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學生調查報告5篇 探究學生的生活、學習及未來規劃:一份全面的調查報告

該學生調查報告以調查結果為基礎,對該校學生的學習情況、校園生活、課外活動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和需求,為學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5篇 探究學生的生活、學習及未來規劃:一份全面的調查報告

第1篇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名,其中廣州大學名,中山大學1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名,大三學生15名。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份,收回有效問卷5份。(調查問卷及資料統計詳見附錄)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路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援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

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鍊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牴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物件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髮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三下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展,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鍊同學們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瞭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以上的農民有所瞭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

學生調查報告5篇 探究學生的生活、學習及未來規劃:一份全面的調查報告 第2張

第2篇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誠信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恪守誠信是每個大學生每個人應當有的生存和發展理念之一。誠信的人必將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從而享有做人的尊嚴和發展事業服務社會的機遇。每一個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都應該認真地分析評價一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把誠信這兩個字刻進我們心靈的深處,用一生的言行去實踐它。只有當我們對於誠信的修養提高了,我們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個寶貴的人生際遇,讓自己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

信的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周易》有“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孔子曾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見《論語·顏淵》)。古人關於“誠信”的上述代表性觀點,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和借鑑價值。當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如何呢?

1、推薦時虛報材料。部分畢業生為了能在眾多應聘者中用人單位的注意和重視,使出渾身解數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奪目、完美無缺以至言過其實。如偽造課程成績、英語、計算機、普通話等級考試證書;虛構在學校期間的任職情況,編造社會實踐經歷;採取“偷樑換柱”的方法搖身一變,變成“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

部分畢業生在面試中面對招聘主管人員的提問時,對自己各方面素質和能力誇誇其談,結果到了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發現其十分普通平淡。再如一些畢業生再接到面試通知時害怕自己不能通過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試。

現在學校一般要求應屆畢業生在三四月份就要找好籤約單位,以便把畢業生的各種關係轉到新單位。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畢業生會先找一個可以簽約的單位簽約以求得緩衝,一旦有更好的單位接收,他們就馬上跳槽。畢業生這種邊簽約邊毀約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失

大學生是社會高素質人才,將擔當社會重任。而面對另人擔憂的大學生誠信問題,解決大學生誠信問題迫不及待。

立法建制是關鍵,應抓緊進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設,儘快把我國建設成為信用社會。政府要著手製定、完善和貫徹執行能充分體現誠實信用體系的法律法規,用以規範政府、企業、個人的行為,以法律形式約束社會的各種行為。在現行的法律中,都應有明確的、要求主體誠實信用的具體條款。對違法者的處置,也要有明確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徵信管理處有關人士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已將大學生助學貸款情況納入了個人信用體系中。某位大學生一旦有違約行為,即會被記錄在案,在今後的房貸、車貸、留學、創業,甚至就業中都會受到限制。

開展誠信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誠信素質。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要求高目標,但要從低起點,從基本行為抓起。要培養大學生的事業心、責任感,平等競爭的意識,獨立自主人格和對規則的虔誠態度,讓他們在日常的同學交往中、在學習和考試過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絕作弊、誠實守信,並逐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學校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僅僅停留於口號,停留於課堂灌輸,停留於形式,而應從學校管理、教師形象上做起,以學校的誠信、教師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調查中反映出種種誠信缺失問題,讓我們擔心,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各個領域的骨幹,如果大學生誠信缺失了,我們還怎麼談社會的道德建設呢?國家還能有什麼發展呢?誠信對創業如此重要,我會讓它伴我永遠!!!

