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百善孝為先演講稿8篇 "孝道經典,盡在“百善孝為先”演講"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價值觀,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踐行的道德準則。孝順父母、尊敬長輩、關愛弱勢群體、助人為樂等,都是履行百善孝為先的實實在在的行動。在這個社會當中,我們不僅要追求個人利益,更應該在百善孝為先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和諧和自身的內心寧靜。

百善孝為先演講稿8篇

第1篇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百善孝為先》。“百善孝為先”的意思是說在所有的行善積德做好事中,最直接可行、最現實有效、最能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的事情就是“孝”。

既然“孝”這麼重要,那麼,我們該怎樣來理解“孝”呢?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孝”是個會意(兼形聲)字,上面的是“老”字,為了構字的簡潔美觀,省略了一個“匕首”的“匕”字,下面是“子”字,合起來理解就是“子承老”,也就是“子女要好好地侍奉老人”。“老”在上,“子”在下,強調的是子女對於父母的敬仰和順從。我們古人早就對此進行了明確的闡述。《禮記》上說“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意思是說:作為孝子,贍養父母要做到讓他們心情愉快,做事不可以違揹他們的意願,順其心意;《禮記》還說“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有三個層次: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讓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儘自己的力量養活父母。孔子也曾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翻譯過來是說,“孔子說:現在人們認為的孝,是能養活父母.(其實,)連狗馬等牲畜都能得到飼養.假如對父母不敬重的話,供養父母與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以上這些都強調了“孝”的最重要特徵——孝要重在“孝敬和孝順”。

孝的本質在於敬,對自己的父母要從言語上、行動上、內心裡尊敬、敬仰、崇敬。也許我們的父母不是高官,不是鉅富,也不是明星,或者連白領藍領都算不上,甚至還沒文化沒水平,不會玩電腦不會上網不會用手機打遊戲,就是一個社會最底層的普普通通的體力勞動者,他們也同樣值得我們尊敬。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父母!他們所有的愛都傾注在我們身上,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我們身上!為了給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健康成長,他們承擔了所有生活壓力,起早貪黑,勤勞苦做,而且毫無怨言。他們的一切付出,都是為了我們!這難道還不能贏得我們的尊敬嗎?我們七年級剛學的《世說新語》裡“陳太丘與友期”那個故事中,元方年僅7歲,人家對他父親不客氣,他就要堅決捍衛他父親的尊嚴,嚴厲抨擊對方的錯誤,而且“入門不顧”,不理睬他,不跟他玩了。這種決絕的態度裡面,其實體現了對父親的敬愛,因為父親的尊嚴和美德是神聖不容玷汙的。

處於國中階段的我們,怎樣做才是盡孝了呢?我覺得,讓父母為我們的努力而感到驕傲自豪,那才真正叫做盡了孝。國慶節假後復課的`第一天,放學的時候,我在校門口碰到了1502班蔡明富同學的爸爸,有人指著我給他介紹說“這是蔡明富的語文老師”,他可能覺得孩子語文成績不太理想,有點不好意思的對我笑笑,有些尷尬。我馬上給他反映說“蔡明富現在語文學習有很大的進步,原來做作業比較馬虎,現在雖然不能全部做正確,但確實認真多了,我明顯感到孩子正在發奮努力”。蔡明富同學的爸爸臉上一下子就燦爛了起來,眼睛裡放出欣喜而自豪的光。那一刻,我真的為蔡明富同學感到高興,他憑自己的努力,讓他父親在陌生的老師面前很有面子,感受到了快樂和幸福!我覺得,這一份孝敬,是父母現階段最受用的禮物。真的,孝敬不只是好吃的讓給父母吃,好用的讓給父母用,也不只是給媽媽做頓飯,給爸爸洗次腳,而是要讓他們看到你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看到你的進步,而且是在不斷進步!

大前天下午,七年級年級開家長座談會,我接觸了很多家長,其中一位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問孩子最近情況怎樣,他一口氣跟我倒了半小時的苦水。大概意思是說,孩子不聽話,調皮,成績不好,數學才打二十多分,和同學相處不和諧,還把胳膊肘弄骨裂了,真不曉得該怎麼辦才好。看到家長的痛苦和無奈,我也無語,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唯有靜靜地聽他講完,讓他在長長的訴說中得到些許的解脫。同學們,我們這樣做算是盡孝了嗎?我們的孝敬和孝順表現在哪裡呢!史鐵生說孩子的痛苦在家長那裡總是要翻倍的。我們難道忍心讓父母為我們承擔那麼多的痛苦和磨難嗎?

