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實踐課程心得體會7篇 "跨越實踐:收穫與成長"

本文主題是"實踐課程心得體會",通過對實踐課程的親身體驗和感悟,探討實踐課程對學生的影響以及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收穫與成長。文章將從實踐的重要性、實踐帶來的啟示和對未來的意義等方面進行闡述,為讀者呈現一篇富有思考的短文。

實踐課程心得體會7篇

第1篇

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標準》的閱讀,撥開了我心頭的迷霧,瞭解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教育理念,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意義及必要性。這次學習對我來說就是一次思想上的衝擊,一次頭腦的洗禮,更是一次頓悟的點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綜合實踐活動對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讓我明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以下特性。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其中一點,它實現了對學科的跨越。長期以來我們的本本主義資源觀,曾使我們變得那樣近視和弱視,以至於看不到也想不到在咫尺之間也能實現學科的融合和互補,可以讓原本乾癟的教科書變得那樣厚實起來,可以讓原本單一的課堂變得那樣豐滿起來。計算機學科的搜尋技能,語文學科的辯辯論論,演演說說,數學學科的資料羅列,美術學科的繪圖與設計,音樂學科的說拉彈唱……都在同一方空間裡,顯現著優勢,綻放著孩子們的興奮和激動,一種全新的實踐方式正在被我們認同並付諸實施。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注重學生對實際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是一種向學生生活領域延伸的綜合性課程,應貼近學生實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使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在學生的生活中來,越是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社會現實,學生就越能較好地操作,越有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生活中實踐,立足實踐和探究,倡導學生的主動學習、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引導學生經歷多樣化實踐學習方式,體驗問題探究、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充分開發學生潛能,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自主性是國小綜合實踐的一個顯著特性,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和需要,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這也是孩子們自己的實踐,他們是自己課程的主體。在這裡,他們能感覺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被充分地尊重著,自己的自主性發揮著廣闊的空間;在這裡,他們能自主地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形式及校外輔導員,自已來決定活動成果的呈現方式;在這裡,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方式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是一種多麼開放的實踐,通過開展訪談、調查、宣傳,我們深深地感覺到,孩子們的視野拓寬了,教育的渠道受得更加豐富多彩了。就空間而言,包括了課堂、校園、社會,這學習的空間不再侷限於教室、校園,而是拓展到了圖書館、社群……認識的物件也不再侷限於事物的現實狀態,而是還會去追尋昨天、今天和明天,顯然,這是十分有意義的。因為一旦實現了從長期以來教材是學生的世界轉變為世界成為孩子們的教材,那麼,才有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過程強調孩子親身經歷,並獲得實際的發展性的體驗,活動本身就是不斷生成的。活動中,有著無數的出其不意,這些出其不意是孩子們在實踐中智慧火花的迸現,或許只是如一點流星一閃而過,也像一棵嫩芽悄然冒出。發現它、捕捉它,不但要有敏銳的教育機智,而且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應特別強調在實踐具體展開過程中產生的生成性目標和生成性主題的核心地位。

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中發揮著極大的導向和激勵功能,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不再是外在於教學與學習的環節,而是與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整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三者是同時發生與發展的。在教學中,鼓勵國小生多樣的活動方式以及成果表達方式,採用檔案袋評價、展示性評價、研討式評價等多元的評價方式。追求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包括來自家長、學生自己以及指導老師等多方面的資訊。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用學習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我的實際教學,在先進理念的影響下共同提高,和諧發展,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我堅信,有了課程標準的引領,在學校的組織與協調下,不久的將來,綜合實踐活動之花必將迎來萬紫千紅的春天!

實踐課程心得體會7篇

第2篇

開學的第八週,我校的老師帶了我們幾個系的學生到廣州黃埔笑翻天樂園遊玩.我懷著莫名的心情上了校車,開始了一天的旅遊和運動.

