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淺談學習心得體會11篇 學習路上的智慧收穫

本文將就“淺談學習心得體會”為主題展開探討,旨在分享學習過程中的經驗和感悟。通過深入剖析學習的方法、技巧和態度等方面,希望能夠引發讀者對學習的思考,併為大家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和指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習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能力,希望本文能夠對讀者在學習道路上起到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淺談學習心得體會11篇 學習路上的智慧收穫

第1篇

2022年5月7日,我鄉政府禮堂召開學習《憲法》、《監察法》,通過這次學習我瞭解和認識到,2022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投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憲法修改,確立監察委員會的憲法地位,是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舉措。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歷史不斷前行,法治建設只有跟上實踐的腳步,才能發揮引領和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但自上次憲法修改已過了14年,隨著14年來的發展,我國現有監察體制機制存在著明顯不適應問題。《憲法》根據新時代新形勢下中國監察體制機制的切實需求,正式確立了監察委員會為最高監察機關的憲法地位,為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深刻意識到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舉措,是順應形勢、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大部署,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察道路的創制之舉。這也是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機統一,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懲治腐敗的堅定信心。

監察法,為反腐敗立法,實現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是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重大舉措。《監察法》第三章第十五條,明確規定了6類監察物件,即用法律的形式把國家監察對所有行使公權力公職人員的全覆蓋固定下來。因為這一條款不僅擴大了監察範圍,還整合了分散的反腐敗力量,加強了中國共產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集中領導,彌補了現階段我國監察體制存在的明顯問題,是推動反腐敗鬥爭向縱深發展的重大制度設計。比如,原來一些非中國共產黨黨員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黨紀不能處分,政紀裡面沒有規定,是一個監督空白,但是現在監察範圍擴大至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讓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更密更牢,讓權力執行在陽光下,讓反腐敗鬥爭在法治軌道上沿著正確的方向越行越遠。

監察法,明確監察工作的方針,是各級監察機關深入開展反腐敗工作的'啟明星'.《監察法》總則第六條是監察工作方針的規定。開始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這三條方針所體現的意義,但通過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釋義》,我對這三條方針有了更全面而深刻理解。它們是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切實體現:'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強化監督問責,嚴厲懲治腐敗'是'不敢腐'的震懾,是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和執著狠抓懲治腐敗;'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是'不能腐'約束,形成監督合力,規範權力執行的制度機制,讓權力執行在陽光下;'加強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不想腐'基石,將法律與道德相結合,提升全民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挖掘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優秀品質,由裡及外,切實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築牢'四個意識'.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認真學習黨紀黨規,嚴格遵守廉潔從政各項規定。牢固樹立憲法和法律意識。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提高從政道德和個人修養。講黨性、重品性、作表率。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做到襟懷坦白、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要強化學習鍛鍊,做到能力過硬。要具備'四種思維'.

國無紀,民無生。《憲法》和《監察法》是我們黨是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持之以恆正風肅紀的'定心丸'是實現偉大夢想,凝聚全民信心的'主引擎';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定星盤'.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時刻以'打鐵還需自身硬'來要求自己,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貢獻自己的力量。

淺談學習心得體會11篇 學習路上的智慧收穫 第2張

第2篇

2022年的“兩會”非比尋常,它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中國走過了一個又一個五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等各方面猶如走臺階一樣也有了顯著的提高。2022年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年度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過去五年,我們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圍繞改善民生謀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顯著提高。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國民經濟邁上新的臺階。今年兩會,提出“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縱觀國際、國內形勢,“十二五”也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2022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完成“十二五”各專案標任務至關重要。

通過近期我對“兩會”精神的學習,以下簡要分析“十二五”規劃,希望能與大家共同探討研究:

“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按照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重大部署緊密銜接、與到2022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緊密銜接的要求,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中國每個五年計劃或規劃都有一個相對明確的主題。也就是未來5年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之所以應將“富民”作為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而提出來,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十二五”規劃是新中國60年後的一次再出發。中國剛剛隆重慶祝了60歲生日,進入下一個甲子,應該有一個新的發展思路。其次,“十二五”規劃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而此次金融危機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中國,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題。第三,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目前中國人均gdp首次達到3200美元,按照國際標準,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便開始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這一時期的發展思路肯定與過去不同。上述三點決定了“十二五”規劃與此前的十一個規劃有著本質的差別。這個差別就是,過去的十一個規劃追求“國強”,“十二五”規劃則追求“民富”。

所以,“十二五”規劃政策的著力點應該轉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富裕人民群眾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圍繞著如何“富民”問題,制定行動路線圖。而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今天的經濟實力也已經為解決“富民”問題提供了物質基礎。

兩會年年開,熱度逐年漲。作為當代研究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兩會”會議精神的學習當中,一個國家為了發展,制定出“五年”計劃,並按照這樣一個計劃一步一步走上強國之路。試想,如果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中也是由這樣一個又一個“五年”計劃而組成,我們的學業、生活可能會更美好。從我的角度出發,可能我能做的還很少。但我會努力向周圍的同學傳播“兩會”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心繫國家繁榮發展的大方向,願與各位親愛的同學共勉!