同學們,孝的核心是敬,敬的基礎是順,讓我們順著父母的意願,努力學習,全面發展,給自己爭氣,為父母爭光!倘若如此,我們就真正理解了“百善孝為先”的真諦。

百善孝為先演講稿8篇

第2篇

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來講究忠孝治國,所以古語說“百善孝為先”,把孝作為一個好人的第一條件,實在是太深刻不過了。不孝之人,不可與交,也成了我們看人與交友的信條。古人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說明能孝之人是孺子可教。但孝也並不像我們常人認為的那麼簡單,並不是常回去看看拿點贍養費買點東西儘儘心就可以胡亂搪塞的。真正的孝有三種境界,一是養父母之身,這個屬於物質層面,是基礎的基礎;二是怡父母之心,承歡父母膝下,和顏悅色,博父母歡心,開解父母胸中愁煩,使父母保持精神愉快,這個屬於精神層面;三是行父母之志,牢記父母教誨,發揚父母德業,實現父母志願和期望,彌補父母不足,不懈努力,完善自身,以求報效社會國家,這是事業層面的。這三個方面融會貫通並行不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道精神之所在。

話說回來,對照上述行孝的標準反思自己,工作二十年來在對父母盡心上作為長女所做真是微乎其微,想想都太讓人汗顏了。物質上,父母不依賴我;精神上,我也很少用心去揣摩、體諒、排解父母的心事兒和煩惱;只有在工作上,勉強做到了一點自立,可是自立兩個字,充其量是自善其身,硬要安到孝順父母上去是實在牽強說不過去的。

生兒方知父母恩,寸草難以報春暉。兒女對父母,比父母對兒女的心永遠是相差懸殊,不可同日而語的。我的父母都是退休幹部,在任的時候,他們憑藉工資贍養老人、撫養我們姐弟三個,日子過得緊緊巴巴;退休之後,依靠微薄的退休金頤養天年,贍養奶奶,行有餘力還兼顧子女以致孫女、外孫。每年冬天,奶奶和弟弟一家搬回父母那兒同住,母親七十歲的.偌大年紀還要上顧老下顧小地張羅一家人一日三餐,而餐桌上的飯菜也總是豐盛的,通常都是三四個菜,有菜有肉,有飯有湯,有時還做兩樣飯、三樣飯進行特殊照顧。冬去春來,是母親可以放鬆放鬆的時候了,我也不常去打擾,只是隔段時間回家看看而已,回去也多是買點吃、喝之類的東西,平白無故買衣服是要被數落的,通常是在父母生日或節日、外出的時候才去買一兩件。父母節儉慣了,記得小時候母親就常常教導我們,只要吃得飽、穿得暖就足夠了,別的物質上都不該多求。他們一生兩袖清風,雖然都是從副科實職的位子上退下來,卻積蓄無多,一生清貧。小時候我們一直住在機關,從縣委大院到文教局到計生委,都留下了我們一家人生活的影子。記得在老縣委大院住時,我們才剛上國小,由於房子只有一間,沒地方做飯,還曾經用一個大汽油桶側面開啟一個小門,裡面放上蜂窩煤爐,就是一個現成的做飯標間,不用的時候把小門關上,也不影響機關面貌。直到1993年,我們家才住上一套兩間半舊改新的瓦房院兒。20xx年,再賣掉這套老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正式住上了寬敞明亮110平的單元房,長期困擾人的取暖問題也終於解決了。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父母也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可以輕鬆輕鬆了,但父母對兒孫輩的關愛卻從來沒有放下過,反而更想著我們了。人說理想中與父母的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在自己家裡做好了湯,送到父母家還不會涼,剛好可以喝。何其有幸,我們姐弟三個的家都安在這麼一個理想的範圍之內,三點一箇中心,那就是父母的家,是我們心中最牽掛的地方。可我們三個之中,自己做了吃的往父母那兒送的不多,回家吃飯、連吃帶拿的時候倒是不少。有時候福享慣了,總是會習以為常,日子就照著一種固定的模式走下去,要想改變,卻是積重難返的。

