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新春第一課觀後感8篇 《新春第一課,呼吸出更好的自己》——觀後感

近日,由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新春第一課”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作為全國少年兒童的新年禮物,這個以“豬”為主題的課堂不僅讓孩子們學習有趣,還寓教於樂,成為了一堂生動的思想啟蒙課。本文將對“新春第一課”進行觀後感的分享,希望為讀者帶來啟示和思考。

新春第一課觀後感8篇 《新春第一課,呼吸出更好的自己》——觀後感

第1篇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以“留守一份希望·共享一片藍天”為主題的《新春第一課》。通過影片記錄的三個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的點滴,反映我們宜昌市留守兒童面臨的實際困難,展現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愛幫扶留守兒童的典型事例,我被這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

留守兒童陳佳妮,她的爸爸媽媽長年在外地打工,幾乎沒有時間陪伴過她。佳妮愛好畫畫。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拿出畫本畫起畫來。她的畫本里只有花卻沒有爸爸媽媽,這是因為她和她的父母已經幾年沒有見過面了,她幾乎記不清楚她父母的模樣了。而我現在天天能與父母見面,天天能和他們一起幸福的生活。

15歲的留守兒童餘立灝。他的生活來源是靠爺爺種柑橘賺來的錢維持的。他的願望是想當一名主持人,雖然他因家庭條件問題不能及時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不時常回家,可他依舊那麼陽光、那麼自信。可我們有父母的愛的孩子遇到一點點挫折都會很自卑,變得不自信。記得有一次,我們上三年級時竟選班幹部沒選上,當時我灰心喪氣,很自卑。我看玩他們的故事感覺我的生活像在天堂裡,從他們身上我懂得了許多。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用一封信、一本書、一句問侯、一個眼神去關心你身邊的留守兒童,傳遞愛的接力棒吧!

新春第一課觀後感8篇 《新春第一課,呼吸出更好的自己》——觀後感 第2張

第2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伴著響亮的鞭炮聲歡歡喜喜地向我們走來。在寒假期間,我們展開了“尋找家風、家訓”的活動。在開學後,學校展開了觀看《新春第一課》的活動。而本次“新春第一課”的主題就是尋找家風、家訓。

年過花甲的湖北老人羅必炎有八個父母。老人對其八個父母的孝順是這裡的一段佳話。其實這位老人的身世並不平常。

在老人剛滿100天的時候,父母就因感情不順而離了婚。這使老人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創傷。他甚至一度的認為自己是多餘的。父母分別重新組建了家庭,這種多餘感讓他感到越來越強烈。於是,他成年後就當了上門女婿。當他自己組建了家庭後,他也漸漸理解了父母,原諒了父母。(投稿 )

想通後的羅必炎老人變得十分孝順,對自己的八個父母也能孝順就盡力孝順,他的孝順十分讓人感動。村中的一首打油詩甚至這樣說羅必炎老人“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吃就開口,第二天就到手。”我不禁為老人不計前嫌的氣度感到歎為觀止,也為老人的孝順感到感動。

在兩天的陰雨天氣的摧殘下,老人的丈母孃的風溼骨病發作了,疼的她站不起來。他每走一步疼得“哎呦”的一聲叫。這每一句“哎呦”都印在羅必炎老人心裡,一句又一句的“哎呦”讓老人的'臉色越來越沉重,不斷的問候安慰丈母孃。不一會兒,老人就拿來了藥,千叮嚀萬囑咐老人要按時吃藥。這樣的孝,感天動地,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兒女又怎會不孝順?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行為準則,羅必炎老人的家風是:感恩、友善,我家的家風是:勇於承擔,敢為人先。我將將家風家訓在我身上發揚光大。

第3篇

今天,我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一件件動人心絃的事例,讓我們心潮起伏,感受頗深。

“寧兒:……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一封感人肺腑的家書引出了這次的主題。趙一曼烈士用熱血書寫了他們的家風——愛國。

