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師讀教育心得體會2篇 教育心得體會 | 奉獻教育、鑄就未來——一位教師的經驗分享

本文收集了來自各地教師們的教育心得,涵蓋了不同教育領域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這些心得匯聚了他們在教育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旨在幫助其他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效果。希望這些分享能夠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發。

教師讀教育心得體會2篇 教育心得體會 | 奉獻教育、鑄就未來——一位教師的經驗分享

第1篇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麼?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

?愛的教育》裡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裡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裡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裡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一樣,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以前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一樣。

年輕出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期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主角,然而在專業經驗不足、缺乏教學經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以前以「教師的權威」,用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逼迫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斤斤計較分數,以爭取許多“虛偽的榮譽”。甚至以“分數”來看待孩子,也以“外表”來衡量孩子,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慚愧不已。

不斷的調整心態和做法,也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與真心,發現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才有“美”的回憶。

一、以教育為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就應很多,發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就應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必須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著一個觀念、一種行為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一樣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就應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箇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衝,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忽視;;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能夠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視學生為「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說「不」,教育則潛移默化。

(二)瞭解學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讚美和接納、鼓勵與協助,培養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決定潛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絡,適時的帶給教養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三)教師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

(五)教師要專業,專業的精神表此刻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

(一)教師不要認為這行業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三)教師不要妄想“教育萬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藥,有其極限。

(四)教師不要過分執著“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身心健康的引導。

(五)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滿期望與理想。

(一)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才有完美的回憶。

(四)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

(五)教師專業成長進德修養,教師專業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務必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此刻各科教學工作上、表此刻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教師讀教育心得體會2篇 教育心得體會 | 奉獻教育、鑄就未來——一位教師的經驗分享 第2張

第2篇

讀李鎮西的《教育尋真》這本書,我跟隨李老師生動的文字,深刻的思考,來體悟教育的真諦。在書中我學習著,思考著,收穫著。所謂“教育”就是為學生的成長服務。這裡的“服務”,首先是心靈的服務——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困惑需要請教生活閱歷比他們豐富得多的長者,並獲得有效的輔導;他們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苦悶需要人傾聽;他們也有許多成長的快樂需要更多的人分享……而每天和他們朝夕相處的老師們,理應成為孩子成長的輔導著、傾聽者和分享者,理應稱為孩子最信任的人。

我反覆拷問自己為什麼不把這一資源開發出來呢?如果我不斷反思寫作,那將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將會受益匪淺,肯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走進學生生活,課後和他們零距離的接觸,平時多注意留心觀察發現他們生活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搞好師生關係,讓他們在幼小的心靈上感受到老師像慈母一樣關愛著學生。我決心從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譬如班中有哪個小朋友生病了給以多點關照,多點噓寒問暖;學習上犯錯誤的時候給予多點耐心,重在說服教育。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可愛小精靈,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記得一次我清晰地記得,學生午餐的水果是小番茄,按照往日不是輪到我值日,我匆匆吃好飯總要去照看一下自己班小朋友的吃飯情況,以免有吃不飽或者有別的事情發生。那次偏偏沒去,吃好飯坐在教室裡忙於批改作業。誰知一個小朋友的衣角托起裡面裝滿了小番茄,左右兩個小朋友撫撐著,小心翼翼的緩緩地向我走來,並且這三個小朋友在班上成績不是挺好。我感到一臉的茫然,還沒等我轉過神來,其中的一個小朋友說,老師這是給你吃的。我連忙發話;“你們怎麼今天剩那麼多小番茄,小番茄中還有維生素c很有營養的,沒吃的給我站起來…….”。還沒等我說完下面的同學插嘴道:“他們到別的桌上去撿的。”“老師你不是在昨天的思品課上教育我們不能浪費嗎?”當時我真的被這一幕驚呆了。由此可看出老師對學生的真心關愛,肯定能換來學生的真誠,也絕對不會有表面上的'服從,內心的叛逆。常言道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學生的課堂紀律還用得著擔心?我可以在這裡非常自信地說,我們原來二(1)班的紀律真正做到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我有這樣的一班小朋友感到驕傲和自豪。

綜上所述有了良好的師生關係,課堂教學的目標就從獲得功利性的成績,轉向人文性的師生可持續發展;課堂教學中的”缺陷”就從不可容忍的“錯誤”,轉變成學生獲得成就感的“機會”;課堂就不再是師生管理與被管理的戰場,而是師生共同追求生活品質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