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書活動心得體會7篇 "閱讀的人生啟迪:讀書活動心得分享"

近年來,閱讀已成為一項廣受歡迎的活動,不少人爭相參與各類讀書活動,以提高自身素養和擴充套件知識面。參加讀書活動並不僅限於讀書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夠從中獲得心靈的滋養和思想的啟迪。本文將分享一些讀書活動心得體會,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讀書活動心得體會7篇

第1篇

陪伴之餘,我們家長有也有不少心得體會——怎樣才能讓孩子“讀好書、悅讀書”。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讀書“內因”,也是孩子不斷前進取得成功的“發條”。

環境是讀書的主要“外因”,良好的“外因”有助於孩子“悅讀閱美”。

家長應根據內容分時分量、運用書籤記錄進度、摘要劃線記錄經典、翻閱字典認讀生字、翻閱重讀溫故知新、結合生活表達和記錄讀書體會等方式,著重陪孩子精讀好“一本好書”。做好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的榜樣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掌握和養成讀書的好技巧、好方法。

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亦是孩子前進的基石,通往人生理想的橋樑。所以各位家長在幫助孩子甄選書本的'同時,還應該幫助孩子做好讀書規劃、養成“每週一本”或“每月一本”的習慣,爭取每年讀幾本“好書”,雖不要求“學富五車”、博覽群書,但也要貴在堅持,這樣孩子的知識儲備才會也來越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定將有助於今後孩子開拓視野、寫文作章、為人處世。

讀書活動心得體會7篇

第2篇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好性格的培養,有大部分來自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應該成為我們引導孩子學習的正確方向。

我和女兒一起讀書已經快一年了,讀書使我們改變了不少,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下面談談我和女兒讀書的心得體會:

做好每一件事都需要持之以恆,為了讓女兒做到這一點,我讓她每天早早起床,梳洗完畢後,便是她的讀書時間。時間不多,一般都是十分鐘。這樣要求了女兒一段時間後,她已經能主動地在早晨上學前坐下來讀書了,或走進她的童話王國,或航行在科學知識的海洋。

要讓孩子喜歡讀書,我們就要儘量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從繁瑣的家務或忙碌的工作中,擠出一點時間,靜下來和孩子一起讀書,讓家裡增添幾分濃濃的書香氣息。

女兒讀書時,我不僅要求她大聲讀出來,而且要有感情地讀,注意語氣和聲調。讀的效果得讓人感覺是在飲一杯香甜可口的果汁,而不是喝一碗毫無味道的白開水。

總之,讀書的好處很多,一個人有好的氣質和修養,他必定是從書中受益;一個人的.學識淵博,他必定是博覽群書。也許讀書不能讓我們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書中的蘊涵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並注入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人生的高度。

第3篇

“要求別人容易,要求自己難”,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處處以身作則,強化自身素質,時時事事做師生的表率。在以制度管人的同時也要以制度管自己,增強自己的崗位意識、學習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創新意識。

學校管理人員是學校的一支重要的隊伍,是各項工作開展的具體實施者和督促者。因此應及時更新教育思想和觀念,不斷參加各項培訓和自學。同時還要培養自己善於協調的能力。學校各項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管理者之間、管理者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因各人所在角度不同、觀點不同,所導致工作上、學習上的一些衝突和責任,就需要管理者善於發現問題,及時調解、協調解決問題。 管理者還需要善於應用激勵手段,給師生鼓勵加油,讓全體師生鼓足幹勁,團結協作,共同發展。

教師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者,他們自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學校教學質量的高於低,就目前劉樓國小教師的情況而言:1、50歲以上的大部分老民師和部分中青年教師,對新的教學理念理解不到位,只注重學生學習情況,不注重學生的終生髮展,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形成“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思路,讓一部分天賦較高、勤奮刻苦的學生掌握了較為紮實的科學知識,卻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徵、個性差異,不能真正做到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求實、獻身的科學精神;2、一小部分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自己應享有的權利,而不能充分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把名和利當先,而把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學校的`整體發展至於身後;3、大部分教師現代課堂教學手段欠缺,只能以書本言傳身授,不能運用課堂多媒體進行教學。

因此,教師隊伍需在“德”與“能”等方面進一步提高,以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

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要求我們學校教育“既要育才”、“更要育人”,這就要求我們學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體能力養成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教與學的溝通過程中,讓教師開發出多形式的“有效教學”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整體性、開放性、實踐性、生成性等觀念和能力技能。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要求教師目中有學生,充分尊重學生,視學生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相信學生的潛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倡導教師發揚教學民主,營造寬鬆的教學氛圍,創設能讓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引導學生形成創造思維,具備創新能力和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切教育活動的主人。

四、注重學校各種規章制度的科學性、公平性建設,達到以制度管人,以獎勵激勵人。

學校常規管理的目的是維護學校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使全體師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科學的公平的制度和一定的養成“時間”,並要有一視同仁的嚴格要求,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全體教職工才能自覺地遵守,從而形成自然有序的工作氛圍,因此學校的各項工作制度和獎懲辦法,均要在爭取教師、學校管理者的意見後,經教代會研究通過後才能有效的執行,在執行過程中人人平等、獎罰分明。

總之,學校的工作要求,隨時代的變化而變的越來越高,作為學校工作的管理人員,自身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因此,加強自身學習和借鑑別人的管理經驗,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是自己的必經之路。

