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紅色經典故事3一演講稿整理經典紅色故事演講稿27篇 經典紅色故事演講稿:感動人心的紅色經典故事精選

本文整理了多篇經典的紅色故事演講稿,包括《焦裕祿精神》、《雷鋒日記》、《紅巖》等。這些故事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道德風範,激勵人們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紅色經典故事3一演講稿整理經典紅色故事演講稿27篇 經典紅色故事演講稿:感動人心的紅色經典故事精選

第1篇

偉大的紅軍長征勝利75年了,無數的長征故事一直感動著我們的心。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不能忘記長征,不能忘記千千萬萬紅軍流血犧牲――沒有他們的奮鬥與奉獻,能有我們的今天嗎?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5週年的時候,我給同學們講一位長征路上紅小丫的故事。長征路上的紅小丫參加紅軍後改名王新蘭。她是紅軍長征中年齡最小的女紅軍,因此,我把她尊稱為長征路上的紅小丫。她加入紅軍的時候才9歲,10歲開始到12歲跑著參加了長征,因為她人小,別人走一步,她得跑兩三步,才能跟上隊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滿11歲的王新蘭,由宣傳隊的大哥哥們攙扶著,在爆豆似的槍炮聲中登上木船渡過了嘉陵江,開始了萬里長征。王新蘭跟著隊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沒完沒了地走。往哪走?那時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須跟著隊伍走,千萬不能掉隊,掉隊就是死亡。

王新蘭在宣傳隊,他們帶著樂器,什麼快板、笛子,洋鼓,邊走邊宣傳鼓動。山路崎嶇難走,十幾個小戰士用繩子把胳膊連到一起,一個人倒下了,其餘的人就一起拉。他們一邊艱難的行走,一邊宣傳鼓動。打起仗來,宣傳隊員們就去搶救傷員,抬擔架。王新蘭人小,抬不動擔架,就攙著輕傷員走。

王新蘭不僅會打快板、唱歌,還會講笑話,她走到哪兒,哪兒就有笑聲。可是,半個月以後,就聽不到她的笑聲了,她染上了重傷寒。

一天早晨,身體越來越虛弱的王新蘭,拄著一根木棍,搖搖晃晃地往前走,咬著牙堅持著。宣傳隊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問她要不要歇一會兒,她搖搖頭。走了10多裡地以後,她眼前一黑,一頭栽到了地上。大家用樹枝紮了一個擔架,抬著她走。躺在擔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擔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艱難。幾天以後,王新蘭連飯也吃不下,昏昏沉沉,頭髮眉毛都脫落了,牙關緊閉,不省人事了。炊事員老謝給她送飯來,摸摸她的額頭,翻開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說:“這娃兒恐怕不行了。”彭道華大姐抱著一線希望,把飯嚼爛,掰開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有的同志看到這種情形,建議給當地的老鄉30元錢,把她留下。紅四軍主任洪學智知道以後,親自來到宣傳隊,說:“不能把她留下,這孩子能唱會跳,再艱難也要把她帶上。”

王新蘭躺在擔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們都說:“那可不行,等你好了,還要看你跳舞,聽你唱歌呢!”

奇蹟發生了。同志們抬著王新蘭走了個把月,她開始能吃東西了,臉色也好多了,能坐起來了。死神與王新蘭擦身而過,她的病好了。

部隊來到了雪山腳下。軍長許世友親自來到宣傳隊給大家講了過雪山的注意事項。臨走時,軍長開玩笑地對王新蘭說:“你這麼小,山那麼高,爬得過去嗎?”

徐軍長又說:“山上冷得很啊!可不要凍哭了,一哭眼淚就成了冰棒棒,在臉上扒不掉。”

這天夜裡三點,隊長就把王新蘭幾個姑娘叫了起來,說該上山了。大部隊五點鐘出發,宣傳隊早點上山去準備宣傳,還要搭個棚子。

每人發了一塊布,讓把腳裹上,每人還喝了一碗辣椒水。隊長說山上冷,讓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來到山腳下,涼氣襲人。爬上雪山,一會兒晴,一會兒陰,有時下雨,有時下雪。大家把所有的東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頂用。雪山皚皚,凍煞人啊!