我們同宿舍的同學一起玩 ,第一次有點陌生,首先到達的是水上游樂區,第一個我們挑戰的是木樁橋,這個專案是用一根堅實的鋼絲繩吊著若干根有五十釐米左右高的木樁,每根木樁都會搖晃,而且呢,稍微不小心就會變成"落湯雞",因為水上游樂區的專案是建在小溪上面的,每一個專案的腳下都是水,雖然掉下水成了"落湯雞",但是沒有危險,因為水淺沒有沙魚.但這對心理素質也是一種考驗!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著吊木樁的粗繩子就往上踩,由於速度過快,險些跌落"燉雞鍋",我抓緊繩索,繼續向前邁,心裡面鼓勵自己,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堅持!經過重重的心裡考驗,最後我通過了,多一些鍛鍊.面對接下來的幾十種專案,我更有信心了.不過接下來的專案可是一個比一個難,但我始終堅持著......

下午我們系也舉行了系對系,班對班的比賽,同學們挾手互幫互助克服了各專案的.難點,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精誠協作的團隊意識,闖了一關又一關,精彩片段不斷,結果我們系和我們班都獲得了第二名,但可惜的是我沒有參加比賽,只是在旁邊做“啦啦隊”,我想沒關係,因為“啦啦隊”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援,也是一種力量.笑翻天樂園的某個招牌寫著,"膽大上來,膽小再來".所以我想下次有機會再參加吧.

我做“啦啦隊”的同時也看到了幾個企業團體來遊玩和比賽,看他們身穿著相同顏色的上衣,玩著同一個專案,看著他們玩得這麼開心,同我校的師生髮出連綿不絕的笑聲,瀰漫了整個笑翻天樂園,此時我也感覺到一種快樂,溫馨的氣份。

這裡能鍛鍊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其獨特的體育拓展娛樂專案,將極高地鍛鍊與提升青少年學生的心理能力、自主參與能力、危機應變能力、體能耐力,激發身體與心理潛能;幫助其建立起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精誠協作的團隊意識.作為企業團體,要想打造一個強勁的團隊,需要團隊精神與企業的凝聚力.

我們當代大學生跟前輩比,我們的社會實踐遠遠比不上前輩們的辛勞,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的提高,大學生自己動手的事情越來越少,隨之而來的就是懶,那種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精誠協作的團隊意識也隨之缺乏了,所以我們當代學生要拓展以上娛樂專案,將極高地鍛鍊與提升青少年學生的心理能力、自主參與能力、危機應變能力、體能耐力,激發身體與心理潛能.

第3篇

十幾天的機械原理課程設計結束了,在這次實踐的過程中學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東西,領略到了別人在處理專業技能問題時顯示出的優秀品質,更深切的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相互協調合作的機制,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對一些問題的看法產生了良性的變化。

在社會這樣一個大群體裡面,溝通自 然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如何協調彼此的關係值得我們去深思和體會。在實習設計當中依靠與被依靠對我的觸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責任感,把這樣一種事情當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務,併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斷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而有些人則不以為然,總覺得自己的弱勢…。。其實在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也是很多的,當我們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所採取的具體行動也是不同的,這當然也會影響我們的結果。很多時候問題的出現所期待我們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心態,而不是看我們過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強,那是一種態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確,只有這樣把自己身置於具體的問題之中,我們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在這種相互協調合作的過程中,口角的鬥爭在所難免,關鍵是我們如何的處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計較和埋怨。這不僅僅是在類似於這樣的協調當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有這樣的.處理能力,面對分歧大家要消除誤解,相互理解,增進了解,達到諒解…。。也許很多問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關鍵還是看我們的心態,那種處理和解決分歧的心態,因為畢竟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很好的。

課程設計也是一種學習同事優秀品質的過程,比如我組的紀超同學,人家的確有種耐得住寂寞的心態。確實他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績,但是我所讚賞的還是他追求的過程,當遇到問題的時候,那種斟酌的態度就值得我們每一位學習,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務,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們過去有位老師說得好,有有些事情的產生只是有原因的,別人能在諸如學習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績,那絕對不是僥倖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勞動的成果的彰顯,那是自己辛苦過程的體現。這種不斷上進,認真一致的心態也必將導致一個人在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種追求的鍥而不捨的過程是相同的,這就是一種優良的品質,它將指引著一個人意氣風發,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在今後的學習中,一定要戒驕戒躁,態度端正,虛心認真…。要永遠的記住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

