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爸爸媽媽》教案7篇 親情教育:《爸爸媽媽》教學策略

本文介紹了一份針對國小生閱讀《爸爸媽媽》這篇童話的教案,包括語文、思想品德、美術、音樂等多個方面的教學設計,旨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健康的人格和家庭關係。

《爸爸媽媽》教案7篇 親情教育:《爸爸媽媽》教學策略

第1篇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今天,許老師都把你們的爸爸媽媽都請來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都藏在什麼地方?(讓孩子把照片都拿出)

教師:你們的爸爸媽媽有很多的小朋友都不認識,你們能不能把你們的爸爸媽媽都介紹給小朋友認識呢?(先請個別幼兒單獨介紹,將幼兒的'“全家福”照片在電腦上放大。)

請全部幼兒帶著自己的爸爸媽媽走到客人老師的面前,向客人老師介紹爸爸媽媽,讓每位幼兒都有機會講。

教師:今天我們班***小朋友因為生病沒有來上幼兒園,他告訴我,他也很想把自己的爸爸媽媽介紹給小朋友認識一下。他就用電腦傳給老師,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小朋友的爸爸和媽媽吧。

幼兒動手給爸爸媽媽配上屬相。並將照片貼在大相框裡。

?綱要》在社會領域的內容與要求中指出“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讓幼兒認識他人,我覺得首先應該從孩子身邊的人(爸爸媽媽)開始。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但孩子對爸爸媽媽的瞭解卻很少。讓孩子初步地瞭解爸爸媽媽的工作,瞭解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是引發幼兒關心父母情感的基礎。另外,通過活動,引發了孩子關心愛護父母,不依賴父母,萌發了獨立活動的意識。整個活動孩子們的激情都比較高,很多小朋友都爭著回答問題,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爸爸媽媽》教案7篇 親情教育:《爸爸媽媽》教學策略 第2張

第2篇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嘗試遷移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瞭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小朋友,你們家裡都有誰呀?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你覺得在家裡,爸爸像什麼?媽媽像什麼?你又像什麼?

1、教師指著第一幅畫面,提問:畫面上有什麼?引導幼兒看圖欣賞第一段詩歌。在朗誦詩歌時,教師採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圖等暗示的方法,鼓勵幼兒參與到講述中來。例如:爸爸是(一座山),媽媽也是(一座山),我是(教師可用動作暗示幼兒)山間的'小溪/小河,在(手指兩座山)爸爸媽媽身邊(動作暗示)流淌/流動。

2、教師指著第二幅畫面,採用上述方法,鼓勵幼兒看圖學習詩歌的第二段。

1、爸爸媽媽是一座山(一棵樹),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你想當什麼?

2、爸爸、媽媽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樹,爸爸、媽媽還可以是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說,教師對幼兒仿編的內容用粉筆畫在黑板上,最後帶領幼兒念一念自己仿編的詩歌。

1、請部分幼兒分別扮演爸爸和媽媽,先表演詩歌內容,再表演仿編的詩歌。

2、教師:我們大家來表演爸爸媽媽和我,誰想做大山爸爸?誰想做大山媽媽?誰想做小溪孩子?表演的小朋友要有表情地朗誦詩歌,並做一做動作。下面看錶演的小朋友不僅要朗誦詩歌,還要看看他們誰表演得最好。

教師:剛才,許多小朋友上來表演了爸爸和媽媽,你們想不想做爸爸、媽媽呢?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表演“辦家家”。音樂起,師生一起表演唱《辦家家》。

第3篇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同時,受到爸爸、媽媽、尊敬長輩的教育。

你們的爸爸媽媽都很愛你們,對嗎?那麼你們愛爸爸媽媽嗎?你們平時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呢?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第1課,看看書中的這樣小朋友是怎樣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的。

1.實物投影出示第一幅圖,讓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她們在幹什麼?他們的表情怎麼樣?