第3篇

淺談如何推進“兩學一做” 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心得體會1: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於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會議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把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履行主體責任,抓常抓細抓長。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新形勢下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生動實踐,是黨內教育的好形式,要聚焦立根固本,積極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作為基層黨組織,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兩點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一)要在“學”這個基礎上形成常態化。作為基層黨組織,我們要創新學習方式,堅持聚焦學習內容,全面深入學習黨章黨規黨紀,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準則》和《條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二)要在“做”這個關鍵上實現制度化。要按照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求實效的要求,引導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按照“四講四有”標準,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擺進去,建立健全“做”的載體和平臺,引導黨員立足崗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鞏固擴大基層黨建重點任務,推進黨建建設成果。

淺談如何推進“兩學一做” 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心得體會2: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部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一年來的實踐證明,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新形勢下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生動實踐,必須堅持不懈地抓下去,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各級黨組織要增強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紮實深入地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在打牢“學”的基礎上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學”是學習教育的基礎和前提,真學真懂才能真信真做。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是管根本、管長遠的,是改造黨員幹部主觀世界的根本途徑,是每名黨員幹部須臾不可放鬆的必修課。要深入學習黨章黨規黨紀,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牢記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的各項規定要求,使之成為規範黨員幹部言行的硬約束。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要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深入學、反覆學,掌握蘊含其中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特別要聯絡遼寧實際,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的重要論述、關於遼寧拉票賄選案查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總結反思、認真吸取教訓,以案為鑑、警鐘長鳴,不斷淨化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四個著力”轉化為加快振興發展的具體思路,轉化為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自覺行動。在探索建立常態化學習機制的過程中,我們制定了“學黨章黨規基本知識、系列講話重要精神”考核測試製度,組織擬任市廳級領導幹部人選參加測試,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要繼續堅持這一制度,引導黨員幹部堅持不懈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在推進“做”這個關鍵上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做”是學習教育的著眼點和落腳點。要按照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求實效的要求,引導黨員幹部學思踐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做到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要引導黨員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引導黨員守住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紅線,在黨的指導思想、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關係全域性的重大原則問題上,腦子特別清醒、眼睛特別明亮、立場特別堅定。引導黨員在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中淬鍊黨性,經常查詢和切實解決黨的意識不強、組織觀念不強、發揮作用不夠等問題。要引導黨員加強黨內政治文化修養,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的價值觀,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係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正確處理公與私、真與假、榮與辱、正與邪、親與清等關係,讓黨內關係迴歸正常化、純潔化。引導黨員立足崗位作貢獻,深入推進“立足崗位當先鋒、推動振興作貢獻”活動,勇於擔當,奮發有為,在振興發展的主戰場上擔當作為、建功立業。

在發揮黨支部主體作用上實現常態化制度化。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必須樹立黨的一切工作落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指導黨支部履行好黨章規定的職責任務,擔負起從嚴教育管理黨員的主體責任。要把黨支部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本建設,按照組織健全、制度完善、執行規範、活動經常、檔案齊備、作用突出的要求,下大力氣推進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從嚴教育管理黨員落到支部、把群眾工作落到支部,使黨支部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按照黨性強、能力強、改革意識強、服務意識強、敢於擔當的要求,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抓住繼承和創新這兩個關鍵,既正本清源、迴歸黨內政治生活傳統,又與時俱進、創新黨的組織生活的內容形式、途徑辦法,在健全基本制度、推動制度執行上下功夫,強化“三會一課”的教育功能,創新支部主題黨日、黨員活動日、微黨課、情景互動式黨課、網路教育等方式方法,搭建黨員政治學習的陣地、思想交流的平臺、黨性鍛鍊的熔爐。

在抓住“關鍵少數”上實現常態化制度化。領導幹部特別是高階幹部地位特殊、職責特殊、影響特殊,在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管好班子、帶好隊伍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突出抓好領導幹部特別是高階幹部這個重點。要教育黨員領導幹部增強自律意識、標杆意識、表率意識,走在前列、幹在實處,帶頭深學實學,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毫不放鬆加強黨性教育,持之以恆加強道德教育。堅持和完善黨員領導幹部講黨課制度,不僅自身要學得好,還要帶動黨員幹部學得好。強化普通黨員意識,堅持和落實雙重組織生活、“三會一課”等制度。帶頭多用常用、用好用夠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抓早抓小、見人見事,使紅臉出汗成為常態。自覺接受監督,養成在監督下履職盡責的習慣,始終做到自身硬、自身清、自身正。