第3篇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以及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強,使以往曾頗具含金量的.學士學位如今已成了一條底線,一張大學文憑不再是人才市場上的搶手貨了,因而許多學子紛紛選擇考取更多的證書,使得大學生考證現象趨於白熱化。在理想與現實的抉擇中已更多偏向於後者的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把大學學習當作求職的資本,但學習的最大動力是求職,是積蓄4年以後的競爭實力。“拿下”計算機培訓、英語考級、第二學歷等等證書,已構成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題。為了瞭解我校學生的考證狀況,我們進行了一項有關大學生考證情況的抽樣調查。調查的主要是目前我校學生考證現狀,分析其特點,以便進一步探討大學生考證熱潮的緣由及其利弊。

本次調查以我校大三學生為總體,採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調查物件。具體做法是:先以我校大三全部學生名單為抽樣框,在每個院的大三學生中,按均等比例隨機抽取大三學生260人構成本次調查的樣本。

本次調查採取問卷法收集資料。問卷由12個問題構成,主要詢問了學生對於考證的認識和態度、周圍人對考證的看法、考證與就業的關聯等方面。實際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有效回收率93.3%。實際調查樣本的構成狀況見表1。

當金融危機席捲整個世界時,大學生就業轉入低潮。然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一股熱潮的興起。目前,考證已成為大學生中的一股潮流。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在大學裡一定要努力去拿儘可能多的證書,因為那是在就業時證明自己能力的“絕對王牌”。本次調查結合現在的大三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對學生考證的瞭解情況和考證現狀進行了瞭解。在問卷中,筆者就“你

對考證瞭解多少”為題進行了調查,下圖為我校大三學生對考證瞭解的自身認識情況(見表2)。 表2 大三學生對考證瞭解情況

表2表明,絕大多數學生對考證的瞭解只是一般般,其次是知道一點點,且瞭解深入和完全不瞭解的人數較少,這一結果顯示出大學校園會考證氛圍較廣,大部分學生對於考證都較為了解。

為了進一步從各方面分析大三學生對考證的認識,筆者就學生們何時關注考證進行調查(見表3)。

表3說明大多數學生早就有考證的意願,大一是個迷茫階段,而跨入大二一般大家都有了明確的目標,在這個時期準備考證可以說是比較合適,若等到大三才開始關注並準備,時間有些拖延。被調查的學生都認為在大學時期考證最好,至於考何種證書,是否要與自己的專業有關,各人有各自的看法。大多數是出於自己的意願,認為考證可以開闊視野,掌握一些技能和增加知識面。不敢保證以後絕對有用,但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去多考一些證書,說不定以後用得上。

性別不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徵,同時也是人的基本社會特徵之一。不同性別的個體,其社會化過程所具有的特點不會一樣。對於目前的男女學生,他們在對待考證方面是否具有一些不同的特點呢?這是我們希望瞭解的問題之一,下面是學生們有關考過或者準備考的相關證書的調查結果(表4)。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英語四、六級等大學校園廣為考取的證書,男女生選擇的比率大多相等,而對於教師行業方面的證書,比較偏向文科性,女生的比率明顯高於男生,這也可以看出女生對於未來的就業,較偏向於安穩的行業。並且,關於技術方面的證書,偏向實踐型和理科性,就如駕駛執照,男生比率大大超過女生。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傳統的國家,“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還未徹底根除。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上存在明顯的性別歧視,如有些企業的“招聘啟事”上就明文規定“僅限男生”,這一現象也使得不同性別的人在“考證”上有不同的態度。

?現代勞動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劇話,“如果說具有相同生產率特徵的人僅僅是因為他們所屬的人口群體不同而受到不同對待,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在當前存在勞動市場歧視。”在當代中國人口男女比列不平衡的情況下,各就業單位應當轉變其觀念,給每個人相同的就業機會,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利用,為人才搭起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從1999年起,我國各大高校開始擴招,各學校也因此不停地增設專業以解決大容量的生源問題,並適應整個社會的變化發展。不同系別,不同專業,所學內容不同,同學們對於考證的價值取向也有所不同。

表5 你所考的證書是否與你的專業有關(擷取部分學院情況)

商學院 人文學院 教育學院 外國語學院 計算機學院 機械學院 電信學院

從表5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學認為其所考的證書與其所學專業是有關的,但也不能排除部分系別的同學認為其所考的證書與其所考專業是無關的,如電信學院僅有20%的同學認為其所考證書與其所學專業有關。

