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愛學生心得體會10篇 愛與陪伴,點亮學生成長

本文以“關愛學生心得體會”為主題,探討如何關注、理解並照顧學生的心理需求。通過分享經驗、心得和故事,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在教育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情感和身心健康。無論是在班級管理、教育教學還是與家長溝通中,我們應時刻關愛學生,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關愛學生心得體會10篇 愛與陪伴,點亮學生成長

第1篇

留守的兒童是父母都已經是出去打工了,和爺爺奶奶在一起住,或者是住在了親戚家的孩子,在這次活動之中,我也是瞭解到這麼一個群體,之前我是不知道的,雖然在電視或者新聞裡面有聽過,但是並不是很清楚,而今真的來到他們中間,我也是感受得到他們對於親情的渴望,每一年幾乎只有幾天的時間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很多的時候都是獨自的去面對生活和學習,雖然長輩也是有關心,但是由於隔了一代了,所以很多方面並沒有父母做的那麼的好,甚至有些孩子還出現了比較早熟或者叛逆的行為,在瞭解之中,我也是知道他們過得並不是容易,從小就沒有怎麼的得到父母的關愛,然後遇到了什麼困難有時候也是隻能自己去解決或者解決不了,也就是那樣了。

在活動之中,我也是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關愛的極度期盼,同時我也是知道這個社會有這個一個群體,是我們需要去關注的,作為大學生,我也是知道,今後如果我也是做了父母,對待孩子方面也是需要給予更多地一個關愛,多在孩子們的身邊,多去了解,多去知道他們的一個想法,雖然說賺錢也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在孩子們的身邊,對於他們的成長也是非常的有幫助的,我也是清楚自己對於這一類的活動並沒有經常的參加,以後也是要多來參加,多去關注這個社會一些我之前並不瞭解的群體,去給予他們幫助,和孩子們的一個溝通之中,我也是可以看到他們的開心,他們對於外面世界的一個渴望,也是要好好的讀書,才能走出去,去到外面的世界。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也是知道,我在學習上面需要更加的一個努力,在未來的時候去幫助更多的一些人,這個社會也是還有挺多的人是會需要我們去幫助的,哪怕是一點點的一個關懷,一點點的一個溫暖,都是會讓人是感動的。我也是要在以後多去做這一些的一個活動,去幫助更多的人,去讓自己更加的瞭解這個社會,為以後進入到社會,有更多的幫助。而活動的舉辦也是讓我們更加的清楚自己可以做什麼,又能去做什麼。

關愛學生心得體會10篇 愛與陪伴,點亮學生成長 第2張

第2篇

愛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關係學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一個學生如果生活在鼓勵和認可之中,他就會自信和自強。有學者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師愛是有原則的、公正的、理智的,不是無原則的、遷就的、偏袒的,師愛是關愛性與嚴格要求的有機統一。然而,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則更加困難。師愛必須以教師對學生的理解為基礎。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包括認識性理解和感情性理解。前者是指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心理行為問題的實質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後者是指教師徐展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理解他們的憂傷,痛苦和實際需要。師愛還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無條件的尊重。特別是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自卑感較強,缺乏自信,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體貼信任和鼓勵。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師充分認識到師愛的作用,切實把握好師愛的分寸,潛心付出,愛嚴結合,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學生應有的回報。

有人說:“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愛是溝通教師與學生情感的紐帶"。通過和學生幾年的接觸,我充分認識到了愛心在師生關係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談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我不禁想起“循循善誘p潛移默化”這些成語,它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們在工作中,應該用誠摯的情感去熱愛、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就像春天的陽光去融化冰雪一樣,在工作中要運用情感和愛來一步步誘導,教育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化。經常聽到家長訴苦,孩子大了,叛逆了,不聽家長的話怎麼辦?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嚴訓或說教,要想辦法在生活中慢慢滲透教育,人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只要真心關愛,孩子會受到感化的。當然,對學生有愛,並不等於一味的遷就和放縱他們。所以這個“愛”必須和“嚴”相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愛。在我平時的教學教育工作中,當學生做了一些觸犯規則性或不道德的措施時,我一定會及時指出其錯誤,並嚴厲要求其改正,以後不準再犯。其他一些不是原則性錯誤,我會盡量耐心開導,不傷害學生的情感。所以有的學生總說對我是又“愛”又“恨”。在課餘,我經常多與學生親近,和他們一起玩,一起開玩笑,一起唱歌,其樂融融……

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裡的“心”是對學生的關心、對教育的愛心。充滿關愛的心是清泉,滋潤著學生的心田是鑰匙,能夠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充滿關愛的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有了它才能護送學生到達成功的彼岸!