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李元成和付先根之間的那件信守承諾的事情。李元成和付先根既是同鄉,又是一同在軍營訓練的戰友,因此,他們成了一對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們之間還有個協定:如果對方不幸為公捐軀的話,另一個人就要幫助照顧對方的父母。正當他們一起並肩作戰,盡享“兄弟”之情時,“天有不測風雲”,付先根為公犧牲了。這個噩耗讓李元成悲痛不已,整天沉浸於無限的悲傷之中。但,悲痛之餘,他又想起了他們之間的約定——要替對方照顧對方的父母。於是,他立刻向伯父和劉媽寫信……時光飛逝,他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照顧著他們,一直照顧了35年。他,無疑是輝煌地演繹出了“誠信”這個詞……

這次的《新春第一課》,教育了我們許多、許多,告訴了我們家風的重要性,也用一個個事例震撼了我們……讓我們再次呼籲這次的主題:“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

第4篇

我看了新春第一課的時候是什麼內容?當然是留守兒童。我想:他們在農村裡,爸爸媽媽常年不回家,他們非常想念爸爸媽媽。我再想我們,穿的那麼好,吃喝方面也都很好,我覺得我們要關注他們,讓他們多學點知識,最後長大了,讓他們走出大山,去實現他們的夢想。

我看了他們都只有一個小小的願望,那就是讓爸爸媽媽從工作的困擾走出來,去陪孩子多一點時間,讓他們健康成長。每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他們不要任何東西,只要爸爸媽媽回來,給孩子們一絲的關愛,讓他們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我覺的留守兒童是最可憐的,因為他們沒有爸爸媽媽的關愛和陪伴,上學要走很長的路,來回至少要一個小時,有可能要把鞋子走爛。要是冬天就不好了,因為踩到鞋子裡面的雪會化成冷水,會把腳凍僵。第二可憐的是爺爺奶奶,因為爸爸媽媽把希望給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的壓力也很重,有時候只要不注意,就會有問題。我更覺得農村的人都很可憐,因為幾年才能買一次新衣服,在農村裡買一件新衣服都非常好了。第三可憐的人就是爸爸媽媽,因為工人在工地上一不小心,就會出事,更大的是會死。

我真想對他們的爸爸媽媽說:“你們回來是孩子們最美得心願,孩子們都要您們的關愛,你們快回來吧!快回來吧!”小朋友們:“我祝你們爸爸媽媽萬事如意,安康回家。祝你們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你們的夢想和心願早日實現!再見!”

第5篇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關愛留守兒童。看完後,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晏爽姐妹倆,她們的媽媽有精神病,爸爸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她們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而我呢,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媽媽和外婆的悉心照料,時不時還鬧鬧小脾氣,爸爸雖然在武漢上班,但每週末都回來陪我。晏爽姐妹倆必須獨自走完長達兩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學校,而我家離學校只有幾十米,上下學都要媽媽接送,這讓我很羞愧。

記得有一名留守兒童的願望是:我想到宜昌去上學,接受更好的教育。再想想我自己,我在宜昌最好的私立國小上學,享受著最優的教育資源,但卻沒有認真學習。

城市裡的孩子受到了太多的關愛,很多留守兒童因為缺少愛性格變得孤僻。與那些留守兒童相比,我太幸福了,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愛我的人,同時,我們應該關愛留守兒童,盡力幫助身邊的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受到愛和溫暖。

點評:小作者的感受是深刻的,她擷取生活中的點滴進行對比和感悟,深深體會到自己所擁有的幸福,也開始反思自己,該珍惜擁有的一切了!讓孩子從別人的生活裡去發現自己,改變自己。我想這就是《開學第一課》的初心吧!