第4篇

前幾天,到一所學校去聽課。我所承擔的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研員,一般情況下,學校因為各種因素,沒有這方面的任課老師,所以,我很無奈,就只有隨著其他教研員聽一聽音體美等相關的課程。

而這所學校雖說是一所國小校,卻能夠完全根據國家、省市等常規的要求,正常的安排一切的課程,做到了“三開”,即開齊學科、開全學科、開足課時。

教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男老師,授課的內容是:“彩虹的祕密”一課。在課前與老師交流的時候,我就已經深深地感受到這位老師備課很認真。他說,他準備了兩套教學方案,一套是準備讓學生進行演示,可是,一大早兒到了學校,才從實驗員老師那裡知道,學校是沒有三稜鏡的,所以,第一套方案只能放棄,改用第二套方案,以動畫演示來完成。

備課,是很重要的。我從這位老教師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優秀的品質。對於老師來說,備課至少要有兩套或兩套以上的教學方案的,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之謂也。那天,天還下著雨雪,沒有陽光,即使就算有三稜鏡,也是難以進行演示實驗的。

上課伊始,老師並沒有急於講課,而是先是激勵學生,讓學生反覆地齊誦兩句話:“我能行!”“我最棒!”這樣,就充分地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就連坐在班級最後一排的我,也慢慢地被點燃了,投入到這位老師所預設的教學情境之中了。

一節課很快地就結束了,學生收穫滿滿的,一個個幼稚的小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和樂於探究的興趣。

激情,才是這位老師在這節課上獲得巨大成功的密碼。

我們的很多老師,無論年紀大的,還是年紀小的,最缺乏的就是激情。

激情,是我們作為教師這一職業的最至關重要的東西。缺少了激情的老師,一定不能成為一位好的老師。激情,是一粒火種,在課堂上,能夠點燃每一個學生,讓他們迸發出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有人說:教育的激情,應該是把生命的意義傳遞給更多生命;要善於把教師的激情內化為一種職業的精神,一種精益求精的習慣。

教育,和我們的課堂,都不能缺少了激情的迸發!擁有激情的老師,才會從職業倦怠的泥淖中走出來。

當激情已經內化成為了我們的一種職業的`素養、職業精神、職業習慣,那麼,職業就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一種快樂,我們就會走向一種至高的境界,享受著教育的幸福。當享受著教育的幸福的時候,我們的全部身心就將更加地融入教育教學之中,收穫著職業的成功,也滿溢著人生的快樂、幸福。

這位老師的這節課,帶給了我深深的思考,讓我更加明確地認識到激情對於師者的重要意義。

只有富有激情,我們的老師,才能享受著自己的教育,享受著自己的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堂是反映教師的一般修養和教育修養的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出他有多少智力財富,他的見識和他的博學程度。

激情,就是點燃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學習狀態的火種!

第5篇

閱讀了我校的《“多維有序”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建設》成果報告,對我校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建設發展歷程、成果和未來的展望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曹楊二中作為上海市示範性高中,為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起到了表率和引領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我校的“文理相通、人文引領”的辦學理念。

實踐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具有特點、也最為重要的活動,這個活動不僅僅決定著人們的認識活動,同時也是人們認識活動的來源、動力、目的和歸宿。學生的獲得真知的活動最終也來源於實踐,而且服務與實踐。社會實踐活動課程雖然不能完全等同於社會實踐本身,但這個活動對於學生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個活動的開展,有助於培養學生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社群服務的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實踐與服務技能;培養學生分享、尊重與合作的精神;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社會責任心與使命感。而我校在實踐活動課程中提出的目標是:學生正確認識社會,踐行社會服務,適應社會生活,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感,形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這不僅僅符合學生身心的成長規律,也使學生逐步學會處理自身的發展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特別是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社會家庭很多人比較功利,更加重視的是大學聯考的成績,因而忽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而且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也不是很清楚,而我校在社會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探索無疑為學生們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加廣闊的空間,我校的軍訓、學農、生存訓練、成人儀式等眾多的實踐活動不僅具有廣泛性、普遍性,也同時具有強制性,使學生能夠自覺或不自覺地深入到這些活動中,當然這些活動也是在學校的系統實踐活動中進行了精心的組織和策劃,真正能夠給學生的成長帶來幫助的。