第3篇

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一位教師曾經說過:如果沒有愛,教育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係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應具備的道德品質。

關愛學生,是指教師能從高度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出發,關心愛護學生,嚴格要求教育學生,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1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之源,是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 教師對學生的愛,與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有所不同,它並非來源於血緣關係,也並非來源於教師的某種單純的個人需求,而來源於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於教師對教育物件的正確認識、滿腔熱情和無限希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之源,是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教師所面對的是渴望認同、渴望呵護與關愛的稚嫩的心靈,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個愛撫的動作,都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滋潤,行為上的激勵,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愛的情感猶如師生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樑,又如涓涓細流,進入學生的心田;它像一場春雨,能滋潤乾枯的荒漠,萌發一片綠洲。

2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是是對心靈的呵護,更是一種激勵、一種引導 ;教師對學生的愛,能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人格形成,能影響學生的職業選擇和人生道路的轉變。教師對學生的愛和情,既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表現,又是一種教育手段,在塑造學生的靈魂和人格中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對學生的影響之深遠是教師自己都始料不及的。熱愛學生,這是教師職業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祕密在於尊重學生。尊重和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沒有平等也就沒有尊重和理解。相對於教師來說,學生的年齡一般都較小,知識水平、生活經歷等也肯定不及教師。但作為一位教師,要懂得在人格上學生與自己是平等的。在現實的學校生活中,許多教師對待學生表現出不平等,不論學生感受如何,也不論對錯,不高興就劈頭蓋臉狠狠地訓斥學生,而且諷刺、打擊甚至體罰,結果使許多學生畏懼教師,對教師敬而遠之,有心事,有苦惱,有祕密都講給同學和夥伴,而從不敢向教師傾訴。這種現象很普遍,它使師生關係出現障礙,為教育活動增加了難度,削弱了教育效果和質量。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一定要平等地對待學生。一方面,教師要把學生當做一個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惡的人來看待,對他們以誠相見,以朋友相知,與他們建立真正的師生感情。另一方面,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特別是在先進生與後進生之間要一視同仁,絕不能對學習好的高看一眼,對學習差的就不理不睬,漠不關心。這樣會傷害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長,也會使整個教育活動受到不利影響。

三、保護學生的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保護學生的安全,是教師群體所應具有的職業精神, 也是檢驗教師的一個職業道德標準。保護學生安全正是“愛生”的一個重要表現,我們不能把“愛生”當成口號,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愛要尋找合理的依據和形式。要把對學生的愛融入點點滴滴的教育教學和一切活動中。

總之,“關愛學生”是我們老師的一項光榮而神聖的責任,也是我們老師教書育人的重要一環。的藝術,要在真誠的批評中給學生一種爬起來的自信和勇氣,要為了明天、為了成長與發展去批評。