父母照顧子女的時候,子女不覺得;等到他們需要照顧的時候,才覺得虧欠他們太多太多了。子女如果能用父母對待子女的心去對待父母,那才是合格的子女啊。以前我們做孩子的,由於子女小、工作忙、年紀輕,不懂得反向體貼父母,對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視。可現在我們開始感到父母真的老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們需要我們的日子已經開始了,再不能太自私地自顧自忙活,該是報答、孝敬父母的時候了。多回家幫幫父母、照顧照顧奶奶,多儘自己的一份力、一點孝心,要知道,能夠這樣,忙些也是幸福的。人生百善孝為先,就讓我從最基本的點點滴滴開始做起吧。

第3篇

我是**村中學八年級年級**班**,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中華美德頌之百善孝為先。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還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也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錢袋;但是如果你失去了孝心,那就是你人生中最徹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我從小身體就不是很好,三天兩頭地發燒感冒,輸液打針,發燒的時候爸媽就一整晚一整晚不睡輪流坐在沙發上抱著我。我看過媽媽的一篇日記:孩子又連著病了幾天了,沒辦法只能去輸液卻要在頭皮上扎針,他一直緊緊地抓著我不放,醫生沒辦法就把孩子從我手裡抱了過去,可這時孩子的哭喊聲更厲害了,一個護士根本壓不住,醫生沒辦法又叫他爸爸進去。

我忍不住掀起門簾往裡看,看著爸爸狠著心把你的四肢壓住,臉卻偷偷地轉了過去,孩子,你的眼光一直望著門口,一直盯著我,那麼無助,那麼無力,嘴裡一直喊著‘媽媽’,‘媽媽’,寶貝,你知道嗎?那天,你在裡面哭,媽在外面哭,寶貝,別再哭著叫媽了,你再叫,媽的心都要裂開了……可是,當我問起媽媽我是不是很難管時,媽媽卻總說我乖巧,懂事,體貼大人,她和爸爸為我受過的'罪卻從來沒提起過…同學們,這個世界上最愛最親我們的兩個人是誰?是父母!他們就是把全世界都給了我們卻還是覺得不夠的人!讓我們好好地想一想,從出生到啞啞學語,從開始學走路到上國小到今天離家來上中學,十幾年的路程啊耗費了他們多少日子?多少精力?多少心血?

我們好像很瀟灑抽著爸爸都買不起的煙;我們出門就打車,渴了就買飲料喝;我們好像很厲害稍不順心就對父母大聲地喊;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還把父母當成不花錢的傭人;我很想知道我們憑什麼這樣?我們有什麼好高傲的?父母已經賜予了我們最寶貴的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成人,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在不經意間一天天的變老……所以,從這一刻起,不要再埋怨我們的父親他沒有錢不當官,我們的父親他在外面已經很累很累回家卻還要對著我們笑。

但是,同學們,我們又沒有在父親最難的時候對他說上一句:"爸爸,你辛苦了!"今天見到媽媽的時候,走上前去抱抱她,並用盡平身力氣對她說一聲:"媽媽,我愛您!"那個曾經美麗動人的女子因為撫養你和我晒黑了臉,累彎了腰,操碎了心。

可是,他們從來無怨也無悔,因為我們就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最愛的珍寶。他們從來不會考慮自己過的好不好,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他們所有的心思只有一個:那就是隻要我們是幸福的,他們就遠是快樂的。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已是中學生了,應該自己來照顧自己並且也應該照顧父母,孝敬父母,真誠地體會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一片愛心,盡力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在精神上為父母帶來愉悅。這其實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了。大家說,對不對?

最後,還是以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來結束我本次的演講吧,謝謝大家。

第4篇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自古至今,孝成為了衡量一個人善良與否的首要標誌。

孝是我們成年人“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後的豐厚報答,孝是父母重病臥床時的細心照管。

孝是心靈裡盛開的鮮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為永恆、持久地散發著清香。

孝是一種博大。它包容世間萬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孝是東漢孔融四歲讓梨,黃香九歲替父親溫暖冰冷的被窩,晉代王祥“臥冰求鯉”,明代朱衝秋“割股為羹”。

河南小夥張尚昀家境貧寒,考入長春稅務學院不久,因母親患重度腦部殘疾,生活陷入困頓。20xx年7月,張尚昀申請休學,他把患病的母親從農村老家背到長春,白天揹著母親外出打工掙錢,為老母治病,晚上守著母親挑燈夜讀。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在六個學期中五次拿到獎學金,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在數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被錄用為河南省稅務系統幹部。

張尚昀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孝子”!他在盡孝母親的同時,自己也收穫了成功!