2.學生看圖,教師讀課文第一段,一邊讀一邊指著圖上相關內容。

4.請認字多的同學讀第二段,再請一名學生用教鞭指圖中相關內容。

1.藉助漢語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藉助拼讀多讀幾遍。

4.指名讀,教師指導學生標出自然段和句子。(2個自然段,每段兩句話)

(1)提問: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什麼時間?媽媽在幹什麼?田方是怎樣做的?“早晨”是指什麼時候?早晨當媽媽掃地的時候,田方看到了想到了什麼?田方是怎麼做的呢?

(5)指名讀,其他同學說說哪兒讀得好!哪兒讀的還不太好?

(2)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什麼時間?從哪兒看出來的?

(3)爸爸在幹什麼?這時田方是怎麼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5)學生自己照著學習第一段讀的方法,再讀第二段。

通過讀兩個句子體現“也”的意思。還可以讓學生用“也”練習說一句話。

同學們剛才說了很多愛爸爸媽媽的事例,非常好!爸爸媽媽是我們的長輩,我們要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尊敬長輩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最後我們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結束這節課的學習。

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4.做送信遊戲,鞏固生字的音。讀準“早、了、在”的音。

(1)學生結合教材中的筆順,分析字形結構,數數一共幾筆寫成,是怎樣一筆一筆地寫成的?

3.請學生彙報學習情況。彙報時教師肯定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用多種識記方法記憶生字,教師結合學生的彙報情況,及時給予點撥。

早:zǎo 上下結構,上邊是日,下邊是十。教師點撥:“日”是偏旁,在“十”的上面就叫“日字頭”。組詞:早上,早晨,早起,早飯……

方:fāng 上下結構,上邊是點,下邊是“萬”字,也可以用筆畫記憶:上邊一點,中間一橫,下邊是橫折鉤,最後一筆撇。組詞:方向,方法,地方……

“方”字的筆順容易錯,學生彙報時教師指導學生伸出小手指進行書空“方”字的筆順。

了:le 讀輕聲,是獨體字。用筆畫記憶:橫撇、彎鉤,第二筆教師強調是彎鉤,不是豎鉤。組詞:吃了,喝了,笑了……

子:zǐ 用剛學的“了”來記,“了”加一筆橫就是“子”。組詞:兒子,孩子,瓜子……

在:zài 可以用學過的“土”字來記,一橫、一撇,一豎加上一個“土”字,就是“在”字;也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記。組詞:現在,正在,在場……

也:yě 獨體字,用筆畫記憶字形: 。教師講解:“也”表示和前面相同,出示句子:媽媽笑了,田方也笑了。讓學生體會“也”字的用法。引導學生用“也”說一個句子。

1.先讓學生開啟書62頁,看第二題,讓學生按筆順描紅,記住生字的'筆順。

2.仔細觀察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後在書上的田格中把每個字寫一遍。

②讓學生仔細觀察“在”字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觀察後說一說筆畫位置。

③學生說筆畫位置,教師範寫。教師強調三個橫的收筆位置依次稍長一點,收筆處點上紅點。

④學生獨立書寫“在”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⑤展示學生書寫情況,進行評議,說說哪筆寫得好,哪筆寫得不好。

師問:“也”字的第一筆是什麼筆畫?( )“橫折鉤”在我們學過的哪個字出現過?(月)

②電腦出示帶田格的“月”字。我們讓“月”字幫助我們好嗎?

③點選滑鼠:“月”字的橫折鉤變紅,跳出來,跳到旁邊空白田格上變成“ ”。注意橫長,向上斜,折短。讓學生觀察佔格位置。

④讓學生觀察第二筆,第二筆寫在豎中線上,從上半格中間起筆,過橫中線一點。學生說後,點選滑鼠書寫“豎”。

⑤讓學生觀察第三筆的位置,觀察後說一說。說後電腦書寫“豎彎鉤”,教師強調起筆要低,“豎”寫到與第二筆“豎”一樣長時慢慢地向右彎的長一些再寫“鉤”,“鉤”明顯比上邊的筆畫出來一大塊兒。點選滑鼠,出現紅色的豎線“ ”,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豎彎鉤”的“彎鉤”明顯比上邊的筆畫寬出來。