宣傳隊員們在寒風飛雪中剛把宣傳棚搭好,大部隊就開始到來了。

王新蘭打起了小竹板,向一隊隊紅軍一遍遍說著她背的滾瓜爛熟的順口溜:

十一師政委陳錫聯帶著隊伍走上來了,他愛憐地摸著王新蘭凍得通紅的小臉蛋,說:“部隊快走完了,這裡風大,不能多呆。”宣傳隊領導決定讓年齡小的隊員先上山,大一點的再堅持一會兒。

王新蘭還想堅持,但是不得不服從命令。到了雪山頂,她往下一看,只見紅軍隊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像一條長龍,把茫茫雪山劃成了兩半,十分壯觀。

王新蘭又打起了小快板,等隊伍差不多都過完了,才坐“冰飛機”滑下了山。

紅軍長征堪稱世界奇蹟,10歲的王新蘭跑著長征是人生的奇蹟。我們要紀念長征,也要學習長征路上的紅小丫王新蘭,向千萬紅軍先輩致敬!

紅色經典故事3一演講稿整理經典紅色故事演講稿27篇 經典紅色故事演講稿:感動人心的紅色經典故事精選 第2張

第2篇

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有一位可愛可敬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雨來。雨來的的家住在還鄉河上的蘆花村,雨來最喜歡到還鄉河裡游水玩,雨來仰浮的本領最高,能夠臉朝天在水裡躺著,不但不沉底,還能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12歲的時候,爸爸媽媽把雨來送進了夜校,雨來學習的第一課就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我的祖國。”

有一天,家裡就剩下雨來一個人,他趴在炕上看書,忽然聽見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來剛要往外跑,進來一個人,原先是區上的交通員李大叔。李大叔忙把牆角那盛著一半糠皮的缸搬開,跳進洞裡,對雨來說:“快!把缸搬回原先地方。你就到別的院裡去,對誰也不許說。”雨來使盡氣力,最終把缸挪回到原地。這時,十幾個鬼子端著雪亮的刺刀從前門進來,抓住了雨來。

炕沿上坐著個鬼子軍官,兩眼紅紅的。鬼子露出滿口金牙,做了個鬼臉,假裝溫和地說:“不要害怕!小孩,皇軍是愛護的!”扁鼻子軍官伸手往皮包裡掏。雨來心裡想:“掏什麼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氣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見他掏出來的卻是一把雪白的糖塊。扁鼻子軍官把糖往雨來手裡一塞,說:“吃!你吃!你得說出來,那個人在什麼地方”他又伸出那個戴金戒指的手指,說:“這個,金的,也給你!”雨來沒有接他的糖,也沒有回答。

扁鼻子軍官的眼光立刻變得凶惡可怕,他向前弓著身子,伸出兩隻大手。啊!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隻耳朵,向兩邊用力拉。雨來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隻手來,在雨來的臉上打了兩巴掌,又把他臉上的肉揪起一塊,咬著牙使勁擰。雨來的臉立刻變成白一塊,青一塊,紫一塊。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來的後腦勺正碰在櫃板上,但立刻又被抓過來,肚子撞在炕沿上。雨來兩眼直冒金花,鼻子流著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我的祖國。”鬼子打得累了,雨來還是咬著牙,說:“沒看見!”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嗷嗷地叫:“槍斃,槍斃!拉出去!”