在我校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建設中提出了豐富社會實踐活動的德育內涵、挖掘其多維育人功能,提出瞭如何使得每次活動都形成一個“功能多維”的道德生活體驗場?以何為抓手,如何持續改進,形成特色,使整個體系對內“可持續、可再生”、對外“可複製”?這些充分體現了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跨學科、實踐性、自主性、系統性、研究性、科學性、生成性和綜合性等特點,這不僅僅是服務於我校現價段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是不間斷的加以改進、提高,探索今後不同時期的學生社會實踐發展的道路,也為其他學校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借鑑和幫助。

在社會實踐的課程建設上,我校也充分發揮了社會、家庭、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各個方面的力量和作用,學校組織中堅力量,對已經開展和實施的社會實踐課程進行分類總結細化,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會實踐課程體系和相關的比較成型的經驗總結,對今後的課程活動的開展起到引導、示範和指導作用。在教師中也不斷培養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課程的中堅力量,並且通過這些起到發散作用、以點帶面的作用,從而也為教師對學生的活動進行有效地指導奠定必要的基礎。在學生中,從高一開始,無論是在“雙節”活動中,還是軍訓、學工、走進江村等活動中,學校不僅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這些活動,而且在學生的活動中也不斷選撥培養一些骨幹力量,有利於促進以後的各項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目的在於使學生真正獲得全面的發展,因此,對於學生,不僅要重視其活動的過程,也要重視其活動的效果,而且還要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實踐課程建設中,科學的評價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我校今後的社會實踐課程建設中,應該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種以學生自身的發展為主,特別是通過學生自身的自我評價、社會、學校對學生的評測、使學生更加註重在活動過程中所體會到的能力、情感體驗、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的科學系統的評價機制和評價體系。

相信,隨著我們的不斷努力,在社會實踐課程建設中,曹楊二中會走得越來越好。

第6篇

工作之餘,我又一次深入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實踐》。新課程向教師提出了教學要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學會學習,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為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師生的角色應科學定位,其意義是深遠的。新課改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來生活、學習、工作中取得成功,不僅取決於他們擁有知識、技能的多少和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還取決於他們的興趣、動機、態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水平,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通過學習和在教學實踐中的摸索,我偶有所得。

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學生的內驅力非常重要,以學生為主體是獲得好的數學效果的根本保證,任何脫離學生的實際認知特徵的教學行為都是事與願違的'。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隱形的"、寶貴的東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新意識的培養統統丟掉了。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永遠是外因,學生才是內因。教師那裡的知識再好,如果不能成為學生的,對學生來說,都是無用的!特別是當前的大學聯考試題,靈活多變,所以更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最終目的,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全方位參與教學,把學生在例題和習題解題過程中遇到的挫折暴露出來,長期以往,學生在這些經歷中慢慢學會了思考,變得靈活機智。

應試教育面前,我們的語文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抓尖子生,忽視“學困生”的現象,這即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嚴重影響著整體數學素養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重心下移,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漲船高”,學生智力存在著差異這是客觀的,我們要分層要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礎上提高,獲得成功。

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是應用。語文來源於生活,所以在教學中聯絡生活背景講解語文;使學生感悟到語文就在日常生活中。這樣,一方面學生會主動聯絡身邊的實際問題來學習語文,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語文解決實際問題,使他們認識到語文的實用性。

新課程中,增設了培養學生的素質的內容。這些內容要求教師要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因此,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並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要能夠推崇創新,追求創新,要善於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思維具有前瞻性和獨創性。總之,教師要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善於創設“創新的自由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園地,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

總而言之,通過本次學習,使我認識到,我們的語文教學應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為需求,新課程還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新課程將以創新為中心,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創造的慾望,勇於創新。