第4篇

從革命先輩到基層群眾,從田間地頭到生產一線,一站站的實地考察,一幕幕的躬身詢問,一次次的真摯迴應,聲聲有力,句句走心,親民真摯的一“習”話中道出殷殷的“山西牽掛”。以下是第一心得範文網整理的淺談學習習近平山西考察重要講話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九州大地上,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華夏兒女。 歷史長河中,生息了千千萬萬的中共黨員。隨著時間推移,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整體已經有了飛速的跳躍,可是總有養育不了一方百姓的一方水土,為了深入瞭解這些百姓的生活狀況,2022年6月21日習近平主席來到了山西呂梁深度貧困地區趙家窪村,詳細觀察了貧困地區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詢問了他們的家庭收支和主要致貧原因,瞭解了脫貧計劃和穩定增收的可行性。要想全國一道邁進小康社會,就需要將精準扶貧做到點上,特別是對那些最窮的,最困難的人民。

深入瞭解人民 ,這無疑是一個優秀的國家領導人的作風。改善人民的生活,這無疑是一個出色的國家政體的目標。因此,我們不僅要為習主席點贊,也應該為中國共產黨豎起大拇指。

關於扶貧的步伐,在過去沒有停止,在未來也不會放緩。至於其中緣由,此前,精準扶貧存在很多阻礙,扶貧資訊系統不統一,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制度缺陷。如此導致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使得幫扶工作有很多盲點,浪費國家扶貧資源,甚至滋生腐敗。

三步走戰略中,提到在建黨一百週年國民經濟需更加發展,各項機制需更加完善;建國一百週年實現基本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要求脫貧的儘快完成。可是老話說到,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說,精準扶貧很重要。

建黨96年, 建國68年,改革開放39年,部分地區沒有能很好的脫貧。而在當下的十三五,其中要求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此下精準扶貧被廣泛應用。精準扶貧指示最早由習主席在2022年11月作出,20xx年精準扶貧思想思想落地。2022年新年主席在雲南調研,5個月後視察貴州,2022年十三五實施。

實施過程中,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是重要的原則。

現如今,劉永富指出經過多年減貧工作,現在只剩下硬骨頭,於此,習主席也指出扶貧工作已經到了攻堅拔寨的階段。讓我們擼起袖子幹,相信在不日之後,習大大最揪心的事兒不會再揪心。

6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山西考察工作,專程前往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調研。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聽取脫貧攻堅進展情況彙報,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貧困之策。“以解決突出制約問題為重點,強化支撐體系,加大政策傾斜,聚焦精準發力,攻克堅中之堅”,習總書記從深度貧困地區實際出發,明確重點、作出部署,提出合理確定脫貧目標、加大投入支援力度等8條要求,為深度貧困地區如何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的硬仗”提供重要遵循,指明實踐路徑。要想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戰,要抓住“人”這個關鍵,而這裡的“人”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領導人,即決策者;二是貧困戶本人,即受策者。

脫貧攻堅是硬骨頭,要加大支援力度,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習總書記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向全國人民、向全世界作出了莊嚴承諾,2022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脫貧攻堅戰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4年多來,5564萬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的實踐證明,打脫貧攻堅戰是啃硬骨頭,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實現非常目標,必下非常之功。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工作責任制,一方面,要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發揮金融資金的引導和協同作用,把新增脫貧攻堅資金、專案、舉措向深度貧困地區集中傾斜,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形成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強大投入合力;另一方面,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重點解決深度貧困地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以及基本醫療有保障的問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幫扶和政策性保障兜底等工作,為戰勝深度貧困奠定堅實基礎。深度貧困地區主要負責人要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做到人員、責任、工作、效果“四個到位”。要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選好書記,配強領導班子,發揮好村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以解決突出制約問題為重點,以重大扶貧工程和到村到戶幫扶措施為抓手,以補短板為突破口,就能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攻克堅中之堅,聚焦精準發力、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是關鍵。脫貧攻堅搞大水漫灌、“手榴彈炸跳蚤”不行,而應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深度貧困地區的區域發展應圍繞精準扶貧發力,重點發展貧困人口能夠受益的產業和專案,讓區域發展更好帶動貧困人口脫貧。深度貧困地區發展底子差、脫貧門路少,更需要通過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定點幫扶等多種途徑,在資金、專案、人員上得到更多支援。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脫貧攻堅戰中,我們不難看到大多數貧困群眾嚐到了勤勞脫貧的甜頭,真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帶來的實惠,他們走上了脫貧奔小康之路,越幹越有勁頭。但也有一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甚至把黨的扶貧好政策錯誤地當成了養懶人的政策,爭著當貧困戶、低保戶。貧困群眾大多數文化素質偏低,有的讀書看報、填表算賬都困難,脫貧能力普遍欠缺。此類問題已成為脫貧攻堅的突出矛盾。因此,堅持把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注重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就能為教育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身努力脫貧致富創造有利條件。

總書記說,現在黨中央對農村農民的政策都是“給予”,就是要實踐以為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實現非常目標,必下非常之功。生活條件的改善是第一步,我們要採取更加集中的支援、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才能充分激發出貧困群眾的創造活力。我相信只要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再深度的貧困也是完全可以戰勝的。