交通員李大叔在地洞裡等了好久,不見雨來來搬缸,就往另一個出口爬了出來,大家都說雨來被鬼子打死在河裡了。大家來到還鄉河邊,突然水面上露出個小腦袋。雨來還是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大家都高興得叫起來,“雨來沒有死!雨來沒有死!”原先槍響以前,雨來就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到河裡去。鬼子慌忙向水裡打槍,可是我們的小英雄雨來已經從水底游到遠處去了。

雨來雖然年紀小,卻十分痛恨鬼子,進取幫忙八路軍抗戰,我們這些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孩子們要永遠記著他,學習他的英雄行為和愛國精神,長大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我們的力量。

第3篇

“祖國啊!您的兒子離開瑞安,踏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最前線;祖國啊!您的兒子在戰火瀰漫中度著青春”——這是81歲中國赴朝志願軍老兵孫鳳康老人在1950年的戰地日記裡寫下的一段話。

1950年,孫鳳康17歲,正在瑞安中學念高中,朝鮮戰爭燃起來時,他毅然選擇投筆從戎。初到朝鮮的孫鳳康難以想象當地環境的`惡劣,在接替20軍的防務時,20軍的戰士已凍傷近一半。他們的駐地距離前線只有70公里,孫鳳康成為一名後勤處的軍需員,他回憶道:“那段時間,我和戰友們都住在山洞裡,山洞裡下雨天漏水,我們都要披上雨衣,冬天衣服都很難晾乾,而室外的溫度只有零下30°!”

作為後勤部隊,孫鳳康的任務就是護送糧食裝備上前線,在護送途中車隊被敵機盯上,遭遇襲擊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和兩名駕駛員負責押運糧食去戰地前線187團,為了隱蔽,他們夜裡出行,摸著黑前進,可在途中還是遇到了敵機,敵人在照明彈的幫助下不斷襲擊車隊,孫鳳康回憶:“那兩天,我和戰友走走停停,為了爭取時間完成任務,我們一天一夜沒吃東西,第二天深夜,我們中午吧糧食安全送到了炮火連天的前線,那次,我們都被記了一次集體二等功!”

孫鳳康跟著部隊在山洞裡住了大半年。這段時間,他沒有跟家人聯絡過,甚至沒打算跟家裡寫一信,因為打從參軍起他就已經抱著犧牲的準備。1953年7月27日,朝鮮,中國,美國三方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宣告停戰。1954年,孫鳳康轉業回老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醫。從此成為了一名救死扶傷醫者,上世紀六十年代,當地霍亂、白喉病流行,他和同事們救活了上千位病人。,瑞安志願軍老戰士自籌資金建造了一所抗美援朝紀念館,他又毫不猶豫地拿出了自己幾萬元的積蓄。

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兵,身上卻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他只是一名老兵,一個以為以國家為己任的老兵,3月27日,韓國決定歸還437具中國志願軍遺骸,他收到一封來自北京的邀請函,他同瑞安其他幾位老兵一樣被邀請赴韓參加志願軍遺骸交接儀式。

老人接到邀請函的時候正腹痛得厲害,顧不上自己的身子,也不顧家人的勸阻,他毅然決定和其他幾位瑞安志願軍老兵一起當天趕到北京。下午四點多,老人忍著腹痛到達北京,不顧病痛,立即和接遺骸的中國專機一起出發,傍晚的時候專機抵達韓國,為了安全起見,大家把孫鳳康老人送到了當地醫院,稍作治療老人就要出院,繼續為戰友守靈,幾位老兵好說歹說,他才同意留在醫院繼續治療。到了凌晨四點半,孫鳳康出院就直奔仁川機場,當地時間七點半,437具在韓中國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舉行,當烈士遺骸由中方禮兵護送登上中國專機時,孫鳳康等老兵,立正,敬禮!

莊重的一幕讓我心靈為之顫動,或許我們不能輕易地感知這一個軍禮承載了多重的情感,不能輕易地體會到那種眼神裡蘊含了多少難以言喻的辛酸,然而,我們永遠也不應該更不能遺忘他——那個莊重背影傳遞的特殊意義!