第4篇

近期學習了《學習關愛,每一個學生永不言棄》,學後深有感觸。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根植於愛的。”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主動採取適當形式去靠近他們栽培他們。總之,要善於發現後進生身上的閃光之處,並在合適的機會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其獲得自信信,並逐步把興趣遷移到學習中去。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難,積極嘗試,奮力進取,取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爭取更好的成績。我們怎樣讓每個孩子身上的太陽熠熠發光、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擺在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課堂上優先對待後進生,儘量多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後進生,用眼神鼓勵他們回答問題。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輕微的觸控都會使他們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在回答不出問題時,給予他們信任和鼓勵的眼光。回答正確時,投以讚賞的目光、真切的笑容和熱情的表揚,讓他們體驗成功、體驗取得進步的喜悅,大大加強其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提高學習興趣。另外,上課速度適當放慢,讓後進生感到能跟上教學進度,後進生是班集體組成部分,教學效果應當追求全班整體效果,顧及其反應。如講重點內容時,切實做到放慢速度,並儘可能重複一二次,給其充分思考時間,誘導他們積極思維,讓其真正掌握知識。對後進生的關心愛護一定會激發起他們的學習熱情的。作為一名教師,精心呵護和培育孩子的自信心是極為重要的。自信受到成功率的制約,一個人的自信度與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的次數越多,自信心越強;反之,失敗次數越多,自信心越弱。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多方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當前的知識水平,然後分層設定問題,多給那些對學習缺乏自信心、學習壓力大的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要信任、尊重、賞識學生,讓學生永遠自信。信任對方如同於賦予對方另一種生命的感覺。教師面對自己的學生,首先要對其充滿信心,相信他們都能做得很好,並努力創設條件和機會促使每個孩子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除此,每一個老師都要尊重學生,以“朋友和共同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相處,為學生創設一個融洽、和睦、協調的學習環境,不要隨便挫傷他們的自尊心。

相信:老師的賞識和肯定能增強後進生學習的內部動力。通過學習,個人認為:只要我們教師學會換位思考,多和學生溝通,使自己成為學生的朋友、生活方面的指導員、人生路上的導航員。那麼,每一個後進生都能充滿自信,產生巨大的內部學習動力的。要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成為明日的“成功者”,身為教師,別輕易放棄便是了。

第5篇

“不懂得關愛學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聖殿”。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總會碰到這樣的學生:倔強、不聽話、不愛學習。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脆弱的,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熱愛、關心、幫助和信任。許多事實表明,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心中的很多癥結就會開啟,會主動拆掉隔閡高牆,溝通情感,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作為一名教師,要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時注意全面瞭解學生動態,經常找他們談心,交流思想,增進感情,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對後進生,更是要對他們循循善誘,做耐心、細緻的教育工作,用真誠去感化他們。

一個真正關心愛護學生的老師不僅要有一顆慈母般的心,而且在對學生信任、期望中提出嚴格要求,熱情幫助學生,對待學生。不論是對錶現好的還是表現差的學生,教師都應以慈母般的愛心去關心他們的生活、身體和學習。最好從關心其家庭、身體、學習入手,讓其首先感到一種被關愛的溫暖,從而消除牴觸心理,以愉悅的心情接受老師的教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在學生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熱愛學生,這是最起碼的為師之道,但這種愛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決不是厚此薄彼的。教師對學生要做到愛而不寵,真真切切地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發展。

第6篇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朱小曼曾說:“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了“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達到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師師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才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多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查詢“後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症下藥,在學習上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在我教學低段的這幾年,經常會遇到他們急著上衛生間而沒帶面巾紙,或者是在冬天掛著鼻涕而不知道去擦,我總是遞上紙巾,急他們所急,天氣轉熱後,我包裡總是放著一瓶清涼油,以方便學生被蚊子咬後及時擦上。這些雖然都是舉手之勞,但他們,特別是後進生,因此會對老師心有感激,做作業也不拖拖拉拉了。作為後進生,教師更有必要幫助他們走出自卑怯懦的困境,恢復他們的自信。

老師們,誰說我們極度貧乏?誰說我們極度空虛?我們真正是天下的首富,我們真正是文明的使者,真正是屹立於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僅僅深愛我們的事業和學生,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加強師德修養,以嶄新的面貌走近我們的學生,我們必須加強理論學習,以博學的形象令我們的學生折服。捧著一顆愛心去跟學生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吧。我相信,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都相信,一個輕輕的撫摸,一聲真誠的表揚,一句鼓勵的話語說不定會為孩子開啟一扇成功的大門。