第5篇

屈指算來,做為教師也快六年了,不敢說對師德師風有很深的理解,這裡只談談我的體會,關於師德師風的理解。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 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崗位,才會全身心地投入,認真備課,精心組織每一次講稿,認真對待每一次講課,把儘可能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完成古人對教師的教書方面的職責要求:傳道、授業、解惑。任何事情都是雙向的,學生如果看到老師這麼努力、這麼認真,付出這麼多來教他們,我想他們肯定會首先在思想上對這位老師予以肯定,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老師的教學態度持有懷疑,這樣對學生的學習顯然是很有利的。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

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瞭解學生的思想,想學生所想,從心裡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這樣,學生平時會主動和老師交流思想,遇到問題,也會主動徵求老師的意見。老師遇事要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現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社會競爭的越來越激烈,使現在一些學生負擔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個性,使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後就出現了許多的不適應。優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順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陰影。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雖然我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

“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尊重學生的實質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 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學生的真心擁戴。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說教。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上次全院師德師風動員大會上,我認真聽了一些教師的演講,我為他們的事蹟而感動,他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默默地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

通過這次大會,我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充分認識到高校教師責任重大,任務艱鉅,決心在太陽底下這個最光輝的職業中,“正人先正已”、“打鐵先要自身硬”,學而不厭、勇於創新、認真執教、愛崗敬業,和廣大教師一起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第6篇

人說,一個學生就是一首詩,一個心靈就是一個世界。愛學生就是要對每一個學生髮自內心的真愛,愛得深,愛得嚴。感動著他們的感動,痛苦著他們的痛苦,收穫著他們的收穫,成功著他們的成功,在學生心靈的沃土根植美好和夢想。

我經常這樣捫心自問: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究竟是什麼,優美的語言,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經驗?終於,我發現,這些都是一名優秀教師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但更重要的是有愛心,是穿越心靈的無私的真愛。師愛,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愛,是師德的老師的體貼,關愛使他們感到舒暢、親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讚揚和關心遠遠勝過冷冰冰的指責,這就是親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偉業,用真心觸動他們的心絃,也同樣收穫他們真誠的愛。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能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心,就是為師者赤誠的真心,如春風化雨,點點滴滴滋潤學子心田。,師德,決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無私精神的體現,一種不息的師魂!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博大無私、寬廣無邊的,也是無微不至的。教師,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可以感染家長,樹立威信,真誠溝通;可以感染學生,積極進取,勤奮努力;我們更可以感動社會,愛崗敬業。

在學校“科研興校,內涵發展”思想的引領下,成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師成為我的事業追求。我認真鑽研,努力實踐,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實效,因材施教,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我努力加強自己的修養,堅持每月閱讀一本與教育相關的書籍,通過閱讀和研究來學習一位優秀教師的一言一行,為自己以後的教師之路打好基礎。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實踐表明,教師的道德品質、治學態度、工作作風、生活態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心靈。正因為言傳身教這種特殊的育人效用,使為人師表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徑。因此培養人才的素質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時簡單的一句話會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教師展示的不僅是豐富的科學知識、嚴謹的教學風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且還有教師的個性及心理素質。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學生盡收眼底,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所表現的優良品質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教書”同時起著“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還要嚴以自律,嚴格要求,以身作則,作身先士卒的垂範。另外還要關心熱愛學生,課後傾聽學生的聲音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愛是人類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及情緒體驗,它在教育過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現在的學生究竟有哪些特點?這是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教書育人的指導思想一定要突出時代性,適應培養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渠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採取適合於學生心理特點的措施加以誘導,使學生牢固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點,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針對學生的特點多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把學生吸引到正面來,寓教育於各種活動之中。如經常開展紀律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紀律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紀守法的道理。

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這是人類社會教育過程中所共有的特徵,也是教育規律的客觀要求。教學活動不是隨意性的,而是根據一定社會所確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務的要求,教師按規定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一定知識,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所以,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教育規律。將教書和育人割裂,只顧教書,不管育人,這不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會角色,缺乏職業道德,而且是對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教師神聖職責的褻讀。每個教師都要遵循教育規律,不僅要做好專業知識的傳播者,還要自覺當好正確政治方向的引導者和高尚心靈的塑造者,才不愧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第7篇