4.用這種觀察方法繼續完成書中田格中“了、子、早、方”,每個字寫一遍。寫後展示評議。

注意讀準生字和會認字的音,體會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

第4篇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在活動中,教師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為切口,試圖通過欣賞照片、製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

2、嘗試用符號記錄自己對爸爸媽媽的瞭解,並膽講述記錄內容。

6、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1、教師記錄自己的`爸爸,主要內容是身高、屬相、工作以及一起玩時最開心的事情。

誰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長得高嗎?爸爸(媽媽)的屬相是什麼?爸爸(媽媽)幹什麼工作?爸爸(媽媽)最喜歡的人是誰?

4、個別幼兒根據記錄卡有順序地向家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

通過這一活動,使孩子懂得了“愛”的含義。本活動以幼兒為主題這一準則表現的最突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引導幼兒自己去感知、體驗,同時,給孩子自由活動,勇於發言,膽想象的空間,教師主要運用多種途敬讓幼兒感知父母的愛,教師巧妙地又把幼兒引導到:你對父母的愛,最後,給爸爸媽媽制xx心卡。並用唱歌表演的方式來延伸對爸爸媽媽的愛。此活動設計環環相扣,語言精煉,緊緊圍繞主題教學。

第5篇

二、出示範樣(爸爸媽媽),師幼一起觀察、學習製作方法。

看,老師這兒有兩幅完成的作品,一位爸爸,一位媽媽,我們來看一下是怎樣做出來的。

2、重點示範撕貼頭髮的技能,提醒幼兒小心、仔細地撕貼。爸爸的頭髮短短的,媽媽的頭髮長長的、卷卷的,小朋友的頭髮短短的,長長的。

主要是讓幼兒簡單的畫出自己的爸爸媽媽形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添畫,背景裝飾。我先讓孩子介紹自己的父母,這時老師就可以引導孩子抓住父母的特徵,然後讓孩子畫畫自己的.父母。讓孩子講講自己的父母和故事中有什麼不同,孩子就能通過比較,發現自己父母的特徵。在作畫過程會考慮到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在美術活動中,先請幼兒觀察老師已完成的範畫,短髮媽媽與戴眼鏡的爸爸。圖上作品幼兒很快能辨別爸爸媽媽的形象,並觀察地很仔細。通過圖片的出示使幼兒真正的瞭解了今天的主題。接下來老師通過示範作畫,使幼兒更清楚地瞭解爸爸媽媽如何畫?(五官及服飾)。由於很多幼兒剛剛接觸人物畫,還是有點難度,因此我請有些幼兒先進行頭像的組合,這可以降低難度,使幼兒易創作。

從我班幼兒的作畫過程來看,強弱差距存在,有些幼兒單單畫個圓形的頭都遲遲下不了筆,在老師幫助下才能進行簡單組合;但有些幼兒能自己進行大膽的想象,畫面效果不錯;大多數的幼兒都能進行簡單的模仿。

通過這次的美術活動,瞭解到了幼兒程度上的差異,以後要多多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強化,進行多多指導的方式,儘量讓幼兒自己動手,以提高幼兒水平。

第6篇

孩子長期與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浸潤在爸爸媽媽的無私關愛之中,因而,孩子通常與爸爸媽媽之間十分親近,感情也特別深厚。本節課讓學生通過表現特徵來描繪父母、感受親情,學會感恩。教師著重引導學生觀察爸爸媽媽的五官、表情、身材、習慣、動作等細節,比如媽媽洗衣服、織毛衣的樣子,爸爸看報的樣子。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回憶爸媽的一舉一動,讓孩子在腦海中定格爸爸、媽媽的神情是什麼樣的,動作是什麼樣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好好品味父母。教學要求學生用自己的畫筆表現出父母的形象特徵,有了感悟他們才能畫得真切。

