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學校科研工作總結8篇 科研工作年度盤點:成績斐然

本文為學校科研工作總結,總結了近幾年科研專案的情況,分析了學校在科研領域的成績和不足,並對今後學校科研工作做出了展望和建議。

學校科研工作總結8篇 科研工作年度盤點:成績斐然

第1篇

1.規範管理,摒棄違背教育教學規律和素質教育精神的做法,建立健全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素質教育精神的規章制度,把時間、健康、能力還給孩子,全面建設合格學校,全面貫徹課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學生。

2.貫徹落實《xx市中國小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學科實施意見(試行)》和《關於加強省、市級“教學工作示範學校”教學管理的意見》,不斷完善教學教研管理評價、質量評價等相關機制,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3.增強質量意識,科學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向教學一線大力傾斜,一切服從服務於教學需要。實行“高立位決策,低重心執行,近距離服務,走動式管理”的執行模式。建立落實教學工作責任制的有效體系,增強目標引領作用。

4.積極改革評價和考試製度,有效推進素質教育。探索並構建促進學生成才、教師發展、學校新課程實施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引導和考試診斷、導向功能。進一步規範教師教學實績考核工作,並加大考核結果在評先樹優和職稱評聘方面的權重。

(二)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5.全面貫徹課程方案,開齊開足課程。做到總課程表、教室課程表和教師授課表三表一致,嚴格按課程表上課。國家課程方案是一個保障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課程方案,落實好國家課程方案,素質教育就有了基本保障。繼續學習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等檔案,進一步明確課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切實把國家課程方案落到實處。

加強對音、體、美、微機教師的培訓,同時加大對音、體、美、微機、英語學科的質量監測和樂考調研。

組織開展素質教育成果展示活動(繪畫、書法、學生手抄報、文藝匯演、運動會等),促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

6.繼續開展“新課程達標課活動”。組織好第四批課改達標驗收和第三批“課改標兵”評選,力求課程改革取得新的成效。該活動時間順延到20xx年底結束。

(三)聚焦課堂,積極開展課堂教學建模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7.課堂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提高質量的主渠道、主陣地、最關鍵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是最基本的教學活動,也是評價教師綜合素質和創造性勞動成果的主要內容

改革備課形式。傳統的備課模式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完成一份或幾份全冊教材的備課,“各自為政”,耗時費力,使老師疲於備課,致使每週的教研活動往往流於形式,教學效率不高。為此,必須對傳統的備課形式進行改革。教師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備學生,也要備教法、學法,還要備創新點、知識延伸點。實行單元備課負責制與集體備課相結合的形式,根據教研組長的分工,主備人提前一週寫出本單元的教案初稿,教研會上,大家就這一單元中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教學環節的設定進行研討,然後由主備人執筆修改完成通過教案,然後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風格,寫出自己的處理方法,突出教師的個性與特色。對於不同年齡、不同素質的教師提出不同的備課要求。十年教齡以下的的教師要寫出詳實的書面教案,帶多門課程的教師可選取一門主要課程寫詳案,其餘的課程可按十年教齡以上教師的要求進行簡案備課。十年教齡以上的教師、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可自主選擇適用於實際課堂教學的教案表達方式,如製作卡片,也可以在教材上增、減、調、換、圈、點、批、注等,形成有文字記錄的實用的簡案,但每學期必須寫出10篇精品書面教案供全校教師學習、借鑑。

加強集體備課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集體備課制度,強化以教研室統領的學科教研組備課研討活動。制定學科教研組活動計劃,定時間、地點、主持人、活動內容及形式。教研員、校長、主任分包參與年級學科組集體備課活動,學科教師參加集體備課活動的出勤情況及參與活動質量都將納入本人的年度工作考核量化。以求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性。

8.立足實際,切實搞好課堂教學建模工作。一方面積極借鑑、吸收外地先進課堂模式,如:語文的“雙主線”教學模式,數學的“三五四”教學策略,“310”的課堂教學模式等。另一方面要繼續執行“聽課視導”制度,有計劃地到學校進行聽課調研,發現和培植典型,總結和推廣富有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紮實深化“達標課”活動,加強研究,搞好與課堂教學建模工作的有機結合,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從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9.完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打造高效精品課堂。課堂應增強目標引領意識,真正達到“低耗高效、減負增效”,實現“當堂清”目的。

(四)強化常規管理,探索教學管理建模,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根本保障。

教學常規是教學的基本章法,是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的基本保證,是教學管理工作的永恆重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渠道。必須紮紮實實地把教學常規管理落到實處,管理者要做到常抓常新,教師們要常做常新。

10.深入開展“學、查、糾”活動,進一步提高規範、高效落實教學常規的水平。各學校要根據《關於開展“學、查、糾”活動,進一步強化教學管理的指導意見》(x教發〔20xx〕58號)檔案精神,進一步深化“學、查、糾”活動,真正將集體備課、樣案教學、聽課評課、作業批改等教學常規落實到位。常規檢查每學期要進行兩次,教導主任每週對教師的備課實行超周檢查簽字制度。為規範課業設定批改,教導主任每月對學生的各類課業進行檢查一次,確保減負增效落到實處。

11.精心做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建模工作,促進學生持續學力發展。“習慣決定命運”,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班風、學風、考風,直接關係教學質量,風氣也是教學質量。要因地制宜,將培養學習習慣的內容具體化、系統化。在班主任和全體教師中廣泛開展培養學生習慣建模活動,切實提高學生學力水平,促進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建設。

(五)優化校本研究,提升教師業務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12.大力推行教師的行動研究,立足崗位促專業發展。每位教師都是名副其實的行動研究者,只有教師成為教育研究的完全參與者,素質教育和新課改才能落到實處,得到有效推動。行動研究主要指,基於教育教學實踐的各項問題研究,如教學案例、學案導學、教學反思、集體備課、試卷分析、教學常規每個環節,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不斷地帶著問題去實踐、反思、驗證等等。立足實踐,邊學習、邊研究、邊積累,教師專業得以發展,校本研究得以深化,教育質量就能大幅度提高。