8月26日至30日,我校組織了xx年暑期師德學習活動。在這幾天裡我們學習了市教育局規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金燕燕、黃淑微、謝尚江三位老師的先進事蹟,並集中聽取了由瑞安市園林局吳體鶴副局長主講的“關於國家當前形勢的分析”主題報告,在這些日子的學習過程中,使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和教師的師德素養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的。就像本校的黃淑微老師和金燕燕老師一樣,在班主任的位置上數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她們心繫學生,勤勤懇懇的在自己的崗位做著簡單卻又繁瑣的工作,這種忘我的崇高精神是我們每個教師都必須學習的,也是師德的首要條件。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的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塑造師,要想教人必須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愛崗敬業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同時,教師的職業是一份特殊的職業,這個職業有苦也有樂,有得也有失。在教學過程中瞭解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是我們每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我們要明白: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教書育人的功能。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而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的一部分,其特殊性不僅僅在於它是一門身體力行,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的特殊學科,最主要的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健教學不僅僅要使學生的身體得到鍛鍊,還要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身為體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教給學生正確鍛鍊的方法,還要培養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挫折時積極面對挫折,解決困難的能力。因此,我們不能因為社會或學校對體育這門學科的錯誤觀念而忘記身為教師的責任,忽略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20世紀的新時代,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的狀態,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很快就會落後於課堂實踐的要求。面對當今時代的發展,教師要走在時代和學生髮展的前頭。做到“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因此,我們要勤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深入研究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中,使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在我們的課堂上完整地統一起來。同時,要善於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方式,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的傳授與創新思想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以創新求取的精神,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過程中提煉師藝,昇華師德。

承然,教育工作是辛苦而單調的,每天都進行著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著備課、上課、管理班級等同樣的事情……。但“一年樹木,百年樹人。”為了這個遠大的目標,我們會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以各位先進教師為榜樣,在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的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範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力量。

第8篇

利用寒假的時間,我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去年開始,我們就經常聽到關於“解讀《指南》”的講座,當時瞭解的只是大致的內容和思想,如今細細讀來,才真正發現對於從事幼教工作的我們來講,《指南》是非常重要的,它體現著國家的一直重視幼兒教育,也為指導所有幼兒的健康成長指引著方向。

?指南》和《綱要》一樣,也是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來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在《指南》劃分的幾個領域中,並沒有刻意強調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更關注幼兒健康、心理、社會性交往、生活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在每個領域中又細化,從三個年齡階段進行劃分,隨後還有“教育建議”。每個年齡段的目標明確,主要的價值取向清晰。所有領域的目標比較集中地體現了該領域特有的價值,在目標表述上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各領域的目標和要求都是我們每位老師必須掌握的。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理論轉為實踐,用心聆聽幼兒的心聲;教師應該是一位細心的觀察者,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熱點,分析幼兒的探索需要。傾聽、觀察孩子還體現在教師要關注孩子的已有經驗,即孩子現有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

?指南》像是一位經驗老道的學者,不僅將幼兒生活與學習上的活動鎖定在自主能力的發展上,還根據不同的領域給出了有效的引導方法,“鼓勵”、“支援”、“和幼兒一起”這樣的字眼隨頁都可看到,讓一件件學習中的小事都變得瞬間靈動了起來,幼兒的思維需要發散,教師的教育也需要發散,《指南》讓我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性。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有了《指南》中更詳細的標準劃分,教師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詳細的瞭解,對教師的工作有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也讓教師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斷成長。同時,我們教師也要清楚的認識到:《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作標尺來丈量幼兒,傷害幼兒,也不能把它變成束縛幼兒和自己的繩索。它是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我對《指南》的解讀還需要深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劑自己教育思路,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援,和孩子共成長!

今天,我認真閱讀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並將從中得到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面的發展,而且發展得更好。通過學習《指南》從中我有所領悟,作為家長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記得在然然一歲八個月的時候,我經常帶她去圖書館玩。偶然的一次機會,發現一個比她大一點的小朋友竟然能認識書上的好幾個字了。當時的我心急如焚,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趕忙到書店買來一本《識字書》,在家緊鑼密鼓地實行“認字計劃”了。在我“日也教、夜也教”的辛勤勞動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長時間。我家的寶貝也能照著書上的圖片說出“大、小、田、土、日、月、水、火”幾個字了。可是好景不長,過了一段時間,我又拿出書本問她的時候,她居然一個都不認識了。後來我才知道,教育孩子也要根據孩子每個年齡段的不同特點,而不能一味地拔苗助長。

?指南》中指出3—6歲是孩子發育的一個黃金時期。因為,這個年齡段是孩子一生中詞彙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是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我想這也是我們每位家長必須重視的一件事情。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給然然講個故事,故事講完的時候,我還會給她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小傢伙有時很調皮,遇到不會的時候會說“媽媽,我想睡覺了!”當然了,要是回答對了的話,我也會適當地給她一些小獎勵。小傢伙嚐到了甜頭,開心極了,每天晚上一到時間就嚷嚷著讓我給她講故事。好幾次,我試探著讓她把我給她講的故事重複一遍,她竟然能一字不落地說出來。“有耕耘就有收穫”,我想只要我們家長有耐心,孩子們都是挺棒的。

?指南》的教育建議部分列舉了一些教育幼兒的具體辦法,對成年人提出了明確要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家長不能盲目攀比。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多給孩子肯定和表揚,不能拿自己孩子的不足與其他孩子的優點作簡單比較。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希望以後能和中三班的老師、家長們多多交流,共同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謝謝!

