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書徵文最新3篇 推薦:探究知識的無限魅力——我的讀書體驗

最近,在讀書界掀起了一股讀書徵文熱潮。各大書店、出版社、讀書群體紛紛組織徵文活動,邀請讀者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感悟。無論是讀過哪些書籍,對於讀書的看法、體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這也使得讀書徵文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讀書徵文最新3篇 推薦:探究知識的無限魅力——我的讀書體驗

第1篇

在茫茫無際的沙漠中,是它讓我們擁有活下去的希望。在浩瀚無際的天空中,是它讓我們的夢想盡情的飛翔。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是它讓點點星光照亮你的前方。它就像一杯沁人心脾的茶,聞香而知其內在,古雅幽香、回味無窮。它就是我們的成長之路上的必不可少的夥伴——書籍。它能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古人傾心交談,將我們心中的悲傷哀愁化為烏有,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傾聽別人的心聲。一起與之快樂、與之幸福、與之歡喜、與之憂愁。

正如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讓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唯一方式。人類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哪一項不是通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所取得的呢?人類文明的發展需要創新,創新需要知識。知識又來自書籍,這三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我們要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貢獻,就要“好讀書,讀好書”“吸其精華、棄其糟粕”。將書中的知識傳承和發揚,這才是讀書的意義和讀書人價值的體現。

古人曾經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知識可與當時人們日夜所寐的黃金屋、顏如玉、千鍾粟相比,說明在古代人們對知識的需求也是迫切的,在曾經興盛一時的唐朝,是興盛“讀書風”的,下到“朝而作,暮而歸”的農民,上到“權傾朝野、富可敵國”的丞相都是即景生情、開口成章的“才子“。一時間唐朝興旺發達、國泰民安。百姓們溫文爾雅,循規蹈矩。舉止神態謙遜卑和。致使當時的日本、新羅國家都派遣唐使來學習中國的文化,效仿中國。促使自己文明進步。將中國五千年文化遠播重洋,也使當時的中國學習到了日本和新羅國家的文化,加強了文化間的交流,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的文明進步。知識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學好知識可以促進國家之間的.文明交流,這是知識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多麼偉大的貢獻啊!

我國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曾經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意是當一個人將萬卷書看完,寫作賦詩時就會如有了神一樣。書中的知識無窮無盡,我們不能將其全部融會貫通。但每個人都想竭盡所能的汲取其中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精神方面的需求,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努力學習書中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為自己的成長之路指明方向。將來才能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

書籍,它是文明的象徵。它包羅永珍、博大精深。書籍就像浩瀚無邊的大海,勾起我們探索的心。我們學習知識就要像涓涓細流,不斷的積累匯成小溪、江河最終當知識匯聚成大海時,你會發現書中的世界是那麼的豐富多彩,令人陶醉、

令人痴迷、令人為之動容。“書籍使我成長,書籍伴我一生”!

讀書徵文最新3篇 推薦:探究知識的無限魅力——我的讀書體驗 第2張

第2篇

我讀了《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一書。這本書是楊紅櫻的作品,文中是一隻貓以第一人稱“我”的形式寫得日記,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它不僅是童話也是能聽懂孩子們心的作品。這本書共分成18篇日記,書中有兩個主人公:大烏龜和笑貓。

日記主要寫的是大烏龜,他的背用處可多了:笑貓和他幾個朋友經常在上面吃飯、睡覺、避難……。大烏龜對別人很和藹,從來是沒有一點兒脾氣,對於需要幫助的人和動物,他都會竭盡全力、奮不顧身的去幫助別人,他有一個特殊的功能——能聞出孩子的味道,只要哪裡有快樂的孩子們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書中老烏龜說得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笑貓問:“是不是全世界的孩子都有孩子的味道?”老烏龜嘆著氣說:“現在的孩子沒有了童心,是因為他們的快樂太少、自由太少、作業太多、沒法出去郊遊,也變得不幽默、沒有了孩子味道。”

是啊,細想一下,現在的孩子因為每天讀書、補習,早已失去了豐富的想象力,與動物的相處的機會自然而然也少,父母都說養家禽會得傳染病,既麻煩又會耽誤學習的!現在的許多父母只允許自己的孩子跟成績好的同學玩,孩子偶爾搞一些創造性的活動,在大人的眼裡看起來就是瞎胡鬧、不務正業等。

我深深地覺得我們現在的孩子身上缺少的正是這種孩子味,這有點像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中的`“我”,不是嗎?天天頭頂著巴掌大的天空,生活在四座高強圍成的院子裡,在父母親的呵護下從不善於發現新的事物,從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和井底之蛙有什麼區別呢?