講到這裡,張尚昀揹著母親艱難行走的場面,和他邊打工掙錢,邊學習,邊為母親治病的情景,彷彿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從張尚昀的身上,我們讀懂了孝的含義,這金光閃閃的“孝”字,激勵、感召了我們當代的每一位青年!

我們的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身為兒女,我們毫無理由地應該盡我們最大的能力來孝敬父母。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孝敬社會,尊老愛幼,愛崗敬業,做一名有善心,有愛心的員工!

第5篇

“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古今中外,無論是董永賣身葬父,還是黃香扇忱溫衾,無不閃爍著中華傳統美德的光芒。“孝”,這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我們有責任把它傳遞下去,天下孝悌,匹夫有責。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呵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可以說,父母養育自己的子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要有愛,那麼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試想,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連孝敬父母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然而同學們,我們都捫心自問一下:有關注過父母的健康嗎?有了解過父母的辛苦嗎?或許一聲溫暖的問候,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簡單的擁抱對自己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比什麼都開心,都難忘。

陳毅是人人知曉的大元帥,他見到重病在床的母親時,見母親把尿褲藏起來,便說服母親,自己親自動手把母親的尿褲和髒衣服洗的'乾乾淨淨。孟子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一個大元帥都能如此的孝敬父母,作為國小生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凡是都可以從小事做起。

回到家裡,試著幫父母洗洗衣服,拖拖地。吃媽媽做了這麼多年的飯,嘗試著為媽媽做一次飯,我相信即使你做的味道難以下嚥,但在媽媽看來,這也是他吃過的最美味的菜餚。還記著那則感人的公益廣告嗎?小男孩看到自己的媽媽再給姥姥洗腳,就打好一盆水,等媽媽回屋時,端著洗腳水走進媽媽的房間,稚嫩的說了一句:“媽媽,洗腳。”這件事我們也可以做到,但是很多同學礙於面子,至今還是沒有做出來。想想小時候,媽媽給我們洗腳,餵我們吃飯,這件事還會這麼難做到嗎?

父母之恩,終身相報,難報其一,長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難報三春暉。百善孝為先,只要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愛,就夠了。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父母我們對他們的愛。

第6篇

現在的我們都是爸媽的寶貝,在他們的呵護下,我們快樂的成長。

正因為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下,我們變得更加任性了,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但是通過學習“孝道”我們開始懂得了:

中華五千年,孝道源流長,孝道是美德,歷代皆弘揚,百善孝為先,仁義是大疆,父母把我生,爹孃把咱養父恩如泰山,母愛似海洋,晚輩孝長輩,自古理應當。小孝能治家,大孝能治國,家家出孝子,神州多忠良,國立孝為本,江山萬年長。

昭示天下人,孝道第一樁。選拔新將帥,孝行必須強,孝賢才任用,孝忠把官當,對老不孝者,焉能成棟樑?

提醒諸位道:時時尊師長,對老要敬重,溫和把話講,聽老多教誨,聽老訴衷腸,常懷感恩心,對老要敬仰。別讓長輩累,勸老把福享,長輩有所需,晚輩盡力量,讓老心神悅,讓老喜洋洋。保老生活好,祝老壽無疆。長輩的.恩德,晚輩要發揚,長輩有過錯,晚輩應原諒,長輩得疾病,晚輩求醫忙,。

孝子家溫馨,人間遍安康,孝對天下老,福祿財運旺!孝行天下事,國泰民吉祥,中華孝道好,世界放光芒!孝行天下事,國泰民吉祥,中華孝道好,世界放光芒!

是呀!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應傳承下去,請問大家可以通過哪些事情來傳承呢?

第7篇

放學回家已經是晚上六點多鐘了,黑濛濛的天空中飄著小雪花,北風像小刀片似地刮在臉上,真痛!和媽媽有說有笑的我,忽然看到昏暗的路燈下,那個啞巴老奶奶又在垃圾桶邊翻找著東西。我的眼眶溼潤了,有東西想要落下來。天氣那麼冷,她佝僂的身子在昏暗的燈光下俯向垃圾桶,還肩挑著兩個大包。北風呼呼一吹,她頭上的白髮無助的隨風飄動,還不停的吸著鼻子。

這個啞巴老奶奶一生辛苦,獨自一人靠撿垃圾把自己的兒子撫養長大,又供他上完大學。現在他的兒子有份很好的工作,自己遷到外地居住。我一直不理解,這麼一個偉大的媽媽此時此刻應該是享受晚年的時候,怎麼還一個人默默地靠撿垃圾生活呢?他的兒子就是這樣愛自己辛苦一生的媽媽嗎?