我們全園教師一起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我細細地翻看、品讀了一番,在閱讀過程中對《指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我感覺它就像一個指南針,指引著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一些心得體會,以期與大家共享:

?指南》和《綱要》一樣,將幼兒的學習生活與健康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應該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因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把我們的“未來之星”打造好,讓他們更加閃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有了《指南》的引領,在我們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時,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一切從有利於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需求,給孩子真正需要的關愛。同時,我們要努力創設符合孩子發展需要的課程、環境、區域,學會追隨孩子的興趣,為孩子提供操作的機會,讓孩子通過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來獲得經驗,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探索,成為生活、學習、遊戲的主人。在學習中,我發現其中講到的每一點內容都是我們現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學、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將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實到位、認真負責完成,才能使得我們的自身素質、工作經驗有所提高,教學效果會更好。

首先,《指南》關注教師的操作性。相比較《綱要》來講,《指南》更加具體、細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僅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橫向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展開。而且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以及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這樣細緻地縱向深入,讓我們一線的老師在實施各領域教學時,有了比較系統的理論依據,《指南》的教育建議部分列舉了一些教育幼兒的具體辦法,對成年人提出了明確要求。讀《指南》,指導我們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其次,《指南》關注幼兒學習的可發展性。如果我們只注重知識目標,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關愛他人、樂群於人、積極樂觀、獨立自理、興趣好奇心、積極認知風格、積極學習態度和謹慎行為風格等持續發展品格的培養。那麼這種幼兒教育就好有缺陷的。現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確了幼兒教師不僅“教書”更要“育人”的角色

在《指南》中同樣“健康”也放在首位,因此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就《指南》中的“健康“領域談談我的一些感想: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於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的幼兒,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兒,使其發揮應有的主體性,幼兒才有可能主動、積極、創造性的活動。那麼,如何才能做好幼兒的健康教育工作呢?

首先,要尊重每個幼兒,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使幼兒能寓學於樂。

孩子們都有尊嚴,教師應該給予孩子的是尊重。按照一桶水的原理,我們每個孩子能力都是有差異的,在設計活動時,要具有層次性,滿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如我們在設計區域遊戲時,充分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提供不同的區域供幼兒選擇,在同一個區域中還提供難易不同的材料。在中班下學期《小鬼顯身手》主題中,我們就是根據幼兒的興趣出發,開設了各個區域,在美工區的設計區中,有服裝、鞋子、房子等不同設計,並且在每一個區域都有範圖、半成品、成品等,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玩法,使他們對遊戲充滿了樂趣。

其次,做好科學的教育評價,理解幼兒,這是促進每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用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比較。當孩子犯了錯,教師要以慈母般的胸懷理解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紅皁白責罵孩子。一直會看到這樣的事例:xx老師,指責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這個都不會,你要有那個孩子那麼聰明老師就省力”了。老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孩子不會不明白的,老師要去用合理地方式讓孩子去明白,而不是責怪孩子,更不能去和別的孩子進行對比,這樣會傷害了幼兒的自尊心。

最後,要有多樣的教育形式和途徑,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曾經誤認為幼兒健康就是上健康課,其實不然,這需要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尤其是環境,這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將“美”的事物都展現給我們孩子,讓幼兒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學習生活,讓幼兒每天都有好心情。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金子”,這就看做老師的會不會去挖掘,這就要我們教師要有雙善於發現的“眼”,善於挖掘的“手”,教師在挖掘之前首先要付出代價,給幼兒創設一個輕鬆、舒適、和諧、美觀的外在和內在環境。

既然選擇幼教,我們就應該熱愛這個事業,對教育充滿熱情與興趣,對幼兒充滿愛心、責任心。人生童年有幾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暫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塊奇妙的沃土,播下什麼就收穫什麼。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樂的童年。我們就要有敏銳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細心、耐心,有責任心和一顆童心,要了解幼兒的需要並給予適時的支援和幫助。有了《指南》為我們指引方向,我們就有了努力的目標。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整自己教育思路,改變自己的態度,為每位孩子創出一片美好的未來。

第9篇

本文是我學習師德師風的心得體會,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決心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積極進取,銳意創新。

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來說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孩子行動的標杆,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師德師風的好壞往往影響和決定了學校的校風和學風的好壞。

通過對師德師風的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為人師表,堅持嚴以律己,增強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養良好的內在素養。天生麗質固然能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更重要的是塑造內在的修養,這樣教師本人的學識和內在素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紮實有效。

第三,刻苦鑽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並在教學實踐中鍛鍊和提高。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三,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與每一個孩子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孩子的潛在優秀品質,正確處理教師與孩子家長的關係。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麼我們就生活在天堂。

第四,注重團隊合作。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字只有四個,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助。

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體會到工作的愉快,幼兒園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注意與老師的合作,不計較個人得失,以集體榮譽為前提,做好每一項工作。

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開學初,我市在教師隊伍中開展了“強師風、鑄師魂,爭做人民滿意教師”的師德教育活動,並將今年定為師德建設年。育人先樹德,教師只有樹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學生。