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加之當前經濟危機如此嚴峻,企業紛紛面臨裁員、倒閉的風險,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也日顯尖銳。很多人抱著“多一張證書,多一份就業機會”的思想,盲目跟從“考證熱”,隨波逐流,從而忽視了大學生其在大學校園裡所學的知識,在社會上甚至出現了個別同學“證書一大堆,專業課掛科”的現象。這一現象難道是值得提倡的嗎?!“考證熱”的出現不僅僅是社會的原因,同時也體現了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誤區以及部分大學生急功近利的就業心態。

本研究通過對抽樣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從方式、內容等方面描述了目前大學生考證的現狀

和特點,並分析了性別差異和專業差異。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結果有以下幾點。

老師對待學生考證的態度如何,40%的學生的反映是老師偶爾提起,28%的反映是老師建議他們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可以去考證。至於周邊的同學,有48%的學生認為大家對考證很感興趣,36%認為當提及考證時,大家都沒什麼反映,態度一般。這些正好說明他們對考證的瞭解只是一般般而已。存在著盲目的態度,所以專家建議,大學生要理性的對待考證,不能隨波逐流。然而,家人的支援是最重要的,只有極個別學生的家人反對他們考證,大數是支援的。

就業競爭的壓力當然是學生考證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人力資源市場的發展和需求決定了證書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我國從1993年起開始推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制度,現在和以後的趨勢是既要有學歷又要有職業資格才能進入人力資源市場。所以,現在大學生就業幾乎都要手持資格證書。這無疑會迫使大學生去考一些資格證書,為自己以後在就業競爭中買個“保險”。所以,證書不必去分高低,誰也不能確保以後是否有用,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前提下,考一些證書對自身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是有益處的。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選擇自己購買相關的資料輔助學習,選擇參加培訓的學生較少,他們選擇的培訓費用也侷限在100--500元之間。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培訓會浪費比較多的時間,而且,如果態度不端正去選擇培訓就顯得太浪費錢了。作為大學生,自學能力應該是比較強的,所以,可以選擇自學考證知識。不過如果想學到更多關於自己所考證書方面的知識,選擇參加培訓再結合自學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4篇

大學再教育,已經超出了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範圍,國家給予的資助相對就少了,大學的發展更多地依靠自身的資源。因此大學期間的學費,生活費等這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卻也是一筆不菲的資金,尤其是對於家境一般或家境貧窮的大學生來說,這筆不菲的資金猶如一個天文數字。據權威機構調查,農村家庭要培養一個大學生,從國小到大學畢業得花63.4萬,這還是保守估計,這意味著農村一個5口中等收入的家庭,要培養一個大學生,其餘的四人都得圍繞這個大學生去拼命掙錢。

而大學生,為減輕家庭的負擔,已經開始試探地尋求兼職,掙一些生活費,開始減少回家的次數,以減免來往之間的路費。而且這些暑期兼職的大學生的數量不小。在海南大學就有近1/4的學生暑期做兼職,沒有回家。這些即將肩負國家現代化建設,承載國家未來希望的大學生,他們的暑期兼職狀況的好與壞不容忽視,而社會給予他們的關注太少,政府給予他們權益的保護措施幾乎沒有,現在大學生反成了合法權益被邊緣化的群體。

有人為大學生叫苦:現在的大學生都在做著民工的工作,拿著臨時性的工資,還要受社會歧視,受企業的壓榨,大學生的暑期兼職狀況堪憂呀!