他歷經炮火的洗禮,依舊真誠樸素,他是刀尖上的舞蹈,是鐵與血的交響。十幾載入一日,他們抒寫了一個時代的輝煌。因為有他和他的戰友,我們忘不了兩彈一星,忘不了載人航天,更忘不了抗洪搶險、抗震救災,那些凝聚巨大力量的偉大精神,正因為無數革命先輩前赴後繼地拋頭顱、撒熱血,和平之花才能光彩奪目地盛放。而面對祖國的未來,面對偉大的中國夢,我們應該明白只有珍惜和平,才不會輕易地遺忘自己肩上的重任。只有肩負責任才會,我們才會看到千千萬萬個孫鳳康!

第4篇

今日我很高興為大家講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故事,那就是《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澱邊上,有個村莊叫“鬼不靈”。村上有個孩子叫張嘎,他一心想當八路,想繳一把真槍,有一位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老鍾還特地為嘎子削了一把木頭槍。

張嘎僅有一個惟一的親人——奶奶,他愛奶奶,因為奶奶對他無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為奶奶竭盡全力維護著八路軍,生活雖然艱苦,卻充滿著幸福。可是,奶奶為了掩護隱藏在他們家裡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鍾,慘死在敵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敵人摧毀了,嘎子最敬愛的老鍾叔也被敵人抓走……同學們,你們想想這一切,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多麼悲慘的啊!

突然之間,他變成一個家破人亡的孤兒了!可是,張嘎是個勇敢剛強的孩子,失去親人的悲痛沒有使他消沉,敵人鋒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裡燃起了熾烈的復仇之火,必須要為奶奶報仇,要救出老鍾叔!並且他要實現自我向往已久的夢想——像老鍾叔那樣,當一個勇敢而又機智的偵察員,狠狠地打擊敵人。

在中秋前夕,我們部隊的大批藥品要在指定時間走過白洋澱。有個日本鬼子叫龜田,他企圖在最短的時間內,經過奸細石磊將區隊八路的藥品一網打盡,鬼子的計謀被嘎子無意中發現,以嘎子為首的孩子們,粉碎了敵人的陰謀,配合區隊八路使藥品順利過境,並一舉殲滅這夥小日本鬼子。在戰鬥中,嘎子還真繳獲了一把真槍。

張嘎是個可愛的孩子,他勇敢剛強,在敵人面前無所畏懼,表現出威武不屈的精神。當老滿父子為掩護他而遭受偽軍的毒打時,他敢於大義凜然地挺身而出,並且沉著有力地告訴敵人:“我就是你們要找的八路軍,跟他們沒有關係!”當他被敵人關在炮樓裡進行拷問時,他敢於勇猛地咬著敵人執著皮鞭的魔手……

同學們,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到達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從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我們也同樣能夠把他的精神運用於此刻的生活和學習中,應對困難勇於克服,不怕挑戰,不怕挫折。

同學們,在戰爭年代,小小年紀的嘎子就不怕犧牲,打鬼子。而我們此刻處在和平年代,更應當好好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建設祖國。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那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第5篇

漫漫征程,紅軍跨越11個省,所到之處,哪裡沒有浸透紅軍的熱血?長征路上的第一戰——血戰湘江。紅軍戰士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拼死渡江,牢牢鎖住渡口,誓死保衛中央,紅軍戰士死傷過半,8.6萬人僅存3萬人。生死攸關,痛定思痛,關鍵時刻,遵義會議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從此,紅軍心存信念,充滿了期望,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成了紅軍從一個勝利邁向另一個勝利的制勝法寶。四渡赤水演繹了戰爭史上的千古絕唱,紅軍跳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圈,從此長征路上捷報頻頻: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佔臘子口,紅軍出奇制勝,衝破了蔣介石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最終迎來了“三軍過後盡開顏”的歡騰。

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耳邊又響起雄壯昂揚的《義勇軍進行曲》,總會令我激動不已,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想起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小時候,看長征的連環畫,看後我曾天真地問爸爸:“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麼不喝健力寶,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爸爸摸摸我的頭,只是嘆了一口氣,說聲:“傻孩子!”對於幼小的我來說,長征是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我上了國小。一次小夥伴們在一齊又爭論起這個話題,一位同學說:“如果我生在那時候,我必須在雪山和草地開許多許多的商店,專門賣健力寶和巧克力給紅軍爺爺。”當時連教師都忍不住笑了。於是教師給我們講了許多長征路上發生的感人故事。就在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30萬紅軍經過長征,只剩下了3萬,而他們活到今日的,已不足300人。但這用無數生命寫下的英雄史詩,已成為中國革命和人類歷史上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一段永不磨滅的鐵骨精魂的回憶。