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讓我對《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有了一些具體的瞭解,使我懂得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性,並約束與規範了我日常的教學行為,努力做一個懂法、守法、護法的人民教師。

學校在師德教育活動中,開展了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從多層次、多角度學習了全國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蹟。使我感悟到教師職業的崇高性,認識到我的人生價值。作為一名教師,我應當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正確認清和對待自己應履行的職責。

通過開展師德師風學習,使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思想活躍,思維天真,好動,好鬧,工作煩燥之時,我會不自覺地把學生的這種習慣當成“不懂事”,事後想來,這樣的我是不應該的,事實上,學生是一個活的“生命體”,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感覺和要求,優秀的學生人人喜愛,然而調皮的學生也並非一無是處。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一副“放大鏡”的眼去尋找與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以“點”帶面促進學生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緒,沉下心來,靜下心來去教育每位學生,要學會用優秀教師的品質激勵自己。和優秀教師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還要不斷提高。在教學方面首先要把學生當作朋友,改變師道尊嚴的舊觀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學生喜愛,家長認可,做一個人民滿意的教師。

通過學校開展的師德師風學習,也讓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滿意的教師不能光作為一種口號,要付出實際行動,在教育教學中首先要學會不斷學習,以學習來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其次,在實際教學中要勤於鑽研,傾心育人,要用心去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師是服務於學生的,在服務學生的同時,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總體而言,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學習中,先進教師的精神和行為盪滌了我的心靈,激勵了我教書育人的熱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讓我體會到人生的價值所在,即工作是快樂的,奉獻是幸福的!

師德師風,簡單理解就是教師從教的道德作風。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學是師之骨,德為師之魂。被譽為萬世師表的孔子曾說過:“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倡揚高尚的師德師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新時期教師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必然要求。學校開展 “師德師風”系列活動,是我校領導抓住了學校工作的關鍵點和重要點。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人格的影響者,也是道德的實踐者和示範者。師德師風直接影響教育行風,關係教育形象,關係受教育者健康成長。從教育發展的要求來看, 教師的品德素養也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我校教師,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無怨無悔;教書育人,嘔心瀝血;為人師表,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湧現出許多德育先進典型,贏得了全校師生的信賴與尊重,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但是在教師隊伍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個別教師缺乏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工作不思進取,不能深入研究新時代學生的特點,對學生缺乏寬容和耐心,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亂收費等,因此,我們有必要繼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首先,師德師風建設要堅持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敬業愛崗、為人師表為基本準則,以十條《規範》為行為要求,以終身學習、無私奉獻為理想追求,使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內容具體化、規範化、制度化。教師要模範踐行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自覺抵制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神聖稱號。

其次,學校正在進一步更科學地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價制度。定期評議師德師風,並將考核評議結果作為教師聘用、職稱評定、晉級、表彰的重要依據,並注意發現和培養師德先進典型,樹立師德標兵。同時,我們也認為,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學校要重視把社會各界尤其是家長的尊師重教同要求教師教書育人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維護教師的職業尊嚴,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積極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讓社會、學校領導對教師的關愛之情去滋潤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之心。

再次, 我校開展“師德師風”活動的活動方案,注重實效,受到了全體教師的贊同。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雖然我們正在衝刺會考,但還是認識到我校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因為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物件。只有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才能保證學生以最佳的學習狀態、心理狀態參加學習和活動,以受到教育和啟迪,實現全面發展。

第四,我們認為師德最重要的體現在於關愛每一位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 10 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我們年級就有幾個這樣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我們年級有幾位老師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

第五,老師們探討了新時代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無論怎樣對學生要求嚴格,師生之間都應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師生應形成一種相互學習、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和諧的關係。老師們有針對地提出,尊重學生是我們應該正視的問題。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個共性的要求就是,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的人在單位裡、家庭中或是社會上碰到什麼不順心的事,都不能把這種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緒轉移到你服務的物件上。我們要建立的一種認識是,學生是老師教育的物件,也是老師的服務物件。

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 ,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

雨果的話可以供我們大家共勉:“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豔。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在20xx年寒假師德師風學習中,我進一步體會到了老師職業的時代性與創造性,進一步體會到了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重大意義。現將學習心得表述如下:

從本次學習中,我認真品味了“教師是教育的根本,師德是教師的靈魂”這句話。是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教師的敬業奉獻,教師要想幹好教書育人這一工作,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師德與高尚的修養。我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良好的職業修養是教師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師師德素養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身為教師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師德修養上不斷鞭策與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將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幹好、幹實。

我們常常引導學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同樣,教師也應該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

這就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範行為為學生樹立榜樣,以此來教育學生,從而達到為人師表的教育目的。作為教師就應該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則“雖令不從”。所以身為教師就應該一切從自身做起,真正為學生樹立榜樣。

常言說“無德無以為師”,良好的師德就是教師愛學生的體現。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身為教師要對孩子有深深的愛,這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沒有愛心,那他如何能夠擔當教師的職責?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因此,身為教師,就必須用愛心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這樣才不愧為師。