所以,今天在此,我不想談教師的平凡和清苦,不想談教師的眼淚和白髮,也不想談教師病倒講臺和死後的欠帳單,因為,日新月異的世界已付與我們新的使命、新的責任。

因此,當我的公開課被別的老師稱讚時,當我的論文發表時,當我的學生考出優異成績的時候,我首先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一種責任:培養新世紀的人才,需要新世紀的教師。我們應該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使我們的教育充滿靈性、充滿活力。最終把能搏擊風雨的雛鷹送上祖國的藍天!這才是我們對學生最博大、永恆的愛。不為別的,只因為我們熱愛我們的事業,只因為我們的學生是我們深深地愛。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為自己的學生奉獻出無私的愛。

第7篇

一、班主任要具有“五心”,即愛心、細心、雄心、精心、虛心

愛是教育的前提,因此要當好班主任、想教育好學生,就必須真正熱愛教育、對學生有愛心。奉行有愛的教育,必定會引起受教育者心靈的觸動;心中有愛的班主任,對工作也更有激情;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學生情況紛繁複雜,可優秀的班主任卻總能有一雙慧眼,把各種情況看個清清楚楚;更一雙巧手,把各個問題解決得井井有條。幾十個學生在校,會有很多值得操心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的細心。學習、飲食、起居、鍛鍊,清潔、紀律、安全……這也是對班主任的考驗;一個開朗、樂觀、積極、健康的班主任會讓學生體會到無窮的力量,這就是雄心。 精心備課、精心上課、精心批改作業、精心反思、精心總結、精心教研,這是名師的成長之路。當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之處時,為師者不羞澀迴避,而大加讚賞、心悅誠服,這就是虛心。這樣,就增加老師的親和力,使教者亦師亦友,使學生樂於接受你的教育。用自己的心開啟學生的心門,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充滿自信的人生之路,這勝於一切。

責任心就是做好本職工作。每一位班主任應該做到:第一,瞭解學生——做愛心型班主任。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班主任必須知道學生的眼裡世界是什麼樣的?第二,理解學生——做民主型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隱私和人格。要寬容學生,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第三,研究學生——做科研型班主任。班主任應根據不斷變化的教育物件和教育內容,不斷突破別人和自己的經驗。在教育科研中,不斷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第四,品位學生——做藝術型班主任。班主任要講究:形象藝術,語言藝術,教育藝術。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責任心比能力更重要”只是適用於教師。當然,班主任也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成為學生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貫穿這一思想。因為責任心是一種寶貴的進取精神,是一個人走向社會最關鍵的品質,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重要資本。當一個人有強烈的責任心時,就會把工作與責任掛鉤,工作時積極主動,認真負責,踏實肯幹,任勞任怨。當工作順利,獲得成功時,想到責任,所以會不自滿,將成功作為新的起點;當工作遇挫,遭到失敗時,想到責任,就會不灰心、不氣餒,繼續努力,直至成功。從小培養學生做一名具有責任心的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提高學生素質,從增強責任心開始。

由於班主任工作的瑣碎與繁重,很容易導致壓力大,如果班主任具有不良的人格特徵,就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在這次培訓中林教授給我們介紹了教師三大自我調適技巧: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以溫暖,問題就會引刃而解。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有怎樣的班主任可能就會教出怎樣的學生,學生受到班主任潛移默化地影響,因此加強專業化背景下班主任的能力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使班主任成為反思者和學習者,這就要求班主任堅持每天寫工作總結筆記,不斷進行反思;第二,使班主任成為學習型組織的成員;第三,使班主任在理性寬容的社會裡成長;第四,使班主任能夠可持續性地和諧發展。

經過三天的培訓,與其它各地區有經驗的班主任進行溝通與交流,我真的受益匪淺,現在把各地班主任好的管理方法歸納如下:第一,德育應與教學成績相長;第二,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寬容對待學生,引導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第三,注重班級文化建設,如建立圖書角、讓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座右銘等;第四,利用各種特殊的節日召開主題班會,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挫折等教育;第五,嚴慈相濟,愛是法寶。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作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學習、行為上規範嚴格要求學生,又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愛心和真情的關心,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嚴與慈結合起來;第六,讓學生學會自主管理自己,制定各項考核制度,定期公佈“學習之星”“體育之星”等,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第七,各班制定班規,每天早晚各宣誓一次,有利於幫助學生解壓,提高班級凝聚力;第八,善於與家長進行溝通;等等。

