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端午節活動方案模板合集5篇 “古老傳統與創新融合,精彩端午活動方案模板精選”

本文彙集了一系列端午節活動方案模板,旨在為各類組織機構及個人提供活動策劃的參考和指導。無論是企業內部組織員工活動,還是社群、學校等場所舉辦節日慶祝活動,這些模板都能幫助您快速進行方案編寫。無論您是求新求快,還是希望從經典案例中汲取靈感,本文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端午節活動方案模板合集5篇 “古老傳統與創新融合,精彩端午活動方案模板精選”

第1篇

“粽香情濃”包粽子活動源自於一個樸素的理念——我們的文化不能丟。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標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可今天,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隨著“洋節”的“入侵”,節日“洋”盛“土”衰的格局悄然隱現,各種洋節日“琳琅滿目”,如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等 ,而我們本土的節日文化內涵正被現代生活不斷“抽空”, 每到端午節,我們除了吃幾個買來的“糯米粽”外,似乎已很難找到其他的方式來慶祝。

由中宣部等聯合發出的《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上級要求我們:“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陽等民族傳統節日,為了弘揚民族傳統節日,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的端午,總會勾起我們兒時過節的溫情回憶。在存續民族文化血脈時,我們的學校能做些什麼?要做些什麼?基於這種認識,我們想到了綜合實踐活動。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

根據新課程理念,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一直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操作”、“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認為,生活、實踐是教育的生命線。凡是成功的教育都必須來自生活、實踐並始終與生活、實踐保持密切聯絡。

今年6月6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我們民間要吃粽子、掛香囊、系長命五彩線、房前屋後掛上象徵祝福的愛蒿、柳枝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我們國小生來開展教育活動,做香囊活動早在四年級就已經開展。這些活動既能鍛鍊和發展我們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等先輩的特殊日子,我們也藉此,向屈原進行緬懷,從而使民族精神得已傳承。讓學生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的認識與瞭解,用節日的傳統文化哺育同學們健康成長。

我們此次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多的是在表現節日所蘊含的人文價值。我們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向長輩學習包粽子,查詢有關粽子的資料,通過各種形式瞭解“包在粽子裡的文化”。

1、組織教師、學生、家長慶祝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瞭解端午節有關知識,進行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

2、通過包粽子活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學生知道中國的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對粽子的來歷、種類、習俗、包法等進行調查瞭解,對家鄉民俗文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3、讓學生體驗到包粽子和探究粽子文化的樂趣,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加強學校、家庭、社群互動,促進三為一體的共建。培養學生的尊老愛老情。

五年級全體師生、部分學生家長、北郭社群部分領導。

每四張課桌拼在一起作為一組,將全班同學分為6組。

一次性檯布、塑料盆一隻(盛煮熟並浸水的粽葉)、塑料籃一隻(盛淘好的糯米)、小勺一隻、加料(學生自備赤豆、綠豆、紅棗、花生等)、剪刀。

3、學校提供以下材料:糯米(100斤)、蘆葉(50斤)、繩線。

4、與食堂聯絡,取得食堂的協助配合做好以下事宜:

所有糯米由食堂工人在活動開始前兩小時淘好,平均分成四份,所有的加料也由食堂工人洗好,用水浸泡2-3小時後,混合進糯米中,用食堂的大盆裝好,各班於活動開始前派學生去取。

蘆葉由食堂工人清洗好、煮好、浸在冷水中,平均分成四份,放入食堂的大盆,活動開始前各班派學生去取。

包好的粽子清點好數目,讓各班學生放回盆中,送到食堂,由食堂工人煮熟,再派學生去取回。

1、學習——教師、家長指導學生通過上網、書本查閱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的民俗文化,激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各班為單位,自行操作。後面附錄提供開始的主持詞供參考。)

2、準備——各班以班主任為主,做好活動的準備工作:

收集學生帶的加料、各班把學生分成6組、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每組1—2名)。

3、製作——在老師、家長的指導下,要求熟悉包粽子所需要的相關原料,熟練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4、品嚐——以班級為單位,將學生包的粽子煮熟,在比賽現場讓在場的老師、同學、家長品嚐、分享。