第7篇

上午是在鄭師附小,聆聽了陳樹傑教授做的報告:《遵循認知規律 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接著是金水區教研室段立群從教研室的層面講的《提升課程實施質量 服務學生的能力發展》,最後是文化路一小馮淑英老師從學校層面做了報告。

下午,又轉戰到續三路國小,聽了邢青雲、蘭志偉和畢瑞霞三位老師進行的現場授課。

作為一名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者,對於專家們的報告,我還是覺得只是報著聽聽的態度,理論再好,如果不去親自實施,還是隻能停留在理論的層次上。所以,對於現場課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這三節的授課老師,都是綜合實踐活動陣地的堅守者,都值得我學習。其中我最欣賞的就是蘭志偉老師上的《我的書包》的分組課。有以下幾點是讓我回味的:

授課的班級是三年級的學生,是初步接觸綜合實踐活動的年齡,培養他們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們愛上這門課程是第一位的。在這節課上,蘭老師充分做到了這一點。

上課伊始蘭老師總結了上節課的工作情況,學生們在上一節課提出了四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1、書包的歷史。2、書包的各類。3、與書包有關的故事。4、書包與我的身體健康。這節課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分組。

分組的時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興趣。首先讓四名同學做引導員拿著四個問題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分組。在分組的時候,播放了音樂,要求邊去參加自己喜歡的組一邊拍著手。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學生初次分組興奮度過高,難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樂停止時找好自己的組,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也讓學生明確了,分組的時候,是要依據研究問題來分組的,這也是綜合實踐活動常用的分組方法。

老師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的意識,在這一個環節體現得特別清楚。當學生們都找到自己要參加的組後,蘭老師還又一個一個地問了四位引導員是不是願意研究自己拿到的問題。因為四位引導員是隨機拿問題的,果然,()有一個引導員就說自己不願意,而要去研究“書包與我的身體健康”這一個問題,並且把引導牌交給老師,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隊伍中去了。使分組真正做到了是依據學生的興趣而定的'。

因為學生參加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小組,工作起來是一定會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為興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廢的現象了。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在這節課上體現得特別充分。當學生們依據興趣分好組後,老師讓學生們發現此時分成的小組有什麼問題。學生們很快便看出來:有的小組人多,有的人少。然後老師又讓學生去試著解決:人數多的問題怎麼解決?學生又很快找到了解決的辦法:組內再分組。

此時,老師又播放了一段視訊,是高年級的學生在介紹分組時的注意事項。我覺得這段視訊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因為在這裡分組的規律是由高年級的學生來講的,這會比單純地讓老師來講分組的注意事項,更能引起孩子們的認同感。事實證明效果確實不錯,很快,人數多的組又分成了兩個小組。

這節課上的小遊戲的設計有兩處,第一次是在上課前,數手指的遊戲,讓學生明確了:“聽好要求是做好事的關鍵。”因為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上課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傾聽,通過這個遊戲,說出老師伸手指的數和手指表示的數,就讓學生明白了傾聽重要性。

另外一個“八爪魚”的遊戲,更是讓學生們初步感受到了小組合作的意義。

當學生們依據自己的興趣分好組後,讓學生做這個遊戲時,我聽到周圍有聽課的教師說:“這時候應該讓學生們分組來研究自己的問題了,還做什麼遊戲,做遊戲和開展活動有關嗎?”我覺得是很有關係的。因為這節課面對的是三年級的孩子,初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的孩子,他們還沒有經歷過分組,還沒有感受到合作對於活動能夠正常開展的重要性。通過這個遊戲,孩子們就意識到了,小組合作要有組織者,分工要明確,團結協作才能成功。

通過這一天的學習,有理論,有實踐,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感受到了這群綜實人的堅持。在這次會上,得到訊息是評定職稱也要有綜合實踐活動這一科了。這一訊息真是讓我感到震驚。

因為上學期,負責我們片區的牛紅老師就給我打過好幾個電話,問我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證書的事,還說我們金水區準備上市裡反應,開闢綜合實踐活動職稱,我覺得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職稱怎麼會是我們老師所能決定的事呢?也就沒有在意。沒想到今天得到訊息這事已經快批下來了。真是佩服綜實人的意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