第8篇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老師想受到學生的尊重,那就首先是要尊重學生,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現在的學生由於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為重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是任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作為一個班主任,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味的訓斥,只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諷刺的話語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尊重,會使師生關係更為融洽。

記得在七年級上學期,有一天下午外出活動結束後,我徑直地走進教室,值日班長就對我說:“今天中午自習課前王穎同學的書包被一些同學扔來扔去。”我聽了之後非常生氣,心想這些學生怎麼這麼不懂事,總讓人這麼操心。但一時之間也沒想出什麼好的方法來處理這件事情,怎樣才能讓犯錯誤的同學發自內心地認識到錯誤,並積極改正呢?

我給了自己一個迴旋的時間餘地,先讓全班同學安靜下來,靜坐在座位上,等我回辦公室放掉包包再來處理。在短短的一兩分鐘時間裡,憑著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計上心頭。

重回教室,我先對同學們說了這樣一句話:“錯誤每個人都會犯,但難能可貴的是敢於承認錯誤並積極改正,老師希望做錯事的同學能自己勇敢地站起來。”話音剛落,就有五、六位學生扭扭捏捏地站了起來,期中還有一位是班幹部。我又說:“首先老師要表揚你們。”這時,我看到那些同學臉上露出了驚愕的表情,他們肯定在想“我們做錯了事,老師怎麼反而還會表揚我們呢?”“因為你們是自己站起來的,說明你們敢作敢當,敢於承擔責任。但老師也要請你們說一說為什麼要扔王穎同學的書包。”其中帶頭的那位說:“是好玩。”然後我又問王穎:“他們把你的書包扔來扔去,你樂意嗎?”王穎說:“不樂意,他們把我的書包弄得很髒的。”我又問全班同學:“今天發生的扔書包事件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有的說:“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有的說:“會破壞同學之間的關係。”還有的說:“會敗壞班級的風氣,損壞班級形象。”……然後我又一個一個地問扔書包的同學:“如果你的書包被其他人扔來扔去,弄得很髒,你心中的感受會是怎樣的呢?”他們都說:“會很生氣,很難受,不願意被別人這樣對待。”“那就好,你不願意被別人這樣對待,那你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別人呢?真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師希望你們能向王穎同學真誠地道歉,並回去寫好深刻的反思,其他同學也要寫寫對這件事的看法。”

學生寫的反思、看法,雖然我沒有規定字數,但學生們都寫得很多、很深刻。有的寫到“我是一個班幹部,在事情發生時我沒有及時地去阻止,只顧自己寫作業,我太不應該了。”有的寫到“老師沒有批評我們、罵我們,而是尊重我們,給我們講道理,使我更覺得自己做錯了。”還有的寫到“老師既要忙於工作,又要來管理班級,我們還盡給她添亂,真實太不應該了。”……在星期五的班會課上,我挑選了一些在班中讀了一下(不讀姓名),同學們聽得很認真,觸動很大。這件事之後,類似有損班級形象,破壞同學間團結的事情沒有再發生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融洽。

尊重學生,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教會學生“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觸動學生的內心,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比簡單的說教、責罵更加有力,對學生的影響更加深刻。

有一天,我發現我班的劉虎同學把手機帶到了學校,我讓他帶著手機跟我進辦公室。我問他:“難道你不知道我校是不準學生帶手機到校的嗎?你家長知道你帶手機到校嗎?”“我知道學校不準學生帶手機到校,我帶手機家長是知道的。”“那你為什麼要把手機帶到學校呢?”“我只是用來看時間、便於和家長聯絡。”我知道劉虎家離校並不遠,根本就沒有必要帶手機到校。經過一番交流、溝通,劉虎同學認識到了帶手機到校對學生來說有害無利的,並保證以後不會再帶手機到學校了。我讓他放學後到辦公室把手機帶回家。同時他還向我透露了一個訊息,項美和廖如倩也帶手機到校。找到兩人,心中比較氣惱,但我還是先按捺住了自己心中的火氣,先聽她倆解釋。原來她們兩人的家離校很遠,一個住在新塘,一個住在崑山火車站附近,兩人都要倒幾次公交車才能到校,放學後家長為了便於到站點接她們,才讓她們帶手機的。瞭解清楚情況後,我十分理解家長的心情和做法,我同意她倆帶手機到校,但每天早上到校後必須把手機關機後交給我保管,放學後再還給她倆,同時,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講清了這件事,只有她倆有帶手機到校的特權,其他同學都沒有這一特權。同學們也都能理解和贊同我的做法。