13.組織好四項活動,建立打造教師業務成長的有效機制

①理論學習活動。多元智慧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也是第三批市鎮級課改標兵教師理論考試必考內容。

②兩類“四課”活動。創設機制和平臺,開展教師全員“聽課、評課、說課、磨課”活動和教師執教“優質課、研討課、示範課、學標課”活動。

③讀書活動。建章立制,營造書香校園,促進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切實提高自身素質。

(六)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打造教育名優品牌,促進教育快速發展。

14.加強對名師培養力度,促其成為新課改的引領者。完善教學新秀、骨幹教師、教學能手等評選、管理、考核制度,對評選出來的明星教師、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實行動態管理,並組織他們進行講座或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帶頭作用。今年九月份將開展第三批課改標兵評選工作。

學校科研工作總結8篇 科研工作年度盤點:成績斐然 第2張

第2篇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之一,是教師處理教材的主要形式,集體備課必須立足於個人研究,在充分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前提下,以學科備課組為單位進行集體商討,探討教法、學法,共同研究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同時兼顧學生的基礎和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完成教學案的預設。年級組集體備課不僅可以充分發揮集體智慧,以老帶新,又可博採眾長,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1、學期初共同研討教材,學習教法、學法,制定本學期學科計劃。

2、學習新課程標準,共同研讀各學科階段性教學目標,讓新課程標準深入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的心中,成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形成的總抓手。

(一)初備。每次集體備課的內容就是下週的教學內容,根據市下發的課程進度表,每週每課安排一位主備人。這樣保證主備人能集中精力吃透每一課教學內容,並就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設計,然後形成交流意見。輔備人在集體交流前必須將教材通讀,理清教材的知識體系,並進行初步的教學設計。我們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在形成教案前,主備人、輔備人可以在書上圈一圈,劃一劃、注一注,也可以在紙上寫一寫,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列出自己的困惑或疑問,交給本集體備課組主持人,(主持人一般是備課組長,由德高望重、有教學實際經驗的中老年教師或骨幹教師擔任),以便在集體交流時有重點,有程式、有針對性的討論進行,以提高交流的實效性及交流速度,從而也防止集體備課的流於形式。

(二)集體交流。集體交流以討論並形成教案為主,並附以討論教、學具的準備、練習課的設計、安排。首先由主備人圍繞討論提綱談出自己對本節課或本週內容的見解、看法及教學設計。輔備人隨之以補充、完善。然後由主持人組織大家就備課時的困惑或上週教學實踐的反思進行討論交流。交流不拘形式,有時就一點有感而發,有時就整體發表見解,集體備課組的成員邊聽邊發表意見,並隨時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在交流時,我們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傳幫帶的作用,對他們主備的材料進行重點交流;對才入門的青年教師主備的課進行重點評析,評析時對考慮周密,教學案設計有創意、有實效的教師給予重點鼓勵,並予以表彰。在爭執疑難問題時我們主張教師要以事實為基礎,引經據典進行批駁,防止武斷及個人主觀主義的產生。 力爭每次集體備課既形成備課教案,又能解決或探討教學中的一些熱點難點的問題。最後由備課組長小結本次集體備課情況,部署下一週的教學工作及集體備課內容,整理好本次集體資料,填寫好集體備課記載表,整理好後裝訂成冊,交教研組長及分管本組的領導簽字,最後交教導處歸檔。

(三)形成教案。集體交流之後,由主備人綜合了集體的意見和智慧,在個人初備的基礎上形成教案。然後由主持人審閱後影印數份交給每一位輔備人。為了保證教案及時發到每一位輔備人的手中。我們要求主備人必須在週六將教案交到輔備教師手中。

(四)個性設計與反思。每位教師特別是輔備人拿到教案後要根據自己的班級情況、個性特點,對集體形成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然後在備課上進行圈改批註,從而形成符合自己班級實際、符合個性特點的新教案。

(五)對集體備課加以驗證。我街道的做法是,一次集體備課活動結束,就舉行一次教學觀摩,而開課內容就是那次集體備課的內容。這樣做,使大家都能看到他們的集思廣益在課堂上的體現和不足地方在教學中的暴露:使大家感到,每研究一堂課,對課改中課堂教學目標的把握、情感態度的培養、學習方式的轉變等種種疑問,就找到了一個滿意實在的現場回答。在課程教學完成後,教師要針對教學實踐寫出教後感(或教學反思),教後感要有針對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觀、實際地總結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法和學生學法的成功之經驗和尚存在的困惑與不足,對今後的教學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一學年下來,老師們的業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的見解隨著一次次的備課活動逐漸變得精闢而敏銳,這不能不歸功於這種“實踐檢驗真理”的做法。

1、做好準備,嚴格遵守集體備課的時間。各任課教師要認真聽取備課組長的安排與排程,在集體交流前,充分挖掘教材,寫出可行性極強的教學討論稿,然後在備課組長的安排下,充分利用每週三下午業務學習的時間在會議室進行集體備課,並由專人做好記錄。然後根據交流意見,修改討論稿,形成計劃教案,然後交備課組長檢查修改後,進行實施,影印出數份可行性教案在每週六前交給輔備教師,由輔備教師進行修改批閱,形成具有個性特點的實效性教案。每次活動程式要抓緊抓死,以免落入形式。

2、固定每次備課內容:根據本街道學校少,班額少這一實際情況,我們和其他學校教師一起,劃分了集體備課協作區,根據教材編排體系制定好本學科集體備課計劃,安排好備課內容和中心發言人,讓每個教師都能超前備課,做到心中有數。

3、集體備課要討論的內容要落實到位。每一次集體備課我們主要討論下週上課內容、重點、難點、注意點及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學策略教學環節設計等等,每次只有完成任務,備課組長總結安排完下週任務後方可離開。

