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3春節的習俗高二話題作文4篇 "傳統與現代交融:探究2023春節習俗"

2023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豐富的民俗和習慣。在這個節日裡,人們會走親訪友、貼春聯、添置年貨、吃餃子、放鞭炮等,以祈求來年平安幸福、萬事如意。這篇話題作文將探討春節習俗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2023春節的習俗高二話題作文4篇

第1篇

今年春節,我是在爺爺家過的。雖然因為疫情,活動範圍有所限制,但是一家人團團圓圓,也足以讓我感到快樂了。

年二十九,按照習俗要貼春聯。一大早,我與大伯一起去買春聯。一路上,我像個好奇寶寶一樣東瞧瞧,細看看,發現路邊的小攤上全是賣春節有關的物品。哇,我突然發現,街道邊的樹上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早已掛起了一個個紅燈籠,整條路望過去,彷彿一片紅色的海洋,整條街沉浸在春節的歡樂與團聚中。大伯帶著我買了春聯、大福字,還挑了許多小紅包。

回家後,爸爸與我一起貼春聯,一人貼一邊,爸爸三下五除二就貼好了,我還在慢吞吞貼著。他下來一看,立馬看到我貼的福字,大聲笑著說:“錯了錯了,要福倒!福到!”我還納悶呢,沒毛病啊,春節來了肯定“福”就到了呀,我貼得可整齊呢!見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大伯連忙過來告訴我:“福到福到,福字要倒著貼才叫“福到”呀。噢,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於是,趕緊跑過去重新把福字倒過來貼。

大年三十,我們準備包餃子。奶奶和好了肉餡,叫大家一起來包餃子,我拿出一片面皮,放了一勺子餡,迫不及待地閉上眼睛用力一捏,哎呀!滿手都是餡料,其他人鬨堂大笑,我的臉都紅了。奶奶告訴我,她們小時候過年包的餃子裡面都沒有肉的,穿的也是打補丁的衣服,還是現在的日子好,吃的好,穿的好。

轉眼到了晚上,我與爺爺放煙花。一點燃火引,天上瞬間炸開了花,五顏六色,好看至極。弟弟和我還在數著天上煙花的形狀,這朵上去是圓形的,這朵上去是三角形的……火樹銀花不夜天,我們都看花了眼睛,就連空氣中那股硝煙味都充滿了喜悅。

2023春節的習俗高二話題作文4篇

第2篇

又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夜晚,這讓我想起了白居易的《客中守歲》: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畏老偏驚節,防愁預惡春。故園今夜裡,應念未歸人。

除夕的中午,無論城鎮和鄉村,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大紅的對聯,大多是為了祈求吉慶,讚美春光。“金狗報喜,快樂多多,財源廣進。逐年高升,永盛旺旺,生意興隆。”這是我家的對聯。寄託了全家人祈盼“春滿人間福滿門”的美好心願。

晚上,吃過年夜飯,我到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看到一半突然覺得這樣很沒趣,太過平凡罷。於是獨自一人走到家裡的樓頂,端著咖啡坐在椅子上,眺望遠處的風景。我想追尋熱鬧氣氛中屬於我自己的那一份寧靜。又是一個星晴夜,繁星點亮除夕夜的精彩,悄悄向世人訴說新春的故事,將天上的祝福灑向人間。月牙兒笑彎了嘴,叫人去感受嫦娥的歡欣。一切都是靜的,卻從那星星調皮的眉目傳情中,洋溢位不平靜的喜悅與心動。

當悠揚的鐘聲剛響過12下,在中華大地上,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都要開啟大門迎接財神。“噼裡啪啦”的鞭炮齊聲轟鳴,萬家競放。真是“爆竹聲聲辭舊歲,鞭炮陣陣迎新年。”爺爺把成捆的炮竹在家門口圍成圈,點燃了黑色的引線,過了一會兒,只聽雷鳴般的聲音響徹長空,然後在似乎與天相近的地方驟然開放。霎時,黑夜如同白晝,天空中金雨紛紛,銀花朵朵,彷彿是碧波銀浪,雪裡紅梅,又像巨龍騰飛,金蛇狂舞,一會兒,一根根細如柳紅;一會兒像夜空開放的曇花;一會兒成了密密麻麻的芝麻……瞧!遠處那戶人家又把煙花點燃了,那焰花絢麗多彩,變化多端。似乎是滿天繁星,銀光熠熠。又像一朵牡丹,光彩照人。天空出現好多色彩,紅的似火,白的像雪,綠的似玉,粉的像霞,黃的似金……令人眼花繚亂。遠處的鞭炮、煙花雙管齊下,一個個直衝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望著五彩繽紛的夜幕,我不禁想起了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之夜裡因寒冷和飢餓而死。我們有無數難忘的日子,最難忘的是年年的除夕;無論有多少快樂的日子,最快樂的是年年的相聚。春節是“時間和希望的大門”,無論過去怎樣,我堅信明天清晨我的家鄉賀州會像初升的朝霞一樣燦爛!

第3篇

“過年”,只是張口說出這個詞,就好像用一條紅絲帶在我的心中拂過。我總是盼望著過年時滿桌的肉和魚、長輩們的祝福和紅包、元宵時的花燈,盼望著春節的味道。

春節的街頭熱鬧非凡,不論男女老少都穿戴一新。小販們拿出了煙花和糖葫蘆,孩子們放起了鞭炮,好不熱鬧!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掛起了燈籠,有樣式新穎的走馬燈,緩緩地轉著;有紅彤彤的大燈籠,散發著吉祥的光;還有頗有些年頭的八角燈籠,顯得古色古香。

街頭雖然熱鬧,但我最喜歡也最期待的,還是晚上的煙花時間。

每逢春節,家裡的長輩們都會買來煙花鋪子裡最大的煙花放。鐘聲響起,一眨眼,一個個小火球就“咻”地飛上天,“砰”地一聲炸開,一朵朵煙花就綻放在了黑暗的夜空中。橙色的、黃色的、銀色的……

先是“仙女散花”,星星點點的,把天空裝點成人間仙境!緊接著是“百花齊放”,火星像流星一樣劃破天空,忽前忽後地綻放。然後是“銀蛇狂舞”,銀色的火花像銀蛇一般衝出來,飛舞在星空中,實在是美極了!最後是“龍飛鳳舞”,一團金色的火焰射向天空,在高空中炸開——幾隻“鳳凰”和“巨龍”在空中翩然起舞……

煙花把小城裝點得絢麗奪目,城市已經變成了“火樹銀花不夜城”,讓人真實地感受到了新年的來臨。要看煙花,就要熬夜;說起熬夜,就不得不提到夜宵。

在過年的時候,夜宵不叫夜宵,叫“元宵”。熱氣騰騰的饅頭、圓溜溜的湯圓、又軟又糯的年糕都可以是元宵的原材料。我最喜歡湯圓,它入口即化,甘甜的滋味在嘴裡碰撞著,別提有多美味了!

春節,象徵著新的開始。我要在春節播種下希望的種子,好在來年收穫幸福的果實!

第4篇

春節這樣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裡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曆法,這樣靠“觀象授時”,這樣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這樣“秋收冬藏”以後的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說,就這樣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這樣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這樣,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後,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明白後,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執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這樣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後,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於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了,祖乙明白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此刻正這樣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後,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曆,之後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這樣為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