在限定的時間內通讀全文,找出答案。再讀課文,將事件的經過用幾句話總結一下。並找幾個同學試著複述課文,經過幾次複述,對課文有個整體的掌握。教師應在此時引導學生注意閱讀技巧,讓學生反思有哪些問題可以通過改變閱讀方式來解決。每篇文章都有重要的主題句,和一條或幾條線索,抓住了主線,其他的內容都是作為輔助和註解出現的。根據此種閱讀方法,提供另外篇閱讀短文,進行課堂練習。

long ago, dogs and horses were tamed to become man's helpers on land. today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dolphins may become man's helpers in the seaproof that a dolphin can be trained to assist man appeared in 1965. the u.s. navy used the services of a seven-foot dolphin, tuffy.

tuffy worked with divers at the navy's man-in-the-sea station off the coast of california. he acted as messenger to a ten-man team whose underwater home was sealab ii, 205 feet deep.

wearing a plastic harness, tuffy carried letters in a waterproof tube. he also carried tools for the undersea workers. tuffy learned to answer calls for help. pretending to be lost, an aquanaut

would sound a buzzer. another aquanaut would fasten one end of a line to tuffy's harness y would speed to the rescue.

more and more , it seems likely that old tales of dolphins' willingness to help man are closer to truth than to fiction .

a. the station was named sealab ii b. the station's depth was 205 feet

c. ten men were in the underwater team d. the men spent fifteen days at the station

a. save the aquanaut from drowning b. lead the aquanaut back to the others

c. help the aquanaut to guide the dolphin d. carry a light to the aquanaut

8.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is modern example makes old tales about dolphins seem

(2) 對小動物的介紹一般都是從細節到它的生活習性。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swallows. some swallows make their homes in the sand; others build their nests under the roofs. they make their nests of earth and grass.

it takes them several days to build a nest. they have to work in the early morning. the swallow lays five or six eggs at a time. the mother bird sits on them, and the father bird watches by her side and gives some food to her.

you must not think that when swallows fly over your head, they aren't working. no! life is work to them. the young swallows eat a lot and they are busy catching the insects for them. so they have to work from early morning till late at night. at last the young birds can fly well, but the old ones can't rest. they began to think about their second family, for they have two broods every season.

when the second brood can fly, too, it's time to think about going to the warmer countries, and when spring comes, they'll return.

第4篇

教師在平時上課時,就有意先讀一些詞彙,或讀課文,讓學生先不要去看書,跟老師讀這些詞,然後再讓學生拼寫,和學生討論如何去拼寫,看這些詞是由哪些字母組成的。特別是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需要反覆進行訓練。對於一些沒有規律的單詞構成,進行比較,以促進記憶。老師還可以先寫出單詞或句子,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拼讀知識試著去讀出這些單詞或句子。

拼讀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前所述,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拼讀能力,從最基礎開始,循序漸進,掌握有規律的單詞讀音,比較無規律的單詞讀音,從而達到記憶詞彙,培養讀寫能力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對每個年級,每個學期課本中所出現的詞彙,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單詞拼讀難易程度、讀音和字母組合進行歸類:

1、我們把詞彙根據其拼讀的難易程度可分為一類、二類、三類。

第一類是最容易拼讀的詞彙:a and ask at back bag bed bigblack box bus but by cake can car cat class dad desk這些詞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聽,然後試著去拼寫。本文由編輯整理。

第二類是規律性的由字母組合構成的詞彙:car star all walkwhich who that this slow know play gay這些詞彙就需要教師加以歸類和總結,告訴學生一般發音規律,以及例外的讀音情況。如ow字母組合讀/ ou/音,但在cow中讀/au/音。

第三類的詞彙就是一些無規律的詞彙:half one uncle在這些詞彙中,個別字母的讀音須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2、根據讀音來分類( 如把有/ei /的單詞歸類): a ageaustralia away baby cake day eig ht eighteen eighty erasergame grade great hey late make name ok plane play same saystay t able take they today way weekday。通過這種方式的分類,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字母與讀音的關係,他們自己就會認識到,a,ai,ay通常在單詞 中讀/ei/音。

3、 按照字母組合進行分類(如把字母組合al 歸類):all ballfootball half small wall通過該項分類,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字母組合不同的讀音;並且認識到在一般情況讀什麼音,有時候讀什麼音。

在詞彙教學中,要避免過分強調記憶詞義,特別要避免強調記憶其所對應的漢語意義。這是因為,要掌握一個詞,並不僅僅是要掌握其意義。詞義只是一個方面。除了意義之外,還應該掌握該詞的讀音,拼寫,詞性,搭配等。