4、加強管理。學校業務領導包扶各個年級組,並深入到每次集體備課之中,進行交流、探討、反饋。教師每月的集體備課總分納入教研工作測評,備課組內按該總分分為一、二、三類,一類6分,二類4分,三類2分。分類得分與月教學教研掛鉤,與年度綜合考核掛鉤。集體備課的改革,促進了教師學習課程標準,深鑽教材,相互監督、相互競爭,為教師提供了學習、合作、競爭的平臺。

1、集體的智慧為每個教師分擔了任務,由原來的“個體勞動”變為“集體性質的勞動”,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使教師從無謂的抄寫中解放出來,並有了博覽群書的時間和認真進行教學研究的工夫;其次,通過集體備課,教師在無形中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斷進步,每當大家在一起交流、研討時,帶給自己的是永久的“營養”,自己也頗感欣慰。更重要的是帶給學生的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協作互動的活動,要使備課切合實際,有的放矢,教師就必須深入、全面地瞭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知識水平、智力層次、接受能力等基本情況。只有這樣,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我們才能做出準確科學的估計,從而預見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做到有備無患。

在備課當中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有的備課內容選擇不恰當,課時量偏多、偏少;討論易離題,往往從教法學法扯到學生表現上去等等。這些,都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教研工作中加以注意,改正。

第3篇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在上級教育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立足當前課程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學期學校的中心工作,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充分發揮教科研在課程改革中的先導作用,依靠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本學期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具體做法彙報如下:

要開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須做到思想認識到位。本學期充分利用週三下午業務學習時間,以教研組為單位,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國家關於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針政策,組織認真學習與特教相關的教學刊物。通過看教學錄影、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培訓等方式,提高了全校教師教科研業務水平,使大家深刻認識到教科研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校的發展和個人的提高都必須要有教科研來支撐。

我校十分重視和加強教師的理論和業務學習,採用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提倡寫業務筆記、學後反思、教學隨筆,讓先進的教育思想牢牢紮根於每位教師心中,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1、堅持教研與科研相結合的方式,完善校本教研機制,深化課題研究,推動課改程序。充分利用學校主課題的核心引領作用,通過學科間的有效溝通與積極整合,帶動語文、數學、音樂、、律動、資訊科技、烹飪、語康以及自閉症等的課題研究,形成“科科有專題、人人搞研究”的良好局面。

2、做好課題管理工作,對已立項的課題根據實驗方案認真實施,動員教師“人人關心課題、人人蔘與課題”,45歲以下教師人人有課題,人人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課題研究方案,積極建設科研骨幹隊伍。

3、建設好我校市規劃一般課題《通過多元化職業教育課型研究,滿足智障學生就業需要》大課題下九個子課題的研究工作。通過該課題研究和實驗,通過組織骨幹教師攻關,開展學習研討,研究典型課例,總結實驗成效,把實驗不斷引向深入,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改進教學,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定期進行課題研究交流會,注重了課題研究的計劃性,實效性。

5、抓好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注意落實研究計劃,蒐集、整理課題實驗有關原始資料,加強課題實驗工作的階段性總結,每月開展活動,注重交流。

通過校本培訓和教研活動,以理論闡述和案例剖析相結合的形式,向教師講明新課改形勢下,備課的形式、環節和要求,瞭解課堂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及如何在教學中落實這些原則。要求教師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基本學習習慣並在教學過程中持之以恆地貫徹和培養,並能通過學習培訓,讓實在、實用、高效的課堂呈現在啟迪校園。

突出抓好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學校通過多種形式督促教師在普通話、書寫、教研能力、微機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教導處在教研活動中設定有精品課、教研課、家常課三個層次組成的教學研討體系,進一步豐富校本教研活動。精品課展示優秀教師的先進理念和精湛的教學藝術。教研課主題明確,採用集體式備課,或一人上一課,眾人研討,或多人上一課,博採眾長。家常課旨在提供“原汁原味”的課堂,發現課堂中潛在的真實問題,共同尋找研究點,共同商討、共享經驗、共享成果。

10月份,我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了“第二屆全國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資訊科技綜合應用能力大賽”的觀摩學習活動,通過學習研討交流,進一步提高了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教師的反思能力。

11月中旬,學校以學科組為單位,組織教師參加了“市特殊教育進取杯”“市特殊教育開拓杯”教學大賽。大賽前夕,教師們開展了課題課的交流研討活動,課題組事先認真分析了教材,研究了教法並討論了本輪研究課的研究重點。教師根據組內成員的評課和自身的反思,進行多次備課、上課,使研究課真正能為課題研究服務。

11月末,學校又以“教師自學材料交流彙報”為主題開展了一次科研課題的研討交流活動,闡述瞭如何將自學材料中好的方法借鑑到自己的課題研究中,並將具有推廣價值的資料推薦給其他教師。

12月末,學校開展了“校級科研骨幹”的評選活動。本次活動設立了以校長為首的評選小組,根據教師積累的科研材料和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下評選出了2名校級科研骨幹。這兩名骨幹將在以後的課題研究過程中起到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其他教師從事課題研究。本次評選活動嚴肅認真,在教師中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和長遠的影響,將促動教師在今後工作中更加認真、積極開展科學研究。

本學期,我們根據上級部門及學校的工作安排,組織廣大教師(特別是課題組老師、青年教師)認真撰寫了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教學設計、教學案例等,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評比。教科室及時做好徵文資訊的傳達、論文質量的把關、徵文結果的反饋等工作。多篇論文、教學設計等在國家、省、市級範圍內獲獎。

本學期,我們在確保各項課題研究紮實開展的同時,根據上級有關檔案精神,對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教科研開展及成果進行公正的評價,且納入年度考核之中。對於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包括進行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獲獎、交流等)的教師,根據學校獎勵細則進行加分獎勵。

回顧本學期的教科研工作,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充實。我校現在存在的困難有缺少科研經費,學校的辦學經費緊缺,導致科研經費受限制;學校不能建立校園網,不能開展網上論壇。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克服困難,努力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提供資訊交流的場所,使教科研工作穩步前進。

第4篇

本學期,我校教學教研工作主要縣教研室的工作計劃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大力推進教育科研,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紮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以學生髮展為根本,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下為我校教科研工作總結。