一個學期過去了,有時放學時我忘記把手機給她倆,她倆就會說:“韓老師,我到您抽屜裡拿手機咯!”拿好手機後,她倆又會一邊奔跑著去趕公交車一邊高興地和我說“老師再見!”在她倆的甜美笑容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關愛學生,為學生著想,可以使學生更加信任、親近老師。

第9篇

愛是教育事業的基礎,既是對教育事業本身的熱愛,也是對學生的熱愛。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 關愛,即關心愛護學生,猶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與學生之間關係的準則。關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更困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上的關愛,是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學生,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學生。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責任、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關愛學生,不能以血緣關係和個人好惡為轉移,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開啟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關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裡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使得善於觀察的學生,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相應的評價和反應。這樣學生切實地感到老師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並自然地對教師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並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學生沒有體會到教師的關愛之心,他們就會在情感上對你採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牴觸的消極態度,這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也不會接受。所以,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對學生愛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然而,教師只有“愛的教育”和“奉獻的教育”還遠遠不夠,瞭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展方向。愛默生曾說,教育成功的祕訣在於尊重學生。每個教師都必須懂重,自尊心是學生主體性的集中體現,是他們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內在動力。如果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導致教育的失敗。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級中,對待後進生,我多采用談心的辦法,不厭其煩的耐心做好幫教轉化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採用軟硬兼施的辦法,既嚴厲,但是絕不出言傷人,認識自己的錯誤,同時讓其認識自己的閃光點並對自己充滿信心,最終達到轉化後進生的目的。對於態度較好的同學,我採用平等的坐在一起面對面的用心交流,共同探討人生觀、世界觀、為人處世的方式,這類學生逐漸對學習產生興趣,成績有了較明顯的進步。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就必須擁有一顆始終包含著善意、理解和寬容的心,對學生處處體察入微的母親般的心。

第10篇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關愛學生就是關愛未來。法國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威,行人為了抵禦北風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拂,頓時,行人覺得春暖衣厚,始則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

教育本就應該是充滿感情的事業、充滿愛的事業,可惜我們卻總是習慣於把它變成單純的“馴服”和“灌輸”工作,習慣於“以理服人”,而忽略了“以情感人”。比如,上學期初,我們班從外地新轉來了個學生叫李昊,別看透精透精的,其實是個嬌生慣養的孩子。剛來那天,哭了半天,小臉通紅通紅的,哭得我呀都鬧心呀,真不想要她了,後來看小傢伙也挺不容易的,就安排幾個聰明伶俐的學生陪她說話、陪她做遊戲,終於看到她一點點的好起來,由靦腆變為大膽,如今的她不但上課主動發言,課後還成為我的好幫手。她的變化,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我想在兩個多月的這段時間裡,能將她轉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說明她還是一塊好料,值得我繼續挖掘她的潛力。

作為一名教師既要愛優生,也要愛差生,更要愛那些急需關懷教育的學生。對聰明勤奮的傾注滿腔熱情,對遲鈍、調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關愛來醫治他們心靈上的創傷,用愛的甘露來滌盪精神汙染,把後進生一個個變為品學兼優的學生,把家長認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兒”培養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當你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你肯定會有滿足感、成就感、自豪感,會從心底感受到無比幸福。

幸福課堂成就幸福人生。我相信,一個幸福幸福的人,一定會工作得很好;一個幸福幸福的人民教師,書也一定會教得很好。只有真正幸福的教師,才會給學生真正的幸福。讓我們忘卻心頭的煩惱,淡化自己的得失,追求做老師的樂趣,充分感受教育工作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