教師講過在長征中發生的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在當地要飯,聽說兒子在部隊當官享福,便氣沖沖找上山去。隊伍正好開飯,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她流淚了,提起籃子將自我要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裡。就這樣,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為了歡迎這位母親的到來,戰士們演唱了自編的《牛皮腰帶歌》:“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嚐。”老媽媽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這些可親可敬的戰士面前,她怎能不為之動情,為之自豪?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檔案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緊緊攥著一塊白洋,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終一次黨費。

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一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裡驚呼這是前所未聞的神話。而遠涉中國的西方記者斯諾,則把這稱之為“東方魔力”。(fwsir.)令他們不解的是,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著紅軍創造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奇蹟?其它很簡單,就是頭頂上那顆鮮紅鮮紅的紅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輝的期望之光。這正是千百年來我們所固有的,具有強大凝聚力、鼓舞力、戰鬥力和創造力的民族精魂。從孟子的“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倉”;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鴻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歷史雄辯地證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玩樂,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動畫片,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零食,喝著飲料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面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日所面臨的,則是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闊步邁入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這關係到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關係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工流產,我們應當有自我的遠大夢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日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我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夢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第6篇

1840年,硝煙瀰漫,英國通過鴉片戰爭開啟中國大門,從此中國就和紅色結下了不解之緣——開始了中國流血流淚的屈辱的近代史。

有一個詞,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支那。這是日本人稱呼我們中國人使用的詞。那麼支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過去我也並不清楚,只知道這是自隋朝起從天竺語中派生出的一個對中國的稱呼,並無褒貶意。可是,我想大家都不會忘記他們說到這個詞時臉上的那種表情,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那是一種看到了怪物、看到了異類、看到了某種不潔淨的東西,看到了一頭豬混進了人的場合時才會有的蔑視和鄙夷!於是我去查了一回字典,我不相信日本人的字典,我查的'是荷蘭人出版的:支那,中國的貶義稱呼,常用於日本語,亦特指愚蠢的、精神有問題的中國人。這,就是支那的解釋!

為什麼我要這個問題呢?大家可否記得我國的國旗,上面最絢麗的顏色是什麼?對,紅色。而也就是日本這個毫不起眼的島國,在中國的領土上掀起了血雨腥風,渲染出最大面積的刺目的紅色!這便是我記憶中最深刻的紅色。忘不了,戰場上的英靈;忘不了,1936年那個慘絕人寰的12月,三十萬人民的血映紅了南京城;忘不了,八年抗戰,有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染紅了這方土地。這些紅色的記憶,都在訴說著過去,亦或低聲吟唱超度冤魂,亦或激昂澎湃立志報國。那絲絲縷縷的紅色,交織成了紅星紅旗上觸目驚心的紅。大家可否記得少年隊員時的我們佩戴的紅領巾?老師告訴我們,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用鮮血染成的。而如今,又有幾人記得如何佩戴?紅色越來越淡,紅旗也越來越完整,似乎人們已忘記了那段歷史,我們難道已成為一個庸碌昏聵的民族?不,或許很多同學在提到日本的時候都會憤憤然充滿恨意,我在這裡想說:不光要記得很,要把我們的恨,且埋在心底。要恨而敬之,敬而學之,學而用之,用而勝之!要拿出十倍的精神、百倍的努力做得更好更出色!這,才是一箇中國人的責任!