本研究採用問卷法和訪談法收集材料,問卷調查的物件是xx年暑假期間xx市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南經濟學院,海南醫學院等高校未回家在海口做兼職的大學生。訪談的物件主要是xx市一些酒店,飯館等商業營利性機構的工作人員。

抽樣方法:採取偶遇抽樣,判斷抽樣的方法,在xx市各大高校及商業性營利機構中非隨機抽樣抽選被調查使用者,最終獲得有效樣本分佈如下:

訪談物件依據本人研究的目標選取樣本,來調查大學生暑假兼職狀況產生的原因,問卷樣本量為150人,均是暑假做兼職,且兼職時間超過半個月的在校大學生。

在被調查的150名大學生中,有118名與中介服務公司打過交道,有54名大學生即36%的被調查物件被中介服務公司騙過所謂的中介費用。資金不等,一般在50元到150元之間,而據有關專家說,一般中介費不得超過5元。

一般中介機構收取當事人的中介費時,巧立名目,說是人身保險,檔案費等,並在當事人交納“中介費”後信誓旦旦的作出三天內過來上班的承諾。而最終給予當事人的答覆的流程是:保證立即上班—等待通知—不了了之。事實上,這些中介公司執行的程式如何呢?

據調查,一些中介服務公司和一些企業串通,進行暗箱操作,通過達成一定的分贓協議,採取“分批錄取”,“短期僱傭”等形式共同榨取,分贓所謂的中介費用。

注:a.“分批錄取” 即 公司說第一批已經錄滿,交過中介費的,下一批錄取時優先考慮,在學校等待通知。

b.“短期僱傭” 即 公司編造一些由頭,說當事人工作不合格,把當事人辭退,以接受所謂的下一批交過中介費的大學生。避免交過中介費的大學生鬧糾紛。

當然也有一些學生被個人或流動服務的公司僱用,本來講好是按月領取工錢,但僱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資時找個藉口將學生打發掉,或者找種種理由故意剋扣工資。這也是一種欺騙的方式。還有一些中介公司,以開出高薪以吸引求職者,既而實施欺騙計劃。比如他們打出這樣的廣告:因公司發展需要,現招聘押運員數名,待遇優厚,每月1000元,包吃包住。看到條件這麼好,當然會吸引很多缺乏社會實踐的大學生。

這種不誠信的操作機制令人觸目驚心,卻也是屢見不鮮。

據調查,被騙過中介費的54名大學生中,竟只有13人向有關部門反映過這種商業欺詐行為,18人有這樣的想法,但沒有付之行動。也就是說被騙過中介費的被調查者中,只有24%的人有維權意識和法制意識,大多數則忍氣吞聲,不了了之。

第5篇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作為一種快捷的通訊工具,手機的普及率非常的高,現在中學生擁有手機也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學生對於效能的選擇是十分多的,但我們也能看出,學生們用手機已經不僅僅滿足與打電話發簡訊了,而是把手機當做一種娛樂工具,這種效能不但對學習沒有多大的用處,甚至有不好方面的影響,這並不是家長們買手機的初衷。

在本次調查物件中表示手機是家長購買的佔總比的85%,其次是親戚購買的佔總比的12%,由此可見,中學生在手機方面的消費主要是依賴於父母。

對於新事物接受較快,現代青少年追求時尚、前衛、對新興事物接受能力較強,也喜歡追趕市場潮流,對於手機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32%的學生是要求手機的效能配置能夠高階點,28%的學生是會跟隨潮流選擇手機,26%的學生對手機的品牌是有要求的,會選擇購買自己心儀的手機,只有11%的學生會考慮手機的價位,這可能與不是自己直接支付有關係,一些學生會認為這是父母該考慮的事情。

大多數國中生購買手機的原因是為了與家人、朋友聯絡的佔總比例的60%。對於購買手機與家人聯絡這一目的,據調查顯示,多數父母都是持肯定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對學生購買手機行為的產生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是因為看見周邊同學買了手機產生攀比現象而購買手機的佔總比例的23%,只有12%的學生購買手機是為了學習,方便有時候查閱單純,對於這種購買手機的行為我們是贊同的。還有5%的學生購買手機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通過此的調查,我們發現現在手機對於學生們來說是很重要的,70%的學生在生活中是需要手機的,16%的人覺得手機對於自己來說是一般的,只有11%的學生是覺得手機是不重要的。

現在很多中學生並不是一定需要購買手機,對於手機使用的必要性也不是很大,並不能讓他們對手機產生一種依賴的習慣,影響了他們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