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書,做人,做事心得2篇 "智慧人生:閱讀啟迪,修身做事"

讀書可以提高自身素養,做人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處世,做事可以讓我們更加高效和成熟。本篇文章將分享作者在讀書、做人、做事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能給讀者帶來啟示和幫助。

讀書,做人,做事心得2篇

第1篇

剛剛開始上《中國近現代史》課時,我心裡充滿了疑惑:這段歷史我們國中學過兩遍,高中學過一遍,此刻來到了大學,怎樣還要學啊並且資料都是雷同的,都是從鴉片戰爭講到至今,沒什麼翻新嘛!

雖然嘴上沒說,但心裡卻覺得學校如此的安排純粹是剩餘。教師好象看出了我們的心思,他說:“別看你們歷史學過好幾遍,但我此刻問你們幾個問題,你們當中不必須有人能回答得上來。鴉片戰爭是哪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發的這些問題算是簡單的吧。誰能告訴我”不出所料,聽到這個問題後,全班同學都做低頭苦思冥想狀,半天都給不出回答。

讀本書,看到近代中國因愚昧僵化而錯失種種良機,不得不扼腕切齒,怒其不爭,恨其無知。

滿清之亡,非亡於革命黨。實際上國家衰敗不堪,各地異心早起,偏偏主少國疑,於是紛紛藉著革命的招牌獨立。

但不管怎樣說,清朝總是一個統一的政權,而對於革命黨而言,流弊太多,導致野心家四起,中國大亂,無怪此刻有人說孫中山革命是日本人的陰謀。

對於西方世界而言,遠東只需要一個合作者,甲午戰爭中國的失敗,使中國的虛弱完全暴露出來,這不單是對日本戰爭的失敗,更是在國際上的徹底失敗,所以日本成了西方列強的合作物件,而俄國人搶佔東北領土,更正式開啟瓜分中國的風潮,從此偌大中國,瓜分豆剖,任人分食。

時勢造英雄,英雄促時勢,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不分主次,也不必分主次。或者能夠說,研究具體問題時能夠分清,但對整體而言是分不清的。

變通是必然的,阻礙也是必然的。洋務運動的失敗,不是一人一時之誤,甚至不是滿清朝廷的錯誤。那裡有一個論點,中國積弱,是地理原因造成的,中國的周邊太過閉塞,與外界不相連通,雖然號稱禮貌古國,實際是禮貌世界的邊沿地帶。如果有邊界危機,中國還能夠發奮圖強,但就在於清朝幾乎統一了中華禮貌圈,有清一代,中國邊界總體安穩,於是導致了近代的衰敗。

教師的這個問題讓我意識到,雖然我們學的次數不少,但都沒怎樣用心。就算有些時候很用心,但等應付過考試後,就棄置不管了。此刻腦子裡的歷史事件已所剩無幾,跟當初沒學過的一樣。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也沒有好處。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學校安排我們再學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們記住:落後就要捱打!引申到我們身上就是:不求上進就會被淘汰!

這次學習,我暗下決心,必須要好好學!多瞭解些中國近現代史,做個合格的炎黃子孫。

讀書,做人,做事心得2篇

第2篇

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插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2012年3月第6次印刷),是我在書店發現的頗為重要的好書。

蔣廷黻是民國時期的歷史學家,他的這本書寫於1938年,在民國銷量頗大。本書反映出作者受到過嚴格的現代西方歷史學的訓練,並且觀點頗為新穎。作者最獨特的觀點是:假如林則徐沒有被免職(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後由於不能擺平英國人,被道光免職),估計他會在廣州和英國人幹起來,肯定慘敗,那樣他的一世英名將被毀掉,而對清朝卻是一件幸事,因為清朝慘敗之後必然會提前開展洋務運動20年,我們也將比日本早發展20年,以後就不會有甲午慘敗了。

這個觀點很新穎,尤其是在林則徐早已被捧為民族英雄的情景下,更是頗吸引眼球。但我仔細想想,覺得經不起推敲。因為:(1)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不是沒和英國打過仗,英國順著長江快打到南京了,清朝最終受不了了,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如果英國在長江三角洲的勝利不能警醒清朝,難道在廣州打敗(如果不被撤職的)林則徐,就能警醒清朝嗎?(2)即使洋務運動提前20年,如果不能從制度上做根本的改變,真的能戰勝日本嗎?

該書畢竟寫於1938年,民國時期的歷史,對作者來說是“現代史”,所以對孫中山、蔣介石歌頌頗多。這也是我不贊成的。此刻我看中國近代史,逐漸構成了以下(可能比較獨特的)觀點:

1、落後國家要發展,尤其是東方落後國家,必須要經過一段集權、獨裁時間。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經過這段時間,國家和地區就不可能發展。好好看看日本、韓國、我國臺灣,乃至新加坡的發展,無不如此。

題的關鍵是:(1)很多人認為一步跳入美國或英國式的民主,才是對的。(2)經過獨裁或集權之後,必須要過度到民主社會,而不能停滯不前。兩者缺一不可。

東方國家,不走(1)而直接進入(2),成為世界先進國家的,至今沒有先例。所以必須走第(1)步,絕不能因為(2)而否定(1)!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必須及時過度到(2),否則仍然會落後,會捱打!

實際上,國人對李鴻章的評價已經幾經反覆。甲午戰爭之後,李鴻章的名聲就臭了,一向臭到民國。然後梁啟超等人為他翻案,說無論是誰,當時都不得不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和李鴻章沒有太大關係。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也為李鴻章說好話。到了1949年之後,大陸再次把李鴻章醜化,但1990年之後又逐漸為他翻案。總之,此刻李鴻章基本上是個正面主角。

但我認為,李鴻章還是被大大高估了。孫中山也一樣,國共兩黨對他的評價始終很高,都有歷史原因。但真正細觀歷史,我認為他被嚴重高估了。算了不展開了,重要人物總是充滿爭議。

左宗棠收復新疆,從清朝到民國,再到此刻,我們都認為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我越看近代史,越覺得左宗棠的見識極高,遠遠超過同時代的中國人。可是,我國對他的宣傳還是遠遠不夠,甚至很多人都不明白在收復新疆時還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民族英雄劉錦棠(有興趣的能夠看我的《劉錦棠收新疆》系列)。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左宗棠在我國(包括大陸和臺灣)的地位這麼低,他的知名度遠低於岳飛、戚繼光、林則徐甚至鄧世昌,也低於曾國藩和李鴻章。

蔣廷黻對左宗棠的評價同樣不高。他認為:假如不是左宗棠力主收復新疆,當時清朝肯定有更多的力量建設海軍,琉球就不會歸於日本了。而琉球歸屬中國之後,在朝鮮的影響力也將更大。作者顯然認為琉球比新疆,東面比西面重要。

對此觀點,我同樣不表贊成。難道左宗棠不收回新疆,李鴻章就必須能收回琉球,清朝必須能戰勝日本嗎?幾乎不可能的。李鴻章一貫忍辱求和,不可能為了琉球和日本開戰。而新疆的重要性,作者顯然沒有認識到。

4、近代史嚴重低估了一些媒體思想家(“公知”)的歷史貢獻。

具體地說,梁啟超和胡適,他們不僅僅是文人,是公共知識分子,是思想家,並且極大地左右了歷史程序。我們似乎只是在戊戌變法時才會談到梁啟超,並認為胡適只是民國時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這都大大低估了兩人的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