雖然學生經常畫人物畫,但是很多學生畫的人物基本是簡筆畫式的,有的甚至是卡通人物。教師在本節課中要加強示範,特別是如何用變化的線條表現出人物的特徵、動態,引導學生觀察細節,用寫生的手法進行創作描繪。

通過直觀示範和細緻觀察,來達成本課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美術課程改革以來,要求既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訓練,也注重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及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所以課堂中需要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此更為全面地培養學生的美術表達能力。

有了之前人物繪畫課的基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人物繪畫的一些方法,但還是有些學生在畫人物時簡筆化、卡通化的傾向嚴重。教師在本節課中一定要加以直觀示範和引導。同時,這一課不僅要教授寫生人物畫的基本技能,還要學會觀察人物的重要特徵。在掌握人物的特徵之後,如何能讓學生運用自己熟悉的表現方式來表現出心目中的爸爸媽媽,這也需要在教學中加以引導。

本課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回答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等,目的在於使學生先明白什麼是優秀的人物畫,人物畫應該怎麼畫。另以多媒體課件貫穿全課,利用直觀、詳盡的視覺資料,化解人物畫的教學重難點。

(3)爸爸媽媽的眼睛有什麼區別嗎?媽媽的眼睛小小的,爸爸的眼睛很大。我們把眉毛、眼睛、鼻子、嘴稱作五官,(板書)人的五官也是人物特徵的重要組成部分。你覺得哪個部分最難畫?你平時是怎樣畫的?用手比劃一下。

①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傳遞著愛的資訊,說一說媽媽的眼睛有什麼特點,你能上來畫一畫嗎?(教師示範)我們在畫人眼睛的時候,上眼眶的線條可以比較實一點,畫好眼珠,留出瞳孔,而下面的線條就可以虛一點,這樣表現出來的眼睛能夠更加地傳神。在畫的時候不僅要觀察眼睛的大小形狀,還要注意將眼睛的細節表現出來,比如說媽媽的長睫毛,爸爸的魚尾紋,都能幫助你把人物畫得更生動。

②鼻子,很多同學是不是就這樣畫一個彎鉤形呀?下面我們一起來摸摸我們的鼻子,鼻樑上面細,下面寬,我們可以用兩條線來畫,兩邊有彎彎的鼻翼,線條比較柔和,下面是鼻孔。這是一個側面的鼻子,在我們平時畫的彎鉤形的基礎上加上鼻翼、鼻孔,是不是顯得更加逼真呢?這是一個正面的鼻尖,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是怎樣表現的。

③你們平時是怎樣畫嘴的?摸摸嘴巴,說說它的組成。上下嘴脣其實是有一定厚度的,不能只用一兩根線來表示。

④你知道五官還會說話嗎?看看這張嘴的主人是什麼表情,你是怎麼感覺到的?如果是大笑,嘴巴會有什麼變化?上下嘴脣分的很大,露出了牙齒,嘴巴旁邊的笑紋會變得很深。再來看看眉毛的主人又是什麼表情呢?同桌之間互相看一下眉毛,眉毛也不是簡單的一根線吧,我們可以用短短密密的線條來表現它。

4. 下面請大家用默寫的方式畫一畫自己的爸爸或媽媽,注意五官、表情的生動描繪。

設計意圖:在“找爸爸、找媽媽”的遊戲中讓學生了解爸爸媽媽的特徵,通過摸、猜、看等方法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眼睛、嘴巴、眉毛等五官特徵。教師的有效示範教給學生繪畫的方法,然後通過默寫的形式讓學生初步感知表現父母五官特徵的作畫方式。

1. 看得出來大家都非常愛自己的父母,愛不僅可以說出來、唱出來,其實平時同學們和爸爸媽媽的一些非常親暱的動作也能體現出來,下面讓我們來看看:

(4)你和爸爸、媽媽平時還有哪些親暱的表現呢?你就把我當成你的媽媽,上來表演一下。

(2)誰來說一說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並說一說你對這幅畫的感受。(3)媽媽為孩子洗頭的生活場景隨處可見,相信大家也有同樣的經歷。畫家就是畫了這樣一個普通的場景,是要告訴我們:細細體會觀察就會發現母愛父愛就在我們的身邊。同時畫家巧妙地運用背景的冷色與人物的`暖色形成一個色彩的冷暖對比,凸顯人物形象,從而更好地烘托出母愛的平凡與偉大。

3. 再來看看,老師請一位同學的爸爸做了模特,拍了一組照片。我給每一組發三張,請你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要是讓你畫,你覺得哪張好畫、哪張難畫?

(1)同學們都發現角度發生了變化。我們在觀察人物時可以是正面、側面、半側面,也可以是背面,站在不同的角度觀察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2)當人的動態發生變化時,畫面的動態線也會發生變化。相對而言,坐著、背面的人可能對大家會是一個新的挑戰。

(3)動態發生變化時,人體的比例也會發生變化。我們通常以頭為參照,站著的人的身體大概是7個左右的頭長,來看看坐在凳子上和盤腿坐的各是幾個頭長?所以有這麼一句話叫“站七、做五、盤三半”,大家畫畫的時候用作參考,注意人物的比例。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人物比例、動態的講解,利用大師作品的欣賞和實物照片觀察,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學會描繪不同動態人物特徵的方法。

(1)這兩位同學畫的爸爸媽媽,在抓住特徵、表現出動態的基礎上,人物的衣服的細節表現得非常好。媽媽的衣領、腰間的鬆緊、爸爸毛衣的質感分別用了長短不一、變化豐富的線條,把人物畫得既寫實又生動。

(2)這兩幅作品同樣是表現坐著的人,你比較欣賞哪一幅?

(3)人不僅有站、坐,還有躺、跑、跳等一系列的動態。你們看,這幅作品好在哪裡?小作者把媽媽睡覺時的姿態刻畫得入木三分。媽媽睡覺時的那種愜意的神態讓我都想靠到她身邊美美地睡上一覺了。這幅作品的顏色也非常美,你看褲子這兒,連布的質感都表現出來

第7篇

本文是對法西斯的控訴詞,抓住一組組矛盾統一的事物進行分析探究。(歷史——現實,美麗——沉重,懺悔——狡辯,引文——正文,人性的呼喚——罪惡的槍聲)

敵兵衝進民宅,以槍口對準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僅存的食物,並佔據了他們唯一的房間。

夜深了,精疲力盡的敵兵紛紛睡去,月光灑進視窗,照在渾身泥沙、滿臉倦容的敵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歲,還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還要母親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為了別人爭權奪利,被強迫遠離家鄉,多麼可憐。”瑟縮在牆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離家的孩子,一股母愛和同情油然從心底升起,“夜裡多冷,那孩子的`軍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緩緩站起,輕步走到敵兵身邊,惟恐自己的腳步會驚醒那年輕人的故鄉夢。

“你的夢裡或許正有著疼愛你的母親呢!”女主人彎下身,拾起軍毯為年輕人蓋上。

突然,那敵兵張開雙眼,吃驚地渾身震動,如同野獸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閃著寒光。

接著又一聲槍響,衝過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輕的敵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媽啊!幸虧我被驚醒,也幸虧您在夢中保護,否則我就再也看不見您了!”

感慨:文章將偉大的母愛放在戰爭面前,讓罪惡的戰爭撕碎了溫馨的人間至情,讀後令人驚心動魄。世間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呵h…護 殺戮l” 納粹 肅穆m” 恍惚 木然 荒謬mi” 憧憬chngjng 繚繞 健忘 片紙隻字赤裸裸lu

⑵ 引用迪桑卡詩句的作用?結尾引用死者遺言的作用?

“引文”是純客觀的紀錄,是正文得出觀點、進行議論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