第4篇

記得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還是在讀高三的時候,那時候作為天天埋頭苦讀,面臨大學聯考的學生來說,看小說也變成了一種奢侈的享受。我從同桌的一堆課本中翻到了這本書,翻開書的第一頁,看到的就是這樣一段話:“1975年的二、x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不會存留,往往還沒到落地,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了,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寥寥數語,用語樸實,卻給讀者留下一個畫面感極強的景象。不知不覺間,我被這本小說深深吸引了,但這畢竟是一本長篇小說,對於正在大學聯考衝刺的我來說,篇幅太長,只能走馬觀花看了一遍。

再讀《平凡的世界》,卻是已經參加工作。也是在偶然的機會之下,發現同事有這本小說,帶著當年走馬觀花,不慎明白的遺憾,向同事再借了這本書,仔細品味。

?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發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間黃土高坡上雙水村的故事,主要圍繞孫少安、孫少平、田潤葉、田曉霞、賀秀蓮、孫玉厚等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的反映了農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深刻的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眾人人物中,我影響最深、最有感觸的是孫少平。

孫少平接受過高中教育,他不甘於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中,積極追求知識,是一個熱愛生活的熱血青年,又是一個淳樸而倔強的人。他生活在農村中,儘管家境貧寒,但他一直在致力於改變自己的行動中,就像是小說寫的那樣:“他慢慢懂得,人活著,就得隨時準備接受磨難和痛苦。”孫少平是農民的兒子,是在苦難和飢餓中長大的,他不怕艱難困苦的社會現實,儘管在求學期間面臨飢餓、衣裳襤褸,但他挺過來了,以清醒的思考,以男子漢的豁達平靜的接受著這一切但是他不滿足立於黃土地上,渴望呼吸城市的文明之風,渴望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展示自己,高中畢業,當他從縣城回到鄉下之後,“一種強烈的願望就不斷從內心升起,他不甘心在雙水村靜悄悄的生活一輩子,他老感覺到有一種東西在向他召喚,他在不間斷的做著遠行的`夢。”於是他不貪圖家中溫馨、條件日益變好的生活,去陌生的城市,開闢嶄新的天地。儘管在城市中,他在工地當小工,與其他農民工一樣揹著沉重的石頭,但他不淪於一般的農民工,沉重的體力勞動之後,他在簡陋的工棚裡挑燈夜讀,不斷對生活進行觀察和思考。在工地打工條件好轉後,他到煤礦工作,在工作中,他無所畏懼的努力著,兢兢業業,最終因工作出色而名聲響遍整個煤礦,成為班長……

?平凡的世界》,儘管書中描述的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高原農民中的一個,他們身上雖然平凡,但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人生無論處於何種時期、處於何種困境中,都必將面對苦難、流言,遭受孤獨、痛苦,都必須心懷理想,保持一顆不屈不撓、直面挫折、勇往直前的心。

如今,《平凡的世界》已經拍成了電視劇,我的母親看得津津有味,她說在電視劇中可以看到她們以前生活的影子。於是,我又陪著母親去她的年代回味了一番。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你讀過的書中,藏著你走過的路、掉下的淚、愛過的人。”《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令人難忘,因為它描述的平凡人、平凡事或許就是我們自己,或許就是我們所做的事……

第5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使人除鄙見,開茅塞,獲新知,變聰慧。因為書中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不朽的精神。所以書籍永遠是新的。

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當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教師不僅僅要有一桶水,並且要有“一潭水”。書本是最好的教師,讀書是最大的樂趣。讀書還要講究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日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很多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為何學習?從哪裡學習?怎樣學習?教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學習型社會供給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能夠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等等。

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當找準自我的人生座標,找準自我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讓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使我百讀不厭。僅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僅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教師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

一天喜讀書不難,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實現夢想,但首先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教師僅有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指導教育過程。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的過程,應當是學習學生主體和教師主體的關係。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接收器,而是自主知識的收穫者。應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我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不斷更新,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書,用心育人。

師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先行者,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並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甘願奉獻,自強不息的骨氣。教師要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不斷充實、不斷提高。

第6篇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是愛讀書的人的`寫照。

結合自己工作之餘的讀書感受,我個人有以下幾點體會:

二、聯絡實際教學中寫作能形成智慧教育的反思缺不了寫作,感悟、經驗、研究等等讓它形成文字,讓它形成理論。

智慧的形成是一個大量讀書、不斷反思、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領略一本本好書魅力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對照自己的教育智慧與真情進行一番錘鍊與昇華。當我們在與學生一道探究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才能在堅守與創造中向著理想的彼岸始終不斷走向前去。

最後,我想用摘取的教師誓言來激勵自己,那就是“愛生如子,愛校如家,愛學如痴。”我們要做學生人生髮展的有效引領者;做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的主動參與者;做終身學習的積極實踐者。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勇敢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與同事攜手向前,踐行學校核心價值,為打造豐收鄉的優質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7篇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中國曆一段不可磨滅的恥辱,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就感到無比的憤怒,恨中國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而造成圓明園毀於一旦。恨英法聯軍的可惡,他們在我們的土地上胡作非為,搶走我們的文物,今天,我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大概內容如下:

圓明園在北京的西北郊,佔地面積就有350多公頃,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可就在1860年的時候,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把能拿走的統統掠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圓明園就這樣化為灰燼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非常不甘心,圓明園那一園林的寶物,就這樣洗劫一空了嗎?我真想對清朝政府說:“你們當時眼睜睜的`看著圓明園被毀,你們不心疼嗎?”修建圓明園,整整用了150年,也相當於一個多世紀了,就這樣輕易被毀,不值得吧,你們為什麼不分期奮起反抗呢?我也真想對英法聯軍說:“你們就雜貨給你著自己的國家強大,來欺凌我們中國,你們真可惡啊!”圓明園沒有了昔日的輝煌,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我只想說兩個字:憤怒!為此,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我們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為我們國家獻出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