我們從小就學習“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傳統美德,贍養父母是每個做兒女都應該盡的孝心。如果連自己的'媽媽都照顧不好,那麼他會為社會貢獻什麼呢?那位兒子快回來照顧一下自己的老媽媽吧!不要再讓她那麼大年紀還在風雪中那樣無助的生活!

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有著千千萬萬的優良傳統,而其中有一個是最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這句簡簡單單的詩句就反映出了這個優良傳統——孝順。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百善孝為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頌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會有的人卻連禽獸也不如。

第8篇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萬經典中,孝義為先,早在古老的原始社會就已存在。從甲骨文的字形中,我們不難看出:孝,上邊一個老字,下邊一個子字,也就是說,只有老人,不能稱之為孝,老人膝下有子方為孝。這也正應了《孟子〃離婁上》的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歷代專家學者不斷探求的高深學問,可是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清楚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心靈感應。

?孝經》有云:“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盡孝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父母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等我們一天天長大了,他們也在慢慢的老去,等他們老得走不動了,出不去了,孩子就是他們的全部支柱。

在我上大學的前一天,父親叮囑我要好好讀書,家裡的任何事情不用操心,只管好好學習。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啊,我當時心裡是五味雜陳,可能是因為第一次要離開父母,去這麼遠的地方,也可能是因為明白了父親的話。當時我什麼也沒說,只是在心裡暗暗發誓,絕不能辜負父母的期望。 大學的時候,我拼命讀書,拼命學習,經常下了課就跑去圖書館,一坐就是一整天,那時候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希望自己也是書裡的'人物。我記得在古文區讀過一本《二十四孝》,其中的故事我在當時有很多都不理解,我不明白為什麼丁蘭的妻子刺破公婆木像的手指竟然真的會流出血來,為什麼郭巨要埋掉自己的親生骨肉而節省口糧來供養母親,更不明白為什麼舜要以禮對待一心想要殺死自己的父

親和繼母?也許就是因為這樣,郭巨才會在挖坑的時候,地裡突然就冒出了金子;舜才會被堯看中將王位傳給了他。不過現在我明白了,《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多是用了誇張的手法。不管我多不理解,他們也都是值得我去學習的。

在盡孝上,我覺得還真是不如古人做得好,雖然感覺他們很傻,很令人費解,可畢竟我們連這些傻事都沒做過。《二十四孝》裡面有一個故事很吸引人,它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只是一個平平淡淡的,孝順父親的故事。

黃香是東漢時期江夏安陸人,從小家裡很窮,九歲時,母親又過世了,因為沒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只剩下他和父親相依為命。他十分孝順父親,夏天天太熱,為了父親可以安心入睡,他在父親出去乘涼的時候,偷偷為父親扇涼蓆子;冬天在父親睡下之前,為父親暖被子。多年以後,黃香的孝行,傳遍整個江夏,太守表奏朝廷,舉薦黃香為孝廉。當時有“江夏黃香,天下無雙”的美譽。

眾多的故事中,黃香的孝行是最平常不過的了,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卻可以堅持這麼多年。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孝”字,想著水到渠成,想著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是大家都忘了,忘記了時間的殘酷。時間不等人啊,父母能有幾個十年來等我們盡孝呢?不知道有沒有人算過,人這一輩子真正可以陪父母的時間到底能有多久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已經被很多人說的都老掉牙了,可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明白

這句話的辛酸與無奈?“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趁我們還有時間,還有機會,停下匆忙的腳步,多陪陪父母吧。父母需要的從來就不是禮物,也不是金錢,再大再漂亮的別墅,也不過就是一個金色的籠子。

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我們和父母相聚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當我們終於可以歇歇腳的時候,才發現父母早就不再年輕,能夠陪伴他們的時間也屈指可數了。時間都去哪了?其實都是浪費在了等待上。等我找到了工作、等我多掙些錢、等我買上了房子、等我功成名就...當我們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雖然不是什麼至理名言,但我希望大家可以記住這句話,把現在心裡的想法,儘快落實,付諸行動,不要讓自己等到的只是後悔。