5、分享——各班派出學生代表送到社群老人家庭,並傳達端午節的問候。每名學生帶回親手包的粽子給家長品嚐。

6、回顧——通過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包粽子比賽,從賽前一直到賽後,同學們肯定有不少感觸,希望大家拿起手中的筆記錄下來。

活動負責人:(各班班主任)徐金玉、任紅霞、成琳琳、金鐵梅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在本學期的年級計劃之中的,加上去年有了一次做重陽糕的經驗,本次活動是在一種輕鬆、流暢的氛圍中進行的。但是,每次活動都會留下一些不足。

一、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應是一個引領者,參與者,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本次活動的過程中,特別是開場時的主持詞,因為事先準備得不夠充分,學生對講的內容不很理解,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也沒有。加上時間忙,學生課前預習不到位,學生的參與度較低。這時,學生對了解本次活動的意義有點被動了。

二、對屈原的愛國熱情講解不夠深入,只用了一個簡單的一首詩,沒有引領學生更深入的走進屈原,瞭解歷史,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還不夠。

三、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動手、動腦、動口參與活動。在這節課中,講包粽子的過程不很清楚,有一點急於求成,學生也很興奮,沒等講完就開始動手了。來的家長都為爺爺奶奶,講的過程學生不明白,應該老師先示範,講清楚方法和步驟,再讓學生動腦、動手開始包,這樣,效果就會更好一點。

四、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示,敢於創新。本次活動時間安排較緊,主要考慮到煮粽子的時間較長,還要送到社群困難老人的家裡去。再加上包粽子也帶有一定的技術成分,學生在短時間要學會有點困難,如在之前鋪墊一下效果就不一樣了。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想:綜合實踐課正在探索中,我們應該找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努力改進。

端午節活動方案模板合集5篇 “古老傳統與創新融合,精彩端午活動方案模板精選” 第2張

第2篇

端午節、父親節雙雙而至,為增強社群凝聚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鄰里互助的傳統美德,搭建居民增進了解、親情感恩、鄰里交流的平臺,陽湖鎮柏山社群攜手百信大藥房舉辦百信杯端午節包粽子大賽,活動方案如下:

1、分組限時5 分鐘,指定大小數量多的取勝;所包棕子贈送給參賽選手家庭;

獎項設定:包粽子、煎餃比賽各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其餘選手另獲綠色觀賞盆景一盆。

報名地點:柏山社群玉屏府服務中心、百信藥房各門點均可報名

第3篇

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我班將於端午節期間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現將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為主題,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為載體,不斷深化“中國夢”學習教育,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幸福生活,增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1、開展節慶民俗文化活動。結合端午節的特點和內涵,組織開展“粽葉飄香”包粽子比賽、觀看龍舟比賽、端午歌謠傳唱、織香袋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依託“道德講堂”組織端午節民俗講座,開展以愛國名著、傳統經典為主要內容的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用心體會端午節蘊涵的意義,激發愛國愛鄉情懷。

2、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端午節期間,積極組織學生志願者進社群、進鄉村,開展村居清潔、節日慰問、助殘愛幼等志願服務,為留守兒童、貧困生、孤寡老人、殘疾人士等送去慰問金、粽子等,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

3、開展校園灑掃活動。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組織學生進行校園大掃除,整理個人衛生,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

4、製作節日小報。積極組織學生將端午節的內涵、民俗及參與端午節活動的`感悟製作成節日小報,並開展節日小報評比和展示活動。

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把端午節主題活動與“中國夢”學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活動專案,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全部活動過程確保安全、有序開展。

第4篇

群龍飛渡,百舸爭流,萬粽飄香??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再次向我們走來,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端午並不是非常瞭解,對端午習俗中的文化現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問題提了一大堆,多數學生提到端午節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適時組織這次“粽情飄香話端午”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為核心,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過合作調查、採訪、參與實踐、資訊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整個活動從20xx年4月開始到6月結束,歷時6周。活動共分為四個階段:

端午節快要到了,開展關於“端午”的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有關端午的各種小知識,可以拓展知識面。同時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自己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歡樂氣氛中,亦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使孩子們形成樂觀合群的心理並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由來、美食、習俗、慶祝活動、以及端午節的詩詞、歌謠等有更全面的瞭解。