開展了多讀書,讀好書活動。採取多種形式鼓勵教師多購書,多讀書,讀好書,使學校真正成為“書香校園”。繼續開展教師基本功訓練活動。學校經常性的進行“三筆字”的訓練,夯實教師的基本功。藉助網上遠端研修平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全體教師參與了網上遠端研修,每位教師進行了網上聽評課活動,並認真寫出了觀評課報告,同時,按上級要求設計出了資訊化案例以及相應的課件等資料,促進了教師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的能力。

我校結合建設書香校園活動,掀起讀書熱潮,特別是開展教師讀書活動,網上學習與網下學習相結合,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既能及時瞭解教改動態資訊,開闊視野,又能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2、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對教師業務能力的培訓

積極搞好校內的校本培訓,在校內開展名師視訊學習和校內公開課交流活動。同時還有針對性的地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聽課觀摩活動。在這一學期裡,我校組織部分語文和數學教師邀請鎮教研室和兄弟學校到我學校觀摩課堂教學,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提出指導性建議,為我校教師的成長注入了動力。

在校內教研活動中,我校重點成立了“語文”、“數學”、“英語”三個教研組,由教務處牽頭,制定好教研計劃,寫好活動記錄,學期末做好教研工作總結。每組先推選出較為優秀教師講一節校內展示課,其他相關教師參與聽課,課後進行說課評課活動。再有每組中的其他教師講一節校內公開課,進行說課評課活動。通過教師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我校根據期初制定好的教研工作計劃,根據學科特點,深入開展各科的校本教研活動。做到研訓一體原則,既有教研課的觀摩研討,又有專題性的理論學習。使每一次的活動都對大家有一定的觸動。舉辦一課多研、同課異構活動。通過活動,增強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互相瞭解、互相學習。注意總結經驗。在這一學期裡,我校的教師能按要求做好教學反思,撰寫教學反思共計xx餘篇,能積極把理論與實踐相聯絡,有意識的把實踐上升為理論撰寫成文章。

本學期,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繼續堅持進行。其中,教師共同聽課,共同評課,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學習製作課件,使用課件上課是校本教研的一大亮點。鼓勵教師學習製作課件,運用課件上課,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水平。

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質量。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讓靜止的影象動起來,可以“引其觀、誘其思、導其向、排其難、解其疑、探其源、窮其理”。所以,我校在校本教研時,還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

做好各種計劃、檢查、訓練和總結學期初我們就制定好了教學工作計劃,教研工作計劃及人員安排,期間每月對教師的備課,作業批改,教師聽課記錄進行檢查。本學期,我校積極做好國小生五項基本功工作,對學生閱讀訓練、古詩詞背誦、口算達標、規範字書寫、英語口語等訓練常抓不懈。

抓好制度建設,落實教學常規全面貫徹新課程計劃。開足課程,上足課時。校長、主任親自上課,並經常深入課堂聽課,瞭解情況,探討策略、解決問題。加強教學全過程監控工作,提高教師質量意識。做好培優輔差工作,教師能制定好培優輔差的計劃,並按計劃實施,落實好各項措施,確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做好教案、作業等常規檢查,完善校內常規自檢方案,發揮教研組長的作用,做到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開展好學校興趣小組活動,響應上級開展各種學科競賽活動,注意培養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科知識互補,實現以活動促教學的目的,在各項競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總之,在過去一學期,整體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更面臨許多的困惑,如果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抓住每一項制度的落實,工作會做得更好。

第5篇

教育科學是教育教學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也是一所學校教育發展的助推器。教育事業要發展,教育科研要先行。教育科研與學校教育改革和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在“用明天的眼光辦今天的學校,用理想的教育創美好的未來”的發展理念下,我校在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以教科研為載體,走學校特色辦學之路——兩因:“因人因材施教”;兩真:“真心真情育人”。

全力做好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為達成學校“人人有發展,個個能成功”的辦學目標而服務。一年來,學校緊緊圍繞辦學目標,教育科研工作發展較為迅速,成果較為顯著,現將主要工作作自我總結。

一、以建立學習型校園為先導,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

學校要始終保持領先地位,決定因素是思想,是人的精神狀態。因循苟且,猶豫無為可以一時,而不可曠日持久。面向未來,為學生提供充分滿足發展需要的教育,我們不可一日停止學習。我們倡導教師要成為“學習型群體”,從辨證統一的觀點來看:個人的自我超越可以促進學校的自我超越,學校的自我超越也可以強化個人的自我超越。,我們提出“學習是教師教育生命之源”!讓學習成為學校發展的源動力。

1、率先垂範,校長成為首席學習官。學校行政領導均積極投身教科研,校長都有自己負責的各級課題,並擔任主持人或研究組組長,親自參與課題研究方案的制訂、課題研究的操作實施以及階段小結、論文撰寫等各項工作。校領導的身先垂範,極大地帶動和促進了教科研工作的開展。

2、創設文化,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制訂了教師學習制度,要求教師每人每月寫兩篇以上的教學隨筆,每學期交一篇論文。這學期起,還專門完善了教師閱覽室,要求教師加強學習,作好摘錄,寫好讀後感與案例分析。對行政人員和有稱號教師的要求還要上升一個臺階。並在每學期結束時,對教師的學習研究情況進行總結,按照制定的學習制度和考核獎懲制度給予先進的教師激勵。特別是在本學期,我校特意完善了教師圖書閱覽室與閱覽制度,為教師創設更好的學習環境。

3、以校為本,搭建教師學習的平臺。我們是從以下幾方面搭建學校的學習平臺的。首先建立系統的學習組織,以校長為中心的行政領導學習系統,以教研組為單位的教師學習系統。以獲最高稱號教師為中心的骨幹教師學習系統等。這些組織又相互聯絡、溝通,交融。其次大力加強校本培訓。以提高全體教師的素質為目標,立足於學校的現有條件,開展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活動。有每兩週一次交叉進行的骨幹教師講座和案例研。有備課組開始前十分鐘的組員輪流主講制。有專題研討活動,有結合課堂實踐的“一課三議”“三課一評”活動。我們認為,學習一定要為實踐服務,從實踐抓住學習的契機。