總之,本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用一顆赤誠之心去工作,去奉獻,以高尚的師德去教育學生影響學生。

第10篇

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是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前提和關鍵。數學課堂也需要營造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構建和諧課堂,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學習,學生才能樂意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我採用以下幾種方法營造和諧課堂,培養樂學興趣,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學習的思維處於最佳的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要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環境,促使學生想學習。同時,教師要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學習。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我提出在長6米、寬4米的房間裡鋪地磚,商店有25釐米2、36釐米2、64釐米2三種型號的地磚讓學生自由選擇,並要求學生說明理由。這樣,學生學習的熱情就會煥發起來。

觀察和實踐是探究數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動手實踐具有綜合的教育功能,它不僅為學生提供具體、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構建愉悅和諧的課堂,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學會用探究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圓椎體的體積”時,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弄清圓椎體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我事先要求學生用硬紙板各做了一個等底等高的空心圓柱體和圓錐體,課堂上將學生帶到沙堆邊,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用黃沙注滿,並反覆地倒進倒出,逐步體會圓錐體的體積公式推導過程,通過這樣的實踐操作,使數學課堂變得寬鬆,樂學。

過去,我班的學生參與意識不高,更談不上合作交流,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學習,學習效果很不理想。見此狀況,我結合我班實際,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指導。讓學生從中感受成功,尋回願意學習的心態。

下面談一談我班學生數學學科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措施。從總體上看,我班學生數學成績普遍較差,呈現為:沒有優生,而後進生比重突出。通過多方面比較和分析,我發現我班學生對計算方面和數量關係的理解及應用能力偏低。見此情況,我在整理和引導學生複習的過程中,重點強化學生的計算關,優化數量關係。特別是對後進生進行單獨輔導或強化訓練,遵循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入手,促使他們從練習中得到啟發或掌握一些基本的計算、應用能力。同時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此外,還安排一些學習相對好的同學幫助他們整理知識和對知識點的再次鞏固或強化。至於對那些成績在中上水平的學生,教師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強化訓練。分層次,有步驟地安排他們練習,同時要求他們在練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直至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方法。

總之,我班學生目前存在的實際問題較多,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情況也各不相同,基礎相對薄弱,最基本的概念、計演算法規、公式都記不清楚,加上學生間沒有一個好的競爭意識。針對這樣的狀況,我將採取除以上這些方法外,還要對每個學生都嚴格去做。如果這樣做後,還沒有轉變目前的局面,我真的沒有辦法可行了。最後,我真心的希望各位同仁給予我寶貴的建議和方法指導。

第11篇

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過查閱教育教學文獻資料,瞭解到有效的教學系指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變數促進學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學。有效的教學總是著眼於教學目標的取得。也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智力學習的教學;有效的教學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進學生積極地掌握知識以及團隊工作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建立終身學習態度的教學與學習。還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地達成了預定學習目標的教學。從本質上講,有兩個因素制約著有效教學:其一是教師必須明確促進什麼樣的學習;其二是教師必須安排和提供給學生獲得這種學習的學習經驗。不難看出,著眼於目標的定義,重點強調的是預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之效,結果表現為質量。質量來自哪裡?來自日積月累的功效。這日積月累,涉及面甚廣。單就課堂教學而言,來自於每一節課,以及相關的課前深入研讀教材以至有效備課、課後根據學情差異有效佈置和批改作業、培優補差輔導、科學訓練考試、深入教學反思和習慣總結提升……。

認真推敲起來,從一定義以上說,實現教學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實教學常規。說到教學常規,大家都有話可說。但是,說起來常常不外乎這樣一些話語:備課,三次備課兩次飛躍;上課,方式轉變師生互動;作業,減輕負擔;輔導,有的放矢;訓練,講究科學;反思,教後筆記;總結,撰寫論文……。這些,都沒錯。

但是細加研究,又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備課,飛躍不易;上課,互動艱難;作業,負擔難減;輔導,亂矢穿空;訓練,機械重複;反思,鮮花朵朵而已;總結,論文拼湊罷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學的每一個常規環節做到精細。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我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開展課堂教學,應該以尊重教學條件和教學內容的實際為前提,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課堂上,我們在選用各種教學媒體時,應遵循“簡單、實際、經濟、易操作”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適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使課堂迴歸自然。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應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時並未達到教師的期望,學過的東西學生並沒有掌握好,有時又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課堂上,我們要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也不能往下講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作支撐。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通過有效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感知鮮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課堂活動太過頻繁,密度過大,學生忙於配合老師應付這些活動,忽略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課並不是一堆或有趣或無趣的活動的無序集合,而應該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絡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從而使學習朝著教師努力的方向發展。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有助於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

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 讓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從“表裡不一”走向“表裡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施教者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態度,要有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要有寬容的態度激勵的機制。

引領者要有深入獨到的研究,平等的態度,發揮有效促進作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積極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努力縮小與其他教師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