第6篇

開學第一天,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其中主要講解了宜昌的巴土文化和宜昌未來的發達和宜昌的位置,也說明了它在湖北省內的排名在第二。也表達了宜昌有三峽大壩、葛洲壩,擁有“水電之都”“文明城市”的稱號。

宜昌因地形良好,“易守難攻”所以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還有屈原與關雲長曾住在此地,對我而言,宜昌也實在是個“風水寶地”,在這裡還可以充分感受長陽那兒的豐富的巴土文化。我也在想宜昌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呢?大概是滿街高樓大廈,也有良好的綠色環境。

宜昌真好,我愛宜昌,這裡還傳承了巴土文明,想必別人也是這麼想吧。

今天我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主題是: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主要講述了周立榮、胡振浩等人弘揚家鄉文明,把家鄉文化發揚光大的事蹟,其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周立榮發揚巴土文化的事情。

周立榮是長陽人,從事文藝創作三十餘年,他鄉音不改,堅持為心中神聖的巴土歌唱,獲獎無數,他曾以一曲《巴土戀歌》獲得了文藝“五個一工程獎”。在他的引領下,巴土文化漸漸發揚光大,這些文化後來被他牽引到了各所學校,五峰國小同學們的巴山舞在一次演出中也獲得了二等獎。

看了今天的這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宜昌的文化是那麼的悠久、古老,我愛我的家鄉——宜昌。

第7篇

我曾看過很多好看的節目。有的令我捧腹大笑;有的令我感受頗深,記憶猶新;有的令我眼花繚亂,感同身受今天,老師組織我們看《新春第一課》,節目裡的每一個點點滴滴的小細節都牢牢的刻在了腦海裡。

這個節目主要是圍繞著四個人物:徐夢婷、黃露露、曹浩和趙雲蕾這四位堅強勇敢的人講述的,其中我最敬佩的還是徐夢婷,三歲時父母離異,五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八歲爺爺去世,奶奶癱瘓在床,獨自撐起整個家庭,和奶奶相依為命。她餵豬,做飯,餵奶奶吃飯,然後再去上學。而我們小時候,只會向父母撒嬌,要棒棒糖吃;徐夢婷沒有爸爸媽媽對她的溺愛,也沒有奶奶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當她面對這種種現實時,她說:命運對任何人都是不公平的,但與其抱怨命運的不公,還不如坦然地去接受它。就是這樣一個小小年紀就承擔起整個家庭的小夢婷,不抱怨命運的坎坷,反而學會感恩,值得令人敬佩和讚揚!

但是,看到了小夢婷那我們所謂的灰色童年,我們是否應該沉思,我們為父母,為爺爺奶奶做過什麼呢?或許你還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或許你清早起床還在叫喊著:媽媽,你快點,我要遲到啦!;又或許你還在哭著鬧著,與父母頂嘴當看到不幸的小夢婷時,你是否會汗顏?你是否覺得比起夢婷自己做錯了很多?

那從今天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父母回到家,為他們端上一杯水;父母勞累的時候,為他們揉揉肩,捶捶背;開始學著為自己做飯,洗衣服,洗碗筷學習小夢婷為身邊的人承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

看了《新春第一課》,一個名字映在了我的腦海裡,她就是徐夢婷,每每想起,我們都深刻的記住了一句話:百善孝為先。我們要時時想著守護在身邊的親人,孝順他們,愛護他們,學會感恩,學會回報。

第8篇

今天,是我們四年級下冊開學的的一天,我們觀看了新春第一課,觀看了鄉村和農村一大群可憐的流水兒童。

今天我們大家到了學校,第二節課就開始看了。這一群留守兒童上下學的路,基本全部都是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都是孤單一人,沒有人陪伴。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長期在外打工,所以從小當家,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

因為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所以他們都很自卑,總是覺得自己和別人或同學與眾不同。

因為他們經常在學校不開朗、很鬱悶,所以被教育局和直播宜昌發現了這些留守兒童,就給他們帶去了陽光般的溫暖。教育局給每個學校配備了電話工,每週電話工到校一次,免費讓留守兒童用電話和他們的父母聯絡,可以讓這些留守兒童們更開朗、更活潑、更自信。這樣他們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讓他們知道朋友的幫助也很溫暖。

直播宜昌還為這些留守兒童們捐贈了愛心書屋,給每個學校的圖書室增加了三麻袋的書,讓留守兒童們可以懂得更多課外知識,並對這些學校以二十八萬助學資金,讓他們的學習生活更加美好,更加認真!

看完了《新春第一課》,我想對那些留守兒童們說:“你們所做的,我已經知道了,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你是我們大家的偶像!”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