而學校“錘鍊”師資的“四大工程”——龍頭工程、名師工程、青藍工程、夕陽工程,都把教師的教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前三個工程,要求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從最基本的行為研究入手,從課堂中搜集研究案例,提煉理論;又從課堂中檢驗研究成果,凸現研究亮點。依託師資工程建設,極大的地推動了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發展。

現在,一個人人蔘與教科研的濃厚氛圍已在我校形成。

所謂點、線、面,分別指具體的立項課題、教科室常規工作、學校教科研工作思路規劃三個層面。在教科研工作實踐中,我校注意做好點、線、面的有機結合,積極有序地展開教科研工作。根據學校教科研工作規劃和目標,教科室制訂了《呂良中學教科室主任工作職責》、《呂良中學教師學習制度》、《課題研究組織機構》,並認真組織實施。教科研室從課題立項、目標制訂、步驟安排、方法採用、課題研究總結等各方面進行巨集觀調控、微觀指導,加強過程管理。教科研室制訂了“立項課題研究階段情況報告制度”,要求課題承擔者嚴格按照研究計劃,做好資料採集、文獻資料收集整理等工作,確保在預定的時間內拿出研究成果,並一月一彙總,上報課題研究月報表。

我們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參觀考察,參加學術活動,瞭解教改動態。對縣教研室或片中心組織的每次教研活動我們都是踴躍參加。我們要求各課題組成員、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等帶頭博覽群書,不斷提高自己,使自身發展與群體發展共同進步。並把這一要求納入教師考核範疇。推行撰寫“教學筆記”制和學習摘錄,並有感即發,及時記下心中所感、所惑。要求45週歲以下的教師,必須每月寫以上的教學心得或教學小論文等。並按要求列印成稿由有關領導檢查,給出評語

學校教科研室大力做好教育科學研究的發動和組織工作,舉辦各種講座或經驗交流會,及時總結和借鑑教科研究成果,在校內引起了很好的反響。校本培訓一學年就舉行20餘次,每次校長盧鋒率先帶頭主講,內容包括有《國小課堂教學的觀察與思考》《新課程與教學改革》等。江蘇海門實驗國小校長顧青山上示範課《分數的初步認識》,作專題講座《漫談三學國小數學教學》;市教育局教科教研室主任黃大龍作專題講座《試論新課程環境下教師課堂行為的價值取向》。講者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及教學經驗,例子真實生動,講解深入淺出,使聽講者受益匪淺。講者與聽者都在此項活動中得到提高。

在三年的實踐中,全校教科研工作立足科學,講究規範。省級立項課題子課題《國中化學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縣級課題《農村中學綜合實踐課課程資源的開發》立足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教育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通過教研組子課題研究的開展、研討課活動、案例評析等途徑進行實驗研究,收集整理成文30餘篇。在縣教科室的具體指導下,各課題組嚴格按照科學性、規範性原則,克服盲目性、隨意性,切實按照各子課題研究方案和計劃展開研究,從而保證了立項課題研究的有序展開。

學校認識到,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需要理論與實踐的全面結合,需要教師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因此,教研與科研必須緊密結合,才能更好地為提高素質教育質量服務。學校提出了“教研科研一體”,並積極實施。

學校把課題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結合起來,各課題組活動時間與教研組活動有機結合,避免活動量過大而影響活動實效。每次活動要做到了有專題,有課例,有小結。每次活動前,課題組長作好充分的準備,圍繞學校研究的課題和課題組的子課題,組織本組的教師開展討論和研究,同時,認真做好活動記錄。每個課題組至少能上好一堂體現研究課題的實驗課,比較有活動質量。

為謀求學校自身發展,探索學校特色辦學之路,在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制訂了“長遠構想,立足校本,健全機制,科研引領”的實施策略,重視教育科學課題研究的孵化作用,把教育科研作為學校特色建設的先導工程,整合、優化學校的各級、各類課題,圍繞特色建設組織科研活動,提升特色建設的層次。圍繞教育教學這一核心,強化“以教科研為先導”的意識。深入展開課題研究,加強課題的過程管理。積極發動和組織教師認真實踐、積極總結,深入教育教學各領域進行改革和研究。促進學校辦學的特色發展。學校的特色建設可以成為“亮點”,切實拉動學校各項工作的完善。我校在這方面也化了大力氣,下了大工夫,努力耕耘,具體探索了以下做法

制定了行動計劃:緊緊圍繞特色辦學目標,構建“一個系列”:按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形成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的特色教育體系。狠抓“兩個參與”:學生的全員參與,教師的全員參與。開闢“三個渠道”:1、主攻課堂教學;2、延伸其他學科;3、抓好延伸拓展。優化“四個結合”:1、明確目標與分層要求相結合;2、群體訓練與個體指導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培養興趣與培養特長相結合;3、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4、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實施“五育並舉”:以特色教育輔德、益智、健體、求美、促勞。

在課堂這個主陣地上,結合學校教育科研階段成果,從學校實際出發,力抓課堂教學這個重點,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1)建立了優秀生、後進生學習檔案;繼續實施等級評價制度,以激勵為目的,取消劣等評價,把原有的“不及格”等第改為“待努力”;重視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視考查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2)根據《新課程標準》下的評價新要求,我們制定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並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課程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探究性”課堂教學評價方案。不僅評價教師的教,更注重評價學生的學,而且要通過評價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初步建立了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體系,促進了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

在校領導的重視和引導下,通過教科室的認真組織實施,經過全校教師的全員參與、協調配合,我校教科研工作已初見成效,已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成果。

兩年來,我校教科研工作立足科學,注意創新,追求實效。積極主動響應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的趨勢,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提高。

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骨幹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並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與科研實踐中不斷取得新成績、新成果。我校現有蘇州市級學科帶頭人一名,市教學能手一名,市教壇新秀六名。今年,又將有2名教學能手,3名教壇新秀被命名。一年來,學校教師在縣級以上發表或獲獎論文、案例、教學設計等25篇。師生在各競賽中獲獎58人次,片以上評優課8人次獲獎。