這本書主要反映了現在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們越來越沒有孩子味了,每天被家長逼迫學習,上這個補習班上那個補習班,孩子們的腦袋中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煩躁及了!家長都是以愛的名義來讓孩子們上補習班的,然而他們卻沒有想到這一切只是過早地加重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俗話說:“不能讀死書,死讀書。可家長們不就是讓孩子這樣做的嗎?玩中有樂,樂中有學。在玩的同時我們也能學到知識啊!大自然的知識可不書本上的知識差!

這本書對我啟發甚大,我誠懇的向大家推薦不妨一讀。我已經不再擁有孩子味了,但我會盡力幫助我班的孩子們找回自己丟失的孩子味!

第3篇

如果說朋友不是書,書卻是朋友。那麼經典應該算得上是益友了!

何為經典?博爾赫斯曾說:“經典是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出於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祕的忠誠閱讀的書。”經過幾千年歷史文化積澱而流傳下來的經典,或是關於為人處事、修身養性的人生感言,或是關於自然規律、社會發展、歷史變遷的真實故事,或是質樸淳厚、貼近人心的美文佳作。這些經典往往承載著人類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取向,蘊含著豐厚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內涵,可以啟迪人生、陶冶情操、塑造品德、淨化心靈。在浮躁的當今,品讀經典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不僅能使我們享受那份獨特的文化韻味,忘卻身心的疲憊,而且還可以獲取一些靈感和啟迪。同時我們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只能從閱讀經典開始。

作為教師,伴隨我們職業的一生就是閱讀。我們身上更肩負著傳承經典的職責。如今的學生,長期被關在教室裡,束縛在課本上,面臨著沉重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沒有時間多讀書,沒有自由去讀自己喜歡的書,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讀書的興趣。然而培養學生愛讀書、會讀書,決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多讀書、多看書,根本的是要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掌握讀書的方法,在讀書中提高素質,發展能力;也不是簡單地在語文之外搞一些讀書活動,而是要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因此,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和探索。這裡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做法。

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它能對學生的言行起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創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對於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班級有一個“閱讀角”,裡面的書都是同學們從家裡拿來的,經過同學們的精心裝扮,儼然成了一個小書林。在“閱讀角”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想看的書,盡情閱讀,自由的遨遊在書海之中。學生在閱讀中,會看到、發現一些經典的文字,優美的語句,有哲理性的文段。通過黑板報把這些學生的發現展示在同班同學的面前。只有形成一種氛圍,學生的興趣才能被激發,只有成為一種習慣,閱讀才能成為學生的思維中成為一種定勢。

在引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教他們會讀書,也就是傳授給科學的讀書方法。

①瀏覽性的泛讀。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採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以大致瞭解其主要內容。

②探求性的速讀。有時讀書是為了達到某個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如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蒐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一目十行”。速讀能求得新知識新資訊成倍成倍增長,趕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③品味性的精讀。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佈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反覆地讀幾遍,甚至熟讀成誦。

魯迅先生提出,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動筆,能夠幫助你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我們可以讓學生圈點勾畫,作批註,寫,製作閱讀卡片。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帶著思考練習題細細閱讀課文,深入瞭解文章立意、寫作思路、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等,對於提高讀寫能力來說,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基礎訓練方法,堅持不懈,必有成就。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邊讀邊思考是閱讀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類方法的基礎和前提。應通過概括內容、複述原文、體會思想感情、分段分層、理清文章條理等多種形式的專項訓練,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較、綜合、聯想等思維方法,達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的.境界。

在師生同步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學生各自寫出讀書筆記,記錄學習要點、體會、感受,從中受到的啟發教育等內容。

經典中各種美好的情感能夠通過讀把它表現出來。以讀表情,以情帶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受到感情的衝擊,啟發人生的思考。

讀書節裡,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如:講故事、、現場古詩詞創作、讀後感評比、課本劇表演等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豐富的表現形式讓學生品味到成功的喜悅,更陶冶了情操。在這種書香氣息文化氣息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定是未來社會優秀的人才!

徜徉於經典的海洋,在不同的境界裡品味豐富的世界。靜下心來,尋一處安靜的空間,泡一杯清新的綠茶,感受《紅樓夢》中的愛情悽美,品位《三國演義》中的人生浮沉。在以後的工作中,我還會一如既往的品讀經典,讓經典啟迪學生的智慧,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讓更多的學生領悟經典的魅力,來智慧他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