我們在學習漢語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經歷:學習一個字或一個詞,也不可能把該字或詞的幾個方面同時全部掌握,往往是聽明白了,但不知道怎麼寫;或者是會寫,但不會讀;或者是會讀會寫,但不知意義。隨著多聽多見,並且通過使用,才得以完全掌握。總之,我們學習語言,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在學習詞彙時,應該是一個逐步的過程,不能一下子把讀音,拼寫,詞性,意義,句法功能等等全部掌握。因此在學習英語單詞的時候,也不能過分強調詞義的記憶,特別是相對應的漢語意義的記憶,以避免學生產生一種心理定勢,認為只要知道詞義,就掌握了單詞。一旦學生在聽或閱讀時,遇見一些詞而不知漢語意義時,便無所適從,並從心理上產生過度焦慮情緒,從而影響了學生如學習母語那樣掌握詞彙的正常過程。在國中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幫助學生避免用漢語詞彙的意義來記憶英語單詞的詞義是可能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國中一年級的主要詞彙大多接近生活。下面是國中一年級課本所出現的有關詞彙的統計表:詞彙總量名詞動詞 形容詞 副詞 其它詞 388 181 70 48 24 65。現在我們就以詞彙量佔總詞彙量最多的名詞和動詞為例加以說明。名詞中,大多數的詞(約94%)是表示 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事物的詞(只有下面的詞表示抽象的意義:age breakfast close colordiffer ence duty exercise family goodness home lunch secret);動詞中,只有下列詞是比較抽象的行為的詞: can could excuse findforget guess help love must please study thank want worrywould;其它詞 如ask jump watch go等都是一些表示具體行為的詞(約79%)。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實物、情景的教學方式來完成詞彙的教學而沒有必要過分地死記硬背所對應的漢語意義。英語的詞彙教學有很多方法,但我們認為在國中階段,特別是在低年級,應該堅持聽說領先原則;加強讀音規則教學,培養學生的拼寫能力;通過實物、情景教學的方式講解詞義,幫助學生擺脫在記憶詞義時,對漢語意義的過分依賴,使他們把英語單詞和其所指的事物、情景聯絡起來,以加深記憶。這樣,學生就能夠從英語單詞的語音、拼寫、意義等幾個方面積極地吸收詞彙,從而達到掌握詞彙的目的。

第5篇

1.新課程的主旨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的角色定位於示範者、引導者、合作者,而不是教師一言堂 本人根據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設計了大量問答、敘述、表演、討論等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但是在課堂中,並沒有完全的做到很客觀的去判斷學生的實際操練過程。帶著教師的主觀想法:whatsquo;s your name? my name is …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句型,可以一筆帶過的想法。所以忽略了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和個體差異,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這節課設計的最根本宗旨。

2.機智教學,靈活過渡是每個優秀的英語教師所應該具備的個人素質。在本堂課上,我在引入本課的step1 部分,受到課堂用語的牽制,使得開頭的介紹引入部分與前部分的鋪墊脫節,過渡過於牽強,不夠流暢自然。同時,我也根據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實施趣味教學,激發、保持、鞏固學生的興趣,輕鬆愉快的開始、輕鬆愉快的過程、輕鬆愉快的結尾,使得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充滿情趣。但是在處理聽力部分的過渡中,過於牽強,似乎又把主角從學生那裡搶了回來,把他們當成了完成我這個聽力任務的工具。

3.教學內容大眾化。不同的學生,對每一課的內容都會體現出不同的興趣。所以,針對學習者構建知識結構,每一堂課都要求教師問題的設計也要根據難易,再由不同的學生基礎來選擇適合他們的合理問題。在本堂課中,教師的主旨就是圍繞whatsquo;s your name? whatsquo;s her name? whatsquo;s her name?。教學任務設計雖然多元化,具體化。但是缺乏梯度化。忽略了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多方思考練習、多方提高。

4.忽視了黑板教學的應用。自從有了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英語課堂增加了不少樂趣,而傳統的黑板卻因此被忽視了。在本堂課中,多媒體教學能多方位呈現教學的步驟,學生也能清晰地感受課堂線索,應該說對於基礎比較紮實或者懂得合理記筆記的同學來說是可以一步到位的,但對於基礎差的同學或是記性不好的同學多媒體像是電影一閃而過,課中停留了一定的印象,課後卻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通過這一堂公開課,在各位教師的精心點評下,讓我受益匪淺。我不禁思考:在一節英語課中,怎樣體現一節課的重點,怎樣在某一特定的環節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怎樣讓不同的學生能有不同的所得,都是值得我去細細思量的……