目前,“教科興校”“在教科中成長”已成為學校全體教師的共識。雖然說,教科研工作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但它絕不寂寞。上至領導下至普通老師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投入和付出都越來越多。我們深深地感到,有了上級部門的鼎力支援,傾力襄助;有了全體老師的滿腔熱情和無私的奉獻;有了大家實際行動上的真正參與,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會越走越好。

為了提高教師教科研的水平,我校對全體教師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培訓,一年來我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了各級培訓,學校也安排進行了學科培訓,詳細內容請看下文學校科研年度個人工作總結。

1、組織教師教師參加各級培訓,學校安排進行學科培訓

在瞭解學科特點和學科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深入學習課程標準,對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輔導與解讀,瞭解新教材編寫的整體思路與主要原則、基本框架、內容體系與特色和對教師的相關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探索與課程標準相適應的教學模式。

幾年來,學校在購置了大量有關新課程的書籍,《走進新課程》、《課程標準》這兩本書人人都有,其它有關新課程的書籍,也是每人一套。還給全體老師印發了大量的學習材料。採取集體學習、分組學習、個人自學的形式瞭解新課程標準的產生背景,基本理念。組織所有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看光碟、看錄影,觀摩課例。在教師深鑽新教材的基礎上,讓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課後,全體教師參與評課、議課和探討如何上好這一節課。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提高。

充分利用海南教研網、中國基礎教育網、中國教師研修網、人教網、園丁網、等擴大教育資料,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淡化對教材的依賴,啟用他們的主動性、研究性、創造性。

讀書學習,是學習型教師的生活方式。我校在今年經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仍繼續為教師訂閱教育教學報刊,使教師能及時瞭解教育理念、教學動態。同時,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學習一本教育理論專著,並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引導教師運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學校還對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進行了評比。

嚴格按照制度進行課題實施,加強課題的過程管理,一月一次課題組交流,一學期一次課題中期檢查,形成制度,雷打不動,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

3、注重成果的展示和推廣,提高教師論文撰寫水平。

為了有效地提高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以及撰寫論文的能力,要求每位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年終寫成教育教學論文,每人上交一篇,參評獲獎一篇,每兩年在省級刊物上發表一篇。

我校堅持以縣“十二五”教育工作和局工作要點科研工作整體思路為先導,實現我校“以研促教、以教促學”的目標。把理論用於實踐,積極開展校本教研,進行有針對性的課題研究,嚴格教學質量監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科研活動質量。

首先,我們落實科研工作三年規劃的階段目標一,學習、宣傳發動階段。對我縣“十二五”整體科研工作認識學習。完善建立科研工作領導小組。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明確科研工作發展的要求,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制定和完善學校科研發展規劃,抓“實’科研工作各教研組、各位教師依照體規劃課題《促進教師教學有效行為》整體調整階段目標、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

第二,組織教師對各種觀念、材料、現象、行為進行價值判斷,並結合自己先前的知識和教學經驗,作比較、辨優劣,從而形成新的科研意識.

本學期,我們特別重視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營造學習氣氛,倡導行動研究,完善激勵機制,科研領導參與培訓學習,點輻射到面,並對全體教師作好每學期兩次的專題學習輔導,使教師掌握正確的研究方法。採用自學與組織學習相結合,研討與講座相結合,激發教師投身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

2.我校進一步加強了教科研隊伍的建設,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教科研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明星教師、骨幹教師的榜樣作用,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組織與領導,切實提高教育科研工作者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

第四, 選題“真實”.本學期,我們從規範教科研工作入手,紮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尤其是對學校的重點課題——縣級課題《提高教學有效性促進教師有效教學行為》,將加強研究的力度。每位教師分別確立規劃課題下的小課題,開展研究工作。

重視課題研究的過程設計、課堂實施制定課題研究管理體制,將課題研究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紮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與教研緊密結合、三課三制均以課題研究為主線,定期進行課題研究彙報課、經驗交流活動,注重研究的過程資料積累。加強課堂教學研討與交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重點改變教與學方式,善於啟用課堂,變解決問題為發現探究問題。

立足師本,情境,可行,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並與教學中的熱點問題結合,相互促進,注重課題研究的計劃性、實效性;將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進行有機地結合,踏踏實實將課題研究內容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不另闢蹊徑,加重負擔,在課題研究中體現個性化的教學風格,有效指導課堂實踐;做好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注意蒐集、整理課題實驗有關原始資料。

1.本年度我校共有40歲以下參與實驗的教師領導共計17人,每位 實驗教師都能與教研相結合,開展課堂活動約30餘節,分別積累教學設計、反思敘事、階段總結、經驗論文等過程性材料。

2.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與經驗交流活動。3月25日開始分階段共計組織四次對教師科研培訓工作,解決教師對科研的困惑問題,

4.能積極參與科研主題論壇活動,並與本校課題研究交

流活動、培訓活動相結合,在9月23日與9月26日自上而下組織村小、中心國小的論壇交流活動,並經過逐層的選拔推薦,10月份在參與縣級科研論壇活動中,我校藏老師獲得科研主題論壇活動優秀教師稱號;我校被評為科研主題論壇先進單位;我校一名課題實驗

經過總結看到,課題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收穫,但是還存在著很多將現實性的問題,我們在以後的研究中,還要把研究目的明確化、研究工作日常化;更要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教學領導的參與引領作用,發揮教師間的交流促學習的作用,更加有效的、切實的開展好我們的科研工作!