(2)通過活動,對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步驟有進一步的瞭解。

(1)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尋求各種途徑處理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

(2)通過小組合作調查、採訪、彙報交流促進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學習交流能力、相互欣賞的意識的生成以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的提高。

(1)通過合作小組的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2)增強學生對家鄉、對人民以及淵源歷史的端午文化的熱愛之情,增進學生對文化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聽聽端午歌謠、欣賞端午漫畫視訊、說說過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學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大家紛紛講述以往過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粽情飄香話端午”。

學生展開激烈地討論,提出了一大堆問題,如:端午節具體指哪一天?有多長的歷史了?它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過端午節?有沒有端午的傳說故事?人們過端午有哪些風俗習慣等。

① 端午節具體指哪一天?它是怎麼來的?有多長的歷史了?為什麼要過端午節?有沒有相關的傳說故事??

② 端午節食品的種類、所食東西與端午節的關係、端午節食品的製作材料、端午節食品的製作過程、端午節的食品是否受人歡迎??

④ 古時候人們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現在過端午又有哪些習俗?保留了哪些,為什麼會這樣???端午節的習俗引申出:掛菖蒲艾草、掛鐘馗像、吃粽子、端午避“五毒”、划龍舟等。

⑤ 歷朝歷代有哪些跟端午節有關的詩詞、歌謠;誰寫的?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意思?

根據學生的討論內容,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分類,引導學生根據研究的內容分別取出好聽的名稱:

①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8-9人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兼顧同組異質。

② 以小組為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教師隨即以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各小組的活動,重點指導選題要近而小,既貼近生活,切入口小,易於實踐。)

③ 調查、採訪或拍攝時要注意提前預約時間,使用文明禮貌語言,同時需提前設計好採訪提綱;

④ 各小組需依據制定的計劃,團結合作,共創佳果。

二、活動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資料、參與相關的實踐活動、採訪調查有關人員、或親身體驗實踐。

上網查詢資料、去圖書館翻閱圖書以及問卷調查的方法學生基本掌握,教師只需提出一些活動要求。本次實踐活動的指導重點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採訪實踐活動。

要求學生明確採訪的目的,按照預定的方案採訪有關人員,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a確定採訪內容,設計好採訪問題;

d小組內分工合作,有需要地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參加。

⑴ 5月7日 學生到辦公室採訪學校三年級的語文老師林老師:

①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聽說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怎麼和屈原有關係呢?除了屈原說之外還有其他的傳說嗎?

② 端午節有重五節,端陽節之稱,還有其他的別稱嗎?

⑵5月8日 學生到辦公室上網搜查關於端午節的傳說、相關視訊及端午節的別稱。

第5篇

夏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同時通過此次活動讓中心成員增進感情,讓貴大的兄弟姐妹們(尤其是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過端午節的人)感受到節日氣氛,和家的氣息。讓每一個參加活動的人過一個難忘,有意義的溫暖節日。

1.瞭解端午節的由來(用展板展示於活動場地)(1)端午節的來歷;(2)端午節的節日意義;(3)全國各地或國外的端午節習俗;2、包粽子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1)、 將粽葉折成漏斗形(2)、在漏斗形的粽葉裡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粽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1)前期準備:聯絡或委會,借來鍋和爐子,並準備好包粽子所需材料;(2)參加的同學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有序的到包粽子場地自己包粽子,每個人只限一個。(此環節進行包粽子大賽,每組10人,包得最快而且可以煮的獲勝,有獎品,考慮工作人員人數有限,每次限3--5組一起);(3)包好粽子後到登記臺登記,寫下粽子主人的名字(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自己想送的人),留下聯絡方式(便於煮好粽子後聯絡相關人員到現場取);(4)統一在下午特定時間段來取自己的粽子。

2、為確保活動順利有序的進行,活動前作好分割槽(登記區、操作區、展覽區、取物區);

3、登記時要注意,將名字和粽子固定在一起時要注意:

(1)名字不能弄混;(2)名字固定的方式,最好用長線把名字繫結在粽子上,煮的時候名字剩在鍋外面,不能沾水。

4、取粽子時人可能比較多,容易混亂,將粽子按主人名字進行分類,按漢語拼音排序(a區、b區、c區........),組織人員到相應區域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