首先是熱身對話練習。與同學進行一些簡單的問候,順便複習一下前三單元的重點句型。

其次是傳授新知識。通過一個自我介紹,引出本節課的核心句型:whatsquo;s your name? my name is …接著,點出核心句型中的重點單詞,進行單詞學習。然後是對話練習,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相互認識一下。之後進行鞏固練習:填空和翻譯練習。

再次是知識的擴充套件。由whatsquo;s your name?延伸出whatsquo;s her name ? 和whatsquo;s his name?.首先是單詞回顧。複習一下人稱代詞和相對應的物主代詞,有一個針對性的練習緊跟其後。然後引導學生說出擴充套件句型,進行詳細的講解。之後進行相應的對話練習。最後進行翻譯練習加以鞏固。

最後是本節知識的回顧。對本節課的三個重點句型進行縱向的總結。

在集體評課之後,根據各位老師的建議以及學生的掌握情況,我對本節課的教授過程以及教授效果做了以下的反思:

1. 課容量有點大,學生掌握起來比較費勁。本節課的內容適合分為兩課時來教授。第一節課只教授重點句型一就可以了。加之以更多的口語對話練習。

2. 學生把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搞混了。表現在把兩個答語混淆了。這也是課容量偏大的一個後果。

3. 課堂上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一味的講知識。如果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有一些知識是可以讓學生自己說出來的,不必老師講出來。這樣一方面讓課堂沒有那麼緊張,更加活躍,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 不能很好地關注學生的動態,課堂秩序比較差。我只是在關注自己的講課,而沒有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以至於有些學生課堂紀律不好,感到無事可做。今後的講課,應該多關注一下學生的動態,及時的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5. 集體活動比較少,學生沒有得到充分的鍛鍊。只是有兩個對話練習的機會,只有少部分的同學得到了展示的機會,課堂的參與度不夠。應該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讓學生站起來,張開口說英語。

通過這次講課與評課,我及時的發現了自己在教學方面的缺點與不足,這些不足都是我在教學方面的盲區,是自己沒辦法發現的,感謝各位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彌補不足,對於老師們的建議進行積極的嘗試,從而來完善自己的教學思路。

第6篇

thousands of trees ____________ _(plant) on the hills since last year.

1.雙賓語的被動語態show ,pass, give .=show, pass sth. to sb.

work is easy and interesting.i like ____ (finish)in half an hour.

---a car ____ (hit) him when he was riding to school,and he ____ (take)to hospital at once.”

3.---can the tree ____ (plant)here? 's ____ (dig)a hole first.

4.---the dress _____(look)very ____ it ___(make)of?

sleepy用作表語,是“瞌睡的, 睏乏的”意思。 用作定語,“貪睡的, 沉靜的”

•the signs ___________(design) to help blind men to cross the streets.

•---do you know who designed the cd-rom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

•plastic bags pollute the air, the land and the water and they will not ________(appear) for a long time。

•yone was amazed at his ___________. we hadn’t seen him for a long time

ude v 動詞 意為“包括” including prep 意為“包括。。在內”

come down 掉下來,塌下來;(雨、雪等)落下; (價格,溫度等)降低

•when you have got enough points, a cloud will__________________.

•the flowers _________________late last year because of the cold weather.

第7篇

課堂上,我對學生不願積極發言一直不滿意。舉手的也就那麼幾個常客,大多數的學生就是不願舉手,我常納悶為什麼自己的“精心設計”卻引不起學生的積極反應?

我也常尋找對策,我極力做學生思想工作,我把是否積極發言作為學生的平時評價內容之一……,但是我還是不滿意。直到有一天,在一節英語課上我突然找到了一種感覺。

[描述1]:《牛津國中英語》9b unit 2語法部分,有一段內容為學生參觀博物館,一位學生指著老虎和蛇說:what dangerous animals! 導遊說:but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is the mosquito. 我順勢一引,“do you also think the mosquito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有同學說”yes”, 也有同學說”no”, 我馬上又問,”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起先學生的回答都很合乎邏輯,如“老虎”、“獅子”、“狼”、“熊”等,接著有個學生說,“i think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is the dog because it can bite me. ”,我聽後,大笑,學生們也笑了,但是我還是接納了他的觀點。其他同學大概受到了影響,馬上有人接著說是“蒼蠅”、“蛇”。接著好象學生們的思路一下子開啟似的,不斷的有人舉手,答案也很精彩,有說是“鯊魚”、有說是“鱷魚”等,要知道這些單詞書本上是沒有正式學過的。然而還有同學手舉得高高的,想回答……,我突然有一種感覺:今天發言的氣氛真是好!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我不斷的有著這樣的驚喜和收穫。

[描述2]:《牛津國中英語》9b unit 2主要是關於動物,在一節課上,我提出一個問題,”what animal do you like best?”,學生或獨立思考,或兩人討論後發言了,答案都不錯,也都有理由:

好些同學都作了回答,答案也都很個性化,我已經有點滿意了。但這時我發現有一個女同學想說又不想說的樣子,我馬上請她回答,她說:i like octopus(章魚)best because my name is zhang yu(張瑜).我聽了幾乎要叫絕起來,我佩服她回答問題的獨闢蹊徑。內容來自 斐 斐課 件園

[描述3]:《牛津國中英語》9b unit 2的複習課,我想讓學生把整個單元中所涉及到的”amazing things ”都串起來,於是我提問,”what amazing things do you know? ”,我擔心學生前面學過的都忘記了,說不出什麼。可學生非常的踴躍,有的說到了書上提到的內容,如蛇用耳朵聽、有種青蛙是有毒的、大象用趾尖走路、長頸鹿的脖子和人一樣有七根骨頭等等。在一些學生的帶動下,大家紛紛舉起了手,他們把前面學過的知識都搬了過來。除了這些之外,他們還講到了許多課外的知識,如最大的動物是藍鯨,馬是站著睡覺的等等,許多知識我也不清楚,只得虛心聆聽。學生已經說出許多後,可還有人舉手。後來我只好打住了。

[反思]: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還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課堂上教學關係成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寫,學生抄。要想把這種“單邊活動”轉為師生的“雙邊活動”,則必須要有學生的參與。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和共進,實現教

學相長和共同發展。所以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讓他們陳述自己的見解,讓我們更多的聆聽到他們的聲音。那麼如何才會聽到學生美麗的聲音?

課堂教學中,氾濫成災的是“封閉性問題”。封閉性問題是需要的,它強調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打好英語基礎需要紮實的語言訓練。但這類問題答案相對單一,缺乏更多的資訊交流,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中若長期只有封閉性問題,將會嚴重阻礙和束縛學生的思維能力。

開放性問題是相對於封閉性問題而言的。開放性問題不求答案唯一,而求答案豐富多彩,“開”即能拓展,“放”就會有個性,我們就能聽到學生個性化的聲音。開放性問題聯絡學生的主觀見解、實際經歷、生活體驗,使英語教學從“以知識為本”向“以人為本”轉變,從“只見教材不見人”向“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轉變,增強學生的體驗和感悟。開放性問題讓人有思維的衝動,能激發學生興趣,啟用學生思維,是深層次的參與。有專家說:“課堂上,哪怕有一個開放性問題,這節課學生參與的層次就提高了”。只有有了思維的參與,才會蹦出思維的火花。

教師的反饋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鼓勵或妨礙學生的參與。以往我們一直強調參與

面要廣,參與人數要多,為了追求所謂的快節奏和訓練學生快速思維能力,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拋向學生,很少會在某個學生這邊作些停頓,老師更多的是追求一種正確的答案,至於學生到底回答了什麼,怎麼會這樣回答的,老師都沒多關注。而且傳統的反饋基本為“good”,“excellent”,“never mind”,”you wi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等,但這些無關痛癢的反饋已經激不起學生的興趣,“不要使用這種程式化的、毫無意義的反應,你應該盡力澄清、綜合處理、擴充套件、修改、提升和評價學生的回答。”(高慎英、劉良華)

學生回答錯誤時或有困難時,老師乾脆而生硬的一句”no”或“sit down”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但若老師能“容忍”一下,給予知識上或情感上的鼓勵,或允許他向其他同學尋求幫助,這會給他莫大的安慰。只要他回答了,他就多了一次成功的機會。

必要時,教師需要“追問”、“補充”和“賞識”學生的回答,這會讓學生感到教師一直在傾聽,教師不僅在關心問題的答案,也同樣關注著學生。如當學生有精彩回答時,我一定會再大聲強調一下,說,“he/she says/thinks/is…”以表示賞識。又如一次,一個學生說:”i couldn’t climb the tree when i was young .” 我馬上介面補充到“but i could climb the tree when i was young.”學生聽後竟然大喊“哇!”這種真實、真誠而又平等的反饋顯示出對學生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極大地激勵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在這種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中,不斷地傳出學生美麗的聲音。

[小結]:有時氣氛熱烈時,有太多的學生想發言,讓說還是不讓說?不讓說吧,學生很掃興;讓說吧,花費時間太多,影響教學過程的完整性,所以有時有點矛盾。但我以為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開放自由的,不必只拘泥於教學過程是否完整,教學任務是否完成,只要時間花在學生上,只要課堂充滿了活力,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教師儘可以放開手腳去嘗試和探索。當然教師如果能夠在高潮時結束學生的發言,並順利過渡到其它環節是最好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