第6篇

學校教科研是一項系統的、複雜的創新工作,需要熱情、興趣和關注,更需要充足的時間和執著的毅力。五年來,我校領導和教師緊緊圍繞《 “十一五”發展規劃》,紮實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為我校的教育教學及教科研工作做出了努力。

教育科學是教育教學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教育科學研究是一所學校教育發展的助推器。教育事業要發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學校管理中,我校始終堅持:以教科研為載體,走學校特色辦學之路,全力做好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為謀求學校自身發展,探索學校特色辦學之路,在學校發展規劃中,我明確制訂了教科研工作近遠期目標——德育方面:通過“關於國小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力爭把我校學生培養成行為規範、品行端正、身心和諧的合格國小生。教學方面:以“發展現代遠端教育優勢,促進農村國小課程改革的研究”的課題研究為切入口,圍繞教育教學為核心,強化“以教科研為先導的”意識,深入展開課題研究,加強課題的過程管理。課題實施幾年來,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學生的個性、素質得到了全面、充分的發展與提高,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本校的課程改革。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支撐學校發展的基石。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精幹高效、充滿活力,能在未來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百年大計,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們必須走科研之路,做紮實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觀念新、師德優、業務精、輿論正確的教師隊伍,全力提升教師教育科研的水平。良好的教育科研環境和條件能產生一種巨大的力量,激勵教師開展各種教育研究。因此,我校為教師創設了各種條件、採取多種措施努力營造有利於研究的寬鬆氛圍,引導教師走上科研興教之路,為他們排憂解難,鼓勵教師在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研究,去調查實驗。為鼓勵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我積極主動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如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料,科研裝置,廣開門路採集最新的科研資訊提供給教師以拓寬研究的視野,提高研究水平。學校還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更新觀念,進一步提高教師科研意識和水平。同時,還為教師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臺,為教育科研成果的發表與推廣創設條件,為教師提供展示個人才華的機會,充分促進了學術觀點的碰撞、科研靈感的激發。為進一步濃厚學校科研氛圍,真正實施“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的發展戰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員化和教育科研全員參與、全方位引入、全過程管理,讓科研之風大興。我校實行“三進”政策,教育科學進教學、進教師教育、進學生學習,讓科研滲透各個領域。認真做好“三個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題研究與日常教研相結合,教育科研與培養創新型教師,爭做名優教師相結合,讓科研成為提高教師水平、推動學校發展的內涵而永不衰竭。讓教育充滿研究,讓研究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實踐證明,教師同科研結合,研究同教學結合,教學同課題結合,可以改變教師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師的精神境界,優化教師的思維品質,實現平凡與精彩、煩惱與快樂、腐朽與神奇的快速轉換,我們就會覺得上班有無窮樂趣,教學就會充滿無限的生機,教育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為我們開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質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幾年來,因為我校教師成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師的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表、獲獎。

為了讓學校能適應當前多元化、資訊化的國際趨勢以及基礎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多年來,學校始終以教育科研為樂事,努力讓大家養成教育科研的習慣。

1、用研究的眼睛觀察身邊的教育現象。任何偉大的理論都源於實踐,都基於對大量事實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對教育教學實際,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教育教學活動中並不缺少研究的物件,而是缺少發現它們的眼睛。在教育運作過程中,我們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學校與社會、學校管理、教與學、新課程改革、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等。這些都是教科研的物件,我們不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時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問題,這樣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點的尷尬。

2、不斷積累豐富的素材。在注意或研究眾多教育現象時,頭緒會紛繁複雜,靈感會不斷閃現,這些都可能是教科研的閃光點或獨特之處,所以,我每每抓住這個時刻,記錄下稍縱即逝的瞬間,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素材寶庫,使自己的教研論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說服力、針對性和實效性。

3、選定恰當範圍,加強個案研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我的特長和愛好是教育管理和國小數學教學。為此,我總是從教育理論和教學理念的高度著眼,在身邊教育教學實際中著手,選定適當的研究範圍或方向。

4、嘗試對研究成果進行個性化和科學化的表達。科研成果主要通過論文形式來表達,這就需要教師勇於嘗試系統地整理、收集相關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同時主動大膽創作,相信發現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為了形成高質量、個性化的成果,我校領導和教師經常閱讀相關雜誌刊物和教育理論書籍,瞭解所研究內容的前沿動態和已有的理論成果,同時還進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大家都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在與別人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更新觀念,撞擊思維,將自己發現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學地、準確地表達出來。

5、努力實踐和推廣教科研成果。教科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地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由理論指導實踐的辯證迴圈,發揮出教科研對教育教學的最大效能。我領導老師們總是千方百計通過相關會議、沙龍、論壇等途徑進行推廣與交流自己的教科研成果,充分體驗教科研成果轉化所帶來的成功與快樂。良好的教育科研習慣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驚喜:我校有省級骨幹教師一名,市級學科帶頭人兩名,縣級骨幹教師三名等名師,老師們還發表了多篇論文,獲得了許多專業性的獎項。

回顧過去,我們頗感收穫;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在當今全力推進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程序中,我看到了許多嶄新的教育思想在閃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湧現,多元的教育模式在碰撞。在風起雲湧的教育改革大潮中,“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教師的發展,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在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倫理及自我專業意識等方面不斷完善,用自己的熱情、毅力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科研,使學校擁有與時代同步的“源頭活水”,從而讓我們的校園時時處處“春色滿園”。

第7篇

本學期,我校的科研工作將認真學習落實市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各專案標,區教育局工作要點及學校工作總目標為導向,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根本,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立足點,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進一步規範科研管理,激發廣大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切實提高科研工作的質量,打響學校品牌,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全面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現從五個方面進行總結。

本學期,我校將圍繞前期實驗研究中出現的一些具體問題加大學習的力度。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各課題做好學習資料庫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使教師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同時,我校又推薦了三名科研骨幹教師,參加培訓,壯大了科研隊伍。

(2)加大對子課題組負責人的培訓力度,以點帶面引領老師們開展好課題研究。各課題組長認真撰寫了課題研究學期實施計劃,加強教科研與教學研究的整合工作。期末,由教科室對照他們的研究計劃對課題組、教師進行了考核,保證了研究過程、結果與計劃的一致性

(3)繼續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本學期,我校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派出2位教師去北京學習,在直面專家,與專家對話中提高教師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使老師們拓寬視野,取長補短、加強反思,不斷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

1、抓日常課題管理,注意調控。科研室在平時認真記載好科研活動,按部就班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注意課題研究過程化。主持好學校主課題研究工作,指導督促各子課題開展情況。