你或許要問:紅色,只有這一段血雨腥風的記憶嗎?當然不是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我就會想起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

遵義會議挽救了紅軍和中國,從此,紅軍心存信念,充滿了希望。四渡赤水演繹了戰爭史上的千古絕唱,紅軍跳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圈,從此長征路上捷報頻頻: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佔臘子口,紅軍出奇制勝,衝破了蔣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終於迎來了“三軍過後盡開顏”的歡騰。

記得小時候,看長征的連環畫,看後我曾天真地問爸爸:“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麼不喝可樂,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爸爸摸摸我的頭,只是嘆了一口氣,說聲:“傻孩子!”對於幼小的我來說,長征是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我上了國小。一次小夥伴們在一起又爭論起這個話題,一位同學說:“如果我生在那時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開許多許多的商店,專門賣可樂和巧克力給紅軍爺爺。”當時連老師都忍不住笑了。於是老師給我們講了許多長征路上發生的感人故事。就在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30萬紅軍經過長征,只剩下了3萬,而他們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這用無數生命寫下的英雄史詩,已成為中國革命和人類歷史上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一段永不磨滅的鐵骨精魂的回憶。長征中,很多現在無法想象的困難每天都在發生,然而隊伍一直在頑強地向前,向前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裡驚呼這是前所未聞的神話。而遠涉中國的西方記者斯諾,則把這稱之為“東方魔力”。令他們不解的是,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著紅軍創造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奇蹟?其實很簡單,就是頭頂上那顆鮮紅鮮紅的紅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輝的希望之光。這正是千百年來我們所固有的,具有強大凝聚力、鼓舞力、戰鬥力和創造力的民族精魂。從孟子的“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倉”;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鴻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歷史雄辯地證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世界,則國雄於世界!銘記紅色記憶,走過不朽豐碑,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第7篇

今天我很高興為大家講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故事,那就是《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澱邊上,有個村莊叫“鬼不靈”。村上有個孩子叫張嘎,他一心想當八路,想繳一把真槍,有一位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老鍾還特地為嘎子削了一把木頭槍。

張嘎僅有一個的親人——奶奶,他愛奶奶,因為奶奶對他無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為奶奶竭盡全力維護著八路軍,生活雖然艱苦,卻充滿著幸福。可是,奶奶為了掩護隱藏在他們家裡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鍾,慘死在敵人的刺 刀下!幸福的家被敵人摧毀了,嘎子最敬愛的老鍾叔也被敵人抓走……同學們,你們想想這一切,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多麼悲慘的啊!

突然之間,他變成一個家破人亡的孤兒了!可是,張嘎是個勇敢剛強的孩子,失去親人的悲痛沒有使他消沉,敵人鋒利的刺 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裡燃起了熾烈的復仇之火,必須要為奶奶報仇,要救出老鍾叔!並且他要實現自己嚮往已久的夢想——像老鍾叔那樣,當一個勇敢而又機智的偵察員,狠狠地打擊敵人。

在中秋前夕,我們部隊的大批藥品要在指定時間走過白洋澱。有個日本鬼子叫龜田,他企圖在最短的時間內,經過_細石磊將區隊八路的藥品一網打盡,鬼子的計謀被嘎子無意中發現,以嘎子為首的孩子們,粉碎了敵人的陰謀,配合區隊八路使藥品順利過境,並一舉殲滅這夥小日本鬼子。在戰鬥中,嘎子還真繳獲了一把真槍。

張嘎是個可愛的孩子,他勇敢剛強,在敵人面前無所畏懼,表現出威武不屈的精神。當老滿父子為掩護他而遭受偽軍的毒打時,他敢於大義凜然地挺身而出,並且沉著有力地告訴敵人:“我就是你們要找的八路軍,跟他們沒有關係!”當他被敵人關在炮樓裡進行拷問時,他敢於勇猛地咬著敵人執著皮鞭的魔手……

同學們,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從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我們也同樣能夠把他的精神運用於此刻的生活和學習中,面對困難勇於克服,不怕挑戰,不怕挫折。

同學們,在戰爭年代,小小年紀的嘎子就不怕犧牲,打鬼子。而我們此刻處在和平年代,更應當好好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建設祖國。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那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