2、加強科研資料積累。各課題組對資料積累工作非常重視,除了專人整理外,還進行了檢查、改進。

深化課題研究是進一步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突破口。本學期,科研室將加強對課題的指導,及時深入課堂、年級組和科研組,瞭解課題的進展情況,協調有關問題的解決。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應重視:

1、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課題研究的切入點是課堂,因而教師要人人都能成為科研的主體,採取“集慧式”備課,“探討式”評課,“調研式”聽課等方式,開展了教學大獎賽,使每一個課堂都能成為研究的基地,使課堂教學逐步形成模式;

2、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促進。充分發揮課題組在教學改革研究中的主體作用,弘揚主動精神和創造精神;學校教科室還將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徵文活動。科研室將擔負起收集、反饋資訊的任務,及時把市級以上有關征文、論文等資訊傳達到每個教師,由科研室對教師的文稿進行篩選,把好質量關,做好選送工作,力爭做到參賽面廣,獲獎率高。

3、個體研究與集體研究的有機統一。本學期課題組的活動要系列化,要求本組成員上課同組必聽課,聽課之後必評課,評課要結合課題研究進行具體評價。

4、建立城鄉平等的教育觀念,構建和諧班集體。本校各班級通過板報、主題班隊會、演講、徵文等活動,使學生懂得同在藍天下人人均有享受平等教育的道理,宣傳出身貧寒的孩子的成名和成功的先進事例,鼓勵貧困學生通過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

5、本校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日常教學工作。本校做到開齊、開滿心理健康教育課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質量。本校教師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工作,實現這些孩子的心理平衡。

6、本校積極開展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獻愛心,共建和諧校園活動,及時解決由於經濟困難給這些孩子帶來的心理困擾。比如本校成立愛心超市、聘請代理家長、引進金龍魚集團助學金、呼籲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資助等。

7、提高家庭教育層次,促進家長轉變教育思想。本校通過開設家長學校、創設家長委員會,聘請請專家培訓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提高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科學認識,促進家庭教育的良性發展。我們還設了“家長開放日”,把家長請進校園,讓他們走進課堂,深入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課堂表現。同時學校開設了心理諮詢信箱,成立了心理諮詢室,做出明確分工,每週開展一次心理諮詢與心理疏導活動,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記錄,然後每兩週召開一次教師科研例會,集中研究該課題的進展情況,重點討論研究發現的突出問題。

通過課題組成員的調查整理分析,初步瞭解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危機的表現、成因、危害,採取嘗試性的預防、干預的具體手段、措施,本校定期召開由教師、學生、及家長的座談會,並對部分重點問題進行重點研究,繼續做好本課題的摸底調查等初期工作。

第8篇

我校堅持以縣“xx”教育工作和局工作要點科研工作整體思路為先導,實現我校“以研促教、以教促學”的目標。把理論用於實踐,積極開展校本教研,進行有針對性的課題研究,嚴格教學質量監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科研活動質量。

首先,我們落實科研工作三年規劃的階段目標一,學習、宣傳發動階段。對我縣“xx”整體科研工作認識學習。完善建立科研工作領導小組。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明確科研工作發展的要求,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制定和完善學校科研發展規劃,抓“實’科研工作各教研組、各位教師依照體規劃課題《促進教師教學有效行為》整體調整階段目標、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

第二,組織教師對各種觀念、材料、現象、行為進行價值判斷,並結合自己先前的知識和教學經驗,作比較、辨優劣,從而形成新的科研意識。

本學期,我們特別重視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營造學習氣氛,倡導行動研究,完善激勵機制,科研領導參與培訓學習,點輻射到面,並對全體教師作好每學期兩次的專題學習輔導,使教師掌握正確的研究方法。採用自學與組織學習相結合,研討與講座相結合,激發教師投身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

2。我校進一步加強了教科研隊伍的建設,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教科研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明星教師、骨幹教師的榜樣作用,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組織與領導,切實提高教育科研工作者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

第四,選題“真實”。本學期,我們從規範教科研工作入手,紮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尤其是對學校的重點課題——縣級課題《提高教學有效性促進教師有效教學行為》,將加強研究的力度。每位教師分別確立規劃課題下的小課題,開展研究工作。

重視課題研究的過程設計、課堂實施制定課題研究管理體制,將課題研究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紮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與教研緊密結合、三課三制均以課題研究為主線,定期進行課題研究彙報課、經驗交流活動,注重研究的過程資料積累。加強課堂教學研討與交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重點改變教與學方式,善於啟用課堂,變解決問題為發現探究問題。

立足師本,情境,可行,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並與教學中的熱點問題結合,相互促進,注重課題研究的計劃性、實效性;將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進行有機地結合,踏踏實實將課題研究內容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不另闢蹊徑,加重負擔,在課題研究中體現個性化的教學風格,有效指導課堂實踐;做好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注意蒐集、整理課題實驗有關原始資料。

1。本年度我校共有40歲以下參與實驗的教師領導共計17人,每位實驗教師都能與教研相結合,開展課堂活動約30餘節,分別積累教學設計、反思敘事、階段總結、經驗論文等過程性材料。

2。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與經驗交流活動。3月25日開始分階段共計組織四次對教師科研培訓工作,解決教師對科研的困惑問題,

3。能積極參與上級組織的科研培訓、課堂教學活動。

4。能積極參與科研主題論壇活動,並與本校課題研究交

流活動、培訓活動相結合,在9月23日與9月26日自上而下組織村小、中心國小的論壇交流活動,並經過逐層的選拔推薦,10月份在參與縣級科研論壇活動中,我校藏老師獲得科研主題論壇活動優秀教師稱號;我校被評為科研主題論壇先進單位;我校一名課題實驗

經過總結看到,課題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收穫,但是還存在著很多將現實性的問題,我們在以後的研究中,還要把研究目的明確化、研究工作日常化;更要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教學領導的參與引領作用,發揮教師間的交流促學習的作用,更加有